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和溫度,誰才是影響白茶品質的最佳助力?

2021-03-02 小陳茶事

點擊藍色關注小陳茶事,置頂公眾號,謝謝!

《1》

韋小寶打雅克薩城的時候,前幾場一直在敗退。

因為俄羅斯人火槍厲害。

也因為韋小寶,帶領的一幫南方將士,不適應北國的天氣。

這位「大清國鹿鼎公韋」,初到雅克薩,就表示,天氣太冷,腦袋被凍住了。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韋小寶前期吃了敗仗,是因為天氣太冷。

後來,他攻克雅克薩,也是因為天氣太冷,冷到熱水一到空氣裡,不久就凍成了冰。

於是,韋小寶這個從來沒打過仗的人,居然借用軍隊裡滅火用的消防用具「火龍」,冰凍雅克薩,水淹鹿鼎山,成功拿下了這座重俄羅斯重鎮。

為歷史上著名的《尼布楚條約》的籤訂,立下了赫赫戰功。

歷史就是這樣有趣。

因為北方極寒的天氣,戰爭失敗了。同樣也可以因為北方的極寒天氣,戰爭勝利了。

氣溫沒有屬性,沒有對錯,但凡懂得控制氣溫的人,卻可以獲得勝利,以及利潤。

比如空調機的發明者,便因為成功調節了室溫,而造福萬千百姓。

尤其是我們這種擁有漫長夏季的南方沿海地區,每天夏天,酷暑難耐之時躲進空調房間裡,一邊喝著清香的白茶,一邊必然會感謝,發明空調的這位大神。

是他讓我們免於汗流狹背。

免於蓬頭垢面、脂殘粉退。

刑法老師也說過,夏天的刑事案件發生率,高於春季和冬季。

嗯,也許天氣一熱,部分人心浮氣躁,便容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做出一些衝動的事情來。

還是多喝白茶吧,平肝火,清溼熱,不但能養好自己的身體,還能維持社會穩定和諧。

一舉多得。

《2》

溫度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

對於茶樹來說,也非常之重要。

比如我們常說,高山茶好,高山雲霧出好茶。

這句話,一方面是說,高山的雲霧,能遮擋住陽光的直接照射,能保護茶樹在沒有強烈光照的環境下,健康成長,長成內質豐富、不苦不澀的好白茶。

另一方面,高山,海拔高,溫度低,低溫的環境,病蟲害少。

同時,在低溫中生活久了,茶樹的生命力會大大加強——所有生物求生的本能,就是與自然環境做鬥爭,最終存活下來——達爾文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那麼,作為一株白茶,要在較冷的高山生活下來,需要做些什麼呢?

首先,它需要提高身體機能。

人類會用跑步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提高身體素質。

而茶樹是固定的,它不能跑步,它只能靠「吃」,來提高自身的抗寒性,讓身體變得更強壯。

茶樹的「吃」,就是通過深植於土地裡的龐大根系,吸收大量的有益物質,轉化為能量。

高山上的土壤,人煙稀少,輻射低,純淨度高,內含的物質,比如氮磷鉀這些元素仿量較高,茶樹把這些物質大量「吃」進去,就像人天天早上喝一碗山藥薏米紅棗核桃芡實粥,滿滿的能量充沛而飽滿,身體想不好,才怪。

其次,高山茶樹還需要「多穿衣服」。

人到了冬天,冷了,就要穿厚厚的衣服。

茶樹呢,它們沒有衣服穿,尤其是生在太姥山高山的荒野茶樹,更是沒人管沒人疼,只有靠自己。

聰明的茶樹們,在自己的嫩葉和嫩芽上,生長出了厚厚的,密實的,白毫。

依靠這些白毫的覆蓋與保護,抵抗寒冷的侵襲。

於是,生長在高山的白茶樹們,吃飽了,穿厚了,自然,就能在高山生存下來了。

《3》

那麼,這些比低海拔的茶樹多吃進去的養分,多穿的厚衣服,對白茶來說,除了保護作用,除了讓它更好地生存下來之外,對於它還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那就是內質的豐富了。

喝過高山茶的茶友都知道,高山茶,內質豐富,湯水淳和又稠滑。

像是「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覺。

這些豐富的內質,並非一朝一夕所成就,而是天長日久的積累才形成的。

生在高山上,吸收到的更加豐富的養分,轉化成為了身體裡豐沛的茶氨酸,多糖,多酚類物質。

由於天氣冷,吃得多,身體裡的膠質是很多的。

這些膠質,在衝泡後,會浸出到茶湯裡,生成稠而滑的湯感。

由於天氣冷,穿上了厚厚的「白毫」大衣,這些白毫會在沸水的衝刷下,脫落在茶湯裡,生成淳和的茶湯。

同時這些白毫還會像小星星一樣在湯裡浮動,遊動,閃動。

在手電筒的打光下,綻放出如同海底世界一般的美妙畫面來——活脫脫一副動人的微景觀。

白毫銀針那些豐富的毫香,野草香,蘆葦香,陳年白毫銀針的稻穀香,就是依靠這些厚實的白毫而生成的。

所以,高山白茶,衝泡時一定要用沸水,只有沸水才能充分令高山白茶身上厚厚的白毫脫落,衝刷進茶湯,被我們喝進肚子,滋養身心。

溫水只如同給白毫們隔靴搔癢,形同虛設。

而非高山出產的白茶,內質薄,白毫短而稀,就算用盡沸水衝泡,能衝下來的白毫,能釋放的內質,也極其有限。

充其量就是略有毫香與茶味而已。

根本難解老饕們的口舌之欲。

《4》

白茶的品質好壞,是受氣候與溫度的直接影響的。

高山茶區,溫度低,人煙少,汙染少,茶樹能安靜地生活,安靜地做一位美男子。

平地茶區,溫度高,人多,汙染多,茶樹生在嘈雜的環境裡,只能生出焦灼不安的內心。

因為這不同的生長環境,高山茶與平地茶,便生出了截然相反的兩種風格來。

喝高山白茶的時候,就像在與一位智者對話。

華山風清揚,不就是一位獨居高山的高手、智者、隱者麼。

高山上生活的茶樹,採下來的茶青,做成的茶葉,自帶著高山的氣韻——那是它的原生家庭,用良好的溫、光、水、汽、土環境,賦予它的高華氣度。

三代以上富裕人家始知食。

高海拔地區的白茶,才內質豐沛。

喝平地茶的時候,就像在與一位市井人物對話。

聊的是家常,談的是雞毛蒜皮,雖然,也有生活的經驗與智慧,但,總缺了那一絲絲的金馬玉堂。

話不太投機,半句也多。

就像去參加了一場不屬於自己這個階層的聚會,格格不入。

只想返身,落荒而逃。

高山茶,茶湯裡自帶一種空靈的秀雅之氣,那是長年的中低溫度,造就的清涼與沁人心脾。

平地茶,茶湯裡平和而樸實,但略顯平凡,那是長年生活在平地,而吸到的人間煙火。

《5》

白茶,工藝是最簡單的。

正是因為它的工藝簡單,人工對它的品質的改變,人力對它的改造,並不大。

也正是因為它工藝簡單,所以,它對氣候條件的依賴,會更強。

它與溫度、溼度、地理、物候之間的彼此共通共融,會更緊密。

它受溫度的影響,就更明顯。

明顯到,海拔每增加100米,氣溫下降0.6度時,所生出的茶葉,香氣滋味,皆大大不同。

湯水裡的薄荷感,空靈感,清甜感,純淨感,鮮爽感,樣樣,都不一樣。

在一定的條件下,越冷,產出來的茶葉品質,就越好。

湯水愈發稠滑,湯感愈發淳和。

喝一口,只覺腮凝新荔,鼻膩鵝脂,哪哪兒,都美。

看完這篇文章

您或許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

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閱讀

2019年,小陳茶事「白茶春茶筆記」系列文章

2019白茶春茶筆記的結尾:我的山居生活

第37篇:春茶季,我在太姥山做了一個夢

第36篇:茶得微風拂,春逢穀雨晴

第35篇:為什麼現階段的新白茶不能壓餅?

第34篇:為什麼採摘春壽眉的茶農特別少?

第33篇:賈府四豔,可堪匹配白牡丹的四個等級!

第32篇:從湘雲到寶釵,戲說白牡丹和春壽眉的區別

第31篇:我賣了三十年鐵觀音,所以比你懂白茶!

第30篇:你永遠叫不醒那些裝睡的茶友

第29篇:你是不是買到名叫「白牡丹」的春壽眉

第28篇:春末的春壽眉迎來主場,湯水淳滑、花香清芬!

第27篇:山嵐坐看風吹雨,雲捲雲舒漫太姥

第26篇:今日太姥山大霧,為何高山雲霧出好茶?

第25篇:送走白牡丹,迎來春壽眉

第24篇:春茶季茶農的朋友圈

第23篇:為什麼不建議在春茶季的時候上山尋茶

第22篇:挑撿白茶,春茶季必不可少的技術活!

第21篇:兩年時光,終於等來清明白牡丹

第20篇:太姥銀針誕生記,講講白毫銀針的分選!

第19篇:萎凋槽出來的白茶,沒有收藏價值?

第18篇: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與花香如何轉化?

第17篇面對外省銀針的大舉入侵,福鼎茶農在想什麼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銀針和福鼎銀針的區別!

第15篇:福鼎茶農的新變化:農殘檢測機!

第14篇:論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採摘正當時!

第12篇:以為買的是白毫銀針,其實,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從外觀上分辨白毫銀針和牡丹王

第10篇:哪來那麼多拋荒和荒野白茶餅?

第9篇:路邊,你方唱罷我登臺的廣告牌

第8篇:現階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買!

第7篇:採茶的從來都是老嫗,哪來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關於福鼎白茶的認識誤區

第5篇:講講白茶的第二級拋荒白茶

第4篇:那個穿茶服在茶園擺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嗎?白茶,也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第2篇:頭採米針緣何成為茶界網紅?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開序幕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村姑陳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現在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籤名手書。
……

……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村姑陳(微信cunguchen2018)

文章為小陳茶事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小陳茶事直播間目前已經開通

每天晚上19點準時開播

想參與直播間,直接點擊「觀看直播」

 ↓長按二維碼,關注小陳茶事↓

作為小陳茶事旗下最最最最富盛名的網紅單品,
從2016年首次一經推出到現在,
應歷經三年光景,經久不衰,
先後更替了不下於十來個版本,
多次出版,多次售罄,
四年來累計已經售出20000份以上,
絕對屬於小陳茶事家諸多爆款產品中的爆款。
....
首批將近500份僅12個小時就搶完
應茶友們邀請,
第二批補倉,僅100份
特惠價格依舊280元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高含金量版的十二釵再度集結,年末完美收官曲!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武夷巖茶十二金釵》

相關焦點

  • 白茶品質形成的關鍵——萎凋
    冬去春又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繁忙的制茶季,伴隨著春暖花開,農人們又要開始忙碌的採茶生活,制茶師傅又將穿梭在一篩一篩晾制的白茶之間。白茶製作的核心在於萎凋,萎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款白茶品質的優劣和後期是否具有優良的存儲屬性。
  • 白茶買產區,紅茶買芽頭,巖茶買肉桂,那怎麼買茶,才不會出錯?
    關於如何買到品質出眾的好茶,也陸陸續續地和各位分享了好多年。 不只買白茶得看產區,買任何茶之前都得看生產產區。 畢竟,茶樹作為植物的一種,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很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舉個例子,吐魯番的葡萄特別甜,正是因為它的氣候條件使然。 這樣看來,作為植物的茶樹,生長的環境如何,影響著產出的茶葉的品質。
  • 自然萎凋,更契合白茶的自然屬性
    #室內萎凋、日光萎凋和複式萎凋;按萎凋是否使用環境調控設備,萎凋可分為自然萎凋與設備萎凋。設備調控萎凋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模擬自然萎凋;二是恆溫恆溼以保證品質穩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論是哪個方向,都需要看天做茶,看茶做茶,適當調整參數變量,以獲得最佳效果。不同的萎凋方式,有不同的特點,有些著重提高產能;有得考慮成本控制;有些側重提升品質,目的無非都是提質增效。
  • 衝泡白茶的幾種錯誤,你的泡茶方法對了嗎
    福鼎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依山傍海,大多海拔500~800米,土壤以紅、黃壤居多。福鼎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環境優美。適合白茶樹的生長,素有「白茶之鄉」稱號。 說到白茶近幾年的白茶火熱程度幾乎是眾所周知,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白茶,就因為白茶特殊,工藝簡單。
  • 白茶|如何鑑別白牡丹 !
    而優質的白牡丹,無論品級,芽頭都應是飽的,白毫茂密,這是它品質的最佳證明。若是買到的白牡丹芽頭瘦小、白毫稀疏,葉片不是鮮嫩的綠色。反而黯淡無光,那這款白牡丹的品質便是極低的。這樣的茶,由於生長環境較差或制茶工藝不到位,內質稀薄,難以擁有層次多變的花香。其次,觀察茶葉的白毫。白茶芽葉越細嫩,分布的白毫越多。白牡丹幹茶上的白毫,是茶青品質和制茶工藝的最佳證明。
  • 如果白茶性寒涼,那請從禁食低溫度的食物開始吧!
    現如今,喝白茶的人日漸多起來,喝過白茶,感受過白茶之後,白茶的好處,通過身體的變化傳遞給大腦,大家才對白茶有了新的認知:白茶原來不涼,不但不涼,而且老白茶還性溫,要是把上好的老白茶拿去煮,趁熱喝,那更是溫補佳品。於是大家不再盲從,於是白茶的粉絲越來越多。於是人們漸漸對白茶有了新認識:新茶性平,老茶溫補。
  • 白茶萎凋工藝
    萎凋 ○ 開青 開青是萎凋的第一道工序,對白茶品質形成有重要影響日曬自然萎凋工藝歷史悠久,但受天氣影響較大,在室外陽光適度的條件下,白茶可以採用全程日曬萎凋的方式生產,福鼎的茶農和小茶廠普遍採用日曬萎凋。 日曬並不是沒有控制下的隨意生產方式,在日光過熱時要進行遮擋或挪到室內進行萎凋,隨意的暴曬會曬傷茶青,使茶青變紅,內含物質轉化不充分。
  • ​白茶高溫存放可以加快發酵,提升口感?
    《2》白茶,不容加重的微發酵和不容提前的後發酵。說到白茶,誰人不知曉它六大茶類中最簡單的工藝。不僅要付出諸多的人力,更需要制茶師傅常年累月的制茶經驗操持,白茶的萎凋才得以順利進行,品質才得以保證。白茶的「微發酵」,挺獨特的,既不同於黃茶的悶黃,也不是紅茶的全發酵步驟,更不是普洱的渥堆,那麼白茶的微發酵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白茶的微發酵,在萎凋的過程中便已悄然進行。
  • 神威的制茶日記:004 春茶日曬的白茶邏輯
    對原料的選擇和工藝的權衡,以重山茶坊的制茶理念而言,香韻和鮮爽度是我製作春茶時,一直強調的適飲品質,如果將這兩個品質特徵融入進白茶中,那就能達到我想要的白茶品質,也只有春茶的鮮葉能將這兩個季節的特徵發揮的更好,思來想去的結果,我最終選擇了有著典型雲南大葉種特徵的勐海南糯山的古樹春茶鮮葉為原料,製作了重山茶坊的第一款古樹白茶。
  • 白茶的萎凋需注意什麼
    2012年貢眉·年份禮盒/匠魂網萎凋工序是白茶品質特徵形成的關鍵工序。影響白茶品質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萎凋歷時、光照環境、溫度與溼度、氣流。01萎凋歷時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萎凋歷時的長短和品質的形成有直接關係。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這種水溫度,達不到衝泡要求。泡出來的茶,香氣很淡,滋味溫吞。像是加熱一鍋雞湯,還沒燒沸,就著急倒出一碗。嘗一口,壓根沒那股銷魂的味覺體驗。六大茶類裡,任何茶用溫水去泡,都實在浪費啊。《2》老白茶,為什麼要用沸水泡?回到泡茶的出發點,無非只有一個,泡出更好的茶味。
  • 臺地茶、平地茶、高山茶、荒野茶,白茶中的這些概念您分清了嗎?
    黛玉也並沒有被鳳姐掉包——賈母護著,誰敢對寶黛的婚事置喙半句?她和寶玉的婚事是定下來了的,賈母死後,賈府事敗,黛玉為奸人所害,說給了北靜王做妾室。林妹妹那風吹就倒的身子和軟弱的性子,在刀光劍影的王府裡,哪能活得過一集?不久就投水自盡了——這一情節的引線,埋在祭金釧的那一章節裡。
  • 白茶的日光萎凋,究竟是不是概念炒作?
    當白茶的青葉採摘下來,進入萎凋環節時,它們需要被及時攤晾,而在攤晾的過程中,接觸到的空氣的潔淨程度,對白茶未來的品質,是會有影響的。像太姥山那樣的高山茶區,人跡罕至,天高雲淡,空氣乾淨通透,原本就雜質極少。再賦以日光萎凋,讓陽光做加持護佑,那製作出來的茶葉,豈不是品質更優?口感更好?
  • 春茶季即將開始,這10條春白茶冷知識請收好,有備無患!
    高山白茶,顧名思義是指相對高海拔的茶園內出產的白茶。那到底,究竟海拔多高才能算是高山茶呢?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雲南的茶區受到雲貴高原的影響,本身海拔就比較高。像是太姥山,最為公認的白茶最佳產區,山上茶園的海拔範圍在600-800米左右。海拔高度適中,溫差適宜,極適合茶樹的成長。故而,太姥山高山白茶,才能成為白茶裡的佼佼者。不過高山茶,海拔並非越高越好,而是看綜合的環境因素。
  • 品種、產地、工藝、形態,白茶選購技巧,一網打盡,助你買好茶
    鮮醇甘爽的白茶,到底該如何收藏? 這背後,講究頗多。 「存新茶,喝老茶」這六個字,能衍生出無限話題。 什麼樣的茶值得存? 收藏白茶,該怎麼挑? 好茶這麼多,該選哪款才適合自己?
  • 大竹白茶中江柚等上榜
    本報訊(記者 唐小未)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公告,四川7個農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分別是大竹白茶、中江柚、丹稜脆紅李、得榮樹椒、石渠人參果、邛崍中蜂蜜、金堂油橄欖。
  • 長期存白茶除了容器要選對,還要注意哪些細節?
    團隊陳化,白茶中的香氣因子聚集地比較多,可重新作用在茶餅、散茶的陳化上,能起到促進作用。其次,馬口鐵罐子的密封性並不是很好。這類有好幾層的鐵罐,密封性欠佳,若是長期存茶,茶香容易消失,會跑氣。且空氣中的水汽和異味容易傷害白茶品質。最後,馬口鐵罐子容易產生異味(如鐵鏽味),從而會影響白茶整體品質。綜上,馬口鐵罐子,不適合長期存茶。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他說,請問,六大茶類都可以根據湯水判斷品質嗎? 這一切,就要交給我們的視覺,嗅覺和味覺來定奪。 看看它們怎麼說。
  • 雲南白茶的五顏六色是什麼,白茶看顏色能看出什麼?
    你接觸雲南白茶的時候是不是會第一眼把雲南白茶散茶看成是枯枝爛葉。對,你沒看錯,雲南白茶除了級別高的芽茶外,看上去就是枯枝爛葉。而這種枯枝爛葉又五顏六色的雲南白茶,口感品質跟顏色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能決定口感品質。常見的第一種顏色就是翠綠色佔比多的白茶,這種白茶由於發酵時間短就乾燥完成,喝上去青草味很重,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來褪去這股青草味。
  •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注意這4點,白茶才安全
    新茶品質出眾,是關鍵起點。要是剛買入手的茶,品質平平無奇。繼續再存放下去,最後也是一箱平庸的老白茶。就像美人,老了,仍然是美人,風韻猶在。並非是,老了後就會變成大嬸。換言之,同款茶才適合團隊陳化。要是不同的白茶餅,則要注意分開放。比如,2020年的壽眉餅和2019年的壽眉餅,哪怕品類相同,但年份不同,不適合放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