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終於帶火了女性題材劇

2020-08-20 首席人物觀



作者:殷萬妮

編輯:江 嶽


01


「她題材」的電視劇和綜藝在2020年撲騰出了很大的水花 ,有媒體統計,在現有的待播劇中,女性題材佔了13部。


三十而已》聚焦了三個即將三十的女性,童瑤飾演全職媽媽顧佳,毛曉彤飾演上海本地女孩鍾曉芹,江疏影飾演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外地女孩王漫妮。


這部劇最先是靠顧佳全職媽媽這一角色火出了圈:「人間過綠器」、「用鉑金包混入太太圈」頻繁登上熱搜。網友甚至用「顧學」去定義顧佳的言行舉止,即指在當主婦的修行、御夫育娃、語言藝術等層面,做到TOP級體面和滿分舒適度。


單看視頻片段,很容易形成一種主角開了光的錯覺。


此前,國產劇塑造全職媽媽和家庭主婦的形象,非常同質化,有的甚至因過度戲劇化而被加工成笑料。遠一些的是《回家的誘惑》裡的林品如、《賢妻》裡的韓大芸,近一些的是《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


這些女主角的角色的套路化模式就是——被拋棄、離婚、重生,男性貴人更是女主浴火重生的必備寶藏。


獨立人格似乎成了全職媽媽不具備的特質。


《三十而已》裡童瑤飾演的顧佳一角,與此前熒幕上的全職媽媽形象截然不同,她遊刃有餘地經管著自己作為人妻、媽媽、公司實權管理者的角色,有品位、有自我。

「顧佳」一角最開始定的是佟麗婭,佟麗婭還同另外兩位女主演出席過該劇的推介會,但後來粉絲撕番、對角色人設不滿起了風波,佟麗婭辭演,當時劇方給出的解釋是「檔期不合」。


童瑤確實更適合這個角色,她的氣質很獨特——大氣穩重又溫婉柔軟,與「顧佳」這一角色很契合。顧佳是一個有格局的女性,在社交時會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但這個過程很巧妙,多一分顯得世故老成,少一分又顯得鈍感笨重,童瑤在這一點上就處理得很好。


酒桌這一場戲,顧佳來挽回被丈夫氣走的老客戶老萬,而老萬的訂單佔公司一年利潤的百分之五十。開席前,雙方的對話就已經有試探、交鋒的意味了。


老萬先是埋怨顧佳約的晚飯時間不早不晚,暗示晚飯後的第二場。顧佳咂摸出了老萬暗示潛規則的意思,強調了「人妻人母」的身份。在對方表示不願體諒時,顧佳又再次點明來意,道歉可以,但只願正式道歉。



這場重頭戲,童瑤選擇用更細緻的表演方式呈現出來。即便不看嘴角弧度,童瑤眼睛也一直含著笑意,道歉的姿態不做作,也不強勢。童瑤在說「我今天是正式來跟您道歉的」這句臺詞時,有停頓、有緩和,說到「正式」時,又加了重音。這樣的處理,可以讓觀眾更便於理解角色動機,也更便於認識角色——看得出顧佳放得下身段,但也有原則和底線。


這樣的細膩還貫穿了很多場戲中。比如在得知丈夫棄了這場大訂單時,丈夫因對方不懂設計而懟天懟地時,童瑤的處理是抿嘴、輕點了一下頭,手上沒有停下整理文件的工作。丈夫在拋出「我還是不是這公司拍板的人」時,童瑤沒有急著回復,而是先是笑了一下,連連點頭,再笑著回復「是啊」。



兩次點頭,意味全然不同,前者表示對丈夫情緒化的包容,後者是對丈夫事業的認可。這樣的表演既有層次又有節奏,人物也更立得住。


回到全職媽媽這一社會角色上,劇中在家庭內部,無論是丈夫還是兒子,對「顧佳」全職媽媽的身份是表示認同的,同時在情節設置中,也沒有「丈夫在外應酬的價值高於妻子照料家裡」的俗套劇情,雙方處於平等、互相尊重的關係。


當然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這樣的人設過於完美,會讓更多丈夫和家庭以此為標準,過度要求全職媽媽。事實上,一口難吃一個胖子,打破對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是第一步。邁出這一步,漸漸也會有更多種類型的、更立體的、也更貼近現實的全職媽媽被創作出來。


02


《三十而已》在刻畫兩性關係上,尤其是夫妻關係,也很符合當下很多年輕人面臨的困境。


比如鍾曉芹和丈夫陳嶼之間存在的種種矛盾,鍾曉芹是本地小康之家的乖乖女,婚後在情感上依舊很依賴父母,而陳嶼則不滿上一代介入生活太多。



夫妻雙方各有所好,一個愛養魚一個愛養貓,一個沉默不語一個愛刷劇,日常生活裡很少溝通,雙方的情感破裂不是因為第三者插足,也不是因為爭吵,但感情卻實實在在地於平淡中不斷損耗。


單身的王漫妮這一條感情線,也參照了當下年輕人被快餐愛情、曖昧不定圍繞的現狀。王漫妮渴望愛情,但始終保持理性、冷靜,面對已婚男士、非理想型男士的追求,都能體面、迅速地拒絕。可等到真正遇到喜歡的人了,王漫妮又在感性投入和理性防備之間搖擺不定,患得患失。



雖然是女性題材的劇,但劇裡的女性並不是十全十美,她們每每做出選擇時,都能看出人物背後的思考和緣由。相應的,男性角色也並非是扁平的、功能性角色。


楊玏飾演的陳嶼,因擔心無法更好地承擔父親的責任,想讓意外懷孕的鐘曉芹打掉孩子。但陪妻子做產檢,聽到胎兒心跳的聲音時,也會為之動容,同時轉變想法。嘴上說著家裡沒地方放嬰兒床,半夜也會偷偷拿尺子量魚缸的大小,確認是否能替換成嬰兒床。


許幻山後期出軌背叛了家庭,但前期在顧佳短暫沉迷太太圈,希望藉此走捷徑時,他反而一直保持清醒,並適時提醒妻子。


《三十而立》更耐心地去展現了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出入時,伴侶雙方如何面對困境,而不是用非黑即白的對立手法去塑造人物、製造衝突。


在職場的刻畫上,《三十而已》也比較貼合現實。王漫妮是奢侈品牌的金牌銷售,關於她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顧客、崗位競爭和職業進階,是編劇和主創團隊做了不少深度採訪後還原出來的。


江疏影在扮演這個角色前,還提前去了商場的奢侈品店,觀察櫃姐上下班的狀態。江疏影發現櫃姐們在服裝上的差別。大家在店裡上班時穿著制服,配著非常精緻的妝容,到了下班,幾乎都會換上運動鞋,或者舒服的夾腳拖鞋,反差很大。


江疏影把這一觀察也用到了劇裡。



03


儘管製作精良,真實性上也比以往同題材劇集好一些,但《三十而已》在製作上仍存在現實題材劇裡的通病。


主創在設計角色時,提煉的「全職媽媽」、「恨嫁的滬漂女青年」、「已婚卻沒有方向的乖乖女」都是現實裡討論度極高的人設。


在談及這一點時,主創的闡述是,「從創作角度來講,我們不想代表或定義當下的三十歲女性群體,而是希望截取她們身上的多個側面,在個體故事中尋找情感共鳴。」


當截取的多個側面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不免讓觀眾產生過於戲劇化的觀感。比如顧佳遇到的喪偶式育兒、丈夫婚內出軌、階層流動焦慮,王漫妮碰上以不婚為託辭的曖昧對象、被老家的父母催婚、年齡焦慮、金錢焦慮等等。無論是哪一點,單拎出來都是當下熱議的話題。


階層和物慾仍是不變的軸心——它成了劇中多數人的困境。除此之外,為了扣題,劇集在臺詞設計上也時不時出現關於「三十歲」的討論,甚至強行升華。


這樣的設計意圖自然是引發關注,企圖以更清晰、簡潔的方式擊中女性觀眾的共鳴,但包裝的刻意感,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聚集的整體觀感。


主創也曾用「現實題材劇創作的初衷就是直面問題不粉飾」當擋箭牌。好的影視作品要根植於現實,但藝術創作不等同於消費現實、徹底貼合現實。


留白有時恰恰是更妥帖的方式。怕是擔心引發此類爭議,劇集在片尾設置了小劇場,把鏡頭聚焦在煎餅攤位的一家三口。


幸福快樂與金錢的多少不成正比。一處細節是,煎餅攤位家的小朋友有一本簡易版蝸牛畫,蝸牛是用鉛筆畫的,小小一隻,在每一頁白紙的位置不同,快速翻動紙張,便成了一個關於蝸牛的小動畫。


這裡也和許幻山給兒子設計的漫畫書形成一處對比。但即便是這樣的簡易版漫畫,也能吸引到兩個孩子,並讓他們成為朋友。階層、虛榮、標籤反而在小孩子這裡被打破,彼此都是平等的。



電視劇創作在迎合大眾取向和主流價值觀這一點上,並未改善。


從2016年的《歡樂頌》到2019年的《都挺好》,再到2020年的《安家》,關於貧困女性的原生家庭一直是輿論焦點,電視劇的製作團隊甚至會刻意安插相關角色,製造出圈話題。


當下關於女性新的討論點在於年齡,單是檸萌影業就推出了系列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自然不是什麼問題,只是創作者有沒有可能成為引領者。


《三十而已》的總製片人陳菲在媒體採訪中提到,「許幻山最終是出軌的,在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當「我們」同「觀眾」徹底重合,那麼拓寬可能性的渠道只會越來越窄,創作者的處境也會越來越被動。


細數種種,《三十而已》終歸是瑕不掩瑜的。它展現的女性、兩性關係,都在打破以往大眾的刻板印象,同時它呈現的女性力量是擲地有聲的,她們各有各的迷茫和窘迫,卻仍彼此欣賞,彼此扶持,並掙扎著前行,這一姿態自是動人。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女性題材的全新表達
    來源:國際在線近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女性題材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研評會在北京召開《三十而已》作為一部著眼三十歲女性困境與成長,將特殊人設以及高濃度劇情和現實細節共鳴相融,表達時代特性的劇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認為,「要由這部新女性題材劇發散去探討實現女性題材創新發展的路徑,做到既把握時代脈搏,又能夠用新的認識、新的理念來提升我們整體女性題材的創作水準,給大家更多新的思考。」
  • 女性題材劇為啥這麼火?《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僅劇本就做了三年
    當天上午的分論壇上,在著名導演毛衛寧的主持下,製作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小別離》等作品的檸萌影業執行副總裁、總製片人徐曉鷗、著名影視演員劉敏濤、殷桃、著名編劇蘇曉苑圍繞「女性題材劇」、「流量與演員」等問題進行討論。
  • 《三十而已》「完美女性」人設是不是萬金油?——女性題材的轉變
    最近有一部爆火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三十而已》。 平時喜歡養養貓、追追劇,喜歡浪漫、心地善良還為他人著想。這樣好的女孩,無論是男女都打心裡喜歡。本以為這樣的女孩應該是過得最簡單、最幸福的,誰知道她的生活卻是一地雞毛!
  • 《三十而已》「完美女性」人設是不是萬金油?女性題材的轉變
    最近有一部爆火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三十而已》。平時喜歡養養貓、追追劇,喜歡浪漫、心地善良還為他人著想。這樣好的女孩,無論是男女都打心裡喜歡。本以為這樣的女孩應該是過得最簡單、最幸福的,誰知道她的生活卻是一地雞毛!
  • 《摩天大樓》,國產女性題材劇終於不只是小三出軌了
    今年是女性題材劇大年,《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誰說我結不了婚》等都市劇熱播,雖然看似有點新態度、新觀念,但劇作結構和價值觀內核都偏傳統
  • 《摩天大樓》,國產女性題材劇終於不只是小三出軌了
    今年是女性題材劇大年,《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誰說我結不了婚》等都市劇熱播,雖然看似有點新態度、新觀念,但劇作結構和價值觀內核都偏傳統《殺死伊芙》裡的Villanelle,也不能是酣暢淋漓復仇的《親切的金子》,但今年的女性題材劇開始在讓女人有缺點,壞一點點的邊緣小心翼翼試探了。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研評會舉辦,專家熱議新女性題材劇創作
    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作品最近分別在網臺同步播出,引起一定社會反響特別是青年女性群體的關注。圍繞進一步提升新型現實題材劇創作質量水平這一主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發展研究中心於8月18日在北京召開創作研評會,專家學者、播出平臺和數據機構代表、青年觀眾代表以及兩部劇的主創團隊參加研討。
  • 《三十而已》撞檔《二十不惑》,女性題材大戲終於佔領市場
    當三十歲撞上二十歲,一邊是意氣風發,一邊是躊躇滿志,究竟誰會贏無從考量,但值得肯定的是女性吹響了勝利的號角。由關曉彤主演的《二十不惑》和江疏影主演的《三十而已》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向大眾展示20+與30+女性的現狀,市場願意輸出,觀眾願意接受,就是女性題材劇幕的勝利。
  • 女性題材劇逐漸崛起,宮廷、時尚、民國、懸疑等元素一應俱全
    10多部女性劇已殺青 2020年度的愛奇藝悅享會已於7月9日在上海舉行,會上公布了愛奇藝片單,其中便有四部女性題材劇。》裡的顧佳、鍾曉芹兩個已婚婦女的婚姻都走向了盡頭,而單身滬漂王漫妮卻總是遇人不淑,好不容易遇到了鑽石王老五卻是個「不婚族」,終於,三個女性都認識到了「男人的不可靠」、「婚姻的短暫性」,變成了各自綻放、彼此取暖的獨立女性。
  • 更多維度展現女性生活——《三十而已》憑什麼火?
    來源:央廣網文化由童瑤、江疏影、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都市劇《三十而已》在東方衛視開播後,迅速出現了「爆款相」,不僅豆瓣評分目前高達8.1分,而且相關熱搜話題沒斷過。這部劇以三位30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30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多重壓力的故事。
  • 數讀2020年女性題材劇發展
    2、言情、都市生活為主要題材  「她力量」主題劇雖然都是與女性成長相關,但題材卻不盡相同,包括都市生活、言情、近代傳奇、青春劇、懸疑、農村等6個方面,其中言情劇數量較多,共有4部,分別是《誰說我結不了婚》《愛之初》《怪你過分美麗》《親愛的自己》。都市生活題材的電視劇有3部,分別是《安家》《幸福敲了兩次門》《三十而已》。
  • 網劇的2020:《隱秘的角落》之後 最火的是女性題材
    趨勢二:女性題材劇繼續爆發最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迎來大結局,這兩部反映不同年齡段女性生活的電視劇從播出以來就備受關注,女性面臨的職場、情感、婚姻等問題引發網友熱議。女性題材電視劇走紅,而根據「愛優騰」片單來看,未來這一題材將持續爆發。
  • 國產劇的群女主大戲,終於有深度了!女性定製劇爆火背後是什麼?
    這段時間《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都在熱播,這兩部劇的熱度都非常的高,兩部劇還進行了聯合宣傳。這兩部劇在某平臺上的打分也是很可觀,這兩部女性定製劇的爆火也帶火了一眾演員。這兩部劇幾乎每播一集就是一個熱搜,都是關於劇情人物的討論,網友很高興看到一部國產都市劇有這樣的深度,很多點都可以引起大眾的思考。類似「王曼妮精緻窮」、「人間過綠器」這樣的,都是大眾關注的話題,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三十而已》的導演和編劇,之前就多次合作過,兩個人是很默契的老搭檔了。
  • 【報導】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創作研評會在京舉辦
    導 讀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作品最近分別在網臺同步播出,引起一定社會反響特別是青年女性群體的關注。圍繞進一步提升新型現實題材劇創作質量水平這一主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發展研究中心於8月18日在北京召開創作研評會,專家學者、播出平臺和數據機構代表、青年觀眾代表以及兩部劇的主創團隊參加研討。
  • 《四十正好》接棒《三十而已》,受寵的女性題材,能脫離焦慮嗎?
    2020年,女性題材成為影視寵兒。小螢屏既有綜藝《浪姐》帶來熟齡姐姐力量,又有劇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全方位解讀青年女性的故事。在這方面,當下國產劇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性,但凡涉及到女性視角的故事,90%的作品會將共情交由焦慮來承擔。
  • 全網終於等到她離婚!《三十而已》爆火,檸萌影業出圈
    繼《隱秘的角落》之後,《三十而已》無疑又是一部今夏爆火國劇。 18天,近150個熱搜,日均9個,全網追劇。 8月3日晚上,《三十而已》開通了付費點播大結局。 觀眾們終於等到劇中的顧佳手撕小三,與丈夫離婚。
  • 《三十而已》爆火、女性話題被點燃,背後離不開浪姐和疫情
    》確實很火,上周末也終於迎來大結局。》是這個夏天最火的劇了。還有顧佳初入太太圈,合影都被裁,後來為了融入太太圈,湊錢買包的故事,這估計很能打動女性朋友,現實中真實存在。現在看來包包具有社交價值,讓我們終於知道了為什么女生都愛買包了。
  • 風口浪尖的「30+」,熟齡女性題材劇重返大舞臺
    這些日子以來,女性觀眾們都很忙,大家要麼等著周末看姐姐們如何「興風作浪」,要麼攥起拳頭怒視「茶藝大師」林有有。都說「得女性者得天下」,網購大火如是,影視娛樂市場亦是,現如今影視劇市場,女性影視劇題材愈發成為觀眾的關注熱點,越來越多現實主義題材面世,探討著「男女婚後的感情生活、社會分工」、」女性職場生存法則,如何去平衡家庭與事業」等等問題,引發著觀眾的共鳴。
  • 《未來媽媽》開播,《三十而已》氣象,郭書瑤劉品言的女性題材
    顯然,它是一部郭書瑤、劉品言和張甯帶來的「三十而已」。這部《未來媽媽》探討的,依舊是女性在婚姻、家庭、孕育和工作當中的位置與狀態。在這部《未來媽媽》當中,郭書瑤飾演一位不孕不育科的醫生,她的工作不是幫助病人出具醫療治療方案,而是幫助病人做病情諮詢和心理輔導。因此,這位女主每天面對的病人,實際上都是一些懷孕希望渺茫的女性人群。
  • 從「浪姐」「三十而已」到「女人30+」,女性題材憑什麼掀起風浪
    近來,全網掀起「姐姐浪潮」,前有真人秀《乘風破浪的姐姐》搶佔話題C位,後有電視劇《三十而已》席捲收視榜單,昨晚,又有新開播的女性紀實訪談節目《女人30+》聚焦30+女性,引爆一系列熱門女性話題。 但這一切都在發生著轉變,就像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不僅聚焦了30+女性圈層的生活,三個女主江疏影、童瑤、毛曉彤,現實中也是清一色的30+女演員,但恰恰是合適的選角、真實細膩的女性情感輸出,讓這部「不打青春牌」的作品反而收穫不少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