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少女感的女明星,有罪嗎?
前段時間,有人在伊能靜的社交平臺留言:50歲了還美少女,臉呢?
近日,62歲舞者楊麗萍,在抖音的評論區被網友嘲諷「再美再優秀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
留言一出,網上頓時炸鍋了,女星紛紛出來站隊:
已婚已育的戚薇說:「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39;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作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們早就不是了!」
未婚的李若彤稱:「要學會懂得尊重別人的決定,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
就連楊麗萍也出來回覆: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
楊麗萍本尊沒有正面剛這位網友,但是其他人顯然並不放過他。
隨後,這個嘲諷「人生失敗楊麗萍」的女網友的信息被扒出來了:
她是廈門人,
今年28歲,
經營一家服裝店,
生了一個女兒,
會拉二胡……
扒出個人信息還不算,有人甚至還上升到了人身攻擊:
母豬有母豬的快樂,孔雀有孔雀的快樂,母豬的問題在於把自己的快樂強加在孔雀頭上很愚蠢。
女網友嘲諷楊麗萍「無兒無女、人生失敗」,其他網友攻擊她為「母豬」,劇情發展到這裡,簡直亂套了。
「母豬」與「孔雀」之爭,其實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近日,有一則【廣西90後夫妻生了9個娃】的報導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在廣西河池都安縣有一對90後夫妻孕育了9個孩子,其中3女6男,另外肚子裡還有一個7個月大的胎兒,也就是說,他們即將有第10個孩子。
女網友無法欣賞「孔雀」的優雅,就像我們無法理解這對即將育有10個孩子的90後夫婦一樣。
人生沒有對錯,只能說境遇不同,選擇不同,結局也就不同,個人都有個人的命:
有人追求的晚年兒孫繞膝,安享天倫之樂;
有人追求在藝術上有更深的造詣,活成自己心中最美的樣子。
一個人的生存方式與天賦、眼界和物質條件有關,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路走完自己的一生,這本身沒有爭議。
每個人都有理由按照自己方式生活,但是,道德綁架不可取。
女網友追求兒孫滿堂這沒有錯,錯就錯在她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綁架那些選擇不生孩子的女人。
那麼,問題來了,被「母豬」們奉為人生得意的生兒育女,真的能證明一個女人的成功與失敗嗎?
在家庭倫理劇《橘子紅了》中,妻子(大太太)由於不能生育被丈夫(老爺)冷落在鄉下,誰料想丈夫在城裡與一名交際花打的火熱,交際花懷孕後準備上位,然而,令所有人震驚的是原來沒有生育能力的老爺。
這是發生在清末江南的故事,那時,女人裹著小腳、婚後的地位和榮耀由生育能力(能不能生出男孩)說了算,那個年代,女人生不出孩子,是有罪的!
傳統社會認為男人的主要工作是養家餬口(賺錢),女人的主要工作是傳宗接代(贍養)。那時,女性的命運掌握在父母和丈夫手中,嫁給什麼樣的男人,過什麼樣的生活,都不是女性自己能夠說了算。
女人雙足被禁錮,對婚姻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如果離開男人,她什麼也不是,如果通過男人,那她可以做任何事。
男人負責家庭的榮耀,女人負責家族的繁衍,當男女雙方都默認了這種需求關係,男人和女人對彼此比今天更滿意,關係更親密。
隨著女人社會地位的逐步提高,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女人擁有了更多選擇權,對男性的依賴就越少,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卻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①女人對愛的不滿和婚姻不順的感受也比以前更強烈;
②男人將女人的獨立視為罪惡。
男女對「獨立」的不同認識造成了愛情和婚姻中的諸多摩擦,其中之一就是「關於女人要不要生孩子」的爭論。
楊麗萍曾經有兩段婚姻,在第二段婚姻中,公婆同樣催他們快點生個孩子,但是從醫生處得知長期節食,體脂肪極其低,懷孕很困難,如果要懷孕,必須增肥。
於是,在孩子和跳舞之間,她選擇了跳舞。
後來,楊麗萍又離婚了,她曾在採訪中說:「舞蹈就是我的女兒。」
放棄生育的楊麗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鑽研舞蹈,常常半夜還在練功房跳舞,後來因舞姿驚豔世人,有人問她:為什麼能取勝,她說「因為我沒有對手。」
社會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經濟獨立的女性,人們逐漸意識到:
婚姻並不能提供安全感,只會跟我們一起生活的人添加新任務。
比如:
懷孕後家庭和事業如何取捨?
什麼時候生孩子?
生一個還是生兩個?
……
女性對於自身的審視一方面有助於她們更理性的處理與伴侶之間的關係、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她們過高的需求和對未來的惶恐,導致有些人在面對婚姻時採取消極態度。
丁克湧現、同性結合、甚至還有女富豪買精生子,於是,活久見的事情層出不窮。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所以,生兒育女是大部分人走入婚姻生活的選擇,但卻不是必然選擇。
女性的獨立讓她們擁有了更多元的生活,這樣就意味著男女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嗎?
不!
《婚姻:挑戰》一書中提到:
即使女性在政治方面擁有了和男性相同的權利,但是在社會、經濟和職業方面仍然存在深層的蔑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社會對單身男人的接受度仍然比單身女人高
「剩女」讓人恐懼,「剩男」受人歡迎;
②人們通常認為女性的工作沒有那麼重要
男女做相同的工作,女性的工資相對較低,
失業期,女人應該放棄工作;
③男人贍養妻子被視為理所應當
丈夫堅信他的男人氣概必須通過主導經濟來體現;
另外,還有一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即:
女人放棄職業、成全家庭被所有人當成理所理當。
比爾蓋茨的母親曾說過:兩個民族的較量其實是兩個母親的較量。
社會對「全職媽媽」的態度考驗著人們對「女性的社會地位」的認可程度,媽媽既然「全職」,也應是一種職業和價值的體現。
男女平等喊了這麼多年,時至今日,女性歧視仍然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社會發展,男女之間只能說「接近平等」,而非「實現平等」。
寫在最後:
女網友嘲諷楊麗萍「無兒無女」,實則是一種女性歧視的表現,「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最後,送給所有女讀者一句:
「別擔心,親愛的,
人生太短,而你太美。」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