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一哥」跌落神壇!3352家門店,連續5年虧損,半年減員3000人

2020-12-27 騰訊網

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上海灘是塊風雲地,出過不少大佬。在大部分的電影裡,這些叱吒風雲的大佬,歷經浮沉,結局亦多令人嘆惋!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他就一直是上海灘商界的大佬級人物,他所掌管的商業帝國涉及了上海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上海聯華超市扭虧為盈到光明食品國際化,他的鐵腕從商風格在業內也樹立了極高的聲譽,業內尊稱其為「上海商業教父」。

令人惋惜的是,這也成了王宗南二十年棄政從商經歷中最巔峰最輝煌的稱呼。如今,「教父」身陷囹圄,聯華深陷泥潭…

作為國內超市界曾經的扛把子,上海聯華超市的名號曾響徹大江南北,彼時大街小巷聯華經營的超市和便利店品牌隨處可見。

要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前,超市都是櫃檯式的,去購物要站在櫃檯外,看上那樣售貨員幫你拿那樣,直到第一家「聯華超市」開業,才出現了像現在這樣的自由選購。

可以說,聯華超市的出現,可謂是中國連鎖超市的鼻祖。

公開資料顯示,1991年成立的聯華超市是百聯集團旗下的附屬公司,也是上海首家以發展連鎖經營為特色的超市公司,主要經營大型綜合超市(大賣場)、超級市場及便利店,這三種業態的品牌名稱分別為「世紀聯華」、「聯華超市」、「快客便利」。

聯華超市憑藉著物美價廉、社區便利等諸多優勢,深受消費者青睞,曾遍及全國一百多個城市,一度是中國最大的超市連鎖集團——「超市一哥」。

不過,隨著近些年電商的興起,零售業被衝擊的舉步維艱,再加上「教父」的離開,聯華迅速跌落神壇,陷入泥潭!

2015年,聯華超市首次出現虧損,如今已連續虧損五年,為扭轉虧損困局,聯華超市不得「斷臂求生」:關店止損、成本優化及新零售改造多措並舉…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上半年突發疫情,又讓這曾經的「超市一哥」舉步維艱,一度關店148家,員工減少3000餘人。

那麼,發展近三十年的聯華,是如何跌落神壇的呢?同時,與它息息相連的,還有一個上海灘風雲人物的命運浮沉。

在風雲人物輩出的上海灘,王宗南是上海商界為數不多可以稱得上「教父級」的人物,因為他一個人就締造了上海人離不開的兩大商業集團:百聯集團與上海光明集團。

以百聯集團為例,基本涵蓋了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全部經營業態,直接和間接控股百聯股份、物貿股份、友誼股份、第一醫藥、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

而另外一家上海國企巨無霸光明集團則擁有4家上市公司:光明乳業、海博股份、金楓酒業和上海梅林;

同時擁有光明、大白兔、冠生園、梅林、正廣和、一隻鼎、海豐、愛森、大瀛、石庫門 、金楓、和酒、玉棠、天喔、佛手等眾多知名品牌以及農工商、第一食品商店等零售門店。

了解王宗南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地不簡單。

出生於1955年的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邁入不惑之年前,一直在官場浮沉,官至黃浦區副區長,分管流通工作。

時間回溯到1991年9月,第一家聯華超市在上海曲陽路玉田路開業,連續兩周客流爆滿,上海民眾也首次體驗到了自由選購的樂潮。

可好景不長的是,恰逢國企改革,又碰到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外資連鎖零售巨頭進入中國,聯華超市僅僅風光了四年的時間,41家門店虧損就高達560多萬元。

誰能救聯華超市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候,一個關鍵的人出現了,他就是王宗南。

誰也沒想到的是,仕途平步青雲的王宗南會在不惑之年忽然轉身,由政界轉向商界發展。

1995年,王宗南主動向上級提出到上海內外聯綜合商社工作,當時的聯華超市就是一個「爛攤子」,已經連續虧損5年;

在眾人都好奇為什麼王宗南要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去做上海內外聯綜合商社總經理,兼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呢?

結果,他僅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把聯華超市前5年的虧損全部填平,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聯華的擴張,最終實現了盈利。

此舉讓王宗南一炮成名。同時,也展現了他過人的膽魄和商業敏感。

從此,王宗南開創了聯華超市高速擴張的時代, 1999年,聯華超市取代上海第一百貨,躍居上海,乃至中國零售業銷售排行榜第一名。

2003年4月,由上海一百、華聯、友誼和物資等上海四大商業集團組建、年銷售收入近千億元的商業「巨無霸」——百聯集團誕生,王宗南改任百聯集團第一任總裁。

同年6月,聯華超市在香港掛牌上市,開創了多個第一:

香港聯交所第一家以連鎖零售業為概念上市的公司、第一家帶有國企背景和上海地方企業色彩的上市公司、SARS後第一家走出國門海外上市的公司。

上市之後,聯華超市繼續大舉擴張。

2004年,聯華又收購了大連友嘉集團在瀋陽的2家大型綜合超市;接著併購杭州解百超市53%的股權;還收購了家得利超市位於臨安的7個網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企業擴張是把雙刃劍,瘋狂的擴張沒有為聯華超市帶來預期的盈利,反而為日後艱難經營埋下了伏筆。2005至2009年間,聯華超市一直位居中國快消品連鎖百強榜榜首。

不過在2010年,市場格局生變,華潤萬家以718億的年銷售額搶走了聯華超市「行業一哥」的位置。

2013年,聯華超市的營業收入創下303.83億元的新高。輝煌時刻僅僅是曇花一現,聯華超市的營收次年便開始走下坡路。

2015年開始,聯華超市更是直接掉入虧損泥潭。2019年,鹹魚難翻身,5年連續虧損,關店千家,昔日「超市一哥」跌落神壇。

以門店整體變動情況來看,在短短五年時間之內(2015年初-2020年6月末),聯華超市累計減少544家門店。

聯華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聯華超市共有33454名員工,較2019年年底減少了3028人。

值得一提的是, 2006年,光明食品集團成立,王宗南再度受命掌舵,改任光明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自此王宗南離開了待了11年的聯華,也許正是聯華失去了王宗南的掌舵才駛入了泥潭吧!

王宗南在聯華11年,將聯華由41家網點的規模發展到2003年上市前近兩千家門店,成就了聯華全國超市界「一哥」的地位。

如果說,百聯集團重組時的「臨危受命」,讓王宗南的角色帶有某種實驗色彩。擁有那段經歷的王宗南在整合光明集團時,則顯得更為遊刃有餘。

在掌舵光明集團後的7年時間裡,王宗南復現了聯華超市的傳奇,他讓光明食品由2005年的283億元營收擴張到2012年的1393億元銷售,將近增長4倍。

先後統帥上海兩大企業航母,王宗南收穫了「紅頂企業家」、「商業教父」等稱號,一時成為上海灘的風雲人物。

作為上海灘公認的「商業教父」,王宗南的成就曾一度被認為飛得又高又遠。然而,這一切卻因王宗南的挪用公款和受賄被捕,所有美譽光環戛然而止。

當初他以一封辭職信,在不惑之年棄政從商,開啟了商業之旅,如今又試圖以另一封辭職信為18年的商業旅程收尾,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2013年11月底,光明食品集團通過官網發布消息稱,王宗南同志因身體原因,不再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由集團呂永傑替任其職務;

58歲「因病辭職」的王宗南,到底還是沒能「平穩著陸」。

2014年7月28日,上海檢察網發布通告稱,王宗南「涉嫌在友誼(集團)有限公司、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職期間挪用公款、受賄」。2015年,王宗南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對王宗南來說,聯華這塊助他成長的沃土,最終也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

對聯華來說,商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在網際網路的大潮下,傳統的零售業態都被顛覆重造,無一倖免。沒跟上歷史發展進程的,只能被遺忘、被拋棄。

參考資料:

南方都市報《上海灘王宗南「商業教父」浮沉》、

網易財經《"超市一哥"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00+!阿里也救不了》、

國際金融報《光明集團王宗南被查:包攬上海灘衣食住行,終難解國企改制之惑》、

黑池財經《半年減員超3000人!「超市一哥」聯華超市連續5年虧損 阿里爸爸也沒轍》

相關焦點

  • 中國超市巨頭崛起,打敗沃爾瑪、家樂福,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會去超市購物,這種體驗是網購無法替代的。通常,人們去超市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小區周邊的大型超市,我們經常看到的超市品牌有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其中,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超市巨頭,連續7年登上世界500強榜首,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239.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64萬億元,這個營收規模是阿里巴巴的7倍多。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中國開出了442家門店,不做比較的話,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 又一國產電器跌落神壇!曾連續20年銷量冠軍,如今掉隊嚴重
    不過有崛起就有倒下,又有一國產巨頭跌落神壇,曾連續20年銷量第一,但如今跌落神壇,讓我們來聊聊長虹電視。 如今的長虹集團,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軍工企業。1965年,在軍工轉民品生產的戰略需求下,國營長虹機器廠應運而生。
  •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 Zara是全球第三、西班牙第一的服裝商,在 87 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
  • 月餅「一哥」跌落神壇!這家烘焙老字號為何掉隊了?
    如,2011年度,元祖月餅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43.56%,2012年佔比44.41%,2013年佔比39.65%。2013年,月餅禮盒貢獻營收5.62億元。根據元祖的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元祖在全國共有648家門店,其中80%以上的門店為公司直營,這樣一來,門店的銷售成本直接計入公司總成本中。門店越多,銷售費用越高。
  • 民營超市巨頭倒下,曾大戰沃爾瑪家樂福,5年虧損17億被「賣身」
    而這家超市巨頭,在時代的浪潮下,扛不住就此「倒下」了,它就是「人人樂」。 三年前,人人樂創始人何金明自信滿滿地說了這句話:「人人樂不管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被賣掉」。如今,事與願違,人人樂最終還是因為虧損太多被「賣身」了。
  • 連續7年虧損!門店所剩無幾,一茶一坐徹底涼涼?
    此外,大眾點評上收錄的門店消息也證實了這一點,目前上海、杭州兩地4家門店在點評上的狀態均顯示為灰色的「暫停營業」。  紅餐網調查發現,目前一茶一坐全國仍在正常營業狀態的門店已經不多,截至發稿(12月23日),僅剩下天津、寧波、蘇州、石家莊、北京、無錫6地的9家店。其中北京、無錫兩地分別為2家和3家,天津、寧波、蘇州、石家莊等地則均剩1家。
  •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網友熱議:頂級的運營...
    虎撲9月28日訊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發布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15億元)。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ZARA母公司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近日發布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15億元)。疫情前共有近7500家門店,但此前一季度財報透露集團計劃2020-2021年關閉1000-1200家門店。
  • 克莉斯汀暴漲500%的背後:已連續7年虧損,平均每3天關一家門店
    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被稱為「烘焙第一股」的港股上市公司克莉絲汀,上市8年內連續7年虧損,卻在近日成為市場資金爆炒的目標。繼昨日股價暴漲逾300%後,今日克莉絲汀盤中再度漲超100%。上市8年連續7年虧損一年內關閉117家門店2012年,被稱為「烘焙第一股」的克莉絲汀於港交所上市。上市第一年,克莉絲汀保持快速開店的策略,到年底時集團門店數已達1036家,且均為直營店。
  • 「國民女鞋」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900多家,市值跌的只剩下零頭
    然而以前很多在市場備受歡迎的品牌,如今卻跌落神壇。11月10日,由於上海艾格服飾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的消息,再次讓廣大群眾關注到了這些曾經的「品牌貨」。正是因為面臨破產清算,這一品牌旗下的服飾也都開始特價處理。事實上近些年來不少曾經陪伴80後的一些品牌,都面臨了關店、破產的情況。
  • 維密英國破產 眾神謝幕內衣之王跌落神壇,年內還將關掉...
    從數量上,維密在英國一共開設了25家門店,疫情以來所有門店都處於關閉狀態,公司在英國的800多個崗位也面臨危險。負責維密破產保護方案的德勤行政長官羅伯哈丁表示:「雖因疫情影響成為經濟受害者,但目前並未宣布裁員計劃。」德勤透露會幫助維密投資重組以及調整租賃條款等事項,也有可能將維密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
  • 家興集團2家門店入選河北放心肉菜示範超市
    公告指出,全省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織推薦了163家超市參與創建活動。經過認真對標創建,各市自查自評,省政府食品安全辦,對全省本年度,參加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單位進行評價驗收,並對2019年度受表彰的示範超市開展複評。
  • 「女鞋之王」成「關店王」:虧損5億,市值縮水97%,關店3000家
    在2004年前後,中國每售出5雙鞋,就有一雙是達芙妮。但如今,曾經的休閒鞋類大王達芙妮卻陷入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甚至掀起了關店潮。那麼,「女鞋之王」達芙妮美人遲暮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傳統品牌如何在時尚大潮面前升級換代、自我革新?而諸如百麗、德爾惠、特步等鞋類品牌,因為沒有及時轉型,也在電商的打壓下,生存空間日漸萎縮,服裝鞋類實體企業如何面對電商的競爭?
  • 國內最大的超市集團:擊敗沃爾瑪家樂福,它在全國擁有3000多家店
    以全球超市巨頭沃爾瑪為例,這家企業曾多次蟬聯世界500強榜單首位。而沃爾瑪背後的沃爾頓家族,更是全球最為富有的家族之一。例如,在彭博社發布的2019年全球最富有家族排行榜中,控股沃爾瑪連鎖超市的沃爾頓家族以1905億美元高居榜首。憑藉著沃爾瑪,沃爾頓家族究竟有多賺錢?
  • 全球第三的服裝巨頭,半年虧損15億、將關閉1200家門店!
    著名的快時尚企業Zara,作為全球第三的服裝巨頭,在96個國家都有連鎖店,數量超過7500家,但是今年,Zara的母公司公布的財報表示,半年虧損15億人民幣(1.95億歐元),巨額虧損下,Zara還透露,將關閉1200家門店。
  • 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 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原標題: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 ...跌落神壇,英國維密宣布破產!靠周冬雨、楊冪能搶佔中國市場嗎?
    「性感神話」跌落神壇,英國維密宣布破產!6月9日,維多利亞的秘密英國公司即將進入破產清算。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接受委託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將幫助維密英國公司進行投資重組、調整租賃條款,並為其尋找潛在買家。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記者了解到,維密在英國開設了25家門店,衛生事件以來所有門店都處於關閉狀態。
  • 連續三年虧損超千萬元 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要關門了
    超市內,赫然醒目的「大清倉」「SALE」等字樣條幅掛滿一樓大廳,同時,門店貨架還印有「門店改造,敬請諒解」的字樣。  同日,家樂福河南相關人士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確認,擬對家樂福鄭州北環店在9月進行閉店。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2006年家樂福入豫開設的首家門店,其經營規模約兩萬平方米,其中自營超市部分經營面積約1萬平方米。
  • 25家零售企業半年業績曝光 永輝、銀泰商業表現亮眼
    永輝超市福建大區副總經理程雪榕為此次23人團隊的項目負責人,他在永輝超市擁有11年營運管理經驗,其他團隊成員主要是來自生鮮營採部、營運支持、生鮮開店組、數據中心以及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等永輝多個部門。據悉,截至2015年12月底止,卜蜂蓮花2015年度虧損由上年度5843萬元收窄至1796萬元。卜蜂蓮花主席謝吉人在集團2015年財報中透露,計劃於2016年開設6-8家店鋪。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
    2019年業績報告兩度推遲,在今年6月29日最後的期限,拉夏貝爾公布了2019年年報,繼續虧損。年報顯示,拉夏貝爾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1.66億元,同比減少1258.07%。由於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業績虧損,拉夏貝爾早已被披星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