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去殖民化不夠徹底

2021-02-13 港臺腔

田飛龍在「金臺沙龍」現場(謝明  攝)

海外網7月3日電 7月1日,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並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鄧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並以此為指引,通過同英國的外交談判,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

香港問題到底是一個什麼問題?7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一國兩製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在主題為「香港回歸20周年:現狀與展望」的金臺沙龍中,從三個層面對此進行解讀。

田飛龍指出,首先,香港問題是中國從鴉片戰爭為起點開始的反殖民主義問題的一個部分。我們看到習主席視察香港時的致辭中,切入主題就是對鴉片戰爭這段歷史的回溯,強調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強調殖民主義對於香港和內地民眾的傷害。按照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當時提出的只是一個妥協性的暫時性的解決方案,所確立的一國兩制50年的不變,是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和中國國家理性的政治實驗的方案,而不是一種永久性的憲制解決方案。我們在保證香港繁榮穩定與高度自治以外,還保留著去殖民化和民族復興的任務。

現在我們說的香港問題背後的原因,是去殖民化不夠徹底。當年,為了快速平穩的回歸,相對擱置了去殖民化的國家建構任務。如今到了回歸20年的時間節點上了,一些問題開始顯現,就到了要『治療疾病』的時候了。因此,如何去殖民化,如何在未來讓兩地在「一國兩制」前提下進入互動整合階段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從第二層面來看,田飛龍認為香港問題體現在文明衝突上。香港曾經是英國統治時的優質殖民地,香港回歸之後仍然充當了中西文明之間衝突競爭的平臺。這種文明衝突與中國歷史上存在過多元文明衝突整合經驗不一樣。在「一國兩制」之下以香港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世界,它的整套文化意識形態與制度體系,在能夠幫助中國整體進入現代化、國際化的同時,本身也在挑戰內地的制度體系和文化意識形態。

最後,田飛龍提出,香港問題的第三個層面就是制度模仿與制度競爭並存的「兩制」關係。回歸20年以來,內地在現代化過程當中有對香港制度的模仿和學習,但同時又存在競爭。「兩制」之間分別有各自的意識形態基礎與政治制度的架構。所以,當模仿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兩制」本身的差異會呈現出來。比如,香港有人追求國際標準的普選,內地認為,選舉要與國家利益相協調。香港人理解不到,為什麼香港要與國家的主權安全做協調,這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自身的國民身份,香港人總是強調自己的國際身份以及本土身份,但是國家身份、國民身份是不清晰的。

相關焦點

  • 香港去殖民化標籤,勢在必行!
    1997年香港回歸後,最為致命的問題是,香港從來沒有「去殖民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 羅援:香港應去殖民化
    但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根本沒什麼大動靜,原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他們又陸續返回香港。香港回歸祖國多少年了?我們經營香港多少年了?應當首先明確和強調的是,「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國」,但恰恰我們有一些人,只記住了「兩制」,卻忘掉了「一國」。  今天,香港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去殖民化」的工作。
  • 去殖民化,香港為何沒做到位?
    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人學世界通用語英語純粹是一種務實、功利的想法,其實不少香港孩子最不想去留學的地方就是英國,因為「太沉悶了」。真正的「再殖民化」是什麼呢?鄧飛認為,經過英國的整個殖民過程,特別是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今天,英國人不可能推崇新中國的政治體制。
  • 徹底告別殖民化,香港紀律部隊,請從去除英式步操開始!
    對此情況,有香港學者就指出:香港警方以至所有紀律部隊亦應看清形勢,不要繼續戀殖,應停止派員到英國以至五眼聯盟等國家受訓;步操(隊列訓練)亦應用放棄英式,而是改用中式步操,否則本港回歸23年,加上《港區國安法》已訂立,若仍繼續使用英式步操及以風笛手伴奏,只會貽笑大方,認為今年十一步操應與英國殖民地時代正式說再見。
  • 徹底告別殖民化,香港紀律部隊到了告別英式步操的時候了!
    對此情況,有香港學者就指出:香港警方以至所有紀律部隊亦應看清形勢,不要繼續戀殖,應停止派員到英國以至五眼聯盟等國家受訓;步操(隊列訓練)亦應用放棄英式,而是改用中式步操,否則本港回歸23年,加上《港區國安法》已訂立,若仍繼續使用英式步操及以風笛手伴奏,只會貽笑大方,認為今年十一步操應與英國殖民地時代正式說再見。
  • 「去殖民化」不力,「殖民地意識」正在香港和臺灣形成一股分裂勢力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香港雖然回歸了祖國,可沒有讓中國同胞感受到香港已經回歸祖國,由於在回歸後沒有採取任何形式的「去殖民化」措施,使得部分香港人的獨立意識出現,特別是在年輕人開始產生影響。就像我們曾經以為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和實力提升,隨著兩岸同胞交往增多,臺灣回歸祖國會變成一種自然和自發趨勢,然而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臺灣不僅沒有自然和自發地向和平統一方向發展,而且離和平統一目標越來越遠。
  • 【冰點時評】「去殖民化」不力,「殖民地意識」正在香港和臺灣形成一股分裂勢力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香港雖然回歸了祖國,可沒有讓中國同胞感受到香港已經回歸祖國,由於在回歸後沒有採取任何形式的「去殖民化」措施,使得部分香港人的獨立意識出現,特別是在年輕人開始產生影響。就像我們曾經以為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和實力提升,隨著兩岸同胞交往增多,臺灣回歸祖國會變成一種自然和自發趨勢,然而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臺灣不僅沒有自然和自發地向和平統一方向發展,而且離和平統一目標越來越遠。
  • 楊啟:香港問題的教訓
    我們應當直面嚴峻現實,吸取深刻教訓,進一步科學釋義和充實完善「一國兩制」方略,這是解開香港問題的癥結所在。1956年的春天,毛澤東委託赴章士釗轉去一封中共中央致蔣中正的信。信中提出了和平統一臺灣的具體辦法,即「一綱四目」:1. 臺灣統一於中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臺灣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委於蔣中正;2. 臺灣所有軍政經濟建設一切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政府撥付;3.
  • 「英」魂不散的香港
    日本戰敗後,英國人重新佔領香港,一個月內就換回了原本街名的鐵質路牌。而今香港回歸二十二年了,卻連改地名這樣最基本的「去殖民化」工作都未做到位。去年全國兩會,香港政協就曾提到「去殖民化,應由路名開始」,但是遭到了重重阻力。
  • 香港「英」魂不散
    去年全國兩會,香港政協就曾提到「去殖民化,應由路名開始」,但是遭到了重重阻力。放眼全世界,任何一個擺脫殖民統治的國家和地區都會進行大量的「去殖民化」工作。可惜這種教育未能一以貫之,李登輝上臺後,臺灣進行了持續二十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使早期的「去殖民化」工作大打折扣,只有國語教育得以保留。臺灣「去殖民化」經過四十年的努力,二十年便可付之東流,何況還未徹底擺脫殖民色彩的香港。
  • 香港為啥沒有修改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
    對此,著名軍隊學者金一南認為,香港問題的關鍵是「去殖民化」的工作長期以來都沒有做好。他說,「去殖民化」和「一國兩制」完全是兩回事。世界上,任何一個曾經被別國進行過殖民統治,重獲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大量、細緻的「去殖民化」的工作。看看印度的「去殖民化」,看看韓國的「去殖民化」,你再看看老蔣到臺灣後所進行的「去殖民化」。
  • 鄧小平論述香港一國兩制
    一個是怕變,一個是怕幹預,還怕什麼?有人說怕亂。亂就得幹預,不只中央政府要幹預,香港人也要幹預。總會有人搗亂的,但決不要使他們成氣候。  我講過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我說,除了在香港駐軍外,中國還有什麼能夠體現對香港行使主權呢?在香港駐軍還有一個作用,可以防止動亂。那些想搞動亂的人,知道香港有中國軍隊,他就要考慮。即使有了動亂,也能及時解決。
  • 香港遍地都是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為什麼還不修改?
    對此,著名軍隊學者金一南認為,香港問題的關鍵是「去殖民化」的工作長期以來都沒有做好。他說,「去殖民化」和「一國兩制」完全是兩回事。世界上,任何一個曾經被別國進行過殖民統治,重獲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大量、細緻的「去殖民化」的工作。看看印度的「去殖民化」,看看韓國的「去殖民化」,你再看看老蔣到臺灣後所進行的「去殖民化」。
  • 歷史時刻:港獨折騰一年,解放軍開始訓練香港紀律部隊隊列了!
    去年的8月18日,韜哥曾寫過一篇文章:徹底告別殖民化,香港紀律部隊到了告別英式步操的時候了!港府及紀律部隊去殖民化色彩,必須要開始了!香港也有多位學者也一再指出,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如果紀律部隊再使用英式步操,就是是港府縱容公務員持有戀殖心態,容易出現港府官員雙重效忠的嫌疑。
  • 大英帝國的掘墓人還是新興國家的解放者:邱吉爾和他的非殖民化政策
    此時此刻,邱吉爾心中明白,他所面對的國內和國際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他在二戰中竭力維護的大英帝國,在戰後第一次非殖民化浪潮的衝擊下已面目全非:南亞各殖民地已獲得獨立,與之相鄰的緬甸更是徹底了結了與英帝國的關係,拒絕按英方的條件加入大英國協;而且,帝國其他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此起彼伏、日益高漲,已成勢不可擋之勢。
  • 香港在這一天淪為殖民地,什麼人卻狂歡慶祝?
    >1月26日是什麼日子,讓它成為一群「港獨」分子的狂歡節?答案是:香港正式淪為殖民地的日子。       香港有人把香港正式淪為殖民地的1月26日叫做「香港的生日」,並通過網絡號召大家來慶祝。 有人覺得自己與殖民者一起過上了「幸福生活」  風叔不知道澳大利亞的生日與「香港生日」有什麼聯繫,趕緊去查歷史: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第一批犯人抵達雪梨灣,英國開始在澳建殖民地,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 關於香港問題,我們要注意這3點!
    若是任由激進分子繼續騷亂下去,香港的穩定必然成為問題,如果香港市民們願意生活在這樣一個動蕩的環境裡,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但如果他們忍受不了這樣的騷亂,那麼事態繼續發展下去,他們就必然會支持港府與香港警察進行強力管控,也就是間接授權給前二者進行升級管控。
  • 「病根」揭曉,香港問題教材這樣抹黑大陸!
    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教育專家,專家們紛紛表示,香港當前的局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是,年輕人出了問題一定是教育出了問題。混亂、暴力、破壞……兩個月來,一群群「黑衣人」在香港循環上演著這樣的景象,他們打砸縱火、地鐵堵門、圍毆遊客和記者……更讓人們痛心的是,當這些「黑衣人」摘下口罩時,他們的臉上還透著尚未褪去的稚氣。
  •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之窗是什麼?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之窗是什麼?說白了,這個機會之窗應該並不會使我們真正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武力手段徹底解決臺灣問題。而是與美談判妥協,贏得我們自身發展壯大的時間,最後在我們各領域遠超美方的時候,徹底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標誌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功。也就是忍耐下去,有妥協交換利益的時機就去妥協交換,最終走向和平統一。
  •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心理學:婚姻制度在未來會不會徹底消亡?
    而在那些家長裡短的流量話題裡,也有不少人在納悶一個問題。到底婚姻是什麼?人類社會從雜亂性交時期,演變到當下的一夫一妻制,即使有的人在質疑,婚姻制度是否會在未來消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制度依然會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