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成詩 那些漸行漸遠的汽車品牌

2021-01-08 人民網汽車

原標題:眼淚成詩 那些漸行漸遠的汽車品牌(自主篇)

  當我們身處中國汽車市場10多年高速增長後幾乎全部跨國公司最新產品的包圍中,當我們成天議論著未來是長安、長城還是吉利、比亞迪最終會領自主之雄風時,我們好像忽略了一些汽車品牌的存在。

  沒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不少汽車品牌逐漸遠離我們的視線,其中不乏昔日曾創造輝煌者,它們既有中國自主品牌,也有外資品牌,當然前者為眾。環境的變化,社會的變遷,汽車產業的不斷進化升級,幾家歡喜幾家愁,大熱市場背後,卻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已漸行漸遠。大浪淘沙,終究能留下幾何……

  哈飛:昔日土豪如今食不果腹

  2005年哈飛賽豹亮相日內瓦車展,是自主品牌唯一參展車

  曾幾何時,哈飛汽車也曾笑傲江湖。

  1999年,哈飛松花江「中意」一經問世,立即受到市場追捧。時年銷量同比增長50%,達8.4萬輛。2000年,哈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微車銷售12.4萬輛,同比增長46.96%。

  21世紀的最初三年,哈飛的小日子紅紅火火,微車產銷量連續保持全國第一。時至2007年,更是以24.3萬輛的銷售業績,躋身中國車企銷量第9位。2008年則達到巔峰,實現產銷突破200萬輛的跨越。

  一位老員工追憶當年,表示哈飛的產品拖出去就是錢,經銷商都排著隊堵門,就為多拿車。

  但2008年,哈飛開始走下坡路,2009年,長安入主,哈飛逐漸風光不再。

  2009年-2013年,哈飛不計出口年銷量分別為22.05萬輛、18.44萬輛、7.19萬輛、5.76萬輛、2.14萬輛,逐年遞減,一年不如一年。

  當年與哈飛一起併入長安的昌河,也經歷了銷量接連下滑的窘境,但其已於去年投身北汽懷抱,剩哈飛獨自黯然神傷。

  2013年,哈飛已入不敷出,虧損6.5億元,一線工人月均工資僅為2000餘元。即使這般,病入膏肓的哈飛仍難以為系5000人的企業開支,開始大幅裁員。

  昔日的土豪已一去不返,產品銷量慘澹,經銷商渠道幾乎損耗殆盡,哈飛完全靠「自救」已無可能。

  如今已徹底淪為長安代工廠的哈飛汽車,未來何在?

  華泰:汽車只是副業

  華泰B11

  過去幾年,頻繁更換銷售公司總經理似乎已成為華泰的企業標籤。在位時間最長的2年有餘,最短僅有8個月,截至去年李學明上位,十年間華泰共迎來8位銷售掌門人。

  記者有一位友人曾於去年加入華泰就職汽車金融部門,但時隔半年後,他竟已憤然離職。問其原因,就一個「亂」字。

  何解「亂」?究其原因似乎為,華泰「心」不在此。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生產SUV的企業,卻始終未能從SUV熱潮中分時一口蛋糕,但依靠房地產起家的華泰,卻以汽車為招牌,撈到了不少額外的實惠。

  2006年,華泰汽車落戶鄂爾多斯康巴什開發區,作為交換,其得到了鄂爾多斯兩個煤礦開採權。據有關人士分析,兩處礦產資源的價值或超過百億元。此外,華泰也在當地汽車工業園區以萬元/畝的價格圈地約6000畝。不僅如此,華泰還獲得當地國家開發銀行逾10億元的貸款。

  華泰汽車認為自身核心競爭力源自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在國內罕有競爭對手。可觀其實際業績,2013年曾豪言要年銷破10萬輛的華泰,終僅銷售約2.8萬輛。2014年上半年,華泰更是同比下滑11.27%,售出1.6萬輛。

  多年過去,華泰鄂爾多斯工廠雖已基本建成,但市場表現與其產能規劃相差甚遠。

  回首這些年,華泰在汽車領域的新聞,似乎只有與薩博的「閃離」、銷量造假門和頻繁更換銷售高管等幾樁負面消息能引起輿論關注。

  2020年,華泰要實現100萬輛的年銷目標。但在前行之路上,華泰似乎已漸行漸遠。

  雙環:如流星般轉瞬即逝

  雙環小貴族

  2007年,依靠傍大款,雙環曾名噪一時。

  寶馬公司在慕尼黑起訴雙環的德國進口商,原因是他們認為雙環一款名為CEO的SUV車型,抄襲了寶馬X5。

  同年,奔馳官方也表示雙環小貴族抄襲了旗下車型Smart,如果小貴族參展任何國際車展,奔馳將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智慧財產權。

  據汽車之家資料顯示,CEO已更名為SCEO,在售車型僅有2011款,而小貴族更是早已停產。

  登陸雙環官網,一副蕭條景象。首頁熱點新聞一欄,頭條信息顯示的是2013年的稿件,2014年則無一條新聞信息發布。

  網上也很難搜索到雙環的新近消息,記者查閱了許久也未尋到其銷售數據。神秘的雙環似乎已如流星般轉瞬即逝。

  東南:路漫漫其修遠

  曾亮相上海車展的東南V7概念車

  去年,東風重組福汽的新聞曾引得業內媒體廣泛關注,盤踞諸多頭條。但時至今日仍無下文,雙方也鮮有聲音提及此事。

  東南汽車近年的發展之路,也正如此恐已宣告失敗的聯姻般,道路多舛。

  成立於1995年的東南汽車,在國內乘用車企業中,算是老兵了。初時主要生產得利卡、富利卡兩系列輕客。其輕客銷量曾位居全國第二,國內車企排名最高達到過第12位。

  但由於種種原因,東南卻錯失中國汽車黃金10年的發展機遇。直到2008年,首款自主品牌轎車V3才上市。而隨著2012年V5的誕生,單款車型三個月內取得近2萬輛的業績,似乎宣告東南在「雙V戰略」的幫助下,已迎來歷史飛躍契機。

  但今年上半年,東南市場表現卻急劇下滑,僅為2.85萬輛,同比跌落39.73%。

  市場表現不佳,被歸咎於是企業的歸屬問題動蕩不堪。不僅是東風,近年來東南和北汽、長安、廣汽等幾大汽車集團都曾傳出緋聞。

  而縱觀東南發展歷程,先是由福汽和臺灣中華各自控股50%,再到三菱曲線進駐東南,打破了原本的「二人世界」,變為福汽、三菱、中華分別控股50%、25%、25%,東南一直都未能保持穩定。

  三菱的入主,其實也並未能對東南發展起到穩定的推動功效,三菱自身在華發展也一直頗為不得志。前6個月,東南三菱品牌銷量僅為0.52萬輛,同比下滑42.05%。

  雖然企業不大,但東南一直都被業內認為個性十足。未來,這塊「硬骨頭」欲實現逆襲,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劉燁)

相關焦點

  • 爸爸去哪兒四對「實習父女」,前三對漸行漸遠,唯獨最後成一家人
    到現在為止,總共有四對實習父女,其中前三對的漸行漸遠,唯獨最後一對成為了一家人!但是現在兩個人都有了各自的發展,也漸行漸遠了。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們的!>大家都知道爸爸去哪兒的前幾對父女都漸行漸遠
  • 這些漸行漸遠的手藝,默默活在老祁陽人的童年裡
    曾經在某些年代輝煌一時、現在看起來又充滿鄉土氣息的草根手藝,伴隨祁陽人的生活一路走來,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之後,正在逐步地淡出我們的視線,那些漸行漸遠的往日歲月,只留下這一張張的照片,成為記憶當中最深處的懷念……這些在祁陽漸漸消失的老手工藝
  • 那些漸行漸遠的鄉村手藝
    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睡起來也是格外厚重踏實。 很神奇的一項技藝,我始終不明白,那些老匠人們是怎麼樣把一塊塊毫不相連的木頭,箍在一起,成個桶狀,美觀、大方,隱隱散發著木頭的清香,而且還很實用,不會漏水.
  • 《東京物語》揭示三個殘酷真相,教你淡然面對漸行漸遠的親情關係
    親情關係終究是一條漸行漸遠的路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中的兩段話闡釋了父母子女之情: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日本傳統家庭分崩離析的開始。影片中子女們為了謀求發展,紛紛離開尾道、前往東京,融入到現代化大都市中去。
  • 尚雯婕與許飛:一段親密友誼是如何漸行漸遠的
    然而,有些事情不可勉強,因為每個人都有前進的方向,這個方向需要付出時間和注意力,它讓我們看見的是這一方向上的人和事,而那些不在這一方向的東西會慢慢脫離視線在比賽之後,李宇春事業發展順利,很快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歌手,何潔的事業發展稍遜,但也在國內的樂壇佔據了一席之地,按說這兩個嗯還是有交集的,但他們還是在各自的生活當中也漸行漸遠了
  • 「煙畫片」 那些漸行漸遠的記憶
  • 漸行漸遠的不是距離,而是三觀
    最近被這樣一句話刷屏:曾經的好朋友會漸行漸遠,是因為你們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樣子。其實,別人活成什麼樣子我們沒法感同身受,畢竟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但是從談天說笑裡,我們卻可以窺見一個人的三觀。而一個人的三觀,就決定了他在你眼裡活成了什麼樣。我們或許理解,但不一定認同。
  • 山高水長 山海沐茶漸行漸遠
    對於大多數奶茶加盟品牌來說,踏上新徵程是他們共同的期盼。以珍寶奶茶為主打產品的山海沐茶品牌,無疑也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在山海沐茶看來,只有不斷更新產品,完善服務,品牌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逐漸成就一幅宏偉的藍圖。當然,為了實現新發展,山海沐茶品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 相思唱和|眼淚成詩,翻看當年幾度痴
    舊日紅箋依舊在,從前心事已成灰。焚香默默數傷悲。【浣溪沙】詞/吟兒一段曾經一段痴,從來未忘是相思。紅箋默默憶當時。只道逢時多好夢,可憐別後嘆無詞。傷心難寐倩誰知?【浣溪沙】詞/岐超易了從前難了痴。痴痴為你寫情詩。常將往事去重提。
  •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海外新能源汽車漸成氣候,自主品牌如何迎戰?
    根據有關人士預測,今年歐洲市場全年預計交付新能源汽車100萬輛以上!而中國市場方面,由於種種原因綜合起來,導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累月下滑。這一增一降,讓雙方的差距又擴大了一些。新能源汽車,如今漸漸成了"眾樂樂",我們之前所說的彎道超車能否實現?自主品牌,該如何迎戰呢?
  • 臺灣詩人周夢蝶去世 我選擇漸行漸遠
    在其中,他構建了一個底色孤獨甚而悲觀的「理想國」:「這裡沒有眼鏡蛇、貓頭鷹和人面獸/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這裡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這裡白晝幽闃窈窕如夜/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而這裡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在詩集的扉頁,他引用一句話作為題辭:「以詩的悲哀,徵服生命的悲哀。」
  • 曾經擁有,隨歲月漸行漸遠
    每個人都步履匆匆的從我的身邊走過,漸行漸遠,感慨萬千。許多人,許多事,都成了一段段模糊的光影,遺落在無人的角落裡。不知何時起,習慣了去懷念過往的歲月,懷念過往的人。也許是因為曾經記憶太深刻,如今的無奈,或許只是想獨自在安靜的地方,慢慢地細數著那些失去的東西而已。在流年的歲月裡,有太多的無奈,也有太多的辛酸,時光荏苒,你只能讓心去承受,有多少往事一如過眼雲煙。
  • 周深陳卓璇唱眼淚成詩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周深陳卓璇唱眼淚成詩#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8。#周深陳卓璇唱眼淚成詩# 今晚青春環遊記裡,周深和陳卓璇釋放高音魅力,驚豔全場,這首《眼淚成詩》真的堪稱絕美不愧是兩個大vocal,期待下次合作呀 #周深陳卓璇唱眼淚成詩# 被今晚#青春環遊記#@卡布叻_周深 @硬糖少女303-陳卓璇 合唱的《眼淚成詩》感動到了,每個音符都唱進了心裡,求兩個人多多合作呀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深深和卓璇以前陳情令國風演唱會就見過
  • 《哭泣的女人》第六代漸行漸遠漸無書
    周冰倩的《真的好想你》當年是收音機常播曲目之一,如今基本已經消失在公眾視野,那些年廣東流行樂壇猛人輩出,但很多要不是偶然聽到他們的成名歌曲都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了。女主色誘警察這個,很《阿甘正傳》嘛。劉冰鑑一直紅不起來,大概是才華也就到那裡了,去不到一個高度。第六代漸行漸遠漸無書。
  • 《輕音少女 第二季》有種時光叫漸行漸遠。
    曾經年少的自己,也是很幼稚地譴責那些看漫畫的朋友。記得高中時候,看漫畫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被冠上宅男或者腐女的頭銜。而且在那個時候,宅可不是一個好名詞。白駒過隙,那時候的事,已經是多年之前了。現在回想起來,漫畫和曾經自以為豪的那些經典文學其實是沒什麼有區別的。只是多年之後才發現,在那些時光漸行漸遠之後。 輕音少女講述的是幾個女生高中三年的生活,點點滴滴,讓人覺得親切無比。
  • 孫儷孩子開學,鄧超卻又哭了,父母與子女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這也讓人不禁想起早年間孫儷發微博分享鄧超送等等和小花去幼兒園一遍一遍問孩子們會不會想他的趣事,鄧超送孩子進教室也是一步三回頭,在旁邊還偷偷流眼淚孩子回到家中開口就是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小學生們,與父母分享的也都是今天我在學校幹嘛幹嘛了,老師都教了什麼,小夥伴們都怎樣怎樣……相信父母在聽著的同時心裡也有點酸酸的,一方面欣慰孩子長大了,另一方也覺得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變得遠了。
  • 孫儷孩子開學,鄧超卻又哭了,父母與子女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這也讓人不禁想起早年間孫儷發微博分享鄧超送等等和小花去幼兒園一遍一遍問孩子們會不會想他的趣事,鄧超送孩子進教室也是一步三回頭,在旁邊還偷偷流眼淚。孩子回到家中開口就是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小學生們,與父母分享的也都是今天我在學校幹嘛幹嘛了,老師都教了什麼,小夥伴們都怎樣怎樣……相信父母在聽著的同時心裡也有點酸酸的,一方面欣慰孩子長大了,另一方也覺得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變得遠了。
  • 那些淚,恰恰就是人生 | 郭京飛「為你讀詩」
    享受精緻、千恩萬謝、歲月靜好的狀態……這些皆是我們留給他者的「濾鏡」;而那些悲傷苦悶、心慌意亂、不幸被拒的故事,常常被設置成了「僅自己可見」。於是,那些脆弱就被永遠關在了那層「密不透風」的屏幕下,長年累月地發酵著。幸好,我們還可以通過「製造海洋」的方式,修葺自我。
  • 從冬儲大白菜的消失,看時代的變遷,重拾那些漸行漸遠的記憶
    因此,為了在冬季能夠吃到相對新鮮的蔬菜,儲藏一些比較耐放的過冬蔬菜就成了每個家庭入冬前的一項重要事項。儲藏蔬菜也分階段,像土豆、紅綠蘿蔔、蓮花菜等儲備的稍早一些,一般十一月初就結束了。最早的記憶是在蔬菜門市部購買,每天隊排的很長很長,家家都是麻袋扛,架子車拉,成幾百斤的往家拉。再往後,隨著市場的開放,附近農民開著拖拉機開始了自產自銷。在馬路邊、街道上售賣大白菜和其它冬儲菜,大白菜堆得和小山似的。
  • 誠品書店,為何與書漸行漸遠?
    「誠品」兩個字,早已被標籤化,代表了人們的某種書店情懷,也成了臺灣文化的一種象徵。然而,隨著創始人吳清友逐漸將管理權過渡到女兒手中,誠品的經營理念也在慢慢發生改變……儘管有人譏諷誠品是「雅痞文化的耶路撒冷」,或是精英貴族的世界,但都無礙於它日漸鞏固的品牌形象與特色。誠品自覺或不自覺地打造一座以知識、感性為名的城市或國度,並進行城市名字、空間、規則訂立者種種,向現實世界的城市奪取發聲與意見權。它是城市地標,亦是城市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