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麵食之一,吃起來方便口感還好,愛吃的人即便是一天三餐都吃麵條,因為麵條的製作方法不同、原材料不同,都深受人們喜愛,可你天天吃麵條真的吃對了嗎?很多人都沒繞過幾大吃麵條煮麵條的誤區。
煮麵條用冷水還是熱水?
很多人煮麵條,都喜歡用熱水下鍋。其實,不管是掛麵還是自己做的麵條,都可以用冷水下鍋。這樣做的目的可以讓麵條更受熱均勻,還能夠避免精細麵粉很容易出現粘連現象。
如果在冷水煮的過程,麵條出現冒泡的現象,還可以再加入少量涼水,最後的麵條更筋道。
早上經常吃粗糧麵條好不好?
近幾年相比於精細糧食,部分人更喜歡吃粗糧麵條,營養健康攝入的熱量還低。但在這點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外購買很容易被「欺騙」。其中只添加了少量粗糧,經過把粗糧磨細後,血糖生成指數反而會升高。
添加的粗糧過少,幾乎和精細麵食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大家真的想吃粗糧麵條,更適合自己烹飪。可加入玉米、紅豆、綠豆、雞蛋、菠菜等等,都要比外邊購買物美價廉,營養價值高。
煮麵條時加鹼更黏稠?
不建議大家這樣做,無論是做粥還是煮麵條,加鹼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主食變黏稠,但容易損失維生素B族等成分。如果大家想要麵條口感更好,在這裡教大家一個辦法。
首先是用冷水煮麵條,然後把麵條煮成半熟,再放入冷水後,這樣的方式煮麵條不容易爛、軟,吃起來的口感更佳。
從營養上來看,把半煮熟的麵條放到冷水後,還能起到澱粉分子更密切的作用,對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易穩定血糖。
煮麵條的湯喝還是不喝?
大多數人吃麵條時都會把麵條湯喝掉,確實在麵條湯中有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如水溶性的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但現代人煮麵條都會加入大量鹼、鹽、油,把湯喝掉更容易增加全天攝入熱量。
蔬菜面吃起來更健康?
在市面上還有很多蔬菜面,如菠菜面、胡蘿蔔面、雞蛋面等等。但因為製作、以及儲存的原因,即便是有蔬菜的名,也很難有蔬菜之實,整體蔬菜含量較低。
所以,如果大家要吃的話,更建議大家自己製作,或是直接吃蔬菜、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