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橋》裡的真實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2021-01-09 謝婷聊時間

港劇又出扛把子《嘆息橋》。

林保怡監製,主演。《瑪嘉烈與大衛綠豆》製作班底。

「嘆息橋」英文名稱為The Gutter,原意有」陰溝、粗鄙、底層、忽明忽暗「的意思,但「嘆息橋「還有另一個名字「幸福橋」。

羅生門

「幸福還是嘆息,是自己選的」,但在這兩者之間,是搖晃不清的現實生活,充滿隱瞞、糾葛、愛和失望。通過劇作探討生活並不新奇,但是《嘆息橋》的亮點在於敘事方式的的使用。多人物視角下的羅生門事件,不斷變換的敘事視角和感知中心,以及特殊設計的鏡頭,慢慢地一層層剖開生活的隱秘。

鏡頭語言

慢鏡頭,窺視式鏡頭,左右比例水平移動鏡頭代替正反打,鏡面與主體拍攝對象疊印。給人一種割裂和壓力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是和諧?包容?還是?

《嘆息橋》告訴你,你發生的故事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

餐廳—李子勇和方小薇

餐廳是一個很會發生故事的地方。

Thomas李子勇看出一個顧客出軌,方小薇卻覺得他們很幸福。之後小薇盤貨發現橄欖油的消耗不太正常,店裡的夥計從容解釋到用得快說明生意好。Thomas聽著他們的對話,然後他衝鏡頭說了一句臺詞「一個人有沒有說謊很容易就能看出」。

看別人甚是清楚,那看自己呢?

小薇要走,他說,她是為了黎銘南走。其實呢?小薇的視角下,只不過想看Thomas是否在意自己。

胡啟源和何樂兒

胡啟源ken和何樂兒Joyce都是單親。

二人都被長輩保護,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在胡啟源的視角裡,自己是有魅力、被人愛慕的。甚至梁淑媛都是對他傾慕有加。他和何樂兒初遇的那天,何樂兒主動前來找自己搭話並且主動留下手機號。這場感情始於何樂兒對自己的主動和愛慕。後來在醫院販賣機前和梁淑媛的相遇,自己沒有主動提出請吃飯,梁淑媛在自己離開後仍然痴痴望著自己。

在何樂兒的視角裡,她和胡啟源的關係開始於一個打賭,是閨蜜給胡啟源留下了手機號,她在內心一直有一些瞧不起自己這個男朋友,之所以和他在一起是因為爸爸選擇了ken,想要在爸爸走之前結婚而已。

同一件事情發生的時空,兩個人的記憶版本從表情、臺詞、情感反應甚至畫面色彩都不一樣。觀眾也就跟隨者每個人的眼睛不斷審視、推翻、探尋已知的「真相」。

嘆息橋最後說了什麼?說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有如《金剛經》言: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關焦點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很多人覺得,這裡的意思是說,只要看到所有的相都是假的,就能看到如來。那麼,這種理解對不對呢?這裡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相,就是一切現象,一切形象,一切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裡的虛妄並不是沒有,有人說佛經就是在講一個「空」字,萬法皆空,四大皆空,空就是不存在,一無所有。這樣的理解並不正確說空不能執著空,否則無異於掩耳盜鈴,一葉障目,所謂虛妄並不是一無所有,不是空,而是假象,不真實,總在變來變去,因為無常,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什麼意思?
    問:請師父開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義。  元音老人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說影子都是假的,我們這個佛性是連影子也沒有,無相的。又相由性造,相是幻像,但不離自性,故見相即是見性,性相不二,全妄即真,關鍵在不要粘境著相。若能念而無住,用而不著,即是解脫法門。
  • 慧律法師講金剛經(0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以用這個身相,看到真正的清淨自性嗎?或者看到佛嗎?你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可以從這個外表、表相,看到真正的佛嗎?【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或者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所說的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的相,其實它是空相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者。
  • 劉偉強電影從《無間道》到《傷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如果只能用極少的文字來評價麥兆輝、劉文強的這兩部代表作品,大隱者認為是這八個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同於杜琪峯導演追求宿命論下的無力感,也不同於麥當雄導演大尺度深挖的刺激,麥兆輝、劉文強的作品有其獨特的標籤,就是人性中的執念。
  • 第八號當鋪: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多年前有一部風靡大陸的臺灣劇《第八號當鋪》,該劇主要講述了管理一間黑暗世界當鋪的主人公——韓諾與阿精之間的愛情故事,同時穿插幾位典當者的經歷,那是一部有著濃厚歲月感的電視連續劇。男女主人公所經營的「第八號當鋪」是一家非常特殊的當鋪,唯獨有緣分之人才可進入其中,以典當的方式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 隱含在《橋邊姑娘》裡的悲傷
    愛情類似於一種精神鴉片,紅塵中打滾的人們都會深陷其中,當然那些看透紅塵,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人,自是除外的。一場煙雨最容一牽動人的萬般愁緒,因為在淅淅瀝瀝、煙霧繚繞中人們最容易陷入迷茫式的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也不是「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亦不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 佛說的一切皆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佛說,一切皆虛幻,一切都只是鏡花水月。所有的愛恨情愁,所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不過是心底的幻覺。有人不理解,明明我看到,我摸到,我感受到,怎麼能說是虛幻,眼前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且大家都能看到,體驗到。那麼請問,你在夢中是否也能看到,聽到,摸到,感受到?
  • 關於《嘆息橋》
    人生混沌,所有一切都只能在真相和假象的邊界遊走。所謂「幸福」和「嘆息」有時不過橋的兩端,就看你更願意站在哪裡。《嘆息橋》以一種「不破不立」的全新姿態為港劇正名,僅僅開播兩天就創下豆瓣9.0的高分,並登上熱門劇集首位。
  • 凡心所感,皆是心相!修行絕不是為了找到所謂的 "好感覺"
    如果我們向內探查自己的心念,如果我們越了解心念與我們所創造的世界的關係,我們就越不會失於迷信,就不會再相信於或依賴於外在存在了。心是一切景相的源頭,凡我所見,皆為我心所生。因此,這和那些外在的人、事、物或某位大師、老師有什麼關係呢? 你想獲得持續不斷地加持或灌頂嗎?
  • 宏圓法師: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是眾生本來的面目,是如來的法身,也可以叫做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圓覺海、菩提。實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就像《金剛經》中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說實相無相。師父給大家做一個比喻,就像我們因為電和風扇這兩個因緣,風扇在快速轉動的時候,就會有這種圓的影像,這個影像是虛妄之相,是不可得的相。有一次我在講完這個經,下課以後我在外面散步,我就看我們花園裡的花開的非常鮮豔,但是師父突然感覺到它是虛妄之相,都是花的細胞在剎那剎那生滅的變化,只不過它變化的速度非常的快,我們眾生感覺不到。
  • 《嘆息橋》--生活中的羅生門
    《嘆息橋》以羅生門的方式,用不同的個人視角講述了三維空間發生的事情,在交錯的時間,非線性的敘事,拼湊出了世間真相,所有的悲歡、愛恨,個人面對生活的無奈和茫然,都在混亂地發生,卻又真實存在。《嘆息橋》從不同角色的主觀視角出發去呈現同一段關係的多面,人物對舊時的回憶選用了黑白色,現實的發生則選用了彩色。劇中每一集都會分成兩個部分,前十幾分鐘講述的是角色們二十幾年前經歷的生活,後面幾十分鐘講述的是現在的生活,兩部分相結合既道出故事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點,同時也道出了他們之間的關係糾葛。
  • 電影《畫皮2》:色相是虛妄,愛情又何嘗真實過
    世人皆有愛美之心。美固然有許多種,皮相之美雖最膚淺,但亦最直觀外露,最易被人欣賞之愛慕之,故而自古以來,詩詞歌賦裡對美色的描述讚譽向來不吝筆墨。可過分的美多伴隨著潛在的危險,古人對此早有感觸,才演繹出治豔的狐鬼精怪故事,後被蒲松齡老先生整理成書,敘事之外,也有警醒世人之意。陳嘉上執導的第一部《畫皮》,我不太喜歡。
  • 《嘆息橋》:港劇的一次推陳出新
    《嘆息橋》可能是我近期所看影視中最喜歡的了。它乾淨利落的畫面和剪輯手法讓我感到舒服。在鏡頭語言、敘事方式、人物塑造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亮點。而其最被人主觀感受的地方主要表現在拍攝手法和劇情表現形式上 。拍攝手法1、開頭的搖晃鏡頭讓人聯想到《重慶森林》的開場,晃動的追逐鏡頭,慌亂和迷失中透出一種香港電影式的文藝感。
  • 花12塊錢追更《嘆息橋》,很值!
    也就是說,如果不付費大概兩周裡看不到後續,按常理,這樣的操作早被網友罵死了。但因為前三集品相實在太好,兩周裡豆瓣評分僅從8.9分掉到8.8分;關於付費點播的討論貼裡,大多評論都在喊「支持」;看完全集的人也來蓋棺論定,說這是久違港劇之光。1《嘆息橋》好看、先鋒、又很文藝。
  • 三遍才能看懂的《嘆息橋》:成年人的世界,滿是謊言
    最近豆瓣評分8.8,被熱烈討論的港劇——《嘆息橋》,顛覆普通人認知,形式精緻到頂級,內容現實到可怕。演員陣容很熟悉,都是港劇熟臉,林保怡和周家怡是好多部劇裡面的官方CP,伍詠薇在亞視拍了很多經典劇集,《銀狐》裡迷人極了。
  • 《嘆息橋》散記
    多年不看TVB ,《嘆息橋》讓我覺得港劇再崛起是分分鐘的事了!其實藝術創作的主題不外乎那麼幾十個,比起主題的嶄新開拓,表現手法的創新要容易和現實得多。同樣是愛情懸疑燒腦,《想見你》的懸疑借的是穿越的外衣,《嘆息橋》的懸疑實打實地靠的是人心的波詭雲譎。
  • 《嘆息橋》處處皆是羅生門
    由此可見,羅生門豈止只在愛情故事裡?生活之中,處處皆是羅生門。 此劇看完的感受,便如劇名所言是一聲嘆息。幾個青年男女的愛恨糾葛原來早已在年少時分因緣深種,兜兜轉轉了幾十年,依然掙脫不開糾纏不清的命運。成年人處事的利弊權衡、點到為止、心機謀算,展現得淋漓盡致。
  • 港劇《嘆息橋》主創:誠實地表達故事
    導演25也坦言,《嘆息橋》在內地能夠拿到好成績,這個對於他們團隊也好,對於香港一些新的創作者來說,都是個鼓舞。「路是人走出來的,要有人踏出第一步。當有人走了一條好像分叉路的路出來後,其實是給後人帶路了。我覺得《嘆息橋》的任務,就是我們去開發一些未知領域,希望後面的人可以多一些路走,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 《嘆息橋》零碎的記錄段落
    5月4日 15:11 來自 微博 weibo.com《嘆息橋今天 17:48 來自 微博 weibo.com《嘆息橋人物特點、心態細節和所有的臺詞都做得很紮實,是一條更難的道路,能做到完全沒有人覺得這裡面隱藏著偶像劇內核,反而讓人覺得是寫實派,講述了世人皆苦,真的很高級。不走捷徑、另闢蹊徑是一種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