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羅伯·勞自導自演的美國驚悚恐怖電影《壞種(2018)》,是1956年的《壞種》的翻拍。本片由麥肯娜·格瑞絲主演一位有著天使的外表卻藏著惡魔內心的小女孩艾瑪,羅伯·勞飾演小女孩的父親大衛。
影片講述了在單親家庭長大艾瑪,雖然在大人眼裡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可愛善良,是個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實際上她容易嫉妒、極度自私、冷漠,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殺害了自己的同學、老師、保姆,最後甚至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下面隨小編來看看這部影片叭~
影片以沉悶、黑暗的氣氛開始,片頭出現的畫面就暗示了影片的殺人情節。閃過的畫面內容將在之後的影片中得到解答。
緊接著畫面一黑後故事開始。故事初始,導演就揭示了艾瑪不正常的地方。
艾瑪在窗前看著水池裡的小貓淹死卻面無表情,甚至用極其平淡的語氣告訴她的父親這件事,面對淹死的小貓沒有任何的情感流露。
在學校裡,面對同學們都害怕的黃蜂,艾瑪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冷靜,用杯將其抓獲並放生。同班的女孩炫耀自己生日禮物引起艾瑪的嫉妒,在小夥伴們奔跑遊戲時故意將其撞倒並順手拿走了女孩的手錶。
學校將要給優秀的學生頒發獎牌,艾瑪對此表彰胸有成竹。然而老師卻將優秀學生的獎牌頒發給了自己的髮小——麥洛。艾瑪難以接受,因此即使是面對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毫不猶豫地將麥洛推下了懸崖。
父親擔心艾瑪因麥洛的事情受到驚嚇,希望艾瑪可以和自己傾訴,但艾瑪表示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
後來父親為艾瑪新找了一位保姆,但這位新來的小保姆卻是一個心機girl。先是偷了艾瑪父親的藥片,發現艾瑪傷害了麥洛的事情之後威脅艾瑪,想要以此成為艾瑪的繼母為交換。
但心機小保姆對艾瑪說的話實際上更加刺激了艾瑪,使得艾瑪的殺人動機更為強烈。
後來艾瑪因害怕被一直在調查麥洛事件的老師發現,而把自家後院的黃蜂窩放在了老師車的後座上,導致老師出車禍而亡。而心機小保姆對艾瑪的威脅則是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父親發現艾瑪與麥洛事件有關,又知道老師車禍的事情後,開始懷疑艾瑪的精神狀態,並為艾瑪找了一位心理醫生。表面看起來善解人意且平靜的艾瑪,實際上卻是已將指甲深深掐入手心。
做了充分準備的艾瑪在心理醫生面前完美演繹了一個正常的活潑孩子,讓父親暫時消除了對艾瑪的懷疑。
這位心理醫生的扮演者南茜·凱利就是1956版《壞種》小女孩艾瑪的扮演者,而她們之間的對話「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我也這麼做過」確實讓人細思恐極,但這也是對舊版最完美的致敬。
而這想要上位心機小保姆,最終因為惹怒了艾瑪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艾瑪將保姆引到父親工作時放滿易燃易爆品的房子,放火燒死了保姆。艾瑪看著火海裡的保姆,露出了微笑。
甚至還笑著安慰了之後聽說家裡著火,因擔心艾瑪而狂奔回來的老父親。
面對這樣的艾瑪,老父親再一次對艾瑪有了懷疑。得知真相後的老父親,出於對女兒的愛想要保護她,懷著對女兒人性的一絲希望,帶著艾瑪來到湖邊小屋,卻仍舊無法改變艾瑪。
艾瑪對於父親的不信任感到非常失望,並打算將自己的老父親也殺死。但第一次艾瑪沒能將父親殺死,而父親也對艾瑪失去的希望,決定與艾瑪共死來保護她。
但最終老父親還是沒能如願,落入艾瑪的陷阱,死不瞑目。
影片最後,姑姑安琪拉接到艾瑪,但顯然姑姑並不知道艾瑪做了什麼,而艾瑪也對父親的死亡沒有什麼過多的觸動。
最後的鏡頭,艾瑪抱著姑姑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正經影評時間:
成書於1954年的《壞種》被稱為是作者威廉·馬奇唯一成功的作品,書中塑造的八歲魔童的形象後來成就了1956年的同名電影。很可惜的是,受限於時代的因素,1954年的版本中將小女孩的「惡」的源頭設定為她是魔鬼的後代,因血統緣故天生邪惡。同時又因為那個時代男權思想還比較昌盛,導致無論是書中還是電影中都出現了或明或暗地對女性的貶低。
《壞種(2018)》被定義為一部驚悚恐怖片,在豆瓣的評分不算很高,因為其情節故事確實有些簡單老套,全程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讓艾瑪不爽及對她有威脅的人都會被殺死,所有的劇情都在意料之中。但這部電影在所有氣氛渲染和配樂上都相當不錯,細節對話也是伏筆滿滿,加上小女孩十分到位的「職業假笑」,還是讓《壞種(2018)》成為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2018版本的《壞種》對原本的故事做出來了一系列的調整,有的觀眾認為導演在處理艾瑪這個角色的行為時過於刻意和明顯,但艾瑪的設定是個九歲的孩子,即使是要塑造一個高智商的反社會人格,其行為也還是受到年齡的限制,行兇卻不能完美地隱藏自己的蹤跡。
雖然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艾瑪的扮演者麥肯娜·格瑞絲的演技和顏值都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標準「天使外表,惡魔內心」的腹黑蘿莉,每一個眼神都有讓人背後一涼的感覺。
最後再來欣賞一下小艾瑪的顏叭
喜歡推薦,點關注,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