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現在已經是拿下數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國際大導演,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如《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旅行》,但不知道比李安電影更酷的是他的夫人——林惠嘉,一位獨立自主的女性。
在李安真正開始拍電影、即家庭三部曲之前,他曾蟄伏過漫長的六年。從30到36歲,這本應是為事業奮鬥的黃金壯年,李安卻是在失志的低谷。夫人林惠嘉憑著研究員的薪資養活了整個家庭。
如果沒有林惠嘉,我們也許就看不到後面的「李安電影」。
和蜚聲國際的李安說話,林惠嘉幾十年如一日的風格強悍,快人快語:
「不管你捧了多少個小金人,你還是那個李安;家不是片場,你該做的家務還得做。」
「老公真不知道做什麼用的,需要他的時候,永遠不在。」
「李安還不是導演的時候,我就是我;李安當導演以後,我還是林惠嘉。」
她難免讓人好奇,好奇一個獨立自主、不隨波逐流的女性,人生會是何種模樣。
01. 與先生的關係
1985年初,李安30歲,剛從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他的畢業作《分界線》在紐約大學影展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業界對此評價很高,得到肯定和關注的李安決定留在美國發展。
但沒想到,這一呆就是「窩居的六年」。
1986年1月,妻子林惠嘉從伊利諾伊大學博士畢業,開始工作養家。而李安一直事業不順,寫劇本,劇本無疾而終;談合作計劃,計劃泡湯。他甚至還跑到片場打雜、看器材。
平日,李安就在家裡煮飯、做家務、接送小孩。當李安有工作做、看起來比較忙時,林惠嘉也不管他,但當他無所事事,一臉茫然不知能做什麼的時候,林惠嘉就會來「敲打」:「你到底在幹嗎?無聊的話找個事做,不一定要是賺錢的事。」
當李安迫於生活壓力,想改行學電腦時,林惠嘉又會來「敲打」:「學電腦的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
其實林惠嘉的薪水很微薄,他們的生活比較拮据,但林惠嘉並沒有像社會大多數人一樣,給予另一半壓力,勸李安改行,反而阻止他。林惠嘉了解,李安熱愛電影,而且他有能力做好,缺的是時機。
「他不拍片像個死人,我不要一個死人丈夫。」
甚至,當有家人來美國看望他們時,林惠嘉還會特意提醒不要提拍片的事情,以免李安面子下不來。
現實有太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我們改變,當一個人成為一個社會角色的時候,便自帶了一堆約定俗成的角色任務,比如丈夫必須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比如妻子必須做家務,比如年近不惑事業低谷就是失敗。
但很少人反思這些是否合理,更少人敢自定義角色任務。隨波逐流的安全感讓大多數人選擇接受大眾的但不一定合適自己的價值觀,甚至入侵個體空間去綁架別人。
於是,很多人被角色給套住,徹底沒有自我,只剩下角色任務、和空蕩蕩的隨波逐流的安全感。
林惠嘉是少數中的少數,她尊重李安的獨立性。顯然,在「丈夫」這個角色之前,林惠嘉認為李安更應該是個獨立的人。
曾有人因為她是「李夫人」而給她頒發傑出校友獎,她非常不以為然:「我只是不管他,leave him alone。」
李安覺得這句話道破了最難得之處,leave him alone,林惠嘉給了他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得以保持獨立的自我,度過低潮,在6年後展開自己的傳奇電影生涯。
02. 與家庭的關係
由於不寬裕,林惠嘉和李安的婚禮非常簡單。李安父母遠從臺南趕來,坐在一張大紅被單鋪成的床前,接受二人的磕頭跪拜。他們對林惠嘉十分歉疚,說李家對不起她。
林惠嘉回:「我不在意表面東西,只要兩人感情好,這比什麼都重要。」
對林惠嘉而言,家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兩人的感情。
這6年剛開始時,他們的大兒子李涵大約1歲;1990年暑假,李安最失意的時候,二兒子李淳出生。林惠嘉不僅忙工作,也要忙家庭帶孩子,當時還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身體迅速消瘦。有人說這太辛苦了。但林惠嘉決然否認:「我是幫自己帶孩子。我是獨立的生命,有屬於自己的靈魂事業。」
「酷」,是李安給妻子的形容詞。而這句話,簡直酷翻了,重點紅線劃上一百遍。
在日劇《熟女正青春》裡,也有一句類似的話:「我又不是為了男人才做這些的,是為了讓自己一直都喜歡自己。」
有些話我們耳熟能詳:
「我為了家庭付出那麼多,家裡什麼事都我做,他為什麼還出軌找別人…」
「孩子,媽媽為了你,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母親這個角色一般被定義為「奉獻者」,許多人就由此成為了「自我犧牲者」。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別人,我犧牲了那麼多,所以你一定要回報我。
家庭裡充滿了犧牲、歉疚。
不能坦蕩蕩地只為了自己麼?
我是幫自己帶孩子,是為了自己去承擔家庭責任,去照顧家庭。這樣家庭會少很多道德綁架,也不會進入那種「我為了我媽媽……」、「我為了我家庭……」的惡性循環。
這也許是一個對「獨立」很好的詮釋——
我所做的,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做的選擇,沒有人需要為此負責任,除了我自己。
因為我這麼做,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喜歡自己。
03. 與生活的關係
林惠嘉說,我是獨立的生命,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從1986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她就開始自己喜歡的研究事業。
李安出名後,林惠嘉有時候要出來做李太太,受採訪受關注,出席頒獎典禮。李安覺得很不好意思,打攪了她的工作。
李安和林惠嘉到華人區買菜,有位太太對她時候:「你真好命,你先生現在還有空陪你來買菜!」
林惠嘉說:「你有沒有搞錯啊,是我今天特別抽空陪他來買菜的!」
總被問李安窩居六年的感受,林惠嘉說:「還好我本來就不重視物質,窮就窮一點,一樣過。其實我也沒這麼偉大,主要是我很忙,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正又沒有流浪街頭,就不要想太多。」
林惠嘉的自我意識非常清晰,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一種不浪費,很幸福。
世界最大的地球物理儀器公司總、著名電影製片人方勵在他最著名的《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演講裡曾說,最好的惜命方式就是折騰,對想做的事情全力以赴。
忙碌於想做的事情這種生活方式,是在對只有一次的生命致以最高的敬意。
林惠嘉的確很酷。
她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立性,在所有的關係前,留出空間,保持彼此的獨立性。
時代進步讓從前禁錮於傳統賢妻良母形象的女性看到生活有多種選項,而社會約定俗成的角色任務只是其中一個選擇而已。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獨立,開始自定義女性角色。
所以,有的女性去健身學化妝,不是女為悅己者容;
有的女性在平衡家庭事業中向前者傾斜,不是為了家庭生活犧牲自我;
有的女性選擇單身或者結婚,都不是因為父母和別人的目光;
都不是為了別人——
我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喜歡自己。
喜歡就請轉發到朋友圈吧
私人微信號:
一顆小鹹蛋(xiandan600)
歡迎大家來圍觀我們的日常
我們還挺有趣的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