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電影史上曾經誕生了不少電影原聲的佳作,大師作曲,名家演繹,錄音水準也是比較高。今天我們就簡單回顧一下5張風格迥異的經典電影原聲。
《辛德勒的名單》
編輯點評:這是幾乎任何一個電影原聲謎都認可的經典之作,約翰·威廉士在片子中並沒有使用他個人善長的大型交響樂,而是以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獨奏作為整個音樂的基調,使得整個配樂充滿了人文關懷,也符合斯匹爾伯格紀錄片氣息的黑白攝影風格。整部作品固然有對歷史悲劇的同情和悲憫,但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強韌與人性的尊嚴油然而生的感動。
大師作曲 名家演繹《辛德勒的名單》
伊扎克·帕爾曼(Itzak Perlman)是以色列的著名小提琴家,本身就是猶太人,他的演奏有著一種別樣的韻味,如泣如訴,觸動心靈深處。
編輯點評:這部片子非常成功,當然了,音樂也是深入人心,James Honor把CELTIC(凱爾特)風格的音樂融到入了電影中,悠揚的蘇格蘭風笛將觀眾引入那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寧靜的大自然、星光下的靜謐湖泊,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戀情。並且,此曲始終穿插在激情動感的鼓樂聲中,吸引著聽者的思路。
James Honor在《勇敢的心》原聲碟中將悠揚的蘇格蘭風笛
James Honor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這在其另一張原聲大碟《鐵達尼號》中有著絕佳的體現。
《勇闖奪命島》
編輯點評:就算你沒看過這部電影,你也肯定在某些場合聽過它的某些配樂,因為這部電影的不少音樂經常被引用到一些緊張刺激的場合,達到了耳熟能詳的地步。整張原聲音樂自始至終被鮮明的節奏所充斥、包圍,在片中起到了很好的烘託緊張氣氛的作用。銅管與弦樂的配合,渾然一體,氣勢恢宏、寬廣壯闊,把宏大的電影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勇闖奪命島》
負責《勇闖奪命島》音樂的是曾經給《獅子王》、《斷箭》配樂的Hans Zimmer,其作品已經超過100部了,在電子合成器和傳統器樂的結合上,每每展現令人震撼的個人風格,也屢次締造令人激賞的配樂成績,特別是在動作電影配樂方面,他獨特的音樂型式已經蔚為風尚,揉合了電子樂的炫麗緊湊,和交響樂的磅礡氣魄,幾乎是近年來,典型好萊塢英雄主義動作電影不可或缺的「標準配備」。
《燃情歲月》
編輯點評:這個片子雖然在國內深受歡迎,其實在西方影評界反響平平,甚至被指責情節冗長空洞,幸好還有唯美的鏡頭和深情的音樂作彌補。整部電影的配樂由詹姆斯·霍納操刀,13首音樂深情款款,脫離電影獨立欣賞也是非常不錯的。
深情悠長的《燃情歲月》原聲音樂
詹姆斯·霍納在音樂中精彩的運用了日本洞簫這項音色十分古老蕭瑟,深隧蒼茫的樂器,來塑造主角「傳說」般不可捉摸,狂野悲憤卻又渾然天成的形象,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飄忽不定,時而吶喊悲嗚,時而沈吟低語,可以說是詹姆斯·霍納這種手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現。全片的音樂出現的各個主題,從恬靜淡雅到悲憤感慨,旋律上無不精雕細琢,唯美動人,交織出一篇又一篇悠然神往,扣人心弦的樂章。
《臥虎藏龍》
編輯點評:儒雅的李安總是善於挖掘人性隱忍含蓄的一面,這部武俠片的鏡頭語言優雅流暢,但又暗含著巨大的張力,配樂也是在悲天憫人中湧動著寂靜的能量,譚盾作曲的《The Eternal Vow/永恆的誓約》充滿著傷感的情調,不論是馬友友低沉哀回的大提琴演奏,還是李紋融合西方技法的演唱,都令人盪氣迴腸。
譚盾的《臥虎藏龍》電影原聲體現的是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
旅美音樂家譚盾是一個極具先鋒性的音樂家,但在這張原聲大碟裡,我們聽到的更多是中國傳統音樂的元素:寂寞、悵然、悠遠、清幽,整個音樂就和影片一樣呈現出一種「很深的寂靜」,當然,除了那首緊密有致的《Night Fight/夜鬥》之外,這首曲子深得老武俠電影配樂之妙。
點擊原文查看《絕對夠震撼的十大氣勢背景音樂》
作者:董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