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劇在大陸播出的「復興」之年

2021-02-08 映畫臺灣

2019年,臺劇的大爆發之年。

一度在大陸已被漸漸遺忘的臺劇,在大陸的播出平臺完成了「破冰」式的「復興」。

據豆瓣最新發布的2019年電視劇得分排行,排在前兩名都是臺灣電視劇,分別是《我們與惡的距離》(9.5)和《俗女養成記》(9.1),這種「壯觀」的場面,從來未見。

2019年3月24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公視」開播,播出後好評如潮,大陸部分對新劇敏感的觀眾,也通過不同的渠道看到了這部劇,豆瓣得分高達讓人吃驚的9.5,連該劇的導演林君陽在接受【映畫臺灣】專訪的時候都說:我覺得《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分數有點誇張了

2019年4月21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公視」播出最後一集,3.4的收視率創下了本年度臺灣新劇的最高成績。

本來,由於《我們與惡的距離》敏感的題材,很多人壓根就沒想過它能在大陸播出,但兩個月後,6月24日,鵝廠宣布獨家開播《與惡》。誰都不知道這兩個月裡發生了什麼,有錢任性的企鵝爸爸竟然買下了《與惡》的大陸網絡獨家播放版權,說播就播。

延遲兩個月播放,可能和購買版權,審查,以及修改部分內容有關。

當HBO亞洲的LOGO和鵝廠的標識同框的時候,會覺得有一種跨次元的感覺

劇末還出現了臺灣「公視」的標識

雖然有看過臺灣播出版的觀眾說,鵝廠播出版刪減了部分內容,但《與惡》能在大陸正規渠道播出,本身就已是奇蹟了。

此外,鵝廠還在暑假,上線了臺劇《遺失的1/2》,陳意涵的導演老公許富翔的新作。

不過這部劇雖然是在臺灣製作,主創也都來自臺灣,但它還是有一些大陸的痕跡,比如根據大陸文學作品改編,出品也是鵝廠自家公司。

不過,臺灣新晉男演員林哲熹,2019年兩部有重要角色的電視劇,都實現了大陸平臺的播出。

《我們與惡的距離》

《遺失的1/2》

此外,鵝廠還引進了2019年夏天引發熱烈討論的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但是因為該劇尺度那是相當的大啊,所以大陸播出版是有刪減的。

另外,《我們不能是朋友》還同時在愛奇藝平臺上線

讓人意外的是,《我們不能是朋友》紅了女二號袁艾菲

由於愛奇藝在臺灣地區也是較早進入網播平臺的大鱷,所以他家會把在愛奇藝臺灣的一些播出的劇集甚至自製劇,放到大陸平臺播放。

像是愛奇藝臺灣的自製劇,在臺灣臺視播出的《如果愛,重來》,在大陸愛奇藝平臺也可以看到。

這部劇由婚後事業一路走高的柯佳嬿和張書豪主演。

另外,愛奇藝還播放了偶像劇女王楊謹華,在《一把青》四年後再次擔綱女主角的新劇《我愛顧家男》。

一直在臺灣文藝電影中有不俗表現的男演員黃健瑋,則是首次挑戰主流電視劇男主角。

金馬最佳女配得主呂雪鳳,則是在《16個夏天》之後,再次出現在大陸小螢屏

2019年愛奇藝還引進了2018年引起話題大討論的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2019年5月,愛奇藝還播出了臺灣團隊製作,在大陸取景的純網劇《N世代之青春降臨》,講的是一群臺灣年輕人在北京創業的故事,臺灣新生代小生林柏叡首部「登陸」之作,只可惜這部劇拍得太「假」了,沒有多大影響力,以至於連豆瓣都沒開分

2019年夏天,愛奇藝還同步引進了製作宏大精良的懸疑罪案臺劇《浮士德遊戲2》,豆瓣得分7.2。

這部劇的卡司也是電影級別的,包括同期和老婆賈靜雯唱「對臺戲」的修杰楷

入圍金馬56最佳女配角的姚以緹

近年來在臺灣影壇很活躍,曾入圍金鐘獎的黃尚禾(延伸閱讀:新臺灣電影四子第一彈--黃尚禾)

實力女星鍾瑤,她的前男友吳慷仁演了該劇的上一部

另外還有金馬56入圍影后的柯淑勤

金馬最佳男配角得主吳朋奉

香港在臺發展的演員古斌

資深演員庹宗華

資深演員李興文

愛奇藝還在2019年引進了臺灣公視2018年播出的年代劇《奇蹟的女兒》,這部劇算是臺劇裡非常罕見的題材,講述的是1970年代臺灣加工出口區女工的故事,改編自臺灣著名的小說家楊青矗的《工廠女兒圈》,演員包括溫貞菱、連俞涵、孫可芳、林哲熹、黃鐙輝。

作品在一年內第三度被大陸引進,林哲熹堪稱「奇蹟的男兒」(延伸閱讀:黃豆豆專訪林哲熹)

《奇蹟的女兒》也是相當有品質保證的,不僅由臺灣中生代著名導演鄭文堂執導,還在2019年10月獲得金鐘獎最佳迷你劇獎。至此,今年金鐘獎上三部大獎得主,戲劇節目獎《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電影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迷你劇獎《奇蹟的女兒》,全部引進大陸平臺,皆大歡喜。

愛奇藝還在2019年引進了2007年的經典臺灣偶像劇《我在墾丁天氣晴》(拿的是全新的2019年播出許可證),畫質感人,引發一波回憶殺。

這還沒完!就在今晚(12月22日),鵝廠和愛奇藝聯手,同步開播臺灣年末爆款新劇《想見你》,每周日更新兩集。只是很討厭,又是VIP會員福利,不僅同步,還會始終多看10集,好在沒在會員之外再加收錢了(延伸閱讀:《想見你》男主許光漢超級安利文)

以及,《想見你》的豆瓣分又漲了,從前兩天的8.9跳升到9.0,不知道大陸開播後,分數會不會超過年度第二名《俗女養成記》的9.1呢?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及截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

771539504@qq.com

【映畫臺灣】臺北聯絡人:

劉    旭

郵箱:315861106@qq.com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

相關焦點

  • 2019,《我們與惡的距離》引領臺劇在大陸播出的回暖之年
    2019年,臺劇的大爆發之年。一度在大陸已被漸漸遺忘的臺劇,在大陸的播出平臺完成了「破冰」式的「復興」。據豆瓣最新發布的2019年電視劇得分排行,排在前兩名都是臺灣電視劇,分別是《我們與惡的距離》(9.5)和《俗女養成記》(9.1),這種「壯觀」的場面,從來未見。
  • 臺劇四十年,何以崛起?何以低迷?何以復興?
    近來的臺劇的確給予觀眾不少的驚喜,2019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奠定了臺劇起勢的基礎。2020年臺劇仍在持續攀高,Q1一部《想見你》大膽地融合了「懸疑」和「愛情」這兩大元素,為臺式清新愛情故事注入新的活力,該劇一經播出便以黑馬的姿態殺出重圍,迅速斬獲了好口碑與高播放量。
  • 2018臺劇在大陸播出的(超艱難)總結【臺劇新報】
    以現在的現實狀況,全新臺劇在大陸電視臺渠道,基本上也是「零亮相」但在網絡平臺,則要好一些,這一年,好歹還是實現了一些些全新主流臺劇,在大陸正規網路渠道的亮相友情提醒,我們也只聊臺劇通過正規合法渠道在大陸的亮相咯好在呢,現在主流的幾個網路平臺,都還保留著臺劇的頻道比如,某狐,點到電視劇頻道的臺灣部分,選擇最新,映入眼帘的是
  • 國際流媒體一抓就靈,臺劇以最不「臺劇」的方式走向復興
    不過,線上視頻平臺的成立卻沒有打破臺劇的沉寂。僅僅把自家內容放到線上同步播出的行為,並不能徹底改變臺劇缺乏高品質內容的命運。 真正算為臺劇注入一股活水的,是2016年成立的「植劇場」。 「植劇場」由臺灣導演王小棣牽頭,聯合7位導演一起成立,獲得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95%的注資。
  • 想見你,臺劇的復興
    這部一開始並不被看好的臺劇,開播之初,反響平平,前兩集也很像以往臺灣偶像劇的「俗套」畫風,因此豆瓣開分時是8分。但隨著播出的推進,劇情低開高走,反轉不斷,口碑與聲勢也一路高漲。目前豆瓣評分已漲至9.2分,打分人數超過20w。
  • 一年三部9分+,臺劇復興有盼頭了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Nico用電影捅破生活最後一層窗戶紙2019,是中國臺灣電視劇的爆發之年。2000年,由日漫改編而來的《麻辣鮮師》,率先打開了臺灣的偶像劇市場。第二年,《流星花園》開播,以霸屏的頂流之姿,成為臺劇歷史上的劃時代之作。以此為開端,臺劇正式從以瓊瑤為代表的「言情時代」跨入了柴智屏為代表的「偶像時代」。
  • 2019年三部臺劇豆瓣評分破9,最新這部鵝廠旋風般買了版權,今日開播
    2019年,臺劇的大爆發之年。 一度在大陸已被漸漸遺忘的臺劇,在大陸的播出平臺完成了「破冰」式的「復興」。 此外,鵝廠還引進了2019年夏天引發熱烈討論的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但是因為該劇尺度那是相當的大啊,所以大陸播出版是有刪減的。
  • 被《我們與惡的距離》「打回現實」的臺劇,全面復甦於2019年?
    文 | 阿澀作為2019年壓軸出場的臺劇《想見你》,在《慶餘年》《大明皇妃》《錦衣之下》等古裝劇的左右夾擊下成功突圍,不僅在微博引發網友熱議,更是以9.2的豆瓣評分,排在2019年華語劇豆瓣評分的第二位。
  • 9.2分《想見你》大結局,再度吹響臺劇復興的號角
    從去年開始,臺劇的表現就令人側目,上半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被譽為「近十年最好的臺劇」,豆瓣評分高達9.5分;金馬影后謝盈萱主演的《俗女養成記》評分也有9.1分;再加上《想見你》,臺劇一年之內有三部衝進「9分俱樂部」。這三部臺劇都刷新了內地觀眾對臺劇的傳統認知,早期盛產狗血偶像劇的臺劇正在駛入變革之道,創新題材、反映現實、主題深刻的臺劇愈發受歡迎。
  • 接連製造刷屏爆款、四年蟄伏後復興,臺劇到底做對了什麼?
    年在大陸拿下收視第一,豆瓣評分8.9分之後,再無臺劇可以超越其成績。2015年,臺灣年度收視冠軍是平均收視2.24%的《武媚娘傳奇》。這似乎也隱隱預示了臺灣電視劇和大陸電視劇接下來數年的地位轉變。這也是《我們不能是朋友》和一些無腦發糖、毫無邏輯劇情拼湊起來的青春偶像劇之差別所在。 從曾經的夢幻偶像劇到現在的殘酷現實題材,對現實、對人性、對社會的剖析和觀照,面對發展的頹勢,臺劇決絕地撕下過去舊的標籤,對內容加深立意、擴大格局,對製作精雕細琢、千錘百鍊,至此才真正華麗轉身,走向復興之路。
  • 雖有賀軍翔楊丞琳新劇,但臺劇2018年在大陸表現依然比較慘
    以現在的現實狀況,我們口中的那種所謂真正的「臺劇」,在大陸電視臺渠道,基本上也是「零亮相」但在網絡平臺,則要好一些,這一年,好歹還是實現了一些些主流臺劇,在大陸正規網路渠道的亮相我們也只聊正規合法渠道的臺劇在大陸亮相咯好在呢,現在主流的幾個網路平臺,都還保留著臺劇的頻道
  • 顛覆偶像套路、直擊社會議題,《想見你》背後的臺劇復興
    在臺灣中視播出5集後,愛奇藝、騰訊視頻買下版權引進大陸,在幾乎零宣發的情況下,《想見你》在豆瓣獲得9.2分的超高評價。嚴格意義上,《想見你》並不是引發全民觀看的收視爆款,在兩個平臺的播放量排名剛好擠入前十,觀眾平均年齡為22歲。不過,根據云合數據,在大結局播出後的第三天,《想見你》的輿情熱度仍然保持前三。
  • 35萬成本一集的《想見你》帶領臺劇復興,我們呢?
    但事實是,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和《想見你》相繼以豆瓣高分和高討論度的熱劇姿態在內地播出。題材多樣又現實、製作精緻,臺劇似乎擺脫了10年前偶像劇霸屏的態勢,走入另一個階段。麻怡婷反倒覺得這是種巧合,「因為這幾部戲都是不同公司的。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幾部戲剛好在題材上是內地不會過的。」
  • 臺劇復興啟示錄
    對於大陸觀眾來說,這類象徵著流行文化的臺劇自然是吸引力十足。可惜好景不長,多年積攢下來的優勢,在2010年前後便迎來了逆轉。隨著內地經濟騰飛,大量影視製作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紛紛加入戰局。在動輒千萬投資的國產劇面前,臺偶劇的服化道、畫面水準被狠狠吊打。
  • 頭條丨9.2分《想見你》大結局,再度吹響臺劇復興的號角
    這三部臺劇都刷新了內地觀眾對臺劇的傳統認知,早期盛產狗血偶像劇的臺劇正在駛入變革之道,創新題材、反映現實、主題深刻的臺劇愈發受歡迎。在沉寂多年之後,臺劇復興勢頭已然顯現。《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等優質臺劇讓人們看到了臺劇復興的希望。 臺劇復興,這句話的前置語境是臺劇已經沒落很久了。 不少內地觀眾對臺劇的印象還停留在臺灣偶像劇的層面,可掐指一算,距離我們熟悉的《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惡作劇之吻》等偶像劇已經超過十多年了。
  • 【觀察】2019臺劇回歸現實,迎來全面復甦?
    作為2019年壓軸出場的臺劇《想見你》,在《慶餘年》《大明皇妃》《錦衣之下》等古裝劇的左右夾擊下成功突圍,不僅在微博引發網友熱議,更是以9.2的豆瓣評分,排在2019年華語劇豆瓣評分的第二位。2019年,臺劇交出的這份成績單著實漂亮,一掃多年來的頹靡之勢。而一年的華麗蛻變並非是幾部優質劇集的偶然上映,在這背後,是八年多的漫長蟄伏與不斷試錯,包括三年來從內容創作到製作模式的革新。
  • 36萬人「真香」的《想見你》,是臺劇蓄謀已久的「復興」縮影
    的確,超過36萬人在豆瓣打出的9.2分,讓我們看見了臺劇在摒棄偶像劇路線之後的另一種爆發可能。自2001年《流星花園》橫空出世風靡全亞洲後,偶像劇在接近十年內都是臺劇最大的標籤。劇中男女主皆分飾兩角,觀眾在被2019年的黃雨萱與1998年的陳韻如、1998年的李子維與2010年的王詮勝在多維時空中跨越靈魂與生死的愛情感動時,也沉浸於編劇基於莫比烏斯環循環打造的懸疑分鏡中。
  • 臺星回流成潮,是臺劇復興,還是方便就近帶孩子?【臺劇新報】
    2018年是宋芸樺的高光之年,接連兩部大陸喜劇片《猛蟲過江》和《西虹市首富》上映,讓她在大陸知名度大增。尤其是後者,票房破25億,宋芸樺至今還保持著在大陸電影中擔綱女主角票房最高的臺灣女演員的紀錄。仔細看利晴天的事業軌跡,2018年之後就沒有什麼臺灣的作品了,而2020年到現在,就有主演的三部大陸網絡劇播出,證明臺星回流的趨勢之下,依然有事業幾乎完全轉移到大陸發展的臺灣演員。
  • 豆瓣9.2分,現象劇《想見你》扛起「臺劇復興」的大旗
    近期,「臺劇復興」這個詞屢現報端,一切都源於《想見你》,一部在內地與臺灣都有現象級收視表現,成功攻佔微博、知乎、豆瓣、Ins、Twitter等所有輿論高地的開年第一現象劇。《想見你》(臺版)的前2集迷惑性很強。當你得知近期有一部臺灣偶像劇在豆瓣拿下9.2罕見高分,於是愉快打開前兩集想一探神劇究竟時,你大概率是會罵街的。
  • 高光臺劇《想見你》照亮「題材隱痛」
    臺灣電視劇在大陸市場已經沉寂多年,但從《荼蘼》《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始,消失在大眾視野內的臺劇似乎捲土重來,回到了當年的鼎盛時期。這種「復興」是如何發生的?它意味著什麼?我們對臺劇的廣泛好評,映射我們對大陸電視劇創作的何種期待?今天推送的文章,從當年臺灣電視劇的鼎盛時期講起,討論了今日「臺劇復興」的相關評價。我們現在對臺劇的評價,似乎有過譽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