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迷蹤》,網絡是打開著的日記本

2020-08-29 人間行走又一天

這周看的電影是《網絡迷蹤》。


豆瓣上有太多對這部電影劇情、細節、bug的分析,我在這裡就不重複討論了,簡單談下個人的感受。總的來講,這是一部好電影,從形式上、內容上、意義上都稱得佳片。

首先是形式上。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通過電腦屏幕來顯示畫面,從觀影者的角度來看,由電腦桌面代替了電影屏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形式和內容是辯證統一的,通常內容更重要,但有時候形式上的創新更有意外之喜。我最近在看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這本小說單從形式上就很有趣,每一個章節是由不同的人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分別講述,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豐富了看故事的視角。另外,莫言的《檀香刑》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回到這部電影,用電腦桌面視角呈現的形式,完美貼合了電影的主題,用全網絡鏡頭講述這場網絡迷蹤案,增添了故事的懸疑色彩,又像是在看紀錄片,給人一種偷窺他人生活的窺伺感。

其次是內容上。懸疑片是不容易拍好的,要麼早早猜到兇手,要麼故事情節不合理,要麼就是太多的bug。整體來看,這部電影沒有這些問題。先說兇手,電影每隔一段時間就拋出一個嫌疑人,很好控制住了節奏,帶著觀眾探案而不是被提前扒光;再說情節,隨著影片的推進,失蹤女兒的形象越來越清晰,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也不斷顯露,雖然不斷突破老爸的既有認知,但女兒的人設和行為轉變都讓人信服,不會覺得有什麼莫名其妙的地方;另外,幕後操控的女警察的所作所為也都提前鋪墊了伏筆,故事的進展合情合理又水到渠成;如果說有什麼bug,拋開網上談到的那些,個人覺得有些線索的發現存在很大的巧合成分。

最後是意義上。多的就不說了,主要談兩點吧。一個是父母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經歷了孩子的童年、少年直至成人,大多數在成年前都是朝夕相處,孩子身上發生的大小事,學習成績怎麼樣,喜歡什麼害怕什麼,平時和誰玩耍,等等,父母親尤其是母親都一清二楚。但這只限於童年,等到了少年,父母對孩子的正確認知快速下降到一半,再到成年估計只剩下一成。

回想我自己,我的父母了解我嗎?我在異地工作生活,一周才給母親打一次電話,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說我在聽,聊得也都是吃什麼忙不忙照顧好自己,我統統回復以「嗯嗯」。她對我的了解怕是連一成都沒有,同樣的我對她的了解也不會太多,年齡和距離淡化了這一切。有句話說,我們最不了解的是自己,其次是身邊人,特別是自認為最熟悉的人。不是他們戴著面具,而是人真的很難真正了解另一個人。談戀愛時,我們常常想找一個懂自己的人,但我們連自己連家人都不了解,怎能奢望其他人懂自己呢。

另一點是網絡面前沒有隱私。影片中這家人的一切都儲存在了電腦上,幸福歡樂的時光,日常生活的點滴,從學習到工作再到生活,完完全全暴露在網絡上。父女兩人平時生活在一起,日常溝通自然不少,但父親並不了解自己的女兒。當女兒失蹤後,父親打開她的電腦,登錄她的社交帳號,真實的女兒才呈現在父親面前。網絡是虛擬的,這時候反而比現實更加真實。

現在的人們生活在網絡時代,網絡上的我們和現實中的我們哪個更真實呢?網際網路剛盛行的時候,人們說你不知道坐在對面的是人還是猩猩,好像網絡完全是虛擬不可信的。但現實中的我們真實嗎?還是在帶著面具扮演著既定的角色,維持著預設的形象?

現在人們除去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耗在網絡上,工作靠網絡,社交靠網絡,娛樂靠網絡,甚至吃飯也要上著網。網絡裡的自己或許才是真正的自己,更完整的自己。

在這樣的網絡裡,我們還有隱私可言嗎?網絡就像是日記本,我們在上面記錄下自己的一切,但這個日記本是打開著的,有心的人可以輕易打開你的日記本翻開你的人生。看完電影,我深思如何才能在網絡面前裝扮成一個不被人知道的猩猩。思來想去是不可能的,即使把手機、電腦、網站都清空,也會處處留下印跡,暴露著自己的一切。


相關焦點

  • Searching——網絡迷蹤
    今天我們推薦的電影,同樣和網絡有關——《網絡迷蹤》Searching網絡迷蹤在2018年一經上映,就口碑大爆。爛番茄新鮮度至今依然有92%,觀眾滿意度87%。(初上映時期為93%,89%)影片引進後,國內影迷對於這部影片也是十分看好,豆瓣評分至今依然維持在8.6的好成績。
  • 網絡迷蹤和社交網絡下的人際關係
    今年可謂是「桌面電影」崛起的一年,前有以暗網為噱頭的《解除好友2》,也有講述恐怖主義網絡犯罪的《網誘驚魂》,而這一部《網絡迷蹤》,則是主打人肉搜索。為什麼桌面電影能夠給人以極強的代入感?這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在移動網際網路到來後的這幾年,網際網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侵佔了我們的生活,幾乎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的大量時間投射到網際網路之上,在社交網絡裡,人們也總會留下自己的動態。
  • 新賞 | 網絡迷蹤,不是恐怖,是優秀
    《網絡迷蹤》是那種輕資產電影,但是很有重量。影片講的是一起女孩失蹤事件,視角仍然和這類電影一樣,落在了尋找上,雖然也出現了此類電影經常出現的大規模搜山的場景,但主要的尋找是在網絡完成的。也就是說,當事人的網絡行為痕跡,比現實舉動更具現實意義,影片的畫面呈現,也是倚靠電腦攝像頭、新聞鏡頭、直播鏡頭、攝像頭完成。
  • 《網絡迷蹤》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豆瓣8.6分的網絡迷蹤。這部電影很好的把懸疑和親情結合在一起。
  • 電影資源 | 網絡迷蹤(Searching)
    他打開了女兒的筆記本電腦,用社交軟體開始尋找破案線索。大衛必須在女兒消失之前,沿著她在虛擬世界的足跡找到她…精彩摘錄星標好友才是真·好友,其他多是點讚之交真有重要的事,早就打電話了撤回的話,往往才是真心話PS:免費獲取資源,請在本公眾號對話框內回覆:網絡迷蹤
  • 《網絡迷蹤》:一次電影語言顛覆式的革新
    今年,這部讓人驚喜的小成本之作《網絡迷蹤》給出了答案。 在年初聖丹斯電影節首映之時,把「桌面電影」的網生態媒介形式與懸疑類型成熟結合的《網絡迷蹤》受到影迷熱捧,獲得聖丹斯電影節下一代觀眾獎」和「阿爾弗雷德·斯隆長片」兩項大獎。帶著流媒體感的「桌面電影」,一下子從亞類型走入了主流視野。
  • 《網絡迷蹤》為什麼能炸成這樣?
    網絡迷蹤(Searching)》。其實,單論《網絡迷蹤》的故事本身,雖然寫的環環相扣,卻也並不能產出多大的能量。《網絡迷蹤》無疑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先讓我們回憶一下文章最開頭提到的,電影開篇那個不知道是誰的手控制出的「Searching蒙太奇」段落。
  • 豆瓣8.5分,黑馬驚悚片《網絡迷蹤》來了!
    《網絡迷蹤》絕對是一部讓你大開眼界的電影,在這個製作費動輒上千萬過億、拍攝時長輕則要一年半載的大製作時代,《網絡迷蹤》僅僅耗時13天就拍攝完了!雖然拍攝時長短,但勝在影片質量夠硬!當然,只有形式是不能獲得如此高的口碑的,作為一部懸疑片,《網絡迷蹤》的情節錯綜複雜、無限反轉。
  • 《網絡迷蹤》|一種新型電影形態——桌面電影
    2018年,電影《網絡迷蹤》的上映,為桌面電影的敘事研究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文本範式。《網絡謎蹤》是由阿尼什·查甘蒂執導,約翰·趙、黛博拉·梅辛、米切爾·拉主演的懸疑劇情電影。電影採用了本格推理模式,即以邏輯至上的推理解謎為主,以電腦桌面為載體,藉助視頻電話、搜尋引擎、社交網絡等表現形式講述了一個「花季少女離奇失蹤,執著父親在線追兇」的懸疑故事。
  • 《網絡迷蹤》可能只是「桌面宇宙」的冰山一角
    >《網絡迷蹤》(Searching)成為近日網絡上的「爆款」,已是不言自明的現象級作品。隨著北美夏季票房「黑馬」《摘金奇緣》、《網絡迷蹤》的出現和Netflix熱門劇集《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To All the Boys I』ve Loved Before)上線,好萊塢創造了一個新詞#AsianAugust(亞洲八月)。
  • 2018年度最佳驚悚劇情電影推薦 《網絡迷蹤》12月14日上映
    它就是在爛番茄網新鮮度高達92%、豆瓣評分9.0的美國電影《網絡迷蹤》。  《網絡迷蹤》的故事看起來非常簡單:在美國有這樣一戶韓裔家庭,父親與16歲的女兒相依為命,但突然有一天女兒卻離奇失蹤,父親為了尋找真相打開了女兒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並登陸其社交網站試圖尋找線索。
  • 《網絡迷蹤》手法新?這套路《摩登家庭》3年前就玩過啦
    剛在內地上映的懸疑片《網絡迷蹤》,被稱為「黑馬驚悚片」、「桌面電影」,被贊拍攝手法新穎、全程高能。其實很多網友已經在線看過了。豆瓣8.5的高分(曾經一度達到過9.0),就是在之前攢下的。從故事設定來說,《摩登家庭》的「全電子屏」手法比《網絡迷蹤》更可信。劇情是這樣的:在登機回家之前,克萊爾的手機不慎落入機場廁所。克萊爾不得不打開電腦,通過skype和家中眾人(爸爸、弟弟、老公、子女)聯絡。多方一起視頻在當時還是很時髦滴。
  • 《網絡迷蹤》&《護墊俠》吐槽大會
    《網絡迷蹤》
  • 《網絡迷蹤》的新世界
    觀眾透過不斷變換的電腦屏幕,跟隨男主在網絡迷霧中抽絲剝繭,尋找女兒失蹤真相,整個過程很像玩家在玩一款VR遊戲。「桌面電影」構思巧妙,卻展現不易,觀眾面對的是屏幕端輸入輸出,沒有了傳統影像的既有衝擊力,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如何展現吸睛是重中之重。《網絡謎蹤》拍攝只用了13天,後期製作卻整整3年,可見導演對後期效果的極致追求,這應當也是影片獲高度好評的主要原因。
  • 網絡迷蹤--豆瓣8.5分
    這部網絡迷蹤,豆瓣8.5分這部懸疑電影很有創意,整部電影大部分時間通過電腦和網絡表現劇情。這不光是一部懸疑片,還表現了很多社會問題,網絡暴力,無節操無底線的蹭熱點,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和溝通缺失。有幾大反轉很是值得一看,瑪戈特取消鋼琴課的錢用來幹嘛?吸食大麻?瑪戈特的叔叔與瑪戈特是啥關係?瑪戈特真的被色情狂殺了嗎?這些就不劇透了,留待你們自己去發現。
  •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迷蹤》——不要在網絡中迷失了自己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網絡迷蹤》,講述了一個單親爸爸,發現自己的乖女兒突然失蹤,由於不滿警察給出的離家出走的結論,爸爸利用女兒在網絡上留下的各種信息自己尋找女兒的故事。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現了女兒的各種秘密,越來越覺得自己不了解女兒,同時也暴露出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在帶給我們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問題及思考。1.
  • 本周上映 | 高口碑懸疑「桌面電影」《網絡迷蹤》
    《網絡迷蹤》導演: 阿尼什·查甘蒂編劇: 阿尼什·查甘蒂 / 賽弗·奧哈尼安主演: 約翰·趙 / 米切爾·拉 / 黛博拉·梅辛 / 約瑟夫·李 / 薩拉·米博·孫類型: 劇情 / 懸疑 瑪格某天突然失蹤,大衛焦急之下報警尋愛女,在幫助尋找瑪格的警探Rosemary Vick(黛博拉·梅辛飾演)辦案的同時,大衛也用女兒的筆記本電腦打開社交網站,抽絲剝繭尋找愛女下落。
  • 一部高分懸疑電影《網絡迷蹤》,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
    如果說前段時間異常火爆的《摘金奇緣》,代表好萊塢接受了亞洲面孔,那最近的熱門電影《網絡迷蹤》就代表好萊塢接受了亞裔主演的正劇。
  • 《網絡迷蹤》— 這可能是關於桌面電影最完整的解析
    關鍵詞:親情、悼亡片、懸疑、桌面電影首先我們先拿掉桌面電影的這個形式,單獨看《網絡迷蹤》劇本和故事的完整度都是非常高的。劇情講述了約翰趙飾演的父親,在某日發現17歲女兒突然失蹤,於是配合警方開始找尋失蹤的女兒,在尋找的過程中,父親通過打開女兒的社交網絡,漸漸發現女兒的日常,在通過網絡一步步接近真相的過程中,也開始真正去了解女兒的生活。精彩的開場六分鐘影片開篇用了6分鐘交代故事背景,當然也全部都是在電腦桌面上呈現的,完整度和生活細節都很出彩。
  • 桌面電影《網絡迷蹤》席捲全球
    在《解除好友2暗網》上映一個月後,一部同樣圍繞著社交網絡展開的小成本驚悚片《網絡謎蹤》席捲全球。 本片的導演阿什尼·查甘蒂,印度裔美國導演,《網絡迷蹤》是他的長片處女作。而隨著搜索的深入,案件不斷反轉,真相也更加撲朔迷離……《網絡迷蹤》雖然是一部懸疑驚悚片,但在一波接一波的反轉中,電影想要表達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因為科技和網絡的存在而產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