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修復受損腦組織、恢復腦卒中(中風)患者神經功能

2021-01-19 泰悅再生

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世界卒中日由世界卒中組織(WSO)呼籲設立,旨在呼籲全球範圍加強公眾對卒中的認識。

今年的主題為「醫體融合,預防卒中」,口號是「科學運動,健康生活」。倡導運動與醫學防治相結合,更好地防治卒中。

卒中: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今年剛剛發布的《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顯示,2018年,卒中(即通常所說的「中風」)已成為我國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我國卒中死亡率為149.49/10萬,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估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中國已成為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高達39.3%。

請點擊觀看以下視頻

其實,根據現有的數據不難發現,腦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逐漸的年輕化需要人們重視。

不可逆損傷,不存在自愈情況

腦卒中(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而其中缺血性腦卒中約佔總體患病人群的75~85%。,但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腦卒中發生有以下特點:

病程發展快病情兇險復發率高不存在自愈的情況腦卒中可導致眾多嚴重的臨床症狀:突然昏倒意識不清、面部扭曲口眼歪斜、口齒不清表達費力、半身不遂行動障礙(偏癱),致殘率極高。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活負擔,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

更為嚴重的是:50%卒中發病史的患者會在兩三年內再次發生卒中,而且卒中復發的規律是,病情一次比一次嚴重,發病間隔時間一次比一次短。幹細胞治療腦卒中的意義不僅在於可減輕症狀,更在於能預防疾病的再次發生。

腦卒中一旦發生,就可能是一場災難。患者腦細胞在幾分鐘內就會開始缺氧死亡。隨著時間推移,由炎症和其他機制導致的損傷會使患者患上永久性的身理或認知障礙。目前,腦卒中的治療僅限於中風事件後3-4小時的急性期,而對於腦卒中後的恢復期,醫學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療法。

醫學界針對腦卒中的常用治療手段仍然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因為神經損傷具有的不可逆性,現有的治療手段並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工程的推進,許多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移植在多種腦部疾病的治療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所涉及的基本機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進血管和神經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經細胞和神經迴路、抗氧化和血腦屏障的保護。

幹細胞療法成為改善腦卒中預後的新途徑,能夠改善腦血循環、促進腦代謝、修復受損的腦組織、恢復神經功能等。幹細胞治療卒中所涉及的基本機制包括:

抗炎減少腦細胞凋亡促進血管和神經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經細胞和神經迴路抗氧化和保護血腦屏障

國內外幹細胞治療腦卒中的臨床進展

幹細胞療法成為改善腦卒中預後的新途徑,目前國內外相關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試驗已取得了一些進展。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一項初步研究顯示,腦部注入幹細胞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使用幹細胞技術,能讓腦部受損區血管重新生長,而且可以改善中風後遺症,不論是行動、表達或是認知能力,都產生明顯的改善。

2019年初,休斯頓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招募了110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參與向腦內注射幹細胞的臨床研究,此療法已進入臨床II期試驗。

臨床試驗:對腦出血病程為1-3月的20例患者進行幹細胞移植,術後2年隨訪,發現經幹細胞移植的患者肌張力改善最為明顯,肌張力均有所下降,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改善,吐字清晰。幹細胞對腦卒中患者的預後程度優於未經幹細胞移植同期腦出血的患者。

臨床試驗:於腦梗發病後1~4周內對50例患者進行幹細胞移植,另外50例為對照組,移植後3個月,移植組NHISS評分(腦卒中評分量表)低於對照組,移植組FMA評分(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量表)高於對照組。

國家支持 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神經幹細胞腦內精準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制定便於我國臨床推廣的神經幹細胞產品並建立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不同時期腦梗死的標準化臨床方案,研究項目在多家臨床研究中心開展。

結束語:對於腦卒中的治療有靜脈注射溶栓劑、西藥、中藥、針灸和推拿等傳統治療手段,但由於神經元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所以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幹細胞療法是新時期備受矚目的疾病剋星,在腦卒中的臨床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更多再生醫學幹細胞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幹細胞治療

訂閱幹細胞科技前沿消息

儲存 | 防癌 | 抗衰 | 生命幹預

相關焦點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全球範圍內,與幹細胞治療中風相關的臨床研究逐年增加。目前常用的2種主要策略為靜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移植修復損傷。評估療效的多中心研究正在開展中。 今年解放軍總醫院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刊登在《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展示了不同劑量的人源神經幹細胞NSI-566注射(1200萬、2400萬和7200萬個細胞)均耐受良好,這種幹細胞對偏癱性腦卒中具有一定的臨床益處。去年,解放軍總醫院已經啟動了II期臨床試驗。解放軍總醫院的《神經幹細胞腦內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致癱的II期臨床研究》持續招募中。
  • 中風(腦卒中損傷的大腦)可以通過移植,替代死亡細胞來修復
    「移植6個月後,我們可以看到新的細胞是如何修復中風對大鼠大腦造成的損害的,」扎爾·科凱亞教授說。他和資深教授Olle Lindvall以及神經病學部門的研究員Sara Palma-Tortosa一起參與了這項研究。
  • 【新發現】中風患者的福音!聯合治療能夠恢復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且...
    再灌注治療是中風治療的金標準,有助於在血栓引起的中風後恢復血流量,防止腦組織損傷。然而,只有大約10%的中風患者符合條件,部分原因是再灌注治療的治療窗口狹窄。在MUSC完成了研究生學業,現在是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的住院醫師、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阿里·阿拉維赫(Ali Alawieh)博士表示,「我在隨訪中見過幾乎沒有任何運動障礙的患者,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在記憶、行為後果和語言方面存在障礙。」一個稱為補體蛋白的特殊免疫蛋白家族有助於在受損區域引導和促進這種免疫反應。
  • 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還能治好嗎?
    腦中風又稱「腦卒中」,多發於中老年,因本病發病急,有逐漸發展過程,在氣溫驟降或寒冬季節易發,死亡率、致殘率較高。那麼,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還能治好嗎?  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
  • 央視紀錄|幹細胞技術幫助植物人恢復甦醒
    我們知道,人的腦組織非常脆弱,但是卻被非常強硬的顱骨包裹著,當顱腦受到嚴重的外力作用,腦組織撞擊到堅硬的顱骨上,會摔成很多小的碎塊,這樣腦組織表面就會出現大量的裂傷和出血,這致命的重擊讓魏日強變成了植物人,陷入深度昏迷。陷入昏迷的魏日強看著原本健康而又能幹的兒子成了現在的樣子,想到他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醒來,62歲的老父親老魏一夜之間蒼老。
  • 細胞資訊丨幹細胞,改善老年7大病症,使年長者更強壯!
    幹細胞能分化形成新的神經細胞,為大腦提供了全新細胞,可有效的改善腦衰老狀況。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記憶力和智力有明顯的提高和恢復且療效持久、穩定。 腦中風後認知障礙 最近,《恢復性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對中風患者進行幹細胞治療,可降低中風後引起的認知缺陷。
  • 腦電相關監測指標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後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對缺血性腦卒中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有學者發現,在神經元受損但未出現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改變之前就已發生了腦電生理功能的紊亂,而腦電生理功能紊亂的有無及程度與患者預後具有密切關係,這些改變可被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其洐生指標所捕獲。目前,腦電相關監測指標已在臨床上應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預後評估,並呈現出一定的優越性。
  • 中風後能恢復到中風前的狀態嗎?一套平衡操、三種健腦食物,或許...
    但是張阿姨因為頑強的意志,中風2個多月後就開始恢復太極拳鍛鍊,中風3個月後康復如常人。像張阿姨這樣腦中風以後恢復得特別好的人,究竟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腦中風之後到底該第一時間運動?還是應該靜養呢?黃主任指出:中風之後的患者,為了避免靜脈血栓的出現和肌肉的攣縮,一定的運動是必須的,但什麼時間開始動,和腦卒中的類型有關!
  • 華山醫院朱劍虹教授利用幹細胞修復大腦,臨床回歸科研又獲不凡成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朱劍虹教授,早在14年前,大膽創新從外傷破碎組織分離大腦幹細胞,將幹細胞注入腦部,實現腦組織修復重建。這一創新成果,為數以千萬計的卒中、老年痴呆、帕金森病人帶來可喜的治療前景。 幹細胞到底如何找到腦部受損處、實現修復呢?因臨床困惑引領的科研,又獲取不凡成果。
  • 移植幹細胞可修復大鼠中風受損的大腦
    1,移植的幹細胞可修復大鼠中風受損的大腦 來源:轉化醫學網 近日,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人類皮膚細胞重新編程為神經細胞,然後將其移植到大鼠的大腦中,成功地恢復了中風大鼠的活動能力和觸覺
  •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
    從古至今,中風都是常見病、多發病。究竟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今天就來聊一聊「中風」這種病。  中風又叫腦卒中、腦血管障礙,是由於腦血管異常引起的。血管運輸血液至腦,為腦提供氧和營養物質。當腦血管破裂或堵塞血液,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達腦部,就會導致腦細胞死亡,這就是腦卒中。因此,臨床上常常把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兩種。
  • 高齡腦卒中患者的運動處方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是多種原因導致腦血管受損的一組疾病,腦組織損害是產生臨床症狀的病理基礎。目前,中國每年新增350萬卒中患者,8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約佔所有卒中患者的三分之一,其中有約70%~80%的患者因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照護。有效的康復訓練能夠減輕患者功能上的殘疾,提高患者的生存滿意度,加速腦卒中的康復進程,降低潛在的護理費用和節約社會資源。下面,我參照《中國高齡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為高齡老年腦卒中患者開一張運動處方。
  • 什麼是腦卒中?突發腦卒中怎麼辦?
    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於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症候群。由於這個病來勢較快,病勢險惡且變化多端,猶如自然界的風一樣「善行多變」,所以,中醫把這類病稱為「腦中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腦卒中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45歲以下的青年人發病率在逐漸上升。我國卒中現狀——每年新發病例250萬, 每12秒鐘就有1位卒中新發患者,每21秒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每年死於卒中150萬,2/3留下殘疾。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致殘和致死疾病,用於腦卒中的直接費用每年約200億元,個人、家庭、社會的負擔巨大。
  • 羊膜幹細胞與王菲、張栢芝、英超五球星、奧運冠軍杜麗、連戰二兒媳路永佳
    幹細胞可以用於令受損的器官重新生長出新的細胞和組織。5、再生大腦新神經細胞改善腦功能羊膜幹細胞能分化形成新的神經細胞,為大腦提供了全新細胞,可有效地改善腦衰老狀況,神經生物抗衰保健後,老年痴呆患者的記憶力和智力有明顯的提高和恢復,療程持久、穩定。
  • 陳根:心梗和中風,健康背後的陰影和隱憂
    中風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是指腦的某一動脈突然阻塞或破裂,因失去供血而導致局部腦組織壞死(腦梗死)並產生突發臨床症狀。卒中分為缺血性(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出血性中風)兩種類型,大約80%的卒中是缺血性——通常是由於血凝塊堵塞血管所致。腦細胞一旦失去了血液供應,就不能獲得血液中的糖和氧分。腦細胞的損害取決於血液被剝奪的時間。
  • 哈醫大四院成功救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日,58歲的患者張某突發頭暈嘔吐、意識不清被送進醫院。哈醫大四院神經外科三病房謝晨副教授、張偉光副教授共同為患者實施了介入基底動脈支架取栓及球囊血管成形術。術後第二天,患者就恢復了清醒,四肢肌力恢復,能夠按照醫生的指令「做動作了」!
  • 身體總「跑偏」,中風將來襲
    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45~70歲的中老年人是中風高發人群,近年來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流學病學調查顯示,45歲以下青年卒中佔所有卒中患者的10%~15%,而且他們發病更兇猛,後果更危險。
  • 黑龍江省腦卒中全程管理項目啟動 為卒中患者提供院外規範化管理一...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2日電 腦卒中俗稱中風,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黑龍江省地處祖國北疆,受氣候和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腦卒中發病率位居全國前列,防控形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