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號要資源請在本頁面下方評論區留言,在公眾號中回復的人工選擇性回復!
點擊「閱讀原文"
1956年,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壞種》紅極一時。
片中年僅八歲的小女孩羅達,外表乖巧可愛,內心卻陰狠毒辣。
犯下了種種難以饒恕的罪行。
美國現代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曾這樣評價:要我選「小說史上十大惡人」的話,《壞種》絕對榜上有名。
1956版《壞種》
同時,1956版《壞種》也堪稱是未成年人犯罪題材電影的「鼻祖」。
在此之後,同類型電影層出不窮。
比如《第39號案件》、《伊甸湖》、《狩獵》等等。
就連赫赫有名的《孤兒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1956版《壞種》的啟發。
《孤兒怨》
2018年,這部經典之作被翻拍,再次搬上大熒幕。
那就是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2018版《壞種》。
2018版《壞種》
2018版《壞種》由羅伯·勞執導、美國當紅童星麥肯娜·格瑞絲主演。
該片的口碑和評價並不算高,國內豆瓣僅給出了6.8分的評分。
不過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依然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尤其是麥肯娜小小年紀演技的出神入化,以及影片的立意,都讓人回味無窮。
2018版《壞種》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艾瑪。
這個年僅八歲的小女孩,也許就是眾多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乖巧可愛,頭腦聰明,做事專注,成績優異,各個方面都可以用出類拔萃來形容。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表面上人畜無害、宛若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內心卻陰鬱惡毒。
2018版《壞種》
她的同學得到了獎牌,她便覺得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奪走了。
為了拿回獎牌,艾瑪將那個獲獎的男孩推下懸崖。
老師埃利斯在得知了男孩遇害前見過的最後一個人是艾瑪之後,被她在車上安置了一個馬蜂窩,出車禍身亡。
2018版《壞種》
後來,家裡來了一個名叫克洛伊的新保姆。
她對艾瑪單身的父親產生了特殊感情,並且得知了艾瑪殺死同學的真相。
於是艾瑪便放火燒死了克洛伊。
2018版《壞種》
這一樁樁蹊蹺的「意外」事件,終於引起了艾瑪父親的疑心。
他盤問艾瑪是否是她殺死了這些人,對此艾瑪毫不否認。
為了不讓女兒坐牢,父親帶著她前往湖邊小屋,希望艾瑪能夠棄惡從善。
可他漸漸發現,艾瑪根本毫無悔改之心。
最終,就連親生父親,也被艾瑪設計殺害。
2018版《壞種》
這部2018版《壞種》,小嗨觀看了兩遍。
第一遍,我的注意力始終在主人公艾瑪的身上。
想必從沒有接觸過這類電影的小夥伴在得知艾瑪的所作所為以後,都會覺得難以置信。
一個孩子,一個年僅八歲的小女孩,怎麼可能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來呢?
2018版《壞種》
這便是未成年人犯罪題材電影始終受人關注的原因之一。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當中,孩子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幾乎與犯罪沾不上邊。
當這種認知被打破之後,帶來的心理落差不言而喻。
沒錯,作為一部影視作品,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演繹和誇張的成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2018版《壞種》
2006年4月,加拿大的12歲女孩傑思敏·理查茲與男友在家中殺害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
原因是理查茲的父母不同意她和23歲的男友交往。
2009年9月,美國賓州的11歲男孩喬丹·布朗槍殺了父親26歲的未婚妻和其腹中8個月大的孩子。
原因是他害怕弟弟降生以後,自己就不再受寵。
2018版《壞種》
同年10月,密蘇裡州的15歲女孩艾麗莎·布斯塔曼特殘忍殺害了一名9歲女孩。
原因是「想知道殺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現在你還覺得孩子和犯罪沾不上邊嗎?
2018版《壞種》
小嗨始終堅信人性有善惡兩面。
這與性別沒有關係,與年齡也沒有關係。
十幾歲的孩子,甚至是八、九歲的孩子,都已經有了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只是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致使他們有時候根本分辨不清是非對錯。
2018版《壞種》
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用「你長大了」這樣的話來誇讚孩子。
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做事沉穩到滴水不漏的程度,那她還是個孩子嗎?
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大相逕庭,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
2018版《壞種》
第二遍,我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艾瑪的父親身上。
相比之下,小嗨更加關心是什麼導致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
這其中離不開一個原因——家庭教育。
疏於管理、缺乏關愛、過於相信、過度溺愛,這些都會造成孩子的品性偏離正常軌道。
2018版《壞種》
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始終是未成年人犯罪題材電影想要表達的重要問題。
比如1956版《壞種》裡的羅達,和艾瑪一樣,欺瞞父母,置人於死地。
因為她的姥姥殺人如麻,曾犯下多起血案。
1956版《壞種》
再比如《伊甸湖》裡的布萊特,殘酷暴力,無惡不作。
因為他的父母就是如此,毫無素質和教養。
《伊甸湖》
還有《告白》裡的渡邊修哉,明明擁有大好前途,卻設計溺死了班主任的女兒。
因為他的父母離異,他這樣做只是想引起母親的注意。
這些全都是因為教育缺失導致的極端、病態性格。
《告白》
而2018版《壞種》裡的艾瑪,則是因為父親的過度信任。
很明顯,艾瑪是一個過分理性的孩子。
她喜歡接觸並追求那些不屬於自己年齡段的東西,比如她經常閱讀的那些書籍。
然而就連新來的保姆克洛伊都發現了艾瑪不對勁的地方,她的父親卻未曾察覺。
2018版《壞種》
他是一個好父親,對女兒並不缺乏關愛。
所以如果不是粗心大意的話,那就只有過度信任。
他以為自己的女兒做不出來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因為她的年齡那樣小,那樣優秀。
2018版《壞種》
而且艾瑪也是一個佔有欲極強的孩子。
她曾和父親說過自己非常想得到那塊獎牌,頗有一種志在必得的感覺。
雖然父親對她說得不到也沒有關係,但卻沒有告訴過她如果得不到應該怎樣做。
這就導致了佔有欲極強、行動能力極強的艾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奪回獎牌。
間接導致了這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2018版《壞種》
我們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的確如此。
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你以身作則,就能教育好孩子。
溝通、交流和引導,同樣至關重要。
很多時候你應該告訴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怎樣做,而不是任由他們自己選擇。
這一點對於父母來說,馬虎不得。
2018版《壞種》
總而言之,年齡,不應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護傘。
而家長教育的缺失,也不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