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2020-12-25 百曉生閒談野史

玄武門之變,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氣的話題。玄武門外那個腥風血雨的早上,大唐秦王李世民乾淨利落的幹掉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出了一條通往帝位的通道,正式開創了屬於他自己的天可汗時代。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不僅在李淵的諸子之中名列前茅,即便是在我國歷史眾位皇帝中都屬於翹楚之輩,但不得不說在那個玄武門外的早上,他也是賭贏了的賭徒,贏得那樣險。多年的電視劇編纂不明就裡的人都會以為李建成,是個貪圖美色,無勇無謀膽小怕事的蠢貨,但事實就是他不僅不是蠢貨,還很有腦子,其實在玄武門之變之前他可是離皇帝寶位只有一步之遙啊~~

首先,從開唐之功上來看,李世民並沒有比李建成突出多少。晉陽起兵前,李世民在晉陽輔助其父李淵,而李建成已被派往河東獨立發展勢力。從晉陽起兵到攻下長安,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左一右各自統軍齊頭並進殺入關中的。定都長安後,李淵沒有絲毫的遲疑,就把李建成立為了繼承人,經營後方;而李世民只是作為宗室統軍出徵,和李神通、李孝恭等並無多大區別,只不過李世民很快脫穎而出而已。

其次,從軍政才能來看,李建成、李世民其實是不相上下的。李世民出徵關西、河東、關東,背後都有李建成在坐鎮,安撫後方、供應糧草,從這點來看,當時只顧上打仗的李世民的政務能力是沒法同太子建成相比的。從軍事角度看,李世民縱然功大,但前後也有薛舉之敗、劉黑闥之敗等;反觀李建成平河北之役,軍政結合,甚為漂亮,的確比當時只知殺伐李世民強。

再者,從人才陣勢來看李建成更是有李世民無法言喻的優勢,來看看雙方陣營,李建成有李元吉、李綱、竇軌、裴矩、鄭善果、賀德仁、魏徵、王皀、徐師謨、歐陽詢、任璨、唐臨、韋挺、庾抱、唐憲、榮九思、武士逸、裴宣儼、袁朗等人;而李世民這方也有房玄齡、高士廉、柴紹、唐儉、秦叔寶、程知節、段志玄、張公謹、劉師立、李孟常、王君廓、張亮、龐卿惲、樊興、元仲文、秦行師、封倫、蕭蠫、錢九隴、長孫無忌、杜如晦、長孫順德、侯君集、劉弘基、公孫武達、屈突通、宇文士及、杜淹、尉遲敬德、李安遠等人。不過李建成是太子招攬人才也是名正言順,不過身為藩王的李世民招幕僚卻要提前通報否則僭越,這樣的處處小心。

自太子、秦王兩虎相爭開始,李淵也曾說秦王點兵日久已經不再是昔日好兒子,所以從這可以看出,李淵還是支持法統上合情合理,並且也沒有大的過錯,所以秦王府的謀臣、猛將紛紛被調離,李世民空有天策上將之名,卻像困在籠中爪牙盡去的猛虎。再來看太子,在長安經營多年上有父皇、老臣的看顧支持,下有東宮長林衛,如果這個時候要爭個高低的話,拿下秦王必不成話下。為了皇位秦王開始了一場豪賭,但是一場勝算很小的豪賭,他的寶就壓在一旦雙方開展,太子麾下的李孝恭、李神通、李靖等等一定會先觀望再謀動,在觀望的同時只要抓緊拿下太子,秦王就贏了。

所以在玄武門外的這個早晨,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的囚徒武裝成功地吸引了京城駐軍的注意援助玄武門。玄武門外,段志玄、秦叔寶、程咬金的幾百人成功的扛住了東宮長林軍的進攻。玄武門內,李世民帶著尉遲恭,以最快的速度結果了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甚至在隱秘的戰場,侯君集的小分隊已經控制住了皇帝李淵。

就這樣在太子還沒有反應過來,秦王已經控制了大局,而實力強大的李建成就輸在了這一場豪賭中,雖說從前三項分析李建成都是穩操勝券的,但從玄武門的那個早上李世民殺伐決斷,逼父奪權而後控制兩都,又對太子、齊王之後斬盡殺絕,李世民更適合做一個帝王。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其實真相與我們所了解的正好相反
    千百年來,「玄武門之變「的謎團和真相一直爭議不斷。
  • 玄武門之變
    這些年的國產影視,若說哪個類型沒落最為徹底、最讓人惋惜,那歷史劇,絕對是其中之一,甚至是「其中第一」玄武門之變在影視劇中,有著大量的敘述,《秦王李世民》、《貞觀之治》、《貞觀長歌》、《開創盛世》、《隋唐演義》等打著歷史劇名號的大主角劇,都在做著一些不符合歷史的故事述說,讓許多人認為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真相。
  • 玄武門之變背後真相,史官不敢如實記載,王國維:李世民差點弒父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這天是李世民向皇位發起最後衝鋒的日子,當天他在長安皇宮玄武門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史稱「玄武門之變」。從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再到李淵主動讓位,一切都太順利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當玄武門發生激戰時,李淵在做啥?
  • 玄武門之變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其實真相與我們所了解的正好相反
    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皇宮玄武門設伏,殺害了自己同父同母的兩個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事後又逼父親唐高祖李淵讓位於他,史稱「玄武門之變」。有關玄武門之變的起因和過程,記載在三部官修史書中,分別是《舊唐書 》、《新 唐 書》和《資治通 鑑 》。
  • 唐朝官員墓碑被發現,揭開玄武門之變真相,學者:李建成不死才怪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死,然後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從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玄武門之變,一場手足相殘的慘劇,李世民發起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慘劇隱藏在種種史料典籍的字裡行間,陰冷刺骨。眾所周知,《舊唐書》記「玄武門之變」,甚多隱諱。但到底隱諱了哪些事實,卻不明究竟。
  • 1900年敦煌出土《唐太宗入冥記》,揭開玄武門之變隱藏的兩個真相
    其中有一本叫做《唐太宗入冥記》的書籍,將玄武門之變背後隱藏的真相揭露了出來。這本書中寫到,在李世民誅殺建成、元吉的同時,李淵也被李世民的手下,囚禁在了皇宮之中。對此《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也給出了旁證。對比兩本書記載的內容以後,編者發現了玄武門之變,背後隱藏的兩個驚人真相。
  • 唐太宗為什麼沒有掩蓋玄武門之變,不讓史官記載啥的?
    這樣的大事件是掩蓋不住的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奪繼承權所發動的一次政變,這次政變直接導致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死亡,也進而誘發了其後李淵讓位於李世民的事情。那麼唐太宗為什麼不讓史官不記錄玄武門之變呢?先不說史官是不是會聽話的問題。就算史官聽話。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其實是根本遮掩不住的,這個事情太大,造成的影響太大,無法掩蓋。如果史官不記錄玄武門之變,那麼史官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出現。
  • 「玄武門之變」,李淵只能無奈妥協,禁軍與其餘兵馬為何不阻止
    一代天驕「戰爭狂人」成吉思汗,都對唐代宗李世民之軍事能力十推崇,若是二人能夠面談,恐怕成吉思汗還會對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叫上一聲「大哥」。古往今來對唐太宗的歌頌史料不勝枚舉,但世人對於李世民的印象,似乎都繞不開「玄武門之變」,誠然這是李世民一生中抹不去的「汙點」。而在此宮廷變亂事件中,有許多史料未記錄,使得後人難以理解的謎團。
  • 一門系天下,歷經4次玄武門之變,見證唐朝跌宕起伏
    萬國來朝其實我認為在唐朝繁榮的背後,影響唐朝變革的和一處地標有很深刻的關係,玄武門在唐朝時位於太極宮西北方向,我們知道的是李世民在這裡發動政變,讓唐高祖交出了政權,後世稱這件事為「玄武門之變」,但在玄武門發生變動的有4次
  •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仁慈留給了誰?看這10個人就明白了
    玄武門功臣的兩種說法在玄武門之變中,秦王李世民帶著十名親信及士兵,埋伏在玄武門,等待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這一天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關於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帶的是哪十位?在《舊唐書》中就有不一樣的說法。
  • 李世民帶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終是什麼下場?
    唐太宗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代明君,其開創的「貞觀之治」至今為人所樂道。但是,關於唐太宗,卻一直有著一個避不開的話題,那就是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兩個兄弟,最終奪得天下。而唐太宗之所以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取得勝利,是和他手下那一幹心腹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十位主要人物。
  • 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受封上柱國,秦瓊一病十二年是弄假成真?
    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也成了上柱國——唯一不同的,是秦瓊因為破宋金剛擒尉遲敬德而受封,而程咬金則是參與玄武門謀劃而立功:「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構之於高祖,除康州刺史。知節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
  • 你以為玄武門之變只有一次?別天真,李世民的兒孫又復盤了四次
    宣武門之變那一年,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獨有的原創劇本被自己的兒子、孫子在無情地抄襲了四次。而且每一次好像都在戳自己的傷疤,疼不疼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願意好。唐代有兩個國都,長安是國都,離此地不是很遠的地方是陪都洛陽,為了保持一致兩個地方都有宣武門,可能是因為富有,有錢就要花。也許是被上天下了詛咒,也許是權利真香。
  • 玄武門之變到底發生在哪裡?個人認為玄武路改為大明宮北路更合適
    長安城的南門叫做朱雀門,北門叫做玄武門。記得我在上學的時候,歷史課本上還有一段玄武門之變的內容。玄武門之變再後來隨著我對西安的更多了解,知道了長安城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唐朝末年朱溫朱全忠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時拆毀了長安城,將拆下來的木料全都運到洛陽去了,韓建縮建了長安城。
  • 唐代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玄武門之變」也好似成為了一種慣例,竟在唐朝289年的歷史裡發生了五次之久。每一次都是骨肉相煎,親屬相殘;每一次都是得「玄武門者得天下」。陳寅恪也因此感嘆,大唐中央政治局局面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其實真是如此嗎?並不見得。假如只看結果,任何政變都顯得極其簡單,也就是贏或者輸。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一次政變是不複雜的,僅僅是北門衛兵那些人,遠不足以真正決定皇權的歸屬。
  • 如果玄武門之變的勝利者是李建成,那麼大唐還能開創盛世嗎?
    而王朝統治的最高掌權人就是皇帝,在歷史長河裡誕生了將近500位皇帝,有千古一帝,有亡國之君,更有唯一女帝武則天。唐太宗李世民無疑就是一位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皇帝,開創貞觀之治,治理下的唐朝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國力之強讓周邊諸國稱臣,李世民更是天下共尊的天可汗,是大唐盛世的開創者。
  • 他是李世民手下的第一悍將,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臨死前他用四字道出...
    唐朝初定之後,作為一國之君的李淵,在處理兒子的事情上始終沒能做出有效的制衡,直接導致了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秦王李世民率領手下戰將,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
  • 玄武門之變,秦瓊為何在門外不進去?只為對付李建成的頭號猛將
    秦瓊是唐朝的開國元老,很多人都會疑惑,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為什麼李世民身邊只有尉遲恭等人,秦瓊去哪了?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說明。李家的救命恩人秦瓊的父親是一個大將軍,被隋朝的靠山王楊林殺害。秦瓊從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漂泊,在她們躲避追殺的時候碰到了小時候的程咬金,兩個人非常合得來,於是從小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練武。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發生的「玄武門之變」,堪稱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它直接改變了李唐王朝的政治版圖和皇權繼承,並被公認為隨後「貞觀之治」的政治催化劑。《舊唐書.長孫無忌傳》記載: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只是一個走投無路的賭徒,李建成到底錯在哪
    對於歷史愛好者們來說,唐代眾多傳奇一直是經久不衰的熱點話題,這個朝代一直是不斷開創歷史的朝代,不僅產生了有史以來最為開明的君主之一,還產生了有史以來第一位正式的女帝,此外,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玄武門之變的大變局……無一不令人久久回味,常憶常新。今天我們就來重新梳理一遍唐代開國以來第一件大事:玄武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