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臺,豈是「法外之地」

2021-01-17 中國江蘇網

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假冒偽劣頻現,

部分平臺姑息縱容

鑑於二手交易的特殊性,平臺作為買賣雙方的信息服務中介,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規則。據省消保委監督部主任趙鑫介紹,閒魚、轉轉、閒轉、找靚機等11個二手交易平臺均有專門的二手交易規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臺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帳號等處理。但部分平臺規定尚未落實到位,甚至還有平臺對售假行為姑息縱容。

在閒轉、花粉兒、轉轉等多個二手交易平臺,商品銷售頁面甚至直接標明「高仿」「復刻」等字樣,但平臺並沒有進行監測或作相應處理。在閒轉平臺諮詢售賣假貨問題時,客服回答稱有假貨可以舉報,但如果賣家註明是假貨、高仿,買家不介意就行。

南京市民趙鍾丁曾在閒魚平臺上購買了一個蘋果耳機,雖然事先向賣家索要購買發票、產品條碼等驗證真偽,但到手後發現仍是假貨,耳機音質非常差。「職業賣家在發布商品信息時還會給自己『加戲』編故事,比如去北京旅遊時衝動消費購買,很多東西急需『回血』,年會抽獎抽中兩個想轉賣一個等。」賣家往往會做很充分的準備,發票、條碼等看起來非常像真的,「發現耳機是假貨後我立即在平臺上發起退款,此時閒魚出現提示,說該賣家近期內有超過30筆退貨交易,很明顯這是職業賣家了。」

「無論是個人還是職業賣家,賣假貨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無論在哪個平臺都是不允許的。遇到賣家標明高仿、非正品時,消費者應及時向平臺投訴舉報。同時平臺自身也應履行審核義務,制止侵害消費者權益、侵犯智慧財產權等行為,如果不制止,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陳佳說。

此外,二手交易平臺雖然明確規定禁止發布涉及人身隱私、色情低俗、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等商品信息,但在閒魚、轉轉、閒轉等多個平臺,均存在色情漫畫、盜版網課、假證等內容。部分平臺雖然屏蔽了藥品、醫療器械、煙、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溝通投訴不暢,

消費者維權難

調查中,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的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鹽城一消費者在某平臺花費20元購買手機盲盒,賣家稱其內有手機配件,收到貨後發現只有一根皮筋,要求退貨。賣家提供的退貨地址在新疆,快遞費就需倒貼20元。部分平臺的賣家故意誘導消費者脫離平臺進行線下交易。其中,58同城二手交易板塊,發布的大部分二手信息僅支持在線諮詢和電話溝通,沒有線上支付環節,消費者只能脫離平臺線下交易。有騙子故意發布低價商品,要求加微信或QQ等推送釣魚網站假連結讓買家付款,隨後拉黑跑路。還有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閒置的名義賣一手產品,逃避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二手交易平臺售後服務參差不齊,部分平臺溝通、投訴渠道不暢通,消費者維權難。閒魚、58同城人工客服查找難,需多次輸入「人工」或一定時間等待才出現;找靚機購物諮詢客服排隊時間較長,智能客服售前無法接通;花粉兒平臺諮詢客服,出現長達幾個小時數次諮詢無人回應的狀況。陳佳直言,對於如何監管二手交易平臺,國家目前沒有系統明確的法律規定,產生爭議、糾紛之後,只能看它們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一些規定。

規範市場秩序,

監管機制亟需優化

此次調查的網絡問卷顯示,「加強物品發布信息的審核管理」「建立用戶相互評價的管理機制」,成為消費者票選最高的兩條建議。對此,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應在《電子商務法》的基礎上,儘快出臺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加強對行業監管和違法行為的約束並壓實平臺責任,淨化平臺信息發布內容,從用戶入駐、信息發布、宣傳推廣、交易安全、售後保障、違規處罰、糾紛解決等方面全方位把關治理,提高準入門檻,落實實名認證,強化賣家資質審核。

除了加強監督管理,二手交易平臺還需要構建公平、誠信的交易環境。買賣雙方都應當依照誠實信用原則進行交易,對買賣雙方誇大宣傳、隱瞞關鍵信息、虛假交易等不誠信和違法違規行為,應納入誠信評價體系,將違規記錄計入個人誠信檔案。在平臺建立紅黑榜,對違法違規用戶進行平臺公示、取消資格等,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賣家予以封號等處罰,建立完善的處罰機制。

平臺是糾紛解決的主要責任人。趙鑫認為,二手交易平臺應進一步完善售後服務機制,提高智能客服關鍵信息識別技術,提升人工客服糾紛解決效率,探索智能監管模式,創新科學有效的關鍵信息識別系統,從源頭妥善化解糾紛;其次,針對職業賣家充斥平臺情況,應當參照執行7天無理由退貨等售後服務規定,維護電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省消保委計劃在本月底對58同城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開展集中約談,就信息發布機制及審核處理規則、售後服務流程及處理機制等內容進行探討,並與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制定團體標準,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地規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市場秩序。

記者 洪 葉

相關焦點

  • 亂象叢生,二手交易平臺成「法外之地」
    對此,近期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找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議。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 假貨、違禁信息頻頻出現 二手交易平臺上的商品信息五花八門,鑑於二手交易的特殊性,平臺作為買賣雙方的信息服務中介,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規則。
  • 亂象叢生,二手交易平臺成「法外之地」_新華報業網
    對此,近期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找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議。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  由於房屋、車輛等大宗交易的特殊性,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涉及日常生活消費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等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 賣「原味」絲襪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涉嫌情色交易
    李小姐說,她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自己閒置的一雙高跟鞋,然後發了一張自己穿著鞋子的照片,結果引來大量留言。「他們的關注點根本不在鞋子上,而是我的腳。」李小姐氣憤地向平臺投訴,那些留言才被刪除。半月談記者在某頁面看到,一賣家曬出一款低胸連衣裙,並配有穿著此款衣裙的不露臉女性照片。
  • 個人信息被出售,二手交易平臺亟待完善
    文丨木子 審丨易桉 隨著大家購物方式的轉換,許多新的線上交易平臺不斷興起,近年來,人們對於二手物品的回收利用也更加關注,物品的再回收利用效率提高,一些二手平臺交易軟體也逐漸興起。
  • 個人信息待價而沽,二手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近日,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 不要落入二手交易平臺「殺魚盤」陷阱
    如今,不少消費者通過二手交易平臺將閒置物品轉給別人,這樣既可以讓閒置物品循環利用,又能讓自己賺點零花錢,但這也讓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  《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利用二手交易,誘騙買家私下聯繫並點擊虛假連結付款,這種網絡詐騙有一個專屬名詞叫「殺魚盤」。
  • 二手交易平臺涉嫌默許售假,還要裝聾作啞到何時丨光明時評
    二手交易平臺自有存在的現實意義,但是不能因為它有存在價值,就放任自流,平臺也不能因為契合了時代發展就可以野蠻生長。「有一個賣家,他聲稱自己在售賣小姐姐,有意者私聊……直接把圖片和視頻都發了過來,都是有關於淫穢色情方面的。」這是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一名體驗調查員在某二手交易平臺體驗調查中發現的情況。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
    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 同質化競爭背後 二手交易平臺如何「分流」 ?
    經過兩年多發展,二手閒置品交易社區不斷湧現,但一度陷入同質化競爭局面,總體市場熱度不慍不火。差異化服務的試水讓人看到了模式創新的苗頭。「先有閒魚,後有轉轉。」上海一位年輕媽媽李蕊平時喜歡在這兩個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一些母嬰用品,同時也把閒置不用的電子產品轉手出去。「對方認證的信息越全,越能讓人對交易放心。」她說。
  • 公司: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轉轉
    首頁 > 公司 > 關鍵詞 > 轉轉最新資訊 > 正文 公司: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轉轉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屢禁不止?閒魚「動真格」了,「出手」整治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會選擇將衣服就那樣閒置在家裡;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將衣服拿到二手平臺上去賣,希望能夠賺一點錢。據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了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規模。 閒魚應該是不少人都會使用的二手交易平臺,據阿里曾經公布的財報顯示,閒魚年交易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
  • 二手交易物物交換哪個平臺靠譜?安全嗎?
    不少朋友會選擇二手交易平臺獲得經濟補償,那二手交易物物交換哪個平臺靠譜?安全嗎?物物交換平臺的優勢不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可以前往久旺易貨網這樣的二手交易平臺置換舊物,物物交換的交易原則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物品的價值,物品不會一次性貶值,因為物品還能使用,因此他的使用價值不受時間的影響,在久旺易貨網物物交換對個人來說有利於保證產品價值,而對於企業來說,通過以物換物的交易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現金成本,有效清理庫存。
  • 有哪些靠譜的二手交易平臺?95分閒置潮流交易值得擁有
    但這讓年輕人更輕鬆自豪享受潮流帶來的愉悅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相關的球鞋、衣服、手辦、數碼產品等一經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很多潮流達人不得不轉向二手交易平臺!  現在市面上的二手交易平臺很多。但絕大多數的平臺都缺乏相應的鑑定服務,更由於買賣雙方在空間上的距離,從而容易造成消費者財產上的損失。
  • 【防詐專輯】@所有人,"二手交易平臺"又出事了!
    【防詐專輯】@所有人,"二手交易平臺"又出事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某二手交易平臺詐騙多
  •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受到很多買賣閒置物品的買家及賣家的青睞,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正規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都有自己應對機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鑽空子,規避正常交易流程,實施詐騙,滿滿的套路等著毫無防備的買家、賣家「入坑」。
  • 鹹魚二手交易平臺,—我逛閒魚的一些經驗
    作者:FF_2在第一個月的第二天,鹹魚二手交易平臺 沒有什麼可以做的,看著我那堆二手電子產品,突然發表了他關於阿姨的第一篇文章「
  • 缺標準、多套路……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隱憂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
  • 奢侈品二手交易平臺哪個好?超400萬人選擇只二
    無論從商品定位、品類和商品品質等各方面看,只二在二手奢侈品的經營上都是比較專業的,這種類型的二手交易平臺,可以讓用戶在消費欲望和實際需求上取到平衡點,花更合理的價格,享受到更優質的生活。
  • 買的賣的都害怕|小心二手交易平臺這些「坑」!
    但隨著二手買賣網上交易的日益普及,各種問題也湧現出來,二手商品估價、質檢沒有規範……導致消費者對平臺信任度下降。如何在拍拍、閒魚、轉轉等相關平臺上真正安心的交易,成為買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平臺又該如何應對呢?耿先生喜歡在閒魚上買賣一些閒置的二手電子產品,他近期賣了一個二手手機和一個二手kindle,「一開始感覺挺好的,環保、省錢、實用,都是個人之間閒置物品交易。
  • 二手交易平臺調查:九成用戶有糟心經歷 部分涉嫌默許售假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4日電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14日發布報告稱,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套路多,超九成用戶有過糟心經歷。過半數消費者遭遇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職業賣家充斥平臺;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6.8%用戶未追回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