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計劃出行的時候,我問吳老師,她都說隨便。哎呀,隨便,是這個世上最難弄的事情。
當然,我不能發燥,不然吳老師會炸毛。結果就是去不成。吳老師是那種,一般不發表意見,偶爾發言,也說不到點子上的人。所以倒也簡單,follow me。
因為是一家人首次出行,東西少不了,那最好是開車,方便。翻開地圖,車程四小時之內(300公裡左右),找一找。
天氣炎熱,山水之間,會舒服一點。 那就去寧波。寧波也是海邊城市。奉化、溪口都是好地方。
吳老師——輕鬆休閒,海濱城市,遊山玩水。
父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36公裡)。奉化溪口蔣介石故裡。雪竇山,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彌勒佛道場。
人家說,老年人的生活多半是由回憶構成的。你得讓他們有的回憶,有的說。
本來還打算繞去杭州,帶小孩去下動物園,我順便會一下老友。旅途在外能見上老友一面,是再好不過的事兒。
接下來便是安排行程,做攻略,比對各種價格,注意各種細節。當然這對我不算事兒。
出行果然是大包小包,記得不記得的全都打包,用得著用不著的全部帶上。
蘇通大橋過江,穿蘇州,途嘉興。小孩鬧騰夠了都睡著了,讓老頭子坐在副駕陪我聊天。自駕的好處就在於你不用著急忙慌趕行程。
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確實壯觀,中間的隔欄,每隔一段塗成不同的顏色,估計是怕司機視覺疲勞。能見度不好,霧蒙蒙一片,看不到很遠的地方,但車行橋上,還是覺得非常震撼。老娘說在海裡建造這麼長的橋,真不簡單。跨海大橋中段位置有個觀景臺叫海天一洲,可供遊人停車。觀光塔高145米,觀光電梯上去欣賞海景。原本我是想在此停留一下,奈何能見度實在不好,只能放棄。
過了大橋,便是寧波。綿延群山,蒼翠如蓋,很有夏天的味道。
酒店訂在市中心,隔壁就是城隍廟,天一廣場。稍事休息,出去逛逛,順便吃晚飯,再繼續逛。城隍廟的小吃不是四處分散,而是聚集於一棟樓中。各個地方的小吃都有,算是大雜燴。價格不算便宜。炒酸奶,米線,麻辣粉,吳老師嘗了一下寧波湯圓。
城隍廟的建築挺有特色,從酒店往下看,規模還不小,就是,商業氛圍太濃了,走過去也就算了。穿過地下通道,便是天一廣場。天一廣場的建築有別於南京新街口的各種高樓大廈。多是一些樓層不高的建築排列其間,各大品牌羅列。商場門口有水池,有噴泉,天一生水,遇水生財,不知道是不是想藉此帶來好財運。廣場上好多商家在做活動,售樓的,拍婚紗的,賣化妝品的。你家請個小丑吹氣球,我家掃個二維碼領小禮物。總之就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各有各的生意經。
離天一廣場步行1公裡有個老外灘,有各式老建築。原本準備去看看,可惜天氣太熱,小孩太鬧騰。那就回酒店,第一天別太猛了,好地方在後面。
房間所在樓層比較高,夜裡倒也清靜。拉開窗簾,寧波的夜景都在眼底。計劃單列市,全國GDP前20,實力不是吹的。
另外說個小事,算是提醒。酒店房源緊張,原本我們的房間安排在電梯正對面。我果斷跟前臺說好話,請求她們幫忙換房間。吳老師怪我磨蹭,說反正就一夜,將就一下就過去了。我說你知不知道,我們這個樓層明天一早有大的團隊進來,夜裡小孩如果鬧騰,早上你正是要睡的時候,陸陸續續有人吵著經過,你說能不能休息的好,心情能好的了嗎?
吳老師最大的抗議就是不說話。三句兩句,前臺幫我換了最裡面的房間。溝通的技巧很重要,到哪裡都一樣。
一夜安穩,早起自助早餐還湊合。反正出門在外,如果不是特有錢的那種,最好能不計較就別計較。壞了心情最不划算。舉個慄子,我只打算路邊十塊錢一碗麵將就,面裡有個鋼絲球絲兒。那最好就是不作聲,繼續喝湯吃麵。但如果我吃的是五星級酒店118元的面,那不好意思,面夾生或者爛了,請你重做。對象不一樣,標準不一樣。
天一閣博物館距離酒店步行1.3公裡。中間穿過月湖景區。早上天氣涼爽,那便走著去。樓下有各種品牌共享單車,可惜南通並沒有。走了幾步,果斷支付寶開了一輛給吳老師騎著。
推著兒子,抱著女兒,一路看著寧波市區的街貌和路上行人,天一閣很快就到了。
文字的發明是中華文明的一大創舉,而造紙術和印刷術又使得泱泱文明能夠持久便捷的傳流下來。我第一次知道天一閣,是初中看餘秋雨的散文。天一閣是中國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從明嘉靖一直延續至今,多少次免於天災人禍。孤本善本,這裡都有。
珍貴不止於古籍的收藏,更像是一種文脈的傳承。
餘秋雨在《風雨天一閣》裡說:官運榮華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過傍晚時分差役遞上的那個薄薄的藍布包袱,那裡按他的意思搜集來的舊書。他那小心翼翼翻動書頁的聲音,比開道的鳴鑼和吆喝都要響亮。
少時不解,行年日久才發現那是逃離,那是對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冷眼旁觀,看你宴賓客,看你樓塌了。
天一閣是一座藏書樓,也是一座園林建築。假山流水,亭臺樓榭,分布其中。院裡古樹不少,池塘裡的金魚,兒子女兒非常感興趣。父母還挺有興趣地逛著聊著,我就在一旁跟著,偶爾介紹上幾句,順便幫他們拍拍照。不知不覺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回酒店休息一下,出發往奉化溪口去。穿過市區,新老建築鱗次櫛比。吳老師說,這些建築都好有特色。機場大道一路向西,水泥路面路況不算好,紅綠燈也不少,我和老頭子有一句沒一句的聊,40分鐘之後就是溪口了。
溪口是個鎮。山環水繞,風光秀麗。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臨雪竇山。歷史上也出過南宋丞相魏杞,大詩人戴表元。到了近代,溪口一下子炙手可熱起來,蔣介石在這裡出生了。蔣公是個念舊的人,他沒事喜歡回來看看,不但自己看,還帶著兒子媳婦一起看,那些政客們自然也就紛至沓來。在朝時溪口幽禁過張學良趙四小姐,下野後溪口也是國民政府實際指揮中心。
蔣公衣錦還鄉回來轉悠,失利了繼續回來療傷。現在很多人呢,不順利受打擊,就想出門遠遊。其實吧,療傷的聖地就是故鄉,別扯什麼出門遠遊,換環境換心情。遠遊不是靈丹妙藥,最多算逃離。鄉土才是根,在這裡你看清你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就是這個意思。
我一個人出去探路,在河邊跟當地人聊到蔣公的時候,會發現那感覺很微妙,甚至有點尷尬。也是,你讓當地人如何評價好。你敢把蔣公誇出花來,晚上說不定就查你水錶。也許再過個幾百年,就好比評價項羽劉邦了。到時就不尷尬,也更客觀些。紛說前朝事誰不會。不過要相信王朝始終有更替,歷史會給出最終的結論。
過了武嶺門,就正式進入景區了。說到武嶺門,必須承認蔣公嚴苛的外表下還是有些文藝範,小浪漫的。撇開先前網絡熱傳的南京美齡宮浪漫到死的項鍊圖案不說,武嶺門的來歷也可大說一番。武嶺門是進溪口鎮的必經之路,之前是個小庵堂,旁設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蔣介石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取名武嶺,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一是蔣公崇尚武德,他是王者之師嘛。其二「武嶺」為《桃花源記》中「武陵桃花源」的諧音,蔣公覺得他的老家就是好,就是世外桃源。就是這麼自戀,不服不行。這不,正面請了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寫,他自己的寫在裡面,尊重前輩,蔣公做事還是有一套的。
進武嶺門後,三裡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地方。左邊是文昌閣,右邊是武嶺中學。拾級而上去參觀文昌閣,文昌閣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於武山南端高處,別名「奎閣」,此景又稱為「奎閣凌霄」。原建築造於清代雍正年間,至民國時期已破敗不堪。
1924年,蔣介石回鄉掃墓,出資重建,建成飛簷翹角的兩層樓房,作為自己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蔣介石取名「樂亭」,並作《樂亭記》以述其勝。但溪口人仍稱之為「文昌閣」。(呃,蔣公把公家的地盤佔為己用了?果然是萬惡的資本家!)
當然各位也不要氣憤,要相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1939年12月,侵華日機轟炸溪口,文昌閣夷為平地,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文昌閣始終是一片廢墟。到1987年,人民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文昌閣又回到人民手中。不由感嘆,還是社會主義好啊!
蔣母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中正遵循母意,組建了武嶺學校,也就是今天的武嶺中學。話說蔣公還是很重教育的,要不然怎麼會被教育名人劉文典指著鼻子罵都不發飆。
繼續往前走,蔣氏祠堂。蔣氏宗祠建立年代久遠。清朝康熙年間曾進行過大修繕。如今看到的前半部分為新祠堂,為蔣介石出資所建。很有氣派,族裡人祭祖、看戲等活動都在此進行。如今蔣氏宗祠裡,擺設著蔣氏家族的歷史陳跡,還展出了臺灣問題圖片(臺灣歷史、海峽兩岸關係)以及解說文字,形象地展示了臺灣問題及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
豐鎬房就在不遠處。大家還記得之前大熱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嗎?終極boss建豐同志名字的出處就在這裡。舊時溪口有習俗,即為祖房立名。蔣介石父輩三兄弟,其祖房分別名為夏房、商房和周房。蔣父老三,是謂周房。蔣父病故後,蔣家兄弟分家,各立房名。從上輩「周房」推及西周周文王、周武王的都城----豐邑和鎬京,各取第一字定為房名,蔣介石的祖房故而名為「豐鎬房」。蔣介石依次給兩兒子取字為建豐、建鎬。
繼續往前,玉泰鹽鋪到了。玉泰鹽鋪原本就是個小鋪子,蔣介石祖父、父親在此賣鹽。現在店裡原樣保存了當年的格局,懸掛蔣介石身世的各種歷史照片,因為蔣介石就是在這裡出生的。
可見蔣介石的祖上也不是名重權貴,所以說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階級固化是對概率而言,通道再小,具體到個人身上,你努力擠進去就是了。
溪口博物館亦可一遊。
三裡老街另一側是鼎鼎有名的剡溪。一條寬闊平坦的自然河道,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岸邊綠樹芳草,岸上親水人家。兩岸修起了石駁岸。遠處是青山,腳下是流水。有當地人在裡面遊泳,踩水,洗衣。自然和諧,歷史感、現代感並行。正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隔天要起早上山,問了人來當地超市備些乾糧。其實也就步行1公裡多點,就明顯感覺進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區。大超市,農貿市場,藥房,都有。銀鳳廣場上好多了人在跳廣場舞。這就是煙火氣呀。
廣場上殘疾人在演唱,《我是否也在你心中》別有一番滋味。愛心箱表個心意,多少年了碰到自力更生的我多是敬意。至於那些路邊乞討的,不好意思。
雪竇山集散中心距離酒店不遠,開車也就十來分鐘。參觀雪竇山景區,必須乘坐景區的大巴上山。這點跟黃山很像。那就把車子停在雪竇山集散中心。停車場很大,車子不多,估計是非節假日的緣故。停車費十元。
雪竇山集散中心門口立著一個超大的彌勒佛木雕。告訴你這是誰的地盤。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買好交通票,就可以排隊上車了。山路很窄,司機技藝高超,一路盤旋而上。沿途可以刺激地欣賞山景,因為多少次覺得車子要撞上。大約20分鐘車程就到了上隱泉停車點。從上隱泉下車的好處在於,一路基本是走下山路,不用費力爬山。
山上風景秀麗,瀑布溪流值得一看,山下雪竇寺以露天彌勒佛像最為搶眼。
依次遊覽上隱潭、中隱潭、下隱潭,這裡是雪竇山最精華的部分,一條溪流在峽谷中形成三個潭,尤其是晴天的時候,下隱潭還可能看到彩虹。
下隱潭觀光車西站,乘觀光火車前往千丈巖瀑布,而後轉乘索道上到妙高臺。索道上還可以俯瞰千丈巖瀑布全景。
妙高臺曾是蔣介石的別墅,現在陳列著一些歷史文獻。最為重要的是,妙高臺自古就是雪竇山登高攬勝和避暑的聖地,這裡有一個平臺,視野廣闊,是觀賞風景的好地方。站在妙高臺上,遠處亭下湖的景色可盡收眼底。
從妙高臺後面的小路一路下行,經過張學良幽禁地,步行十來分鐘便是雪竇寺,這裡是彌勒佛的道場,寺院是新修的。這裡有一尊金光閃閃的露天彌勒大佛,不少人來這兒「抱佛腳」求平安。
總的來說,雪竇山真是個好地方。他不似三山五嶽,永遠人潮湧動。出來遊玩圖的就是片刻的清靜。山勢不陡,牽著小孩也可行走自如。山上多處休息地。累了,就坐著看美景。聽蟬聲,賞綠意,覽溪水。這正是: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天一生水,書藏古今。
桃源何處,武嶺有夢。
美哉,寧波!何日更重遊!
——東遊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