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比較講究「什麼東西實用就重視什麼東西」,對於藝術的追求,中國人也踐行了這個原則。所以中國出土的很多文物中,一旦有關於繪畫圖案的發現,基本上都是很貼近於生活。
像遠古時期,人們就記錄如何勞作,將圖案用來積累經驗。再到了封建時期,人們又喜歡畫山水畫,人物畫像。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開始不斷地被開發。到了清朝時期,就有了很多關於故事的繪畫作品。而其中慈禧太后比較喜歡的鬼故事畫作,還在1900年之後被八國聯軍搶走。但是在1957年時,對方又因為這些鬼故事畫作看起來實在是太過於詭異,最終選擇了無償歸還。
《聊齋志異》不僅是現代觀眾喜歡,在清朝時期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全書一共有491篇,書中裡面的故事,雖然看上去都是人和鬼怪在打交道,讓人不寒而慄。但是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數都是在試圖衝破封建禮教,而且追隨了生活中的本真。對於清朝人民的思想啟發,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蒲松齡在1662年時,就已經開始收集和初步創新鬼怪故事。但是這個階段大多數都是描寫狐狸。直到1649年,已經慢慢進入晚年狀態的蒲松齡,開始將之前積累下來的故事聯繫自己的個人情感編著成了書,這才有了《聊齋志異》。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十年,才剛寫完了全書,在康熙四十六年就已經成為了熱門暢銷書。
而慈禧太后時期,《聊齋志異》的熱度還持高不下。就連慈禧太后本人也很喜歡看這些鬼怪故事,並命人專門用圖畫的方式給自己又畫了一些相關的連環畫。可是在1900年時,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手中擁有的這些鬼怪故事集,全部都被擄走一空,最終落在了沙俄手中。
時間過去了57年。1957年時,因為中國新政權和蘇聯一直在不斷的友好往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協調之後,沙俄做出了一個讓中國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那就是要將1900年時期搶來的鬼話故事集全部無償歸還於中國。從1957年到1967年,這10年的時間裡面,鬼話故事集慢慢被蘇聯方面收集完整,最終全部都歸還於中國。現在慈禧太后喜愛的這些鬼話故事集,被收藏於國家博物館裡面。經過專家們的估算,鬼話故事集整篇幅加在一起的市場價值,如今已經超過了6,500萬。
而對於這些鬼話故事集背後的含義,有很多人也表示懷疑。為什麼蘇聯願意無償歸還這些文物呢?其實除了政治經濟往來的國際外交原因之外,蘇聯人也認為這些鬼話故事集裡面的女鬼眼神看上去非常的嚇人,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時候總覺得背後毛毛的,所以這才因為太詭異將其無償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