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公布在即 讓歷史之美塑工業之魂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2020年即將過去。依照慣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這種新型「輕遺產」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應用鏈條和路徑也更加清晰明確,也逐步被社會認知、喜愛和應用……

  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項目優先

  2020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通知,凡1980年前建成的廠房、車間、礦區等生產和儲運設施以及其他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都屬於此次申報範圍;通知中呼籲「切實將一批代表性強、保護利用價值高的優秀項目推薦上來」;同時,也明確給出了鼓勵方向:「大運河沿線、老工業城市的工業遺產項目優先推薦。」

  「國家工業遺產」的發展思路和實踐,是工業文化進步的重要途徑和標誌。早在2016年,工信部與財政部就發布了「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在中國已經躍居世界製造大國之際,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進而將工業文化作為提升中國工業自身和外部多重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在發出第四批申報通知兩個月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國家開發銀行於2020年6月2日發布了《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強調「應突出強調其保護方式的靈活性,寓保護於利用之中,讓工業文化融入群眾生活,真正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施方案中,也明顯借鑑了一些工業城市的經驗,將工業遺產與城市功能更新、文化保護傳承結合起來,甚至引用了「生活秀帶」的規劃理念。

  2020年末推出的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可以視作是一系列塑造中國工業新形象的階段性戰略成果。

  大運河沿線出現工業遺產

  由於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內涵限定,導致活態的大運河沿線諸多近現代發展例證未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範圍。此次第四批工業遺產評定做了一件大好事,將「大運河沿線」列為優先考慮要素。受此鼓舞,大運河沿線至少有5省的項目申報入選,包括山東德州市運河經濟開發區「德州工具機廠」、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溝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湖筆廠」、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洛陽耐火材料廠 」「洛陽銅加工廠」。

  常州既是大運河文化遺產重要節點,也是近現代工業先行城市。此次入選的大明紗廠,其前身是1921年由吳縣張雲搏、楊翼之等創辦的「利民紗廠」,於1954年公私合營。大明紗廠見證了中國紡織工業的百年滄桑巨變,也是運河城市歷史發展的實證。所以此次大運河沿線出現的工業遺產,可以喻為一個重要的「銜接環」,延展了大運河由農業文明轉至工業文明階段的價值鏈,也可為今後大運河世界遺產擴展項目「備好糧草」。

  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大運河沿線的工業遺產內容,都與「大運河」內涵有邏輯關聯。下一步的工作,則期待文化遺產與工業遺產方面的專家和管理者能夠儘快辨識、梳理好相關項目,使大運河的「活態」價值得以無縫銜接和展現。

  怎樣才算一個理想的工業遺產?

  從第一批申報項目開始,「國家工業遺產」的判定標準,始終強調文化遺產「真實、完整」的核心特點。如果我們悉心比對歷次入選項目,就可以發現其中任何一項都遠遠不只限於保護一兩棟歷史建築,而是具體列出了非常多的相關「物證」,也就是更趨於能保存和闡釋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空間。

  「北京電報大樓」排在了此次公示項目的第一號。其中不僅包含位於西長安街上的北京電報大樓建築,還有曾經使用的7512(丙)型電子管無線收報機、BD055型電傳打字機、北京電報局牌匾、電晶體電子式計費設備程序操作表,甚至電報投遞用摩託車、1952年版《標準電碼本》、北京電報局營業日戳和營業時間牌都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最令人興奮的是,每天都能聽到的《東方紅》報時曲音樂也被包含在內。

  山東申報了位於濟南市市中區的「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這個項目包含了日式廠房、廠長辦公大樓、水塔、油庫、廠長和高級管理人員寓所,還有不同時代的日本剪衝機,西德車床,德國克虜伯公司、英國、俄羅斯等國生產的百年鋼軌,1911 年漢陽鋼鐵廠生產的鋼軌、蒸汽機車牛鍾以及檔案資料……這些單體工業產品或用品,個別呈現時意義不大或者文物價值忒弱;但是整體合併集成,則彰顯出難得的歷史進程「大觀」現象。

  於是,一個新的傳播難題隨之出現了。拿到「工業遺產」後,價值闡釋方法是啥樣的?應在多大的空間內展示?一項理想的工業遺產,價值認定過程只是前奏;依照「保護優先,以用促保」的基本原則,價值闡釋利用才是大部頭的重頭戲。由於工業遺產的所有者、申報者大多不是文化遺產專業工作者,甚至從來沒有展示傳播的經驗,於是我們在各地看到的工業遺產利用案例,也就呈現了價值確定與價值闡釋相互脫節的現象。比如,有些只突出工業建築而忽略了空間整體信息;有些則將遺產內容擺放在參觀路線上烘託氣氛而忽視了原址場景。

  鼓勵工業產權人申報帶來明顯社會效果

  我國工業遺產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前期經歷了「專家評定」和「主體申報」兩種方法共存的實踐摸索。「國家工業遺產」則選用了由產權主體單位自行申報的方法。

  那誰在積極申報?或者說工業遺產提供的社會動力是什麼?

  以工業企業為例,申報工業遺產時大多基於如下背景:經過多代人的努力,大型工業企業都有悠久的歷史。於是,一些企業和員工都有強烈的願望和責任感,利用工業遺產或相關途徑,將這些豐富的文化信息記錄下來並為社會認可,這種現象在申報項目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與此同時,企業還會基於產品銷售、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借力工業遺產進行拓展。

  與考古成果和歷史文物資源相比,工業遺產是新近梳理成型的文化概念,呈現了「輕遺產」的特點:年齡偏「小」、數量規模大。也就是說,舉凡此列文化遺產類型中的重頭項目,其實都已先期被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所涵括了。大批的工業遺產項目都面臨社會關注程度弱、自我保護責任重等境遇。如果不利用「工業遺產」進行名氣衍伸釋放,那幾乎都可以看作是破爛和廢墟。所以,通過申報主體承諾的方式來落實保護責任,其中蘊涵社會意義就非常大。

  但是申報制也有短板。明顯的缺陷就是工業遺產所有人並不一定能基於文化遺產要求去判斷手中的工業遺存。這就導致了兩個短板現象:相當一部分優質工業遺產資源不參與認定、申報;在盤活手中的工業遺存過程中,「國家工業遺產」只是個招牌,與價值闡釋脫節。

  2018年11月,四川省確定了第一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其工業遺產申報流程則採用了一種折中方式:既可「經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主申請並報本級人民政府同意」,也可由「相關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

  多資源、多層級介入全局化特點開始凸顯

  目前,並不是只有工信部在發布「工業遺產」。

  2019年12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15個石油石化行業項目入選。此前,國資委已先後發布核工業、鋼鐵及信息通信行業的央企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在「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中,許多項目與「國家工業遺產」重合,比如「北京電報大樓」和「四川國際電臺舊址」也出現在此次第四批名單中。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四川國際電臺舊址」 雖然還不為外界熟知,但此次申請內容規模大、數量多,包含了收信、發信、地下機房3大系統,在第四批公示名單中非常引人矚目。

  目前,一些省級工業遺產體系也開始初立。2018年至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了兩批省級工業遺產。進入2019年後,《江蘇省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湖北省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都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值得欣慰的是,各地、各行業對工業遺產的價值認知,明顯依照了我國文物保護法中對文物價值的認定標準,也與文化遺產的價值內涵保持總體一致。在此前提下,「國家工業遺產」與「中國工業遺產」「省級工業遺產」「工業文化遺產」在定義與應用範圍上並未強求一致,分別表達了各自的目標。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將「國家工業遺產」定義為:在中國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工業遺存。公開徵求意見的四川和湖北省級工業遺產認定標準也與「國家工業遺產」保持了一致。2017年8月開始,中核集團組織開展了核工業文化遺產評選認定工作。在此基礎上,國資委於今年6月28日發布了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核工業)名錄,從近100項核工業文化遺產中精心評選出的12項「核工業創業過程中具有歷史價值、科技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價值的工業文化遺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央企各類工業文化遺產共有700多處(個)。隨後國資委還將組織評審發布機械製造、電力等行業的央企工業文化遺產,形成更加完整的央企工業文化遺產集群。

  工業遺產成為多領域、多種社會力量參與的熱門現象後,未來是否會形成統一的機制?從目前來看,已經出現了一些社會化、全局化的協同特點。四川省已經公布了兩批16項省級工業遺產,其中大部分都經推薦,進入了2019年和2020年國家工業遺產公示名單中;2019年,推薦申報的7個四川項目全部入選,獲批數量全國第一。這種目標一致、分頭行動又在程序上可以「接軌」的默契,事實上帶來了未來形成工業遺產「上下一盤棋」的浪漫聯想與期待。記者 齊欣

(責任編輯:馬常豔)

相關焦點

  •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確定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62家單位入選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截圖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強調,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中央企業和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要按照《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要求,進一步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國家工業遺產的保護管理,創新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模式,積極推動工業文化傳承和發展,弘揚優秀工業文化。
  • 長影舊址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經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和網上公示等程序,長影舊址博物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更為難得的是,長影舊址博物館在傳播電影文化的同時,原貌修復修繕了長影混錄棚、攝影棚、洗印車間、第十二放映室等諸多工業遺址。
  • 【設計師】長影舊址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經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和網上公示等程序,長影舊址博物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 海河畔的百年老廠房——棉3創意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由天津住宅集團於2015年提升改造完成的棉3創意街區前身「天津第三棉紡織廠」位列其中。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署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
  • 【重磅】冷水江錫礦山銻礦擬認定為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將有大發展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公示  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我部部署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據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 榜! 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 「708 工程」 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
  • 中國再認定一批工業遺產, 湖北三處上榜
    我國再認定一批工業遺產  湖北三處上榜,工業遺產總量增至8處>  湖北日報訊(記者吳文娟)11月19日,工信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湖北三處工業遺產入選。至此,湖北國家工業遺產增至8處。  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
  • 吉州窯:把塵封的工業遺產擦出閃亮新視界
    「我們銘記與敬畏的不是稍顯破敗的工業遺蹟,而是那個時代、那群人的歷史痕跡。」「如果將工業遺產視之為歷史人文的一種景觀和環境,那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也就應運而生。」「工業遺產與城市肌理是什麼關係?時空關係與社會語境十分重要。」「工業遺產這座富礦,不僅屬於當代,更屬於未來。
  • 中國工業博物館「晉升」國家二級博物館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葉青)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國工業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據介紹,中國工業博物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工業遺址。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北京倡導市民留京過節|65歲以上老年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Fri.Dec.25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新華網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111起案件共判處涉黑惡罪犯2810人Fri.Dec.
  • 2020【工業之美年度創新獎】榜單公布,20項大獎揭曉
    導語:9月25日,由上海報業集團l界面新聞主辦的2020【工業之美年度創新獎】終榜揭曉。歷時3個多月的2020【工業之美年度創新獎】評選,共有200餘家企業參與,主辦方隆重頒發的榜單,對中國製造在蛻變當中湧現的創新企業、產品及服務進行表彰。9月25日,由上海報業集團l界面新聞主辦的2020【工業之美年度創新獎】終榜揭曉。
  • 三部委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全文如下:三部委關於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的通告工信部聯電子函〔2020〕301號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關於開展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的通知》(工信廳聯電子函〔2020
  • 「原創」與深圳來一場「匠心智造」之旅!廣東發布20條工業旅遊精品...
    其中包括深圳匠心之旅,涵蓋深圳市工業展覽館、深圳市依波鐘錶文化博物館和光明(紅滿庭)紅木文化小鎮等多個景點。廣東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歷史的沉澱留下了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富有再利用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工業遺產。
  • 從「鏽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正是對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
  • 重慶工業博物館:「博商」發展理念的探索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12月16日訊(記者 成琪)12月12日,記者跟隨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來到了重慶工業博物館。這是重慶市規模最大、藏品最多、內容最全的第一家工業類綜合性龍頭博物館。
  • 第四批國家定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常州2家博物館晉級成功!
    第四批國家定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常州2家博物館晉級成功!Congratulate第四批國家定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常州2家博物館晉級成功!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常州市武進區博物館(常州市武進區淹城博物館)、溧陽市天目湖酒文化博物館雙雙晉級成功!
  • 中國工業博物館再成焦點
    中國工業博物館再成焦點!12月14日,《發現鐵西》首部系列短視頻《雲遊工業博物館》正式開機;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工業博物館首次申報就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12月22日,盛京通特別定製《中國工業博物館主題紀念卡》發售。一時間,位於瀋陽鐵西區的這家博物館成為關注焦點。
  • 獨一無二藝術品級的戰鬥機,法國現代工業之美,一般國家玩不起
    導讀:獨一無二藝術品級的戰鬥機,法國現代工業之美,一般國家玩不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五糧液明初古窖 歷久彌新的酒之「魂」
    有著漫長釀造歷史的五糧液古窖池坐落在這條老街的28號,經650餘年不間斷使用的明初老窖,是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這正是五糧液獨有釀造技藝和,品質的精髓所在。2005年,五糧液明初古窖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目前館內收藏的,一件「活國寶」,也成了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珍貴見證。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共享水岸:蘇河兩岸工業遺產更新的思考
    Heritage)》中對工業遺產的定義作為討論的基礎:工業遺產是指工業文明的遺存,它們具有歷史的、科技的、社會的、建築的或科學的價值。其中也特別指出,工業遺產不僅僅是那些被冠以優秀歷史建築或文物單位的遺產,也包括還沒有被任何官方機構評定但具有遺產價值的遺存。這就是我們所討論的工業遺產跟其他文化遺產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在漫步蘇州河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很多跟一般認知完全不一樣的場景。有很多漫不經心,很可能也看不出任何工業痕跡的場所,其實仔細挖掘一下,它都屬於工業遺產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