傳統武術不行了?你可知最強的武術是「殺人技」!

2021-02-15 太極拳公開課

轉自知乎,作者瞻雲傳統武術中最強的功夫是什麼?

殺人術。

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和中國軍隊拼刺刀,一開始中國軍隊傷亡慘重。隨著一個個戰士倒在血泊中,逐漸積累經驗,終於逆轉了劣勢,拼殺技術甚至超過了日本。乃至於刺殺在現代成了中國五大單兵技術之一。[1]

最厲害的武術,是建立在殺人的基礎上,而且是戰場上一次次修羅場般的優勝劣汰。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殺人術。

廣義上來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就存在「武」,而武之術便是武術。

武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顏延之 的《皇太子釋奠會作詩》:

偃閉武術,闡揚文令。庶士傾風,萬流仰鏡。

這裡的武術便是廣義的意思。

至於狹義語境的武術,即便上推到張三丰,也不過700年。如果從張松溪開始算,不過500年。通常情況下認為,現在意義(狹義)的武術一般追溯到明前。[2]

太極、八卦、八極、形意、詠春等內家拳,都是在1840年前後誕生的。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內家。
傳統觀點認為:內家拳以武當道門為代表,外家拳則實指篙山少林派,故人多謂道為內家,釋為外家。內家拳專於內功,以柔勝;外家拳專於外功,以剛勝。[3]
還有以剛柔分外家內家之說,還有以先發後發分內家外家之說,還有以功夫硬軟分外家內家之說,還有以地域之南北分外家內家之說等等。[4]

武術這個詞流行的時候,是辛亥革命前後的事情,在之前常用的是武藝。從藝變成了術,這個流變現象也是頗有玩味的(例如戚繼光作品,通常提到的是武藝)。

雖然武術這個詞在正規場合,通常都是用的廣義的語境。但大眾在使用的時候,卻多是狹義的語境(例如詠春、形意等)。例如,這個回答下面,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在討論近代拳法。

而武術的現代定義是什麼?

運用拳腳、兵器等攻擊和防禦的技術。

最強的武術,往遠了說,我們知之甚少,但如果翻翻數百年的歷史,卻能發現集大成者是——戚繼光。

最強的功夫永遠是最直接,最有效,距離最短,速度最快。

例如槍術的基本方法:攔拿扎。[5]

對比一下傳統攔拿扎和現在武術中的攔拿扎套路:

網絡配圖侵刪

通過對比圖可以發現,武術套路的攔拿扎為了讓動作更加的優美和好看,更加的大開大合。但在戰場上,動作多了0.1秒的時間,很有可能你就已經死了。

戚繼光凡在《比較武藝賞罰篇》中云:

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直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那些覺得花架子有實戰能力的,500年前的戚繼光早就拍了你一臉:各色器技營陣,殺人的勾當,豈是好看?

表演型和實戰是完全不同的道路,距離一個更加極端的例子。真實槍戰中,你擺幾個pose,耍帥幾個動作試試?

自古以來,最強的武術永遠是兵器之術。

內家拳的興起,正是因為元、清普通人兵器的被剝奪,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徒手搏殺術罷了。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傳統內家拳,總是存在一些兵器套路遺的痕跡(例如形意拳從槍法之中吸取經驗[6])。但拳法終究只是拳法,在戰場上實用性不大(戰場上,基本上刺刀拼完了,大多數都是撕咬在一起)。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中提到: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 故存於後以備一家。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腿可飛騰而其妙也,顛起倒插而其猛也, 披劈橫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當斜閃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 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

有不少人,正是拿戚繼光的這一句話來否定傳武。首先要知道,傳武不僅僅是拳術,也不僅僅只是套路。在戚繼光的眼裡,武術(武藝)都是一個東西。只不過現代人受到武術套路、內家拳等不同範疇的影響,總是會把武術這個詞更加狹義的理解。

即便如此,戚繼光對拳法也是給與肯定的,而且是武術的入門需求。練出身法、手法、腳法,最後無往不利。隨後戚繼光更是安利了宋太祖長拳三十二勢。

無獨有偶,被認為是內家拳祖師之一的張松溪,正好和戚繼光是同時代的,而且戚繼光對張松溪並不感冒。確切的說,在相關作品中從來沒有提到過張松溪。要知道,戚繼光在《拳經捷要》中明確點評了同時代的拳術高手:

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回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雖各有取,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上下周全,無有不勝。[7]

通過這一點,也能看出戚繼光對他當時所處時代的其它拳術是一張嫌隙臉:傳承斷絕,偏安一隅,還是集百家所長更好。

拿戚繼光的話反傳武的,得先搞清楚反對的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戚家軍很厲害,諸如什麼,百戰百勝,高達10餘萬斬級記錄,什麼十六七世紀東亞最強軍隊。但要知道,戚家軍也就4000人左右,由民工和礦工組成。[8]

戚家軍是怎麼煉成的?

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嚴格的篩選、淘汰機制(見附錄)。

現代人本應該擁有更加科學的訓練方法,反而不少人卻把那種沒有實戰過的武術,吹上了神壇。

亂世為了生存而演化出來的少林武術,是現在和平年代能比的嗎?

你總不能拿著刀去砍和尚,讓他們提高實戰能力吧?更何況,現在的少林武術也已經有養生方向發展的趨勢。只要沒有進行過實戰訓練,便不會有多少實戰能力。對於當今現存的傳統拳術流派,即便排除那些造謠撞騙的,實戰不行那才是正常的。

說得不好聽,崇洋媚外的因素極大。主流群體直接接受了西方的擂臺賽項目,但對於中國傳統武術的擂臺化、科學化漠不關心。最後粗暴的甩一句,MMA、拳擊吊打傳武?然而,MMA吸收了詠春大量的經驗。

另外,傳武自己不思進取,死守「老祖宗」的東西,根本不願意進行科學化的改進。而且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也有一些特殊,凡是改進過的東西,就變成了新的東西,和曾經的東西完全劃開。

例如,凡是中藥進行科學化的有效成分提取,一些人眼裡那就完全是西醫了,和中醫完全劃開。難不成,中醫就完全被限制在了現代科學的大門外?但提到西醫的時候,又完全避開了西方的傳統醫學,直接等同於西方的現代醫學。

如果這是西方話語權下,對中國青年意識形態的影響,這裡不多說什麼,這種情況會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有所好轉。如果,單純反對不科學的中醫,那我也沒有什麼意見。但以後和他人撕逼的時候,還望正反雙方在概念上能夠先統一一下。

扯遠了。

傳武要有生命力,那就必須有革新的精神。

一代武藝集大成者的戚繼光,如果他死守歷史經驗,他能訓出戚家軍?

既然作為現代人,那麼就要拿出李小龍的精神出來,結合現代科學(當然,對於李小龍訓練法中的極端部分,還是不要學了。雖然李小龍的訓練已經頗具有科學性,但很多東西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還不夠科學)。[9]

個人認為,實戰能力(以下對比,都是在重量級相當的情況):

殺人術>MMA>拳擊>內家拳>武術套路。

為什麼內家拳<拳擊?因為相比起百年前,現在內家拳實戰越來越少,甚至有部分可能連武術套路都不如[10]。當然,如果內家拳能夠得到拳擊那樣的科學實戰訓練,實戰能力當然可以超過拳擊。

鄙視傳武的,可以好好想一想。

如果讓傳武和西方主流武技放在同樣的飲食和科學訓練環境,同樣的實戰訓練之下,再來對比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對於那些故步自封的傳武練習者門,終究會被歷史淘汰。如果年輕人能夠對傳武有著改革之心,併集成和發揚,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那麼「傳統武術中最強的功夫是什麼」?

殺人術來說,最強的應該是槍術。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槍百兵之帥、長兵之祖。[11]

對於拳術來說,最強的應該是太祖長拳,確切的說是戚繼光記錄的太祖長拳。

趙匡胤這位開有宋三百年基業的皇帝,不是單憑著權謀來驅使部伍的,他本人也精通武藝,又能以武藝訓練將士,所以將士奮勇,左右效命。相信『皆善武藝』內侍數十人,都是太祖親自簡選教習的豪俠之徒,很可能就是通過他們的轉相傳習,宋太祖的棍法和拳法得以傳布世間,並傳之後世,從而為他在中國武術史上留下赫赫名聲。[12]

如果題主問的是太極、八卦、八級、形意、詠春等近代拳術誰厲害,從民國被人津津樂道的宗師來看,練形意拳的宗師最多,詠春在世界範圍的文化輸出更大。但詠春和李小龍的推動不無關係,單純實戰的話,形意拳可能是數一數二的。[13]

究其原因,應該主要是簡單、直接,而且注重實戰。所謂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便是把速度、力量、有效的精髓,詮釋得淋漓盡致。

剛猛、簡潔的八極拳等,實戰能力應該也在前列。

總體上來說,只要注重科學訓練和實戰,迅猛類的內家拳應該都是大同小異。

但現代習武者大多沒有實戰經驗,而且不練力量,不練速度,落入了拳式、發勁、動作套路的窠臼之中。

真想要通過學習傳武提高實戰的,麻煩先練出黃飛鴻那樣的體魄。但真的練出黃飛鴻那樣的體魄,可能人家又去學習MMA了……尷了個尬……

附錄:

《紀效新書·卷六·比較武藝賞罰篇》

各總哨隊伍官長,俱以分數施行賞罰,一分以上責成各伍長,二分以上責成各教師隊長,三分以上責成哨官,四分以上責成把總。

凡長槍,鋒要輕利,重不過兩;杆要梢輕,腰硬根粗。

凡狼筅,各要利刃在頂,長一尺;四面竹枝須堅直粗大者。

凡八杈棍,俱要長一丈二尺。蓋短兵須長用,庶可入長槍,每人解首一把。

凡弓箭手,弓要副各力,箭要鐵鏃,務三十枝,仍各長大腰刀一把、解首一把。

凡弩弓,要力大新堅,每弩毒藥一瓶,鐵箭一百枝,每人腰刀一把、解首一把。

凡立牌要高闊,過得後面持槍之人。每人利長腰刀一把。

凡藤牌要堅大輕,遮一身。每人長刀一把,棄槍三枝。藤牌無棄槍,如無牌同。蓋長短勢絕,急不能入,須用棄槍誘之,使彼一顧,則藤牌乘隙逕入矣。以上各條,違犯,照前分數,軍令連坐。

凡火器,裝藥竹筒、火繩藥線、匙錘油單、火藥一有不全,入場忘記懸帶隨身,及藥不乾燥,各不如法,隊長同罰,本犯加治。

凡兵隨帶百樣軍火器械,隨壞隨治。如力不能私制者,即明稟各總處呈置給用,把總官每平時調查。

凡人之血氣,用則堅,怠惰則脆。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君相亦然,況於兵乎?但不宜過於太苦,是謂練兵之力。

凡兵平時所用器械,輕重分兩當重交鋒所用之器,重者既熟,則臨陣用輕者自然手捷,不為器所欺矣。是謂練手之力。

凡平時各兵須學趨跑,一氣跑得一裡,不氣喘才好。如古人足囊以沙,漸漸加之,臨敵去沙,自然輕便。是練足之力。

凡平時習戰,人必重甲,荷以重物,勉強加之,庶臨戰身輕,進退自速。是謂練身之力。

凡吶喊所以壯軍威,有不齊者,巡視旗拿來,治以軍法。

凡什物器械,刻名隊裝油在上,以便查考及疏失。

一、比弩,以六十步為式,把高五尺,闊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為善射。

一、比槍,先單槍試其手法、步法、身法、進退之法;復二槍對試,真正交鋒;復以二十步內立木把一面,高五尺,闊八寸,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內,每一人執槍二十步外,聽擂鼓,擎槍作勢,飛身向前戳去,孔內圓木懸於槍尖上,如此遍五孔,止。

一、試射,官尺八十步為式,把高六尺,闊二尺,每三矢中二矢為熟。

一、試狼筅,先令自使,看其身手、步法,次用槍對較。凡長槍哄誘不動,又能遮隔不入,為熟。

一、試釵鈀,先令自使,看其身手步法合一,復單人以長槍短刀對較,能架隔長槍刀棍,翼狼筅出入殺人為熟。

一、試刀,以能衝入釵鈀,狼筅不及遮隔為熟。刀法甚多,傳其妙者絕寡,尚俟豪傑續之。

一、試挨牌,每一人執牌面左,一人執狼筅面右,俱牌後遮嚴,分面立定。槍等雜藝,俱照鴛鴦陣立定。前設長槍一人為敵。俱鑼響坐定,聽吹孛羅起身,點鼓兩處俱進,擂鼓吹天鵝聲喇叭納喊一聲,敵兵執長槍,以槍高處戳入,牌身高起,閣槍頭上過,陣內長槍伸出殺敵,急復原伍次;敵兵長槍戳腳下,牌兵用牌坐落,陣內長槍出殺敵,急復原伍次;敵兵長槍由左戳進,期傷牌兵之臀,左面狼筅拿槍長槍出殺,左面短兵即隨槍以出,防長槍進老,故短以救之,急收原伍次;敵槍戳右,欲傷右邊,後二個槍手牌兵即以右手所持腰刀砍其槍,右面長槍出殺,短兵隨出,同左邊之例雲。如賊亦有數人前來,則長牌當中只顧低頭執牌前進;左筅防左,右筅防右;左槍隨左筅出殺,右槍隨右筅出殺;左短兵防左槍進的老了救援,右短兵防右槍進的老了救援;藤牌乘二筅之勢,於筅中滾出,以殺為務。鳴金急復原伍。進止、闔闢、左右、前後,恁是如何廝殺,定不可亂了原伍。

一試藤牌,先令自舞,試其遮蔽活動之法。務要藏身不見,及雖藏閉,而目猶向外視敵,又能管腳下為妙。次以長槍對較,令牌持標一枝,近敵打去,乘彼顧搖,便抽刀殺進,使人不及反手為精。

一、試標槍,立銀錢三個於三十步內,命中或上或中或下不差為熟。

一、試火器,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闊木牌,三發一中,十發七中為精。

一、試火箭,以八十步,亦用銃把平去中式為精;歪斜不中,果系作不如法,免究其兵;製作既精,放不如法,究兵。

一、千裡雷點放,緩急不誤,為熟。臨時奇遣,不載數內。失忘隨炮應用之物及損壞信藥等項,俱重治。

一、旗法,隨鼓緊慢行,如磨旗之時,兩手託開,陰陽拿住,高舉,伏身、轉腰、繞頭過一遭,方才豎起。

一、試打鼓之勢,用以木槌二根,起遲下速,兩手高舉過額,而著鼓泥裡為可。

一、在場比較法

凡操畢,各兵坐息稍久,主將亦暫退休養精神,即升堂吹孛羅,各起身,從便習學,聽中軍官豎起藍旗一面,當中點之,各營狼筅手俱聽鼓,由發放路集中軍兩邊,金鳴鼓止,用後式裝成文冊點名,比較如前條法。比較賞罰畢,僕藍旗,各照原路回伍,聽鳴鑼坐息。蓋狼筅之功在竹,屬木,故舉藍旗以應之。次舉黃圓旗,長牌藤牌手一照狼筅手點鼓通集臺下,比較如前條約;賞罰畢,僕旗,各回原伍。蓋牌主御,故舉黃旗以應之,而圓則象形也。次舉白旗,各營長槍手一照狼筅手號令,赴臺下,照前條約比較賞罰畢,僕旗,各回原伍。蓋長槍之利在刃,刃屬金,故舉白旗以應之。次舉黑旗,各營各色叉鈀短兵一照狼筅手號令集臺下,各照前條約比較賞罰畢,僕旗,各回原伍。蓋短兵勢節險短,如水之激,故舉黑旗以應之。次舉紅旗,立把子各營鳥銃火箭弩手俱赴臺下,比較畢,僕旗,各還原伍。蓋神器屬火,而弓矢皆前行之器,故舉紅旗以應之。

左篇乃比較冊由頭

一、比較武藝,初試定為上等三則,中等三則,下等三則。再比,仍如原等者,不賞;進一則者,賞銀一分;進二則者,賞銀二分;超進一等,賞銀五分。一次原等,免責;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進者,打四十棍,革退。如有不願打者,每一次追一分,二次追二分,三次追三分,即付武藝考進之人充賞。

一、賞罰,鳥銃三彈中一者,平;中二者,賞銀一分;中三者,超賞五分。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二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革退。不願打者,一次罰銀五釐,二次一分,三次一分半。弓弩同例。

往期回顧

全國政協委員楊振河:發揮太極拳優勢 提升國民整體素質

劃重點—「兩會」上的這些建議 與每一位太極人息息相關

口罩還要戴一年?權威回應來了

談明師,說說什麼才是太極拳的明師

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發布《健身氣功易筋經國標版》

點擊在看

送你小花花

相關焦點

  • 中國武術是殺人技?日本武打電影為何一招分勝負,中國打幾十回合
    中國傳統武術的核心不是為了勝利或是殺死對方,很多人說真正的武術是殺人技,這其實並不正確,要說殺人技,現代擊劍更符合殺人技的定義。只要能先捅到對方,哪怕我也被捅到都沒關係。殺傷對方的目標高於自身,不惜一切代價殺死對方,哪怕同歸,這才叫殺人技。
  •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傳統武術真的不行了嗎?
    太極雷雷這次較量引發了微博上不少討論,不少人質疑:傳統武術是不是已經不行了? 我們首先要明白,傳統武術和如今武術的區別。 傳統武術因為有門派之分,會產生藏私、利益紛爭等各種體系弊端,各流派的搏擊技巧沒有融合,再加上現代動不動就是各種大師造假,讓很多人對傳統武術產生了偏見。
  • 中國武術要「打假」,別讓偽娘敗壞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
    電影《少林寺》將中國少林武術享譽全世界,而一個號稱中華第一武僧的「水貨」一龍,卻敗壞了少林武功。武林風包裝了一龍,被吹的厲害的中華武僧第一人一龍被西提猜秒K,是中國武術不行,還是一龍太「水」。中國武術花架子,表演成份多,實戰性差,不經打,成為網上熱議。
  • 盤點人類史上最強的12種格鬥技 ,中國武術竟倒數第一
    【最強蹴擊 —— 極真空手】極真創立於20世紀60年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空手道,極真是以擊倒對手為目的,融合了一些拳擊與泰拳的技術,並發展出了一系列如月亮蹴、捨身踢等獨特的踢技。極真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腿法,變幻莫測的踢技不但富有觀賞性,且具有極恐怖的殺傷力 。目前極真會館在全世界擁有超過1200萬門徒。
  • 有功夫質疑傳統武術,不如多讀書
    扯了這麼多,在下不過要說的是,某些人詆毀中國武術的時候,去研究研究歷史,想想大中國這個牛逼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怎麼對陣殺人魔王一般的蒙古鐵騎,怎麼絞殺嗜血蚊子一般的倭寇,怎麼平定西北邊疆的戰亂,沒有實用性極強的武功,這些怎麼可能做到呢?
  • 工業偃武——生產力的發展與傳統武術的消亡
    武術與搏擊相比,出招又黑又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與競技格鬥運動不一樣,武術起源於戰場,招招奪命,是殺人技巧。武術的絕招,基本都是格鬥場上不許使用的技術。兩者的目的不一樣,運動是強身健體,比賽觀賞,防身自衛。武術是殺人,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對手傷殘、致死,是武術格鬥最高目標。武術對決,不稱體重,不分年齡。
  • 日本的傳統武術名揚四海,我們的傳統武術怎麼就成了嘴把式? | 今日故事
    傳統武術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怎麼就變成了這樣光說不練的嘴把式?今天食堂君來講講封面上這個日本人的故事,看看人家的傳統武術是怎麼發揚光大的。  柔道,是日本最知名的傳統武術,也是奧運會的重要格鬥競技項目之一,總計會決出14塊金牌,其實戰度被廣泛認可,在全球199個國家都有人研修。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花架子」還是「真功夫」?
    以「功夫」自豪的網友驚詫之餘驚呼:「太極高手」遭綜合格鬥選手「秒殺」,中國傳統武術到底有沒有實戰能力?國家一級武術師、一級教練李俊錄說,如今的太極沒有突出的實戰技能,更沒有進行強化訓練。真正的實戰需要通過訓練來掌握時間差和距離感。傳統武術,包括兩種性質不盡相同的技法及其訓練方法體系,即常說的擊技與套路。
  • 一個研究生武痴在傳統武術的低谷中談希望在哪裡
    難道傳統武術真的就那麼差勁?真的就完全不行了?作為一名武痴,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談談傳武的路到底該如何走?當然,這種顧慮很快我就消除了,因為樊老師打人不見手,身體處處都可以打人,以及師兄弟們的功夫你是可以去交手的,是可以展示給你看的,目標是很清晰的呈現在面前,不像有的老師,老是說我師父怎麼樣,我師爺怎麼樣,到他自己就因為各種原因不行了。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中國武術》《拳擊》《中國傳統武術》《少林七十二藝》等等,書名啥的我也記不住,後來更多是DVD,或者視頻來學習。另一部看的多的就是李連杰的《精武英雄》,其實,這兩部都不是主要表現傳統武術的,更多是實用的技擊術。我以前不理解唐龍出於下風時抓柯爾特胸毛緩解形勢,感覺不是很「正派」,我爸跟我說,真正到了對決,搞清楚你要幹的就是擊倒對方,手段則是形式。不過到了《精武英雄》中,陳真和船越比武前的對話也點了另一層意義,想殺人有的是方法,有的更高效,不一定就是用武功,比起手槍,陰謀詭計更能殺人誅心。
  • 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一文不值了?
    近日,一段太極拳大師約戰綜合格鬥技(MMA)專業選手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太極拳大師10秒內被上門挑戰的MMA推廣人徐曉冬擊敗。這場比試是非常罕見的一次傳統武術和現代格鬥技術的正面對抗,然而結果卻毫無懸念——敗了。
  • 難得的武術動畫作品,《史上最強弟子兼一》值得一看!
    此作品將"中國武術"、"泰拳"、"柔術"、"空手道"以及"兵器"等招式與修煉,做了相當真實的描寫,同時將少年漫畫的傳統"主角為一名努力不懈的笨蛋"這個元素髮揮的淋漓盡致。荒涼高校一年級學生白浜兼一是個軟弱的男孩子,在中學時代經常受人欺負,於是他為了改變自己並充實自己的高中生活決定加入空手道部。
  • 武術套路到底有沒有用?|武術套路|傳統武術|中國武術|格鬥
    這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套路無用論」,它和視傳統武術為糟粕的「歷史虛無主義」一樣充滿了對武術偏見和的無知。把現代搏擊作為傳統武術的試金石,依此來全盤否定傳統武術未免過於以偏概全了,僅僅因為實戰中對手不可能按照套路出招就認為套路無用同樣也是膚淺得可憐。試想,就算從有據可查的明代算起,武術套路存在肯定超過600年了,難道幾百年間那麼多先賢竟沒有人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看不透。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孟村八極拳歷代名家輩出,從清代的「神槍吳鍾」獨闖少林寺,技驚北京城,到近代的「大槍李書文」和霍殿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聞佚事。這些如煙往事,給古老的八極拳留下了神秘的色彩,讓人心神嚮往。昔人已故去,往者不可追。
  •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李連杰金庸都曾揭曉答案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李連杰金庸都曾揭曉答案 馬保國曾經因30秒內被擊倒3次而被大眾熟知,現在隨著大家對馬保國相關視頻的再創作,讓馬保國,又一次出現在了大眾面前!
  • 未央區武術協會表彰傳統武術優秀傳承者
    「健康中國絲綢之路」第三屆傳統武術精英大賽日前在西安圓滿落幕,在本次大賽上,未央區武術人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西安市未央區武術協會近日對參加本次傳統武術精英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的未央區武術協會代表隊、大明宮傳統拳武館代表隊的獲獎人員進行了表彰。
  • 傳統武術技擊談
    傳統武術技擊特點中國傳統武術技擊具有鮮明濃鬱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其本質特性是她千百年來不斷發展的內因。歸納起來,傳統武術技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一、拳無空出手無空回《拳經》中講,「拳無空出,手無空回,拳打不空回,空回不為能」。「出手如飄風,收手如狡免,出手要抖,回手要勾;出手如鋼銼,回手如鉤竿」。
  • 世界最強十大格鬥術排名——看看武術排第幾
    [第十名]韓國跆拳道、中國武術 韓國跆拳道和中國武術不完全是格鬥技,而是處于格鬥技和體操之間的一種體術,實戰能力非常有限,武術和跆拳道對外比賽都是敗多勝少。 散打又稱「散手」,是20世紀70年代根據現代搏擊與摔跤所創的一門格鬥技,國外稱之為「中國式自由踢打格鬥術」,而中國國內的一些傳統武術家則輕蔑地稱散打為「拳擊加個腿」。
  • 安徽亳州:「武術之鄉」傳統武術大比拼
    11月28日,在安徽亳州市體育館,參賽選手在亳州市傳統武術比賽上表演武術。當日,2020年「華佗杯」亳州市傳統武術比賽在安徽省亳州市體育館舉行,共有42個代表隊近900名武術愛好者參賽,比賽項目包括傳統拳術和傳統器械兩大類,比賽項次包括刀、劍、棍、詠春拳、太極拳等。近年來,亳州市通過弘揚傳統武術,全力推進全民健身建設,傳統武術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 【投稿】中國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
    一、自我介紹      由於幼時學習成績不好,母親將我交給爺爺和學詩(馮玉祥將軍的副官兼保鏢,中國氣功大師,去世時享年99歲)練習傳統武術,9歲剛接觸傳統武術時感覺很新奇,這一練就30多年,11歲時被昆明市體委武術隊選中,在許坤祥(已去世)教練的精心培養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12歲奪得了人生第一塊金牌,此後的7年中我不斷獲得雲南省武術比賽各類項目的金銀銅牌,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