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也有大炮!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

2021-01-18 老特有話說

各位看官注意啦,今天兵哥給大家帶來的是滿滿的乾貨!話不多說,讓我們直奔主題吧。

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用於攻擊坦克、裝甲車輛、自行火炮,殲滅和壓制暴露的有生力量及火器,摧毀敵野戰堅硬工事及火力點等。該武器於1999年12月20日出現在駐澳部隊輕武器裝備中,並於2000年8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駐港部隊武器展示會上展示。

PF98的發射系統由發射筒和發射架組成,分為連用型和營用型兩種,發射筒壽命大於200發。空心發射筒採用薄金屬內襯,由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纏繞而成,不僅強度高、有效減輕了武器質量,還可使發射筒重複使用,降低了資源消耗。

PF98式120毫米火箭的技術起點高,綜合性能優良。在設計上採用了大量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使用複合材料,武器質量大大減輕;技術含量高的火控系統使有效射程和反應速度提高;採用串聯戰鬥部技術,可有效擊穿披掛反應裝甲的北約重型三層靶。其綜合性能遠遠超過了我軍現裝備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和PF89式單兵火箭筒,就連俄羅斯RPG27式、德國「鐵拳」系列、瑞典「卡爾」M3等火箭筒也無法與之相媲美。因此,堪稱步兵手中的「大炮」。

其優良性能主要表現在:威力大、破甲厚度可達800毫米,能有效擊毀現代主戰坦克;火控系統完備,能適應多種天候作戰;有效射程遠,達800米(破甲彈);機動靈活、操作方便,既可單人操作,也可由二人操作使用;性能可靠,筒身前後安裝有前後護帽,保護射手免於被燒傷,在閉鎖裝置上裝有閉鎖插銷,可防止大射角射擊時火箭彈後滑。

簡要總結優點:

1. 威力大。破甲彈擊穿臺灣M60主戰坦克以後有比較PF89更大的後效;多用途彈在PF89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威力。

2. 重視夜戰能力。連用和營用微光瞄準鏡夜視距離分別為300m和500m;成像清晰,供夜間在星光條件下作戰,提高了射手夜間作戰能力。在此之前解放軍的火箭筒普遍沒有配備夜視儀。

3. 連用光學瞄準鏡由可變閃光電路盒、鏡管和俯仰鏡體等組成,主要用於晝間觀察和瞄準。放大倍率為4倍,鏡內有和PF89式相類的測距曲線尺,測量目標距離同時裝定射擊標尺,簡單明了。PF98式光學瞄準鏡內的閃光電路裝置通過兩次閃光,取代射手估算時間,準確出測量運動目標的提前量。

4. 配備火控。營用火控系統由光學系統、雷射測距儀、彈道解算器、LED平面顯示屏、操作修正系統和插軸連接機構組成。火控配備解決了火箭筒對遠距離目標射擊精度不高的問題。

5. 筒身為玻璃鋼內襯薄金屬空心圓筒,重量小於10kg,金屬內襯保證了發射筒不變形,玻璃鋼隔熱耐溫,發射筒可重複使用200次。

6. 發射筒穩定性好。連營發射筒都有三腳架,使筒身發射前射擊平穩,減小了人為據筒造成的晃動。連營用發射筒的內側上方安裝有象限儀座,有利於校正發射筒水平,小小象限儀,解決了野戰條件下火箭筒難於平正的問題。

綜上所述,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的綜合性能不僅超過了國內同類武器,而且也達到了世界同類武器的先進水平。隨著它的研製成功和裝備部隊,將會使我軍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各類自行122齊全,隨時大炮上刺刀
    目前在集團軍級別,作為直屬炮兵旅,支援戰役方向上的合成旅主要還是靠155 mm加榴炮和300毫米火箭彈。而我們的重點合成旅本身,在旅屬炮兵營的基礎上,還是以122mm口徑各種履帶、輪式自行火炮為主。而各個合成營也會裝備05/10式120mm自行迫榴炮作為火力補充,可以說種類還是相當豐富的。
  • 二戰德軍最厲害的反坦克武器:並不是88大炮,而是士兵的肉體!
    二戰德軍步兵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是專用的牽引式反坦克加農炮,以及自行突擊炮,其次是士兵的肉體。從二戰時期的配置來看,一個德國步兵師通常會部署一個反坦克炮兵營,由師部直轄的反坦克營,以加強反裝甲力量。1940年5月前叫做「反坦克營」,此後改稱為「坦克殲擊營」。
  • 步兵才到反坦克地雷會怎樣?原來是虛驚一場
    而在最近幾年的,有大量裝甲車輛和坦克參戰的比較「正規」的陸戰中,反坦克地雷,又成為應用非常廣泛的防守型武器,甚至還有故意的攻勢布雷。這造成在這些戰爭初期,很多習慣猛衝猛打的裝甲和摩託化步兵,忘記了反坦克地雷的威力。因此戰爭初期,被反坦克地雷報銷的坦克和裝甲車輛成百上千,甚至大於被炮兵和反坦克飛彈擊毀的數量。直到戰爭曠日持久,參戰的雙方都打成了老油條,才不再那麼容易陷入對方提前布設的地雷陣。
  • 步兵也搞神風特攻?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
    謝爾曼馱著一輛繳獲的日軍輕戰車,這恐怕是對「豆」坦克的最大羞辱吧而日本由於長期不重視反坦克作戰,武器庫中的反坦克武器可謂寥寥無幾,導致戰爭後期不得已緊急搞出一些五花八門的「自殺式」反坦克武器反坦克作戰主要是依靠高速彈丸實現穿甲,但隨著坦克裝甲越來越厚,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槍和小口徑反坦克炮越來越力不從心。
  • 步兵也搞神風特攻?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輕武專欄
    ,武器庫中的反坦克武器可謂寥寥無幾,導致戰爭後期不得已緊急搞出一些五花八門的「自殺式」反坦克武器。)早期,反坦克作戰主要是依靠高速彈丸實現穿甲,但隨著坦克裝甲越來越厚,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槍和小口徑反坦克炮越來越力不從心。此時,瑞士人莫哈普在1930年代研究出錐形空心裝藥形成金屬射流的破甲技術。
  • 世界炮管口徑排名前三的火箭筒,中國PF98式奪得第一!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中國)口徑:120毫米PF98式120毫米火箭的技術起點高、綜合性能優良,在設計上採用了大量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使用複合材料,武器質量大大減輕;技術含量高的火控系統使有效射程和反應速度提高:採用串聯戰鬥部技術,可有效擊穿披掛反應裝甲的北約重型三層靶
  • 與RPG-7同壽的反坦克武器,比PF98更輕便,美軍為它研製新彈藥
    它與AK-47突擊步槍、63式107毫米火箭炮一道,被稱為現代遊擊戰三大"神器"!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蘇聯研製了型40毫米火箭筒,其是在RPG-2火箭筒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主要改善了筒身結構,增加了主用和火箭增程發動機,並重新設計了戰鬥部。自此,風靡世界的遊擊戰"神器"在蘇聯誕生。
  • DZJ08式火箭發射器:發射時管子發紅,打出火箭彈管子就拋棄
    DZJ08式,是我軍工為步兵作戰單位研發裝備的多功能火箭發射器,口徑為80mm,屬於單兵使用一次性發射,就拋棄發射筒的裝備,因此,是不佔步兵作戰單位編制的兵器。軍工為DZJ08式火箭發射器,配置了榴彈、燃燒彈、煙霧彈、反坦克破甲彈、高殺傷雲爆彈等彈種,在200米的距離內,可輕鬆擊穿1米厚的磚牆,炸出半米寬的大洞,以供步戰在巷戰中行進。
  • 步兵手中的大炮—87式榴彈發射器,破甲與殺傷集於一體的利器
    自美國的MK19榴彈發射器開始,自動榴彈發射器就因其能伴隨步兵機動作戰,對敵造成強烈的壓制和殺傷效果而受到步兵部隊的歡迎。現已成為各國步兵部隊的重要指標,被稱作「步兵手中的大炮」。87式榴彈發射器是我國研發的一種全自動榴彈發射器,口徑35毫米,由北方工業公司研製。發射器採用氣吹式自動方式、高壓發射原理,發射原理同一般的自動步槍一樣。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改為彈鏈供彈以後,57毫米戰車炮的戰鬥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20發,這個射速十分驚人,幾乎要超過了自動步槍的戰鬥射速,例如中國的95式自動步槍的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而戰鬥射速則是100~120發/分鐘。自動武器的射速分為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理論射速是在理想條件下,連射不間斷,彈藥無限,槍管保持不熱。
  • 二戰日軍的變態的反坦克武器四式反戰車刺雷
    ,1943年初隨著德軍大量反坦克30式鐵拳火箭炮的服役,步兵單兵擊毀敵軍坦克成為了唾手可得的可能性。這個德軍步兵反坦克小組從肩章上看至少擊毀了三輛坦克左右。,但最終日本卻搞出了一種不倫不類的東西,叫作四式反戰車刺雷。
  • 玉溪突現好多飛機、大炮、坦克……
    今天小編溜達到聶耳音樂廣場,被一排排飛機大炮亮瞎了眼,這是腫麼回事呢?
  • 鼓吹坦克殲擊車,堅持坦克反步兵,火炮反坦克的麥克奈爾將軍
    無奈之下美國陸軍只能調過頭去,繼續那個和M3式中型坦克同時研發的中型坦克。可是這款坦克的研發方向則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雖然從歐洲戰場上傳回的情報顯示,坦克已經真正成為了左右戰爭的力量。可是美國陸軍畢竟是久疏戰陣,所以說美國陸軍內部對於坦克的性能側重點就成了問題。幾乎是整個美國陸軍都對於坦克是應該進行裝甲作戰,亦或是讓坦克掩護步兵而爭論不休。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86式步兵戰車具有水陸兩棲功能,因為這種特性,西方人認為86式戰車優先裝備了東南沿海部隊。車身上有一門73毫米的短身管滑膛炮和紅箭反坦克飛彈,飛彈發射架就安裝在炮上。車輛最大速度是65公裡/小時,水上速度是7千米/小時。它顯示出來的機動能力比我軍普遍裝備的59式坦克要強,順帶牽動了新式主戰坦克的開發。
  • 迫擊炮作為步兵重要伴侶,火力壓制利器,為何沒有退出軍事舞臺?
    迫擊炮並非落後的代名詞,它仍然在堪稱步兵之友。自打日俄戰爭誕生以來,迫擊炮便成了一款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支援型火炮。在二戰時期各國的50mm、60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連級單位,81mm、82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營團一級,成了不可多得的曲射型支援武器。由於它重量輕,反而更容易被攜帶、轉運,自然也就成了輕步兵最為倚重的武器之一。
  • 反步兵地雷殺傷力不強,坦克能隨意碾壓?實戰中沒人敢這樣!
    反步兵地雷是一種戰場上廣泛應用的武器,對步兵而言具有極大的威脅。但很多人疑惑,這種地雷殺傷力到底如何?能夠對裝甲目標造成殺傷?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反步兵地雷有很多種,按引信觸發模式劃分有壓髮式,即超過一定壓力就爆炸;有松發引信式,人員踩到後並不爆炸,腳抬起後它才爆炸。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迫擊炮的威力相對較小,所以蘇軍官兵非常喜愛團一級的120毫米 PM-38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有著122毫米榴彈炮的威力,炮彈殺傷半徑高達35米,重量卻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遺憾的是,即便是280公斤的重量,也難以由步兵攜帶120毫米迫擊炮,還是需要牽引。
  • 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榴彈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等相繼投入戰爭,也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其中就有許多國家競相裝備和使用榴彈炮,使榴彈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40年代初裝備美軍部隊,是為步兵師、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等部隊供給直接支援的炮兵骨幹,是美軍裝備最好的榴彈炮,也可以說它是美國陸軍的寵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朝鮮戰役、越南戰役和格瑞那達戰役中也有它的身影,並發揮到了很重要的效果,為美軍供給了十分有效的火力支援。M101式榴彈炮的生產數量大,也是使用特別普遍的火炮之一,先後共有約80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使用過這種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