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刷到霍金去世的消息,我還以為像往常一樣,又是個「假消息」。
直到BBC、時代周刊相繼確認了這條新聞,哥才敢相信,這個傳奇人物,真的離開了人類世界。
我曾經以為史蒂芬·霍金,永遠不會死的。
有時候你會覺得,一個遙不可及的偉大的人物,就像某種標杆一樣,一直屹立在那個領域,不會消失。
很慚愧的是,哥對於霍金,除了《時間簡史》書名、漸凍症和新聞中的各種預言,其他一無所知。
可是看到微博、朋友圈各種哭天喊地、滿屏蠟燭,還有人說,「我願意代替霍金去死」,我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安安靜靜,說聲感謝,這樣不好嗎?
如果覺得遺憾、難過的話,更應該去真正認識一下史蒂夫·霍金,這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正如@肥皂臺所說——
霍金高深的物理學理論,哥不作介紹,也完全不懂。哥只想寫一寫,作為「名人」的霍金,一些精彩、有趣、鮮活的人生截面,如果他的哪一個特質吸引到你,那就去深入了解一下。
預言家請閉眼
霍金雖然是一名物理學家,但他常常對人類未來進行預測,每次都會引起極大的震動或恐慌……
比如地球將在2600年毀滅……因為能源枯竭、大氣層破壞,地球會變成「火球」。
(還好我活不到2600年)
比如霍金斷定宇宙存在外星人,但是建議人類不要主動聯繫它們,否則可能引來滅頂之災。
(好奇心害死貓?)
再比如,人工智慧(AI)將取代人類。
可怕……但是如果AI真的越來越智能,反過頭來統治人類也不是沒可能的。
居安思危。
危機感,你不會擔憂的人類生死存亡,霍金替你擔心了。
大概是霍金的預言太聳人聽聞,網上出現各種謠言,加上「霍金預言」,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從此以後,造謠者無法編造霍金的謠言了。
可惜的是,再沒有人會這麼擔憂人類的未來了。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物理學家、預言家、作家的身份通常是嚴肅的,限於漸凍症的皮囊,我們大多數人沒能發現霍金有趣的靈魂。
哥也是在各種刷屏中發現,霍金是一個幽默、真正樂觀的人:
霍金出門時,被遊客認出,遊客一臉激動地問:「請問您是霍金嗎?」
霍金一臉平靜地回應:「你搞錯了,我不是霍金,他真人比我帥多了!」
哈哈哈!以後有粉絲認出我,也這麼回答。
霍金真的挺風趣:
主持人:「你覺得《萬物理論》拍的咋樣?」
霍金:「我覺得不咋樣,看了一小段發現全是誇我前妻的……不開心。」(臺下爆笑)
(《萬物理論》是講霍金的一部電影,待會講到)
大家應該都知道,霍金還開了微博,成了400多萬粉絲的大v,還回答了網友提出「莊周夢蝶」的問題,霍金答得很好:
霍金不僅是網紅、段子手,還客串各種電視劇、動畫片。
在《生活大爆炸》裡,霍金客串過很多次,來來,感受一下霍金懟謝耳朵的搞笑片段:
不知道後續會不會出致敬霍金的片段,但可以肯定,謝耳朵應該會很傷心吧……
除此之外,霍金還在《辛普森一家》裡給自己配音:
可以說是相當可愛了。
霍金曾說: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儘管身體困在輪椅中,霍金依然願意嘗試各種有趣的人生,這大概是他最令人折服的精神吧。
霍金身後的女人
如果不是前面提到的《萬物理論》,很多人都不會知道霍金和他妻子的故事。
這部霍金的愛情簡史,也是霍金的人生傳記:
年輕的天才霍金考入劍橋大學,不用費勁也能考第一。
他和簡在學校舞會上相識,兩人相談甚歡,很快就陷入熱戀之中。
一個理科生,一個文科生,互相被對方身上的氣質所吸引。
可是,霍金的身體開始發生一些變化:手逐漸握不住粉筆、身體不受控制地倒下……他被確診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漸凍症。醫生說,他只有2年的壽命。
霍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但簡卻堅持要成為霍金的妻子。
這是他們結婚的場景,電影還原度很高:
這部電影最濃墨重彩的部分,大概就是簡如何照顧患有漸凍症的霍金,以及三個孩子。
她對霍金的照料和支持,持續了23年,這過程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
撐不住的時候,只能躲在樹林裡哭。
霍金甚至接受了簡和另一個男人共同照顧他,他知道妻子有多不容易。
簡對霍金崩潰地說:「我們這不是一個正常家庭。」史蒂夫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轉過身跟車後座的小兒子含混地說:「你媽媽在生我的氣。」
終於,霍金提出了離婚,他們的告別很溫情,愛情在漫長的生活中早已消磨成親情。
「當他的思緒在宇宙漫遊時,她的世界已經縮小為房屋的四壁。」
對了,簡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霍金看完之後說,主演埃迪·雷德梅恩對自己的詮釋「還原度很高」。
「小雀斑」埃迪也因霍金這個角色,獲得2014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看完《萬物理論》,基本能了解霍金學術外的人生軌跡。
如果要粗淺地了解霍金對宇宙的看法,那就去讀一讀《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吧。
霍金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科普讓年輕人對物理產生興趣,對宇宙的奧秘有了求知慾。
這個無數青年的精神偶像,離開了軀體,奔向星辰宇宙,終獲自由。
謝謝你,霍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