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
多發生於青春發育期男、女性青年,
一般12-24歲青少年
發病率可高達85%,
25-34歲的成年人佔8%
本期文章小E主要整理了:
治療痤瘡的中西醫方法大全!
快來看看吧~
No.1
什麼是痤瘡?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好發於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
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No.2
為什麼會長痤瘡?
痤瘡的發病涉及四個主要致病因素: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過度、毛囊內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和炎症因素。
痤瘡爆發有以下幾方面的誘因:
(1)飲食因素:高糖、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會誘發或加重痤瘡。
(2)心理因素:壓力過大或熬夜後痤瘡高發。
(3)遺傳因素:父母雙方都有痤瘡,子女發生重症痤瘡的概率比較高。
(4)其他因素:雄激素分泌旺盛、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症候群、相對肥胖的人痤瘡的發病率高。
此外,特殊生理狀態,比如月經前後激素水平波動也會引起痤瘡的發作或者加重。
No.3
西醫治療建議
1.輕度(粉刺):
一般採用局部治療,首選外用維A酸類藥物,必要時可加用過氧化苯甲醯等以提高療效。
2.中度(炎性丘疹):
採用局部聯合治療(如外用維A酸類藥+過氧化苯甲醯/外用抗生素)。
治療效果不佳時可口服抗生素治療,或聯合口服抗生素+外用維A酸類藥。
3.中度(丘疹、膿皰):
常需採用聯合治療,口服抗生素+外用維A酸類藥物+過氧化苯甲醯/外用抗生素。
效果不佳時可單獨口服異維A酸治療,也可同時外用過氧化苯甲醯。對有適應證並有避孕要求的女性患者可選擇抗雄激素藥物治療或聯合抗生素治療。
維持治療:單獨外用維A酸類藥物或加用過氧化苯甲醯。
4.重度(結節、囊腫):
口服異維A酸是一線治療方法。對炎性丘疹和膿皰較多者,可先採用口服抗生素+外用過氧化苯甲醯聯合治療,待炎症改善後改用口服異維A酸治療囊腫和結節等皮損。女性患者可考慮激素聯合口服避孕藥治療。
聚合性痤瘡早期聯合糖皮質激素+口服異維A酸。
重度痤瘡患者,特別是炎症較重時早期階段可先使用抗生素,再序貫使用異維A酸,或異維A酸療效不明顯時可以改用抗生素治療。
No.4
中醫治療3妙方!
中醫認為本病多是因為肺胃積熱上蘊於皮膚,或血熱、熱毒瘀滯肌表而成,治療宜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為主。治療上,主要分三個類型治療。
1.輕症型
此證為痤瘡初起,臨床僅有小丘疹,粉刺表現,可伴有口乾喜飲冷,或伴口臭,便秘,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平或微數或滑或滑數。
方用銀翹散加減:
銀花12g,連翹12g,炒牛蒡子9g,蘆根18g,炒黃芩9g,夏枯草15g,炒梔子9g,制大黃6g(後下),蛇舌草15g,生甘草6g。(若大便正常則不用大黃)
2.普通型
臨床表現為面部或胸背出現丘疹,粉刺和膿瘡,口乾喜飲,或伴口臭,便秘,或伴情緒急躁,舌紅可有芒刺,苔薄白或薄黃,脈滑或滑數。
方用五味消毒飲加味治療:
銀花15g,連翹15g,野菊花12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5g,夏枯草15g,炒黃芩9g,炒梔子9g,蛇舌草15g,炒黃連6g,桑葉15g,生山楂15g,赤芍9g,制大黃6g(後下),生甘草6g。(若大便正常則不用大黃)
3.囊腫型(嚴重型)
臨床表現為面部滿布丘疹,粉刺,膿瘡,囊腫,甚至疤痕累累,口乾喜飲,或伴口臭,便秘,舌紅或伴芒刺,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滑數。
方用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
銀花15g,連翹15g,炒梔子9g,當歸尾9g,赤芍9g,丹皮9g,丹參15g,制乳香6g,制沒藥6g,皂角刺9g,白芷6g,浙貝9g,天花粉9g,夏枯草15g,蛇舌草30g,蒲公英15g,生山楂15g,生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劑,早晚分服。
No.5
中成藥外用治痤瘡
1.六神丸:六神丸10~15粒,綠藥膏1瓶。將六神丸研為細末,與綠藥膏混合均勻備用。每晚常規清洗皮膚後,將六神藥膏糊塗抹於患處、雙手心及雙足心湧泉穴處,翌晨洗去,每晚1次,30天為1個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清熱散結,消腫止痛。
2.冰硼散:冰硼散1支,清水適量。將冰硼散用清水適量調勻,用棉籤蘸藥糊外搽患處及雙手心、雙足心,每日3次。可清熱解毒、宣肺理氣。
3.三七片:三七片20粒,大黃6克,冰片2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狀,外塗於患處,每日3次。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4.硫黃軟膏:蒲黃粉、大黃粉各5克,硫黃軟膏適量,調勻備用。患處用溫水冼淨後,直接將藥膏塗抹於患處,每天3~4次。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5.三黃片:三黃片3~5粒,研為細末,用酒精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每日2次。可清熱解毒。
6.黃連素片:黃連素片10粒,大黃粉10克,共研細末,加清水適量調勻,用棉籤外搽患處,每日3~5次。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7.雙黃連粉針劑:取本品適量,用清水少許調勻,外搽患處,每日3~5次。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8.潤肌皮膚膏:外用,用紗布包藥擦患處,用藥後如不痛,可直接敷於患處,每日2次。可消斑,燥溼,活血。
9.顛倒散搽劑:硫黃、大黃粉各等量。將二藥混合均勻,用清水或茶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搽患處、雙手心及雙足心湧泉穴處,每日2~3次。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10.清熱暗創膏:每次適量,外搽患處,每日2次。可清熱解毒。
11.冰黃軟膏:外用,溼水洗臉後取軟膏劑適量塗於面部,每日2次。可清熱除溼,解毒化瘀。
12.新膚蟎靈軟膏:先用溫水將面部洗淨,再取本品外用,塗擦患處,1天2次。可殺蟎止癢。
No.6
預防措施
1.合理飲食:儘量清淡飲食,避免高糖、高脂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適量運動:運動可以減少胰島素抵抗,避免重症痤瘡的發生,注意運動後大汗淋漓需要及時清潔,避免毛孔堵塞,從而誘發痤瘡。
3.心理調節:儘量減少心理應激,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的作息習慣。釋放壓力可以很好的抑制痤瘡的發生和發展。
4.預防感染:平常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臉部,也不要做託腮的動作,以免手部病菌傳播到臉部誘發痤瘡。
5.避免挑擠:絕對不要用手或者針挑擠痘痘,這會導致皮膚感染並促使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