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個好財的人。到了晚年尤其厲害。她常常和太監李蓮英談起前門外的萬元號和開在東四牌樓四大恆的事。
提起前門外的萬元號,它及是鴉片戰爭後,北京最早開辦的一家專門經營洋貨的商店。它的資本雄厚,洋貨齊全。當時所有從外地運往京城的洋貨,都先運到萬元號的貨倉。由它挑選以後,剩下的再讓給其他洋貨店銷售,萬元號實際上就是北京最早壟斷洋貨的貨莊。
至於四大恆,它們是開設於東四牌樓的四大銀號,因為店名起首第一個字都是「恆」所以叫四大恆,在清末京城的金融界中很享盛名。由於四大恆信譽好,所以官私匯兌多由它們來承擔。它們的銀票甚至可以在廣州、上海這樣大的商埠流通。更使四大恆獲利的是它們兼辦捐納這樁極肥的差事。
當時清朝外省的官吏和海關常常以進奉的名義賄賂慈禧,如珍奇洋貨和銀幣這類東西。然而這些進奉之物的進京都瞞不過萬元號和四大恆的耳目。所以慈禧常為他們知道自己進財的底細而苦惱。可巧這時候西城有一家山西幫開的老銀號泰源歇業了,於是李蓮英就私下和慈禧商量準備把這家銀號接收下來。由於慈禧礙於清代家法不準皇室經商的規定,因此便讓李蓮英出面,以他的名義接著開這家銀號而仍用泰源老字號。
新開的泰源銀號的本金三百一十萬元,而其中僅有李蓮英十萬元,其餘部屬慈禧所有。泰源開業後,慈禧暗示了內務府,於是不久原由四大恆承擔的捐納和向宮廷的匯兌業務,則都由泰源一家銀號承辦了。不僅如此,慈禧還在前門外廊坊二條開了一家洋貨綢緞店,並仍以李蓮英出面,店號用泰昌,這是慈禧親自定的,據慈禧說因為前號有源字,後號必要有昌宇,這樣才會財源不斷,年年昌盛。萬元號得知泰昌是李蓮英的買賣,於是只好退避三舍了。
自從慈禧這兩號買賣開業後,外面向慈禧以進奉為名的賄賂就轉由泰源和泰昌經手了。因為有慈禧作後臺,買賣也就越做越大。然而正當這兩號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義和團進了北京,庚子年五月大柵欄的一把火,燒盡了泰昌洋貨綢緞店。西城的泰源當八國聯軍進京後也遭到了搶劫。四大恆遭搶時,聯軍運了三天才把搶的銀子運完;泰源遭搶時,聯軍運了近兩天才把銀子運完。
就這樣泰昌和泰源先後結束了它們的企業生命。儘管如此,慈禧卻因它們還是賺到了一千二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