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塔倫特(ID:talentpluscn)
「一個人的成長中,順境裡做的報告都是瞎扯,困難的時候總結的教訓一定是真實的。沉下心總結自己,看問題才能看得更客觀。」不得不說,史玉柱還是江湖那個柱哥。
從億萬富翁到一無所有,他是很多企業家引以為戒的失敗典型。
再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他也是很多企業家敬仰的商業奇才。
這個當今商界最具爭議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回首當年的慘痛教訓,他總結出了什麼?
1
「N」字形大起大落人生回顧
大起: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
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代的烙印是下海,敢下海的人,就能淘來一桶金。「基本上是擺個地攤就能發財的時代。」史玉柱趕上了一個好年代。
1989年,史玉柱27歲,剛從深圳大學軟科學管理系研究生班畢業,他放棄了有「大好前程」的公務員職位,果斷辭職下海。兩年時間裡,通過賣軟體,開公司,自主開發M6401/2/3,28歲的史玉柱輕鬆掙到了3000多萬(相當於現在的5、60億)。
在當年,30歲的史玉柱和比爾·蓋茨齊名,是全國青年眼中最崇拜的偶像,94年,他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95年,被《福布斯》列為內地富豪第8位。
大落:從億萬富翁到一無所有
然而,好景不長,不到6年的時間,情況就急轉直下,巨人集團陷入了財務危機,欠債幾個億,債權企業達100多家,這還不包括欠銀行的貸款和巨人大廈樓花購買者的房款。97年,巨人大廈停工,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首富變「首負」,史玉柱一夜負債2.5億元。
巨人集團的覆滅,給當時的中國精英青年造成了極大的精神打擊,出事後的3年,還有浙江大學學子致信史玉柱:「你的倒下傷害了我們這代人的感情。」
大落後大起:從一無所有再到億萬富翁
而後3年不到的時間裡,史玉柱再度創業,憑腦白金東山再起,收購巨人大廈樓花,還清了所有債務,還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他在上海又註冊了一個巨人公司,開始謀求上市之路。
不惑的年紀,史玉柱開始了人生下半場的第二件事――資本布局。他賣了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套現了十幾個億,又花了3億元買了兩家銀行的股票,成為了華夏銀行的第六大股東、民生銀行的第七大股東,3年時間賺了120多億!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史玉柱人生下半場的第三件事是:入局網路遊戲產業。2004年,他成立了上海徵途。2007年,巨人網絡集團在美國上市,史玉柱身價突破500億元。
直到2013年,「一代巨人」史玉柱宣布退休,僅保留了董事職位。2016年,為了解決公司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復出,大膽啟用了年輕人。而後,再次隱退。
2
當年的巨人是怎麼出事的?
一個人成功了之後,他往往會忘乎所以,以為自己很能幹,就為失敗埋下了伏筆。
歸根結底,當年的史玉柱,太膨脹了。
早年,史玉柱的軟體大賣,讓他產生了種什麼都能做的「錯覺」,創業初期他便走上了一條多線開戰、俱榮俱損的大冒進之路。那時的巨人真成了「巨人」,肚裡塞著軟體、硬體、保健品、化妝品等數十個行業的東西。他還開展了一個百億計劃,集中在一起去打廣告,當然,後來都被國家工商局叫停了。
時代的弄潮兒,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公司內部的運營出現問題後,外部的大環境也開始不好了,1993年,中國電腦市場風雲突變,國際品牌「入侵」,以巨人為代表的本土電腦品牌的好日子「到頭了」。
拖垮史玉柱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巨人大廈。當年處於事業巔峰期的史玉柱突然想要造一座巨人大廈,最初的計劃是蓋38層大部分自用,並沒有搞房地產的設想。後來在領導視察,為珠海爭奪全國第一高樓等等一次又一次的外力刺激下,變成了要蓋到70層。
面對10多個億的資金缺口,珠海市政府給了一塊「白菜價」地皮,靠賣樓花,史玉柱又從百姓手中籌了2.5億元,也就是這2.5億元,讓他成為了舉國聞名的「中國首負」。
「當時公司已經不行了,我還不捨得放,還想去借錢去找生產資金,生產然後去打廣告,在隊伍建設方面還要去投入。」史玉柱回憶道。
巨人當時累計有20到30個項目,史玉柱每個都想去保。當然,到最後一個也沒保住,包括巨人大廈。巨人大廈出事後,史玉柱為之奔走了9個月,被美國的投資人騙,被公司員工背叛,集團副總裁及7位分公司經理攜巨款潛逃。
很多年後,史玉柱本人回憶這段「大敗局「,他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到了企業的內因,他提到了兩點:
一是他自身的「狂妄」無知,性格的缺陷,管理的問題,戰略的問題,產品的問題,幹部隊伍的問題。他表示:「根本原因是我和包括我的團隊的責任,主要是我的責任,就是自大、做事不踏實,我陷入低谷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二是多元化戰略的決策失誤。他認為所有這些失敗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能抵擋住誘惑,戰線拉得過長,以致最後出了問題。包括到現在,他一直強調一點,「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上你最好只做一件事,另外就是在企業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切記不要做多元化嘗試,一定要聚焦。」
除了內因,我特別想說一句。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成就了他的高光,碾碎了他的驕傲,鑄就了他這波瀾壯闊的一生。
3
史玉柱靠什麼東山再起了?
前段時間的一個採訪,主持人問史玉柱:「1997年當時巨人的那一場危機,對你的心裡有沒有造成持久性的傷害?」
史玉柱回答說:「那得看什麼時候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是1998問我,我說那絕對很慘。1999年問我,我覺得對我有傷害。但你現在問我,我會說,幸虧有過這樣一段經歷。沒有這段經歷,我現在還不知道在珠海的哪個小公司裡,在一個小的事情上面摸爬滾打。」
當年出事後,一度讓史玉柱不敢面對現實。因為喜歡西藏,他決定去爬珠峰,頗有種把生死交由天定的意味,「如果爬上去了,又回來,這是種享受;死了,也正好,這比服毒自殺要光彩得多。」結果,爬珠峰沒能把史玉柱「殺死」,他被救援隊從珠峰救了回來。
也就是這次西藏之行,他開始了對自己的深刻反思,之後他的心態也轉變了,人一下子變得平和了,整個人的思維方式開始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沒那麼爭強好勝了,開始學會了尊重他人。
他開始謀劃著從頭再來。做腦白金的初心都很單純,因為有100個員工還在等著他養活,所以第一步,史玉柱想的僅僅是活下來。而後,為了堂堂正正地站在陽光下,他開始還錢,要把2.5億元的債務都還掉。再之後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後的深刻反思才是成功的開始。
沒有深刻反思之前,他一度以為巨人出事只是資金鍊的問題,而後終於意識到根因在他個人,在企業本身。他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的實戰經驗,包括企業要想成功,創業期必須聚焦,要重視團隊管理,要重視消費者,重視細節,腳踏實地,將認真做到極致等等。
「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應該靠別人,能不能爬起來靠自己。」
關於史玉柱,有人盛讚他,「柱哥的身上流淌著一股天生的草莽氣息的豪賭天性。青年時,他就曾被捧到最高,也被摔得很慘。這種豪邁人生,值得一看!」有人不屑他,「低俗的成功者」。不管江湖還是不是那個江湖,柱哥都已經是一個傳說。
一個企業家或團隊,最難認清的是自己。
當前,大疫和經濟下行背景下,商業環境越來越複雜,企業普遍業績下滑,企業家普遍信心受挫,飽受焦慮和疲憊,感到方向的迷失。
中國的企業家缺一次內心深層次的自省,缺一場和自己的深刻對話。
為幫助企業家重整旗鼓,重拾信心,找回曾經的熱愛和執著,遇見更好的自己和團隊。幫助企業打破僵局,突破業務發展瓶頸,解決企業當前最緊急最迫切的業績增長難題,激發組織活力,獲得由內延外的成功人生和成功企業,我們重磅推出了《業績增長實驗室》。
《業績增長實驗室》以「運動社交、案例訪學、諮詢教學」三大體系為支撐,通過戈壁、滑雪、洞穴等沉浸式戶外運動作為社交連結方式,採用門徒的深層次的浸入關聯,結合實地案例訪學,並採用體系化的教學方式,深度挖掘企業家的內在能量,解決企業增長難題。
《業績增長實驗室》增長系統
實驗室包含了兩個課題——反思和增長。
課題一《反思:四天三夜,108公裡戈壁徒步》。建議企業家一生一定要走一次戈壁。因為它和創業一樣,極端的惡劣環境下,每一個人都只能往前走,沒有任何退路,而這些恰恰能激發深埋在心中的野性和不甘,只有打破絕望,才能獲得新生,觸底才能反彈。
這將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戶外徒步挑戰,一段企業精英的悟道歷程,更是一群商界領袖的社交平臺。
課題二《增長:六天三夜,增長實驗室》。關於打破企業業績增長瓶頸,最好的破局方法,是找一幫親身實踐過並提煉成精髓的嚮導,帶領企業釐清增長戰略和商業模式,找到影響業績增長的根因,並從戰略視角整體架設企業增長體系,打造戰狼團隊提升業績增長的競爭力、營銷力和創新力,從而實現企業業績突破,驅動業績持續增長。
企業家的宿命,從來都是走最前面的,代表著整個團隊前進的方向與力量。邁出行動的第一步,深層次地自省,抵達路途終點,回到內心起點,找回創業人曾經的熱愛和執著,走出去,把世界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