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同鬼神一樣是人這一生最虛無縹緲的存在,夢的存在給了我們愉悅,恐懼和迷惑。有的人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付之一笑;有的人做了一個恐怖的夢,憂心忡忡。
「無論我們夢中出現了什麼,它們總是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材料,從圍繞現實的理性生活中取得材料......無論得到怎樣離奇的結論,夢絕不可能完全脫離這個真實的世界。」這是話出自《夢的解析》,這本書的作者是奧地利心裡學家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被認為是一本撼動世界的巨著,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從心理學,宗教,文學以及人類學角度,提出著名的「夢是欲望的滿足」的看法,再解釋「夢的外顯內容」和「夢的內隱內容。」
夢書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做。」中國古人會借夢聊表達當時不能明說的事情,所以夢就成了文學作品中重要的一個因素,讀者通過書中主人公的夢來猜測他的未來命運,這就體現了夢不可能會離開現實世界。唐朝時期,是夢小說發展的高峰,大家耳熟能詳的《枕中記》就是夢小說的典型代表。有夢的出現,就會有人去破解這些夢。唐朝也是佔夢的黃金時代,到了宋朝就呈現出衰落的趨勢。
佔夢的專門著作為夢書,夢書中有佔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夢象之辭、釋夢之辭、佔斷之辭。
夢像之辭,是記述夢象的文字。句式為:夢得......後面加上你夢見的畫面。「履襪為子,屬體末也,若夢得履襪者,必有子息。」其中「夢得履襪」就是夢象之辭。
釋夢之辭,顧名思義就是解釋夢的語言。「丈尺為正長短也。夢得丈尺,欲正人也。」其中的「丈尺為正長短也」為釋夢之辭,為下一步得出夢的結果提出現實的理論依據。
佔斷之辭,是夢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放在最後。佔夢的結果用吉和兇來表達 ,可以說表達的是十分直觀。「夢見日月照人者,富貴。」 富貴就是佔斷之辭。
佔夢的類型
古人相信夢一定的上天或者是祖先給予的暗示,要根據他們改的暗示行事,不然就會遭受懲罰。再加上自漢代以來出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層意識就更加強烈。在歷史的洪流中,普通百姓,官員的夢當然會被遺忘,而古代帝王的夢就被清晰地記載史書中,因為可能就是君主的一個夢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夢有古代政治君權結合緊密,統治者通常會用一個夢來掌控輿論,神話自己。在唐朝之前,通常是一位帝王的母親夢見了一條龍,藉此來說明自己是天選之子。到了唐朝可能「夢龍」已經都被前朝的帝王玩膩了,所以唐朝的帝王母親們都很少夢見龍和日。
唐朝開始了另一種玩法,在登基前帝王們造出一個夢,是自己夢見的而不是母親。
「夢休徵上隋文帝未貴時,常舟行江中。夜泊中,夢無左手。及覺,甚惡之,及登岸,詣一草庵。中有一老僧,道極高。具以高之。老僧起而賀:『左無手者,獨拳也,當為天子。』」夢見斷左手,在爭天下時期顯然一個兇兆。老僧的一席話,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實際上就已經默認為楊堅就是未來一統天下的人。
隋煬帝曾經夢見洪水將都城淹沒,便遷都大興,也懷疑到了李淵頭上。當時的佔夢者就解釋「洪水,即唐高祖之名也。」預示了李唐王朝會取代楊隋王朝,百姓在隋煬帝統治末期深受世道混亂之苦,有了這一個語言無疑是加速了隋王朝的滅亡。
第二個發生在統治者為剷除異己,鞏固權力的時候。皇帝的言外之意就是,並不是我想殺你,這是神的旨意,不可違背。唐末,宦官勢力膨脹。李輔國為唐代宗所殺,李輔國目無人君,代宗逐漸厭惡他。在他被殺之後,代宗假裝不知道。告訴身邊的人:李輔國不是我殺的,是玄宗派高力士帶著百號騎兵將他就地正法。我還疑惑,高力士說這是明皇的命令。這顯然是代宗為了殺李輔國編造的一個夢,因為代宗得罪不起當時的宦官集團,畢竟他們手握重兵。
還有科舉應試類,生死情愛類等多種類型,這裡就不過多解釋。
佔夢的方法
由於社會上普遍相信以及唐朝皇帝特別喜歡拿夢說事,佔夢者的能力也隨之增強。我們已經看見了唐朝歷史的結果,發現所佔的夢都成為了事實,那麼佔夢者是運用什麼辦法來解釋夢。
第一,直解法。有的夢的夢象所預示的吉兇會比較清晰,這時候就運用直解法。這類夢自己結合生活場景就能大致猜出是吉,還是兇。直夢大多與鬼神相聯繫,夢中揭示吉兇多半也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聽說有的地方有習俗是,預兆是兇的夢一早起來不與他人言說。「凡人夜得惡夢,早起且莫向人說,虔淨其心,以墨書此符安臥床腳下,勿令人知。」當然,現在可能很少有人會這樣做了。我一般都是說出來,目的是為了消除恐懼。
第二,象徵法。夢中所出現的事物,再根據現實生活中事物的特點來判斷蘊意。《周公解夢》就是象徵法的典型書籍,所涵蓋的事物繁多。在唐代的佔夢小說中,多出現動物。「夢見鳳凰,主召賢。」「夢見乘白鶴,得仙道。」
第三,測字法。測字法中有蘊含了解字,析義,諧音,反語四方面。將夢中的夢象轉化為漢字,漢字有具體的意思,就可以解釋夢的意思。「夢見棺木,得官,吉。」「夢見妻帶刀子,有子。」這兩句就是典型的用諧音解釋了夢。
夢作為一種文化,佔夢也成了中國的古老文化,佔夢文化在唐朝迎來了它的發展高點。夢,雖然很縹緲,但是它依然是一種現實存在。
參考資料: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方愛華碩士論文《唐代小說中的佔夢文化研究》
葛瑩瑩《從《酉陽雜俎》看唐朝的佔夢文化》
高飛燕碩士論文《唐代寫夢小說敘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