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支付機構2020年「雪上加霜」 C端業務難破壟斷堅冰求索B端突破

2020-12-23 財經網

「對於支付機構而言,今年是雪上加霜的一年。」一位業內人士直言。

今年上半年,疫情「黑天鵝」對消費市場造成重創,而作為與消費市場強相關的行業,第三方支付的不少機構都出現交易量陡降、收入縮水的問題,加之行業嚴監管趨勢不減,中小支付機構生存更加艱難。

年內罰金倍增

今年以來,支付行業監管高壓態勢不減,處罰力度更呈現加碼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末(以罰單生成日期為準),第三方支付機構至少已收到100張罰單,罰金總額接近3.03億元,高於去年全年的1.66億元,創下歷年之最。尤其在下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步入復甦階段後,監管部門開罰單的頻次有所增加,第三季度支付機構收到罰單數量約佔前11個月的一半。

與往年相比,今年支付機構收到的罰單數量並未增多,罰金總額大增的主要原因在於大額罰單的增加。其中,4月29日,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商銀信」)收到1.16億元「天價」罰單,成為支付機構首張超億元罰單。罰單顯示,商銀信涉16項違規行為,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5009.10萬元、罰款6588.69萬元。往年罕見的千萬元級別罰單也頻頻出現,涉及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聯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銀盈通支付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從違規行為來看,違反銀行卡收單、反洗錢規定兩類行為最為突出。其中,「客戶身份識別」、「為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或發生交易」是最頻繁出現的處罰名目。

此外,年內監管部門向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中,涉及機構與相關責任人「雙罰」的佔比近半,如商銀信被罰案例中,其董事長、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20萬元。

有分析人士透露,部分寄望於監管今年「手下留情」的機構已然落空。「從罰單情況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支付行業嚴監管的態度沒有絲毫放鬆,『雙罰』趨勢顯著,大額罰單頻出,處罰力度甚至較往年更上一個臺階。」該人士指出,「隨著監管部門慢慢摸清支付業務脈絡,未來恐怕只會越來越嚴格,靶向越來越精準」。

疫情雪上加霜

支付百科首席評論員寇向濤表示,現在行業已經進入嚴監管階段,並且監管部門已經摸清套路,開始有針對、有技巧、有策略的監管,例如打擊二清、套碼、斷直聯、備付金統一管理等,監管部門設立的邊界和紅線圍欄抑制了這個領域的無序增長,也產生了一定業務約束。

「甚至一些支付機構的一把手也會覺得,現在行業裡可拓展的業務已經很少了。」他指出,與此同時,支付行業格局固化,難以打破,中小支付機構生存空間有限。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兩大巨頭壟斷格局穩定,佔94%的市場規模。各集團體系內發展的支付業務佔2.6%,快錢、聯動優勢、易寶支付、銀聯商務等頭部支付機構佔2%,剩下1.4%的市場供其他百家中小支付機構「分食」。

「然而,今年支付機構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行業走向嚴監管、早期的監管紅利消失等老問題,還有疫情帶來的『雪上加霜』。」寇向濤指出,今年上半年,支付行業交易量大減,甚至有多家機構只能通過裁員、壓降成本求生。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進一步解釋,構成支付機構收入來源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基於交易量收取的手續費收入。由此可知,支付是與經濟活躍程度強相關的行業,經濟越活躍,交易量越高,支付機構獲得的手續費收入就越高;反之,「今年疫情重創經濟,尤其是消費零售行業,這一行業又是支付機構服務的重頭,這也就導致不少支付機構收入大降」。

牌照不再吃香?

在經營受壓下,不少支付機構選擇了退出。就退出渠道而言,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想上市很難,好一點的是被收購,牌照變現,要麼就是註銷牌照」。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支付機構牌照的買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希望通過支付牌照搭建生態閉環的網際網路平臺。例如今年9月,攜程集團宣布收購上海東方匯融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匯融」)100%股權。攜程集團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與東方匯融的合作,改善文旅產業支付便利性。

另一類買家是計劃進軍國內市場的境外機構或從事跨境業務的跨境金融服務機構。2019年末,國家外匯管理局陸續向支付寶、財付通、匯付天下等十餘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發放跨境業務的展業許可,意味著監管已定調跨境外匯支付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有支付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國內多家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以及境外支付機構為滿足許可申請資格,已經在收購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標的。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3月以來,央行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新發審批,企業要獲得支付業務合法資質幾乎只剩下收購一條路可選。從牌照交易案例看,一張經營範圍為網際網路支付的牌照市場價格約5億元,網際網路支付+行動支付兩項經營業務牌照超過6億元,擁有網際網路支付+行動支付+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牌照價值超過10億元。

然而,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已配齊支付牌照,以億元計的牌照變現難度越來越高。近日,央行公布新增4家支付機構註銷牌照註銷信息。其中,手握網際網路支付牌照的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成為首家註銷這一牌照的支付機構。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38張支付牌照被註銷,支付牌照數量降至233張。

「現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其實是過剩的,牌照的市場價格也從前幾年的十幾億元,到現在的幾億元,以後或許還會下降。」黃大智表示,從近年的趨勢來看,已經有不少支付機構出現牌照不予續展或被註銷的情況,這反映了支付行業正處於一個動態清退的過程,未來那些空有一個牌照,但沒有業務或是業務規模過小,甚至有一些違法違規犯罪案例的機構,可能會逐漸退出這個市場。

求索生存之道

面對終端消費者(C端)市場難以打破的壟斷局面,開拓跨境市場和耕耘小商家、服務場景方等B端市場成為中小支付機構探索的主要發展方向。有支付機構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支付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國內很多的支付機構也開始注重跨境業務,未來跨境支付業務的市場競爭也將加劇。

上述人士認為,儘管不少支付機構提出金融科技轉型,也就是為B端提供支付解決方案,但是大部分支付機構受限於其自身技術和經濟實力,要走金融科技轉型的路其實也很難,更多支付機構還是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來增收,方能得以生存。

寇向濤也表示,支付其實是一項價格透明、利潤稀薄的業務,單純只做支付業務已經很難維持機構運營。因此,對大部分支付機構而言,圍繞核心競爭優勢,提供垂直附加服務才是未來長遠的發展方向。

黃大智則認為,從支付行業當前的局面看,C端市場格局難以打破,跨境市場中,第三方支付機構並非主角,可獲取的份額也有限,因此,中小支付機構更多的機會可能在於伴隨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而出現的B端市場。

「現在支付行業是一個具有強規模效應特徵的市場,但隨著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這一情況或將發生改變。」黃大智舉例,「企業在進行數位化升級後,大量現金流水也需要在數位化系統中過帳,中小支付機構可以通過為行業、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獲得大量交易流水產生的手續費。儘管目前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數位化的推進還不足以到達這樣的深度,但這一前景仍具有較大的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雪上加霜的一年!中小支付機構:2020太難了
    「甚至一些支付機構的一把手也會覺得,現在行業裡可拓展的業務已經很少了。」他指出,與此同時,支付行業格局固化,難以打破,中小支付機構生存空間有限。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兩大巨頭壟斷格局穩定,佔94%的市場規模。
  • 雪上加霜的一年! 中小支付機構:2020太難了
    見習記者 杜曉彤「對於支付機構而言,今年是雪上加霜的一年。」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今年上半年,疫情「黑天鵝」對消費市場造成重創,而作為與消費市場強相關的行業,第三方支付的不少機構都出現交易量陡降、收入縮水的問題,加之行業嚴監管趨勢不減,中小支付機構生存更加艱難。
  •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2020:牌照價值銳減 繼續熬下去還是斷臂求生?
    (原標題:雪上加霜的一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2020:牌照價值銳減,繼續熬下去還是斷臂求生?)
  • 銀盛支付堅持走差異化路線,以「支付+」賦能B端
    銀盛支付董事長陳敏在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上表示。 此外,疫情推動金融科技進一步轉型的背景之下,作為首批獲得行業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銀盛支付貫徹差異化、精準化的原則,以精細化、專業化服務助力各行各業解決支付難題,提升支付效率。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從牌照業務類型來看,江蘇CA業務類型為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御嘉支付、艾登瑞德、華夏通支付的業務類型均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江蘇CA的註銷性質是「被註銷」,但監管部門並未公布註銷的原因;其餘3家均為「主動註銷」。央行信息顯示,江蘇CA於2012年6月份獲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註銷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臨近年底,持牌支付機構再次減員
    央行信息顯示,江蘇CA於2012年6月份獲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註銷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若此次未被註銷,其牌照有效期應至2022年6月26日。   黃大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股權變更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較為集中,當時網際網路支付牌照的轉讓價格高達十幾億元。其中,含有網際網路支付及銀行卡收單兩種業務資格的牌照一直是高價值牌照。」   「上述支付牌照的併購價格超過30億元,是因為這張支付牌照中含有網際網路支付業務。」
  • 裕福支付收千萬罰單 股東轉戰區塊鏈?
    投訴者提供的截圖顯示,該筆扣費是通過裕福支付扣費,費用流向一家叫山東誼新信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根據天眼查,該企業成立於2018年,註冊資本300萬元。目前公司的官網無法正常打開,旗下擁有的軟體著作權等均為空白。  那麼,裕福支付在接入該商戶時,對其是否進行了相關的審查?目前在裕福支付的商戶中,類似的貸款平臺佔比是多少?對此裕福支付暫未給予回復。
  • C端快銷企業如何酣戰B端
    B端客戶的探索不只圍繞著餐飲企業展開,在科技、物流、支付等多個領域,B端客戶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例如京東近來也表示已經全面深入企業市場;拉卡拉B端收單業務漲幅突出,賽道已從C端客戶轉至B端……在傳統的商業環境中,B端往往被看做是「薄利潤」、「無法和消費者直接溝通」的渠道,於是一些原材料供應商、代工企業紛紛自創品牌,走上臺前。
  • 壹錢包旗下平安付2020成績單:穩居行動支付、網際網路支付頭部陣營
    近日,由知名支付行業媒體支付百科與TOP100排行榜組委會發起的「2020年中國支付機構TOP綜合指數榜」評選正式公布上榜名單,平安壹錢包(下稱「壹錢包」)榮登「2020年行動支付機構TOP10強榜」第三及「2020年網際網路支付機構TOP20強榜」第五。在疫情與市場的雙重挑戰下,壹錢包保持了穩定的市場地位。
  • 頻陷訴訟風波後,這家機構母公司被申請破產清算!中小支付機構經營...
    不過,支付公司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情況並不鮮見,有分析人士稱,核心業務不突出、盈利模式不清晰,是當下中小支付機構掙扎求生的一個縮影。當前,很多缺少支付場景和股東資源的中小支付機構,已面臨生存堪憂局面。對於該類支付公司後期發展,建議先與糾紛關聯方協商溝通,再去謀後續業務發展。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最近幾年,C端的產品的思維和方法迭代的非常非常快,產生了很多先進和創新的方法和思維。而B端,則相對較為保守一些。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B端的思維和方法,並沒有進行一個大幅的更新和迭代。B端產品就像 old sChool,而C端產品則是 new sChool。所以說,C端產品的一些思維和方法,以及這些思維和方法誕生的過程和背後的理念,是值得B端產品來學習和參考。
  • 如何理解B端業務:定義與特點
    編輯導讀:如何理解B端業務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認為B端業務即向組織銷售商品來盈利的事務。看似業務種類眾多,但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往往能很快抓住工作重點。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們從事的業務領域是什麼?這是參加工作、創業的首要問題。
  • C端B端G端的三個關鍵詞:人性、錢、利益
    由於和朋友的關係比較親近,我也就帶著開玩笑的心態回答說:做產品的關鍵要回歸人的本性,任何一款產品想要取得成功都要抓住人性,違背人性的產品都是難成大器的。因此做產品要從人性的研究開始,推薦你去多看看《性愛大師》《小惡魔教你極致性愛》此類書籍,多關注李銀河老師的文章,裡面的內容要細細考究,方能抓住做產品經理的本質。玩笑歸玩笑,但做產品要回歸人的本性已是一個無太多爭議的話題。
  • 1919宣布併購重組丹露網 與隔壁倉庫業務整合加碼B端布局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李靜)近日,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一檔線上直播節目中透露「1919旗下的隔壁倉庫業務已與丹露網完成整合,即將在線上線下布局國內最大的b端供應鏈平臺。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開業735家加盟店。
  • C端實現盈利,B端觸達8000家線下琴行,快陪練商業邏輯是什麼?
    「當初要做B端業務最核心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陪練業務和教學業務密不可分,從教學效果的角度來說,這是必然的優化趨勢;第二,行業的流量是細分且垂直的,用戶掌握在琴行和工作室的老師手中,比起與之競爭,不如選擇與擁有流量的人進行合作。」陸文勇說道。
  • 8家公司接受機構調研 利歐股份:短視頻營銷業務突破千億
    利歐股份:短視頻業務營收破千億利歐股份於2019年12月31日接受19家機構調研,主要就公司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介紹。利歐股份表示,目前業務結構為「機械製造+網際網路」的雙輪驅動模式。機械製造業務主要從事泵、園林機械、清洗和植保機械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在泵業領域覆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 產業網際網路toB端客戶的開拓方法
    1.這些涉及到b端客戶的拓展,業務的開發,b端客戶的拓展和c端的客戶開發是不一樣的。C端客戶,消費網際網路每一個c端都是一個具體的人,都有具體的用戶畫像。c端的客戶做決策購買,消費都是很簡單的,都是一個人,一個決策者。
  • B端設計指南04——彈窗 究竟應該如何設計
    由於B端產品的複雜多樣,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不單單局限於彈窗這一種控制項的設計,而是一個「泛彈窗」的話題,透過彈窗去分析理解其他類型信息展示的業務邏輯。 從宏觀上講,目前B端設計中信息展示的控制項可以分為三類:彈窗、抽屜、新建頁。在這三種展示形式中,我們需要明白它們四類分別是什麼、有哪些、在什麼場景中使用、以及在優缺點和適應的不同業務,這樣可以更好的為我們設計服務。
  • 1919宣布併購丹露網 布局b端供應鏈平臺
    近日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一檔線上直播節目中表示:「1919旗下的隔壁倉庫業務已與丹露網完成整合,即將在線上線下布局國內最大的b端供應鏈平臺。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開業735家加盟店。」2019年3月就有消息稱,國內首家B2B酒飲平臺丹露網正與「某酒類新零售平臺」溝通,欲出售其線上業務尋求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