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偵探社》——看完後的我,立馬去拜讀石川的作品。
大家好,我是少書,正逢《啄木鳥偵探社》完結,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裡面所講訴的文豪之間不可言喻的羈絆與故事。
電視動畫片《啄木鳥偵探社》改編自伊井圭著同名小說,於2019年3月宣布動畫化,該片由LIDEN FILMS負責動畫製作,於2020年4月13日起播出。
時代為明治末期――苦於貧窮的天才歌人石川啄木,因一樁殺人事件為契機,開始以公寓為據點的偵探社操業。其名為「啄木鳥偵探社」。「淺草十二階幽靈騷動」、「雪夜中在街上徘徊的吃人人偶」……啄木總會主動投入各種奇怪事件,而擔任他助手的、就是他的同鄉前輩金田一京助。以文明開化的東京為舞臺,八面玲瓏的天才歌人石川啄木引領風潮,拉著同為文人同儕的野村胡堂、吉井勇、萩原朔太郎、若山牧水等人一起展開全新生活!
石川啄木的一生有多落魄,他的短歌就有多受讀者喜愛。
石川啄木擅長寫傳統的短歌,他的的歌集開創了日本短歌的新時代。在內容上他使短歌這一古老的文學形式與日本人民的現實生活相聯繫,衝破了傳統的狹隘題材。他用現代口語來寫短歌,在形式上也有創新,打破了三十一個音一行的傳統形式,創造出二十一個音三行的獨特格式。由於歌詞新穎,意象生動,而一舉成名。後因患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而死,年僅26歲。遺稿有短歌集《悲哀的玩具》。
而《啄木鳥偵探社》,就是一部圍繞石川啄木和身邊文豪朋友們,當中插雜著破案推理的故事。
《啄木鳥偵探社》打上了「推理」的標籤,本來是衝著推理來看的,而且它是在 異度 之後播出的,所以我不免會有些期待。
但是,說實話,這部番推理的部分其實不是很嚴謹,案件塑造得不算很好,沒能給我帶來破案的那種緊張感。它既不重線索,也不講邏輯,缺乏了些許合理的理由,足夠的鋪墊和嚴密的邏輯。
不過也不是說案件塑造得一文不值,加世是最後的大boss我確實沒有想到[doge]。
但不得不說《啄木鳥偵探社》其實是帶給我驚喜的,驚喜的不在推理方面,而是在感情地描繪上面。
《啄木鳥偵探社》整部番劇的畫風是非常唯美的,有一種近似版畫的感覺,有很多細節刻畫得非常到位,細膩的作畫與分鏡,很擅長調動情緒和渲染氣氛,對石川先生所作之歌的引用也十分到位,雖然是推理的名號卻有日常番的感覺,特別喜歡它傳達出來的那種淡淡哀傷。
而且它的開頭很有特點,採用倒敘的方式,將京助回憶中與石川啄木的故事展現給我們。
歷史上石川啄木最後因患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而死,年僅26歲。同時結合開頭OP,從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知道石川啄木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了。
這部番的創作背景是江戶時代,整個故事的劇情都是瀰漫著一種詩人般浪漫而又哀傷的氣息,尤其是聽著ED,你能夠很直觀地代入其中,感覺屬於那個時代的文豪之間的故事。
「這應該才是文豪應該有的樣子吧,灑脫不羈。」
《啄木鳥偵探社》是一部很有美感的番劇,雖然推理部分有點拉跨,但是各種感情渲染的很好。
石川是個浪漫的人,在動漫裡與他的朋友——金田一京助的絕美友情更是讓人驚嘆不已,充滿著文藝氣息的友情故事。天不初晴,歌人不顧自哀。
很多人對動漫中京助對啄木的態度與行為,他們之間的友情表示疑惑,京助為什麼一直在「遷就」著啄木?
其實在歷史上京助就很寵啄木,兩人既是同鄉也是校友,啄木十歲的時候就和京助(十四歲)認識了,京助一直很照顧這個不讓人省心的後輩。
值得一提的是《啄木鳥偵探社》的結局我覺得其實做得非常的棒。
因為從一開始就知道啄木最後因病去世,所以一直在忐忑劇情要怎麼演,擔心會不會有那種生離死別的畫面。
沒想到最後一幕呈現的,不是石川黑眼圈消瘦的樣子,而是金田一京助記憶裡他最有活力,沒心沒肺的微笑。
謝製作組不殺之恩,製作組有心了,好溫柔的處理。
最後的結尾也算是在既知結局下的最美收場了,但看到石川先生那個無邪的笑容還是覺得難過,配上ED,那一瞬間差點繃不住哭了。
這個結局我太喜歡了,即使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局我也會看下去,因為曾經美好過。也正因為曾經美好過結局才會那麼令人難受。
在最後有一幕,他們倆看著朝陽,啄木對京助說:「我們去旅行吧。」
不知道最後的旅行有沒有實現,但是十年後,那個活潑,才氣的石川啄木,還一直活在金田一京助的心間。
我的好友去世已有十年。他英姿颯爽、愛撒謊又頑皮,愛哭、重情義,又自命不凡。囉嗦又虛榮、愛喝酒又好色,是浪漫的虐待狂、有預見性的詩人,同時……還是個天才歌人。
他的身影,如今還留在我的心中。
但願我有愉快的工作等做完再死吧——石川啄木
這裡是少書,感謝您的觀看。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動漫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