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紐約華人藝術教父」的周龍章先生與李安導演有著三十多年的友誼,他身居紐約,也算見證了一代華人導演的成長與輝煌。在這個李安新電影上映的檔口,我們不妨通過周龍章的眼睛去深入理解導演。
他眼中看到的李安,有著一個單純的世界,電影是他唯一的夢想,而家庭是他唯一的守護。
以下內容節選自 周龍章的新書《戲夢紐約》中 「李安」 章節。
他的世界就是電影及家庭,與世無爭,
一個不小心變成國寶中的國寶,
是當今地球村的稀有動物。
有多少人寫李安,我也不可能再寫出個不一樣的李導來。但既然相識了三十年,大家又一直在紐約,就信口胡言隨便聊聊我們的國寶吧。
▍當李安遇見林慧嘉,就是遇到了一輩子的守護天使
世界上真的是有天使的。當 Ang 在校園裡遇到 Jane(李安的妻子林惠嘉)的那一刻,真的是遇到天使了,一輩子的守護神給他遇到了,相護相守,世界上的榮華富貴都是次要,這才是真真實實的人生。Jane 是一個絕頂智慧的女人,李安那麼紅,但你看 Jane 把他們的家保持得多好,把兩個孩子石頭和阿貓教養得多好,真不容易呀。
李安和妻子林慧嘉
李安就是愛電影,成功失敗,電影都是他的夢,跟名利沒有關係的。年輕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拍拍電影會變成國寶呢!中國人普遍就是喜歡捧有國際認證的名人,有了奧斯卡這樣的國際認證那還了得,所以我們本本分分、忠忠厚厚的李大導就變成國寶中的國寶了。
▍三十年了,我和李安一直保持著淡淡的君子之交
李安呢,憑良心講,他內心對我印象是很好的,in a way,我知道他也蠻喜歡我這種性格,是可以實實在在交朋友的那種,而且他也知道我沒有殺傷力,這一點我是點滴在心頭。我跟他沒有太多的合作,因為他有他的工作,我有我的工作。
李安的第一部電影《推手》海報
我跟他認識有三十年了,那時,他拍第一部戲《推手》,大家都知道是小成本,但非常辛苦的。第二部戲是《囍宴》,我雖然沒有進入劇組,但是我私下跟金素梅有這麼一點緣分。她每天拍完戲收了工,沒有團隊時,不喜歡敷衍那些大老闆,就是喜歡跟我們一群小兄弟在一起吃喝玩樂。金素梅在戲裡有許多打電話的鏡頭是需要講上海話的,所以,我每天教她講上海話。金素梅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我必須說,她的上海話說得實在不地道。金素梅那時跟我幾乎每天見面,她是個酒仙,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但非常性感,所以跟我在一起最安全。哈哈!這些小事,我們的金委員應該不記得了吧!
李安的第二部電影《囍宴》海報
我跟李安的交情一直很淡的。他需要我的時候,我是高高興興地隨傳隨到,如他交代些什麼,我也一定忠忠實實地完成,但我自己是絕不主動找他,反而三不五時找 Jane 聊天、寫 E-mail。我也知道忙人中的忙人李安,要找也是不容易找到的,連他的分身李良山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忙得不得了。李安本身除了工作,跟其他人多半也是很淡的吧。基本上他是一個非常重家庭又獨善其身的君子,那麼我們就君子之交淡如水了三十年。
周龍章:李安夫人不折不扣是我的最愛
▍《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也算是生而逢時
最近譚盾在微博上講到李安,說他跟李安是老朋友,其實都是 in the right place,in the right time。剛好有這樣一個機會,譚盾為他作了《臥虎藏龍》的主題曲,李安那時沒有什麼預算,所以譚盾是半賣半送的。剛好奧斯卡獎的時候,Sony Classic 要捧李安,因為他們覺得李安有潛力,就像他們過去捧傅聰、馬友友、林昭亮一樣。因為要捧李安,所以連帶地捧《臥虎藏龍》,甚至連帶地讓《臥虎藏龍》得了最佳作曲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和最佳攝影獎。其實,《臥虎藏龍》劇中的服裝設計跟一般的武俠片電視劇有什麼大的不同?可是,葉錦添就因為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獎而一步登天了。依我看,全世界的獎項都是這麼回事,要捧你的時候就捧你。
第 73 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臥虎藏龍》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外語片四項大獎。
▍《臥虎藏龍》中的音樂很普通,但譚盾確實是一流的
譚盾的太太跟我說,譚盾替《臥虎藏龍》作曲是沒拿什麼錢的,譚盾是看李安的面子,大家都是哥們兒幫幫忙。沒想到居然蹦出這麼大的一個寶。依我看,譚盾的音樂是世界一流的,但在《臥虎藏龍》中的音樂其實很普通,也跟他所有其他的音樂非常不同,可是,該輪到他得獎時,他就是想跑也跑不掉。
譚盾憑藉《臥虎藏龍》獲得第 73 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譚盾可說是人精中的人精,有了奧斯卡的光環,他會不善加利用嗎?其他跟他同輩或比他好的中國音樂家都是干著急,沒辦法。但譚盾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他跟他的老師周文中在藝術理念上有不同的意見,但他還是奔走各方聯絡音樂家們替周文中老師做九十大壽。
▍功成名就的代價是無法想像的壓力,從《飲食男女》到《色戒》
李安早期的電影都是靠眾家兄弟幫忙完成拍攝的,後來他一步一步穩住了腳步,然後拍了《飲食男女》。《飲食男女》的後制都是在紐約做的,那時張艾嘉、歸亞蕾都到了紐約。拍戲是很累的,李安有一次在電子郵件中跟我說,他所承受的各種壓力,大到出乎一般人的想像。
他是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像《色戒》中王力宏要刺死武師的那場戲,就不知 NG 了多少次。你看「大鼻」成龍和「三毛」洪金寶這幾年都需要睡硬板床,平常的軟床不能睡,就知道拍戲有多累人了。什麼名利沒有天上落下來,都要付出代價的。
電影《色戒》劇照
李導拍的《綠巨人》和《胡士託風波》都不算太成功,但是很少有人談這個。但他拍《臥虎藏龍》大發,每個人都捧他,說他是臺灣甚至是全華人電影之光。他五十歲的時候,在紐約五糧液餐廳慶祝,一共只有兩桌半,居然有我的份兒,我也被邀參加。
1996年,李安導演電影《理智與情感》在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等8項提名獎。
2013年,李安導演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在內的四項大獎。
▍作為一個同志,我不太認同《斷背山》中對同志戀的描述
李安拍完《斷背山》之後,毛片一出來,他的分身李良山就打電話給我,說是李導演要我去看毛片。第二天我又接到李導來電,我在電話中跟他談了二十多分鐘。我說,也許是我的英文不夠好,看不懂他電影中有些細膩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我本身作為一個同志,不太認同他在電影中對同志戀的描述。首先,在酒吧中同志與同志對望的眼神就不是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其二,同志間的生死戀,不是那麼簡單的,電影中所呈現的基礎不過是在山上牧牧羊,發生一次關係而已,嚴格來說是不夠的。當然,除了我之外,李安又綜合了其他人給他的意見,重新剪了六次,才把電影完成。
《斷背山》海報
好多人在微博上問我,李安是不是同志?我認識李安三十幾年,我想不會吧。他對老婆林惠嘉那麼好,兩個孩子又那麼乖,怎麼可能是同志呢?不過,像他這麼投入藝術又這麼乖巧的人,多少不免讓人感到有點娘。
左起:周龍章當時的男友、李安、金素梅、周龍章
▍我請來「東南亞第一劍」呂國銓老先生為李安講劍道
《臥虎藏龍》劇本出來的時候,因為整個劇情的發展重心是「劍」,劍是很深的一種兵器,劍有劍道。李安想找三代影后,第一代是鄭佩佩,第二代是楊紫瓊,第三代是章子怡。他去找佩佩演碧眼狐狸,佩佩就問他:「你認不認識周龍章啊?」李安說:「我當然認識。」佩佩說:「那你快去找周龍章,因為他知道東南亞第一劍在那裡。」佩佩指的是呂國銓老先生,九十多歲了,他那時在華埠太極拳協會當個師傅。他當然不知道什麼王安李安的,我就跟他解釋是怎麼回事,老先生就說:「好啊!來啊!我來跟他講講劍道是怎麼回事。」
電影《臥虎藏龍》劇照
我怎麼認識呂國銓的呢?因為在邵氏的那段歲月,我拍《女兒國》演齊天大聖,邵氏要呂國銓訓練我的武術,所以當年我就每天清晨和呂師傅練棍練武。我把呂老師傅找到我們 456 辦公室,讓他一招一式地展練他的劍術、劍神,而李安就請李良山把全部過程拍下來。我們也不過請他去 Holiday Inn 吃了一頓飯,並送他一盒巧克力作為答謝。那年頭錢算什麼?不談不談!
不幸的是,過了沒多久,老先生就過世了。他的屍體還沒化妝,只是包在麻布袋裡,佩佩剛好有個緣分來到紐約,她一向視呂國銓為恩師,我帶她到五福殯儀館去瞻仰遺容,但殯儀館不讓看,說是還沒化妝不讓看。好說歹說的,殯儀館終於看在我的面子上破了例,讓佩佩和我送了呂師傅最後一程。那時,我打了電話給李安,說是呂老師傅過去了,李導二話不說,就讓我替他訂了兩個花圈,讓老先生在華埠身後也有個面子。
▍在美華協會最艱難的時候,李安一直鼓勵我撐下去
李安每一次拍完新片,只要是在紐約看試片,一定會找我,這一點我非常感謝。《色戒》出書及電影上映的時候,他把我的名字和賴聲川等等擺在一起道謝。說起來我真是何德何能,對於這個我也點滴在心(雖然他把我的英文名字 Alan 給拼錯了)。我個人或美華協會最困難的時候,我始終謹守分寸,沒去找過李導幫忙。有一次在電話中我跟李導說美國經濟差了,美華也比以前更難了,導演在電話中一再要我撐著撐著,北美華人文化不能沒有我。好吧!有李導這句話,我就撐著吧。
李安在周龍章的 456 畫廊
▍想看李安跟另一個女人的緋聞?這輩子都沒戲
李安這幾年非常操勞,你看,他比我小好幾歲,但看得出他老了許多。臺灣把李安當個寶,把李安的成就用放大鏡放大,同時又對李安的缺點視而不見,這方面有點像是林書豪現象。憑良心講,只要常看 NBA 的,都應知道我們林少爺實在不是最好的,但林書豪只要十場球中打了一場好球,就一定被臺灣的媒體大肆報導——了不起的籃球天才。反之,他若是久投不進或是連連犯錯,臺灣媒體則多半視若無睹,這也是臺灣媒體偏頗的地方。
以前有個謠言傳說金素梅和李安如何如何,我認為這是完全無稽的說法,可笑之至!金素梅很漂亮、聰明是事實,風騷入骨也是事實,又很會發嗲,可是,她一向喜歡帥哥,如何家勁、李鴻源等,李安不是她的茶。對女人,我們的李國寶很把持得住呢。這輩子要李導另交女朋友,就好像要李導開部戲請周龍章演,門兒都沒有,哈哈!
周龍章與金素梅(中) 和歸亞蕾(右)
《戲夢紐約》
周龍章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48.00元
他,被稱為紐約華人藝術教父。年少時懷著明星夢,偷渡香江闖蕩演藝圈。成立美華藝術協會,在紐約辦了數千場演出、展覽,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越過八九十年代,直到21世紀,說得出名號的華人老中青明星、文藝工作者,只要在紐約登臺,背後都藏著他的身影。這是他四十年生涯的真實告白,書中出現的每個名字都如雷貫耳,鄧麗君、羅大佑、李安、龍應臺、章子怡、王菲、湯唯… 通過他的敘述,我們終於能切近而體貼地一窺這群星光閃爍的人。
©版權聲明
本文載自微信公眾號:單向街書店
後窗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