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芳旭 通訊員 馬海霞
始終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近年來,城北區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建設人才,為城區經濟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面對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城北區教育人深深感到:要讓人民群眾的子女「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今年,北區教育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力推 進北區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 如今,區教育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不斷譜寫北區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為奮力推動「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貢獻應有之力。
黨建引領
努力辦好紅色教育
城北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要求和教育方針,堅持抓黨建引領、抓教學質量,把各方面力量聚焦到「辦好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上來。實施學校「一把手」黨建責任工程,全面加強各學校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探索打造「紅苗」黨建工作品牌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北區教育黨建品牌。堅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持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進步、「四愛三有」等主題教育,充分利用好「道德講堂」、少先隊活動課、「未成年人成長驛站」、中小學德育實訓基地、身邊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提高思政工作的實效性。
加大投入
切實改善辦學條件
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布局為目標,2019年以來,累計投資6.4億元,實施了沈那小學遷建、北川學校新建、博雅小學擴建、小橋大街小學改擴建、吧浪小學改擴建等項目,新增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64000平方米,優化教育布局,進一步改善農村和薄弱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擴大北區教育資源總量。
狠抓落實 多舉措消除大班額
成立了全區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城北區義務教育學校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以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抓手,通過加大薄弱學校建設投入力度、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結對幫扶、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區域內學生分流、嚴格招生管理等方式,著力優化教育布局,調整辦學結構和規模,努力建立消除大班額長效機制。2018年至2020年全區共消減大班額班級152個,佔比從2018年的52.5%消減至1.79%,完成了將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
全力改革 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
為逐步推進城北區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城北區制定了《城北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成立了小橋大街小學、朝陽學校、祁連路小學三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教育學區,逐步推進城北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歷經兩年多實踐,通過進一步發揮各教育學區理事長學校示範、引領,優秀教育人才、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北區各學校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加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進一步落實,各學區、各學校辦學理念進一步明確,學校課程建設、特色項目建設初顯成效,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師德師風、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孩子們的文明禮儀大幅提高。目前,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工作已成為全區教育體制創新、管理優化、質量提升的強大引擎。
革故鼎新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明確「抓優秀、帶團隊、研課題、導課堂、推動學區、促進發展」 的教研工作總目標,以城鄉一體化三大教育學區為載體,構建校際互動、全員參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教研格局,通過近三年的努力,全區教育質量明顯提升。優化教研工作機制,堅持「少檢查,多指導,少批評,多鼓勵,少說教,多示範」的工作方式,夯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隊伍良性發展。以微課題研究為引領,以「研訓一體」的教研思路全方位建構教研室、學區、學校、教研組立體教研網絡,促使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課堂實效提高。全面啟動「名師引航」工程,各學科引進國內知名學科專家,建立「城北區吳正憲兒童教育實踐基地」等3個本土化的實踐研究基地,以點帶面,為各學科教師建立多元化連續系統的培訓渠道,拓展教師學習視野,加快成長步伐。
擴充資源 學前教育普惠發展
積極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不斷加強政策宣傳並提供更多資金支持,積極鼓勵收費低、保教服務質量高的民辦幼兒園向社會提供普惠性服務。對自願申報普惠性幼兒園的單位進行評估認定,全區53所幼兒園被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89.8%。大力發展公建民營幼兒園。積極探索「公建民營」運營新模式,廣泛吸收社會力量辦學,為適齡兒童提供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大力扶持農村薄弱幼兒園發展,投資125萬元,將吳仲村幼兒園、花兒朵朵幼兒園等5所民辦農村幼兒園轉型為公建民營幼兒園,有效改善了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累計投資2564萬元,實施了城北區第二幼兒園改建、城北區第一幼兒園及北川河中心幼兒園新建等一批重點項目,為轄區幼兒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幼教服務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