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所有的超級英雄中,都有著 「屌絲靠超能力,高富帥靠裝備」的傳統,他們無不幹著保家衛國、懲惡揚善的活。而超級英雄題材自問世以來一直不斷地搬上大銀幕,近幾年更是掀起了一個高潮,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為日漸衰敗的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同時也證明了當下社會對英雄題材的饑渴需求,滿足了一把大眾的英雄夢。在美漫的設定和世界觀中,超級英雄是一種悖於真實世界的美好景願,一種近乎烏託邦式的存在,不論任何英雄,一旦考慮將他拿到真實世界中,註定是無法融入的。這個問題諾蘭曾經在他的蝙蝠俠中探討過,即便這個人是億萬富翁,有著一切超級英雄的背後支撐,但這種硬體包裹下的軟體依然無法升級,因此英雄只能存在於人的想像,抑或說存在著無法融入的困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都有著英雄救美、救國家於危難、救民於水火的夢,只是這種夢或者說理想只是潛藏在內心深處,被這個冷酷的世界所冰封。從中國古代的俠客,到當今社會打抱不平的人士,都可以稱之為英雄,他們都與鋼鐵俠、蜘蛛俠這些一樣,與黑暗勢力做鬥爭,並且永不妥協。正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才會讓一些默默無聞的草根開始崛起,然而英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需要做到什麼樣的高度呢,下面以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為例,分析英雄的三種境界。
《開戰時刻》 能力(武力、頭腦、設備)
應該說能力是所有英雄最起碼需要具備的,不論是凌厲的拳頭還是飛天入地的超能力,都是與敵對勢力做鬥爭的身體保障。布魯斯.韋恩加入武影者聯盟,練就了過人的打鬥能力,靠著自家公司的研發成果,打造了屬於自己的高科技武器,這些都為他的凡夫俗體提供了升級與加強,當然最重要的是英雄需要一個機智過人的頭腦和遇事冷靜的性格,這些共同造就了一個黑夜裡令黑暗勢力恐懼的一個符號——蝙蝠俠。
能力是成為超級英雄的必要元素,這種能力不論是靠裝備還是超能力,都有一種在武力上超出常人的基礎,這也是傳統中英雄所具備的形象。但是光有武力是不夠的,那些劫富濟貧的梁山好漢之所以不能稱之為英雄,最大的原因是其政治成分的不乾淨,因為超級英雄必須要得到官方的認可,至少得到群眾的支持,畢竟他們在法律道德的邊緣,做著合理不合法的協警事務。因此只有當宋江招安,蝙蝠俠轉正之後,打著公務員的旗號,才能名正言順的「為人民服務」。英雄不問出處,不論是報社記者、高中生,抑或大土豪,關鍵時刻總能搖身一變,成為這個城市夜空中最亮的星。
這種最基本的英雄具備能力,體現在實戰上便是打擊黑暗,保衛城市,乃至拯救國家,同時當下所有的英雄題材電影都以這種正義戰勝邪惡的美好場面收尾,這也是英雄題材發展至今的一個瓶頸,所以的英雄都在強大的能力下自我膨脹,享受著黨和人民的愛戴,幹著救世主的工作,他們無比拉風地馳騁在每一個危險的地帶,任何強大的對手都能找到勝機,任何危險的環境都能化險為夷。放到《開戰時刻》,便是布魯斯.韋恩戰勝自己的師傅,保護了高森市的安全。這是那種最為傳統的英雄模式,是一種典型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體現。直到諾蘭《黑暗騎士》出現,才打破了傳統中我們熟悉的英雄形象。
《黑暗騎士》 承擔(妥協、退讓、容忍)
之所以蝙蝠俠比城管靠譜,就是因為他能夠公平公正公開的公事公辦,不過事實證明光有拳頭是遠遠不夠的,正如今年《鋼鐵之軀》中反派對超人所說:你贏不了,你每救一個人,我們就殺掉100萬人。超級英雄的責任是保護城市,乃至保護全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有人因為他們而白白犧牲,那麼英雄就已經失敗了。《黑暗騎士》之所以偉大,是它改變了恆古不變的法則,不是在一成不變的體現英雄的英勇抑或拯救世界,而是通過一種妥協來實現世界的和平,能力有多大不再是衡量超級英雄的尺度,取代的是內心能容下多少東西。
布魯斯.韋恩是凡夫俗體,他的能力太過有限,也意識到單單靠武力和頭腦甚至自己的土豪身份不能完全讓整個城市安全,因此當小丑這種反派出現時,他在無計可施後只能另謀出路。應該說《黑暗騎士》中,蝙蝠俠是核心,小丑讓故事精彩,但雙面人才是讓電影升華的點睛之筆。哈維.登特是傳統中的英雄,他與《守望者》中的羅夏類似,都是眼裡容不得沙子,誓死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傢伙,因此影片中探討了布魯斯.韋恩與哈維.登特兩種英雄各自的可能性。英雄需要的是能屈能伸,忍辱負重,為了一個城市的安全,哪怕需要做出承擔莫須有的罪責、哪怕背負一切罵名、哪怕勝利建立在謊言之上、哪怕脫離了自己的原則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因此蝙蝠俠能夠承擔任何常人無法之承擔,這才是英雄與常人最大的區別。
應該說這個超級英雄方向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同時也說明了英雄不是萬能的,勝利有時是需要負出巨大損失的。當一個英雄無法用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保家衛國時,只能是靠節節敗退和一再的妥協與承擔來圓住勝利的謊言,DC另一部英雄題材《守望者》同樣也是這個主題。蝙蝠俠看清了社會的黑暗與無可救藥,但難能可貴的是沒有像雙面人那樣選擇放棄,這是英雄的魄力和無奈。「世界上偉大的人,是那種看清了這個世界,卻依然選擇深愛著的人」。英雄不僅要英勇無比,戰無不勝,更是要包容萬象,隱忍決絕。
《黑暗騎士崛起》 圖騰(精神、信仰、希望)
如果說超級英雄具備了無與倫比的能力,擁有了包容一切的度量,那麼他終究會在英雄的道路上成為一段傳奇,但是永遠不會得到官方與群眾的肯定,只會在這條黑暗道路上漸行漸遠。諾蘭深知《黑暗騎士》已經觸及到了超級英雄的底,摸到了英雄能力的底線,但是否還有潛能能夠挖掘出來呢?超級英雄還能具備哪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元素呢?
儘管小丑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蝙蝠俠的原有的一切邏輯,逼得這個超級英雄用各種謊言來背下黑鍋,但終究沒有違背自己的終極原則——殺人。到了《黑暗騎士崛起》,任何的能力和妥協都在這個兇殘的大塊頭面前無濟於事,打破瓶頸的以暴制暴成了唯一的方式。為了拯救這個城市,蝙蝠俠殺了人,甚至在白天出現,顧不得一切所謂的原則,這可以稱之為英雄第二階段裡的妥協的延續,然而英雄最終極的能力就是這些嗎?影片的RISE僅僅是指蝙蝠俠變成殺人機器嗎?諾蘭在看似毫無出路的情況下找到了一種絕佳的方式,終於讓蝙蝠俠再次升華,讓整個超級英雄題材主題再度得到提升——成為一個城市的圖騰!這與能力或者承擔完全不同,不論英雄有再強大的能力,永遠不會毫無死角地保護這個城市,一個人永遠無法完成對付黑暗實力的任務,因此蝙蝠俠這個形象要深深印刻在高森市,成為一種精神,每時每刻激勵著高森市民,同時讓人們感受到希望的存在,讓每個人都有與惡勢力作鬥爭的決心,形成一種全民皆兵的模式。
大結局《黑暗騎士崛起》不僅升華了蝙蝠俠的形象,也隨著拯救核威脅下的城市而得到了正名。面具下是誰並不重要,人人都可以成為蝙蝠俠,這與《V字仇殺隊》有些類似,也終究點名了整個系列的主旨,英雄的意義得到了RISE,每個能夠崛起的市民,每個受到蝙蝠俠影響的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只有所有的市民都崛起,整個城市都崛起,才能徹底地粉碎惡勢力。蝙蝠俠的肉體已不存在,但靈魂已經深深地融入到這個城市,成為一種動力和激勵,他影響到了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成為英雄,這才是最大的英雄,是英雄最升華的意義。
從一個有守護神的城市,到不需要守護神的城市,最後到人人都是守護神的城市,整個城市的進步亦是一種偉大的升華,諾蘭的三連跳成為超級英雄史上難以企及的高峰。《開戰時刻》,有蝙蝠俠這個天然保護傘,群眾可以肆無忌憚,可以黑暗墮落;《黑暗騎士》說沒有蝙蝠俠的高森市才是最好的高森市,沒有蝙蝠俠說明城市沒有犯罪;《黑暗騎士崛起》證明城市與市民依然有進步的空間,讓人人成為這個城市的守護神,自此整個城市和每個人的升華才算讓整個故事有個終結。這便是英雄的意義,從能力到承擔,再到成為圖騰,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英雄,同時感染每個人成為英雄。超級英雄題材基本都止步於第一種境界,至多淺嘗輒止地深入到英雄內心的掙扎和陣痛,因此,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的英雄完整詮釋,其意義不在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現象級的人物塑造,而是洞悉了英雄內心深處的靈魂,告訴世人何謂英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英雄是不存在的,這種近乎完美的英雄不配我們所擁有,當然,世上也沒有這麼完美的英雄。諾蘭把一個漫畫英雄一比一的放入現實世界,只是他自己的、亦或大家所有人的一廂情願,產生的種種矛盾和格格不入正是當下社會的一種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