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聞的三種境界

2021-02-08 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思維就是通過遇到的任何現象,就行思考,這就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每個人都要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明辨是非的判斷能力。

《馬路天使》趙丹劇照

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聽收音機就成了最開心的事情,長大一點了,就喜歡聽評書,那是我們一代人的美好記憶,比聽老師講課還要認真。尤其喜歡聽單田芳老師的評書,上天賦予單老師獨特的嗓音,惟妙惟肖的語言中,能聽出他扮演的各種角色,還能學到知識。直到現在,每每開車在聽廣播時,聽到他老人家講的評書,都會不換頻道的聽完節目。

說書到今天相傳了兩千多年,我們的四大名著,也是由民間老藝人口口相傳幾百年後,由專人整理出來寫成的白話文。聲音像飲食一樣,是有很強記憶的,單田芳老師這一口是最拿人的,最愛聽的,單田芳就是評書的代名詞。單老師已經走了,去天堂講書去了,我們很可能就再也不會聽評書了,那個聲音的魅力以逝。北京人講「味兒」沒了,證明我們50、60、70年這一代人,也逐步向中老年邁進了,祝願單田芳老師天堂安好吧。

趙丹繪畫作品

宋朝最有名的大詩人是蘇軾,蘇東坡通曉儒釋道,並且書法更是大宋第一,有「蘇黃米蔡」之說,藝術造詣可稱「天下第一才子」,這絲毫沒有恭維,至今仍無人可以媲美。但宋朝第一情聖詩人,非柳永莫屬,後面的唐寅、徐志摩等大家同樣也趕不上古人。請欣賞宋代柳青的《雨霖玲》「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趙丹書法作品

演講、講話的技巧其實非常簡單,只要知曉了下面幾步,加以練習必成大器。拿推銷來打個比喻,開場第一步就是你有病;二是強調病的很重;三是我這裡有藥;四是這藥怎樣神奇,怎樣稀奇;五就告訴你吃了就有奇效;最後多少錢。簡單講就是說話,必須考慮對方的感受,至於領會發揮的程度,就要看各自的悟性。講到悟性,就拿「充耳不聞」來個舉例,就這四個字,悟性就分三種境界。

劉彤秘書長與韓國駐中國大使盧英敏(右一)

當你正在臺上或者聚會時,興高採烈地激情演講,臺下的觀眾對你的演講非常認可而且投入,這時突然聽到「噗」的一聲,好像有人放屁,第一種境界是,雖然聽到屁聲,甚至能感到屁臭,你會繼續演講,但會有停頓的反應,這是人之常情條件反射。掩飾再好也會有一絲流露,尤其是旁邊人也有反應的情況下,但你還能繼續講下去,泰山壓頂不為所動是第一種境界;第二種是聽到了屁聲,甚至聞到了味道,卻大膽的展開想像,把屁當成了戰鼓或衝鋒號,使你上滿了發條,越講越精彩,這就是聯想的境界,借物思遷的能力。最後一種境界,就是在演講時,突然聽到屁聲也深感到屁臭,聽講者旁邊人同時譁然,你能直面突發的屁聲,坦然面對,從屁講起,隨機應變,以上就是充耳不聞,悟出的三種境界。

劉彤與著名旅日舞蹈家、文化交流使者黃實(右一)

忘我、超我、本我,心中根本其實就是無所謂,「該喝喝該吃吃,啥事不往心裡擱」隨性隨命的灑脫精神,是人生的一種境界。當我寫此文章《從聽屁聲從而感悟》時,自己邊寫邊笑的稀了譁啦,但您有可能是會心一笑,也有可能看了深感低俗。這就意味著,每個人的文化修養是不同的,就像有時候,您看了一部大導演指導的爛電影,導演感動的一塌糊塗,您卻感覺可笑至極;也好比一位相聲演員在臺上表演,自己得意忘形,感覺自己處處是包袱,但臺下觀眾看得就是不笑,他恨不得下臺胳肢人笑。沒有一個人不覺得自己東西不好,作品其實就是創作者的真實水準,能力的高低,必須有旁人給予評價和指正,所以講「三人行必有我師」。

劉彤與著名製片人錢大晨(右一)

人生不能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活,人情事故教育給予我們的常識,學會把複雜的事情講簡單了,慢慢學會深入淺出,大道至簡,才是我們該追求的人生境界。現在最愚蠢的事情,莫過於喋喋不休的爭論過去的歷史,爭論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沒有假設,更不會重來,歷史只能借鑑,我們一定要永遠期盼和設計將來,中國當代社會已構成互害社會基本特徵,人人害人害己,防不勝防,所以理論上講這樣的社會每個人都是無法避免遭到傷害的。貪官和暴民、奸商和違法維權、不法公職人員和惡意舉報者、違法的醫護人員和醫鬧、比較左的教師會遭遇更左的學生反映、受賄和行賄雙方、高利貸盤剝和借錢不還、違法放貸和老賴、狂妄者和小人、弄虛作假的小商販和斤斤計較的消費者、貪腐嫉恨的掌權者和處心積慮報復的下屬等等以及更多的互害雙方,他們上演了中國當代社會一出出惡意的互害鬧劇,每一處鬧劇下都有悲慘故事,弄得人不像人,社會不像社會。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加強全民教育,完善法治體系,把社會批判標準,以利為先,扭轉為以義為先,全民重德重義,就能徹底杜絕互害模式。

劉彤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加關注和打賞,您的認可和轉發,對我們很重要。(未央彤)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的三種境界
    我們可以把太極拳和禪各分為三種境界。拳三境:第一境,它是一種適量的運動。外在的拳架難度不高,適合男女老少所有人習練。每天晨起,打一趟太極拳,活動筋骨,可以強身健體。第二境,可以進一步鑽研拳理。排除紛擾,走內不走外,體會太極拳的妙趣。健體之外還可防身,甚至祛病延年,達到養生養心的目的。
  • 民歌《茉莉花》道出了人的三種境界
    婦孺皆知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有三段歌詞,每段的最後一句分別是: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這最後的三句歌詞,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的三種境界。哪三種境界呢?
  • 愛一個人有三種境界,最後一種境界最高,別不信
    愛一個人有三種境界,分別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第一種境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個境界的愛,就如同初戀一樣,簡單而又純粹,善良而又美好。
  • 夢的三種境界
    夢的三種境界「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歷,它就像人的靈魂一般伴隨著人們的一生。「夢」,既讓人覺得虛無縹緲,又是那麼的真實可見,常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想到的東西,晚上在夢裡就呈現出來了,的確讓人覺得「夢」是那麼的神秘。
  • 儒家的人生四種境界和禪宗的人生三種境界,哪一種打動你的心?
    儒家哲學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聖人,而聖人就是中國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和理想人格。既然說中國文化的終極目標是提升人生境界,那麼什麼是中國人的人生境界呢?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把人生分成四種境界。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自然境界。這個比較容易懂。就是說,在這個境界的人,基本上和動物差不多,只是滿足於吃飽飯活著而已,他追求的是身體本能的幸福。
  • 佛教:金剛經中提到的三種境界,您悟到了哪一種
    而且這個境界高低外人也很難看出來,正如唐玄奘法師所說的那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心裡才最清楚。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大乘佛法最經典的幾部經文之一,這裡面釋迦佛就提及到了三種境界,也分別對應了三種善業,也有著不同的三種福報。
  • 網友:其實我們已達第三種境界
    其實網友早已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其實我們已達第三種境界。作為一個讀者來說,如果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的三種境界來說,其實讀者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也就是三種境界。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也就是堪堪入門級的小白,以爽文為主,不求文筆,不求意境,只為劇情爽,代入感強。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種境界,你在哪一層?
    王國維的人生三種境界 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裡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雖然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悲壯,毫無纖柔頹靡。
  • 曹操和劉備:一種境界,兩種人生,三種不同結果
    而曹操之所以能勝袁紹,卻對劉備毫無辦法,關鍵原因就在於,曹操和劉備,處於同一種境界內!一種境界:不看山和水,只問心中志!有個很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論,第一層境界是:看山是山,望水是水。這一時期人比較單純,通常是人家說啥是啥,看到啥就是啥。而隨著年齡增長,閱曆日深,便來到了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望水不是水。
  • 莊子的三條魚,三種人生境界!
    而逍遙是自由的至高境界,逍遙遊的「遊」字很意味深長。這個「遊」說的是人生需要遊戲精神,這個「遊」不是遊戲人生浪費生命的「遊」,而是要有心讓心靈自由自在飄蕩的「遊」,是逍遙境界的「遊」。在莊子的著作中,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就代表了他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一條是化身鯤鵬的北冥之魚,一條是濠梁之辯中快樂的魚,還有一條是相濡以沫的魚。這三條魚其實也代表了人生的三種境界。
  • 禪宗的三種大境界
    據《莊子·人間世》記載,顏回有一次要到衛國去遊說,孔子澆了他一盆冷水,認為他還沒有做到純一不亂的境界,如果貿然去進諫,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坐忘」的「坐」字不應該從字面上去體味,它的意思,可以說是坐於忘,或沉入於忘的境界。而「忘」的範圍很廣,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不僅要坐著才能忘,而是在任何情形中都能忘。
  • 看《下一站是幸福》,解讀閨蜜關係的三種境界
    今天,我以這部劇裡的閨蜜情為切入點,解讀閨蜜關係的三種境界這句話可以引申出閨蜜關係的第一種境界:分享。劇中,賀繁星和元宋戀愛的消息在閨蜜間公開後,她內心的喜悅和矛盾一直是閨蜜間分享交流的話題。宋雪和楊小雨,一個與男朋友同居,一個已婚馬上生二胎,她們倆都屬於過來人,更像是賀繁星的情感導師,給賀繁星32歲的初戀指點迷津。
  • 人生的三種境界,能達到第二種就很牛了!但先要學會制定目標!
    02人生的三種狀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說過,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會經歷這三種境界: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蝙蝠俠》:英雄的三種境界
    正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才會讓一些默默無聞的草根開始崛起,然而英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需要做到什麼樣的高度呢,下面以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為例,分析英雄的三種境界。 《開戰時刻》 能力(武力、頭腦、設備)
  • 龍珠超未來三種劇情選擇,服飾代表境界?賽亞人實力無止境
    網友紛紛表示同人大神的這三種選擇都不錯! 沒準通過這樣的設定,悟空的境界又能提升很多,還能收穫一位強大的賽亞人朋友,同貝吉塔組成最強三人組,別說魔羅了,再強的敵人也不懼怕,也間接說明了賽亞人的實力是無止境的,只要想,顏色和髮型還很多!
  • 禪宗的三境界是什麼?
    禪,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修養,一種人生境界。  宋代青原惟信禪師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人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道出了禪宗的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執迷於塵世外物界。  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對世俗的否定。
  • 《易經》:生活中的很多事,值得你「充耳不聞」
    這個媽媽對女兒說:「我送給你一個忠告吧,每一段美好的婚姻都有很多話值得你充耳不聞。」當女兒步入婚後生活之後,她真的覺得「裝聾作啞」才是婚姻生活必須具備的一種特技,只有擁有這種特異,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 空之境界:三種未來視,三位擁有者,他們都有什麼結局?
    《空之境界》是型月世界中,非常有魅力的一部作品,通過講述兩儀式這位少女的故事,帶給我們一種奇妙的魔法世界體驗。在空之境界中,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能力擁有者,比如「未來視」這一能力擁有者。而在空之境界的未來福音中,就有著三位未來視的擁有者,而他們分別有什麼結局呢?
  • 禪宗的三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三種境界的意思呢?是嘗過酸甜苦辣鹹之後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是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如何理解「境界」二字?網友的答案:庖丁解牛是個好例子。一開始,你看見的是牛。你不了解。你硬砍。砍得很累。你技藝不夠,同時心態也會出問題。你會因為缺少掌控力而產生不良情緒,你會不滿,會焦慮,會惱恨,會緊張。這些都會影響你的自我判斷。後來你目無全牛了。你可以輕鬆剖解牛。
  • 晏殊經典相思詞,有三句被王國維喻為人生三種境界之一,意義深刻
    其以詞句比喻人生三種境界,也發人深省。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這第一種,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們不妨通過詞句原作的賞析,來分析王國維所說的第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