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孤煙暮蟬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之窗是什麼?
1.再一次出現類似911的事件,美方尋求我方的支持與協作
2.利用全球格局發生動蕩衝突的大環境,配合戰略規劃推進創造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與協作的事件。
3.臺灣集體發瘋,我方啟動《反分裂國家法》
一是再一次出現類似911的事件,指的是美本土發生大規模恐襲、金融危機等美方單獨無法處理的大事件。
由於美方之前的反恐戰爭的經歷,實際上美國內也好,全球公共治理工具也好,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機制來預防和應對,所以美本土再一次發生大規模恐襲的概率不大,即便發生美方也有能力組織現有的美盟友進行反恐。
但如果一旦發生大規模恐襲,必然將牽扯美方精力、力量和主要關注點,美方也會尋求我方的支持與協作。
美本土再一次發生金融危機同樣也是全球性問題,美方將不得不尋求我方的支持與協作。
如果美本土發生類似911、金融危機等事件的時候,大概率會走向美方與我方再一次就臺灣問題向我方妥協,退讓一些。
也就是與911事件後,美方打壓臺獨明獨勢力一樣,我們再一次在臺灣問題上贏得了我們自身力量發展、積累的時間。
說白了,這個機會之窗應該並不會使我們真正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武力手段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而是與美談判妥協,贏得我們自身發展壯大的時間,最後在我們各領域遠超美方的時候,徹底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標誌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功。
也就是忍耐下去,有妥協交換利益的時機就去妥協交換,最終走向和平統一。
二是利用全球格局發生動蕩衝突的大環境,配合戰略規劃推進創造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與協作的事件。
這塊是我們不太擅長的,長久以來我們主動戰略不是沒有,而是相對於美方來說又少又弱。
我們以往很多事情都是見招拆招,很少有主動戰略推進。比較常見的幾乎都是經濟方面、貿易方面的一些對外戰略,而缺乏地緣、政治、軍事、文化等配套的對外戰略。
瘸腿前進的過去與現狀使得即便我們只推進經濟方面、貿易方面的對外戰略都走的很不順暢,具體結果一個是推進慢,另一個是在當地很容易出現反覆。
國外政府、企業與我們籤了經濟發展、建設、貿易發展的協議又反悔的例子數不勝數。
全球熱點地區現在很多,隨便說說也有朝半島、克什米爾、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等。
潛在的熱點地區就更多了,那些熱點地區周邊、南美、印度排穆、非洲一些很混亂地區。
我們在熱點地區的存在感是極低的,這與我們文明文化中不惹事的哲學與性格有關係。
過度使用力量當然會造成嚴重的問題。但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過度自我限制了自身的行為與力量?
有人會說,美方在二戰參戰前也是孤立主義,不參與熱點地區的紛爭。
可是真正細讀歷史我們會發現,二戰前美方可沒有閒著,別的不說日方的大量資源就是美方提供的。
美方過去的孤立主義其實就是美方逃避責任的藉口,過去也沒有聯合國,但美方參與熱點地區,獲取經歷利益和戰略利益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
美方過去的孤立主義是假的孤立主義。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適合我們的道路,設計推進我們的主動戰略,在熱點地區發展影響力和存在感,既不過分投入力量在熱點地區攪和,又讓美方忌憚,在熱點地區不得不尋找我方的支持與協作。
說白了,就是我們的牌太少,總是被動見招拆招,力量再強也有消耗。反觀美方遏制打壓我方是全方位的,是不斷創造新牌,老牌升級變強。
所謂開源節流,我們見招拆招過去是做的不錯,但說白了上一個輪次從1995年開始美方對臺獨的支持、96臺海危機美方航母過來耀武揚威、我使館被炸、南海撞機這一連串的打壓最後反轉是因為911事件,美方不得不選擇終止對我打壓遏制,選擇妥協交換,去壓制臺獨明獨。
就事論事來說,上一輪我們成功遏制臺獨,兩岸春暖花開,主要功勞不是我們的能力和策略。
主要功勞是運氣。就像上面的第一點,指望美本土又發生大事,說白了也是指望運氣。
指望運氣,就是指望空氣。
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全球格局發生動蕩衝突的大環境,配合戰略規劃推進創造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與協作的事件。
也一樣是與美談判妥協,贏得我們自身發展壯大的時間,最後在我們各領域遠超美方的時候,徹底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標誌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功。
也一樣是忍耐下去,有妥協交換利益的時機就去妥協交換,最終走向和平統一。
三是臺灣集體發瘋,我方啟動《反分裂國家法》
這種情況分幾個不同的原因:
(1)臺灣內部突然發生嚴重問題,發生大規模失控的騷亂、暴動。
(2)臺灣受到外部幹預,介入,突然發生嚴重問題,發生大規模失控的騷亂、暴動。(我方幹預和介入,好像從法理上來說,不是外部幹預,介入....)
(3)臺灣成功變成美方的臺灣牌,在美方切香腸式的推進戰略,打臺灣牌,配合周邊美方盟友國家一起施壓,成為熱點地區,最終達成我方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的條件,我方啟動《反分裂國家法》。
原因(1)、原因(2)這裡就不多說了。一旦發生,我們啟動《反分裂國家法》,就完成梧桐了。
我們重點說說原因(3),也就是本文的題目,美方要打臺灣牌了,我們準備好了麼?
美方要打臺灣牌了,我們準備好了麼?
我們可以看看美方的那些「涉臺法案」裡面的內容,國會建議美軍加強與臺軍的軍事交流,建議參與臺軍的軍演、訓練、培訓。建議臺軍參與美軍的軍演等等。
國會建議美方與臺灣官員互訪、軍艦停靠補給等等等等。
更何況,美方還有新的「涉臺法案」提出等待審核通過。
一句話,切香腸似的推進美方打壓遏制我方的戰略,通過臺灣牌不斷刺激我方神經、不斷挑釁我方。一步一步抵進我方底線。
配合H港、XJ、XZ議題,配合南海議題,拉動周邊的美方盟友國家:日、韓、澳、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印度一起參與。
在局面嚴重時刻,甚至不排除再一次發生類似南海撞機、炸我使館之類的事情。
我們準備好了麼?
第一,我想我們可以排除臺灣內部制衡明獨極獨勢力的力量能發揮作用。
這幾年的臺灣內部事務的發展過程,蔡英文大勝,藍營幾乎全面參與H港議題抹黑、造謠我方。都說明了一個道理,臺灣內部幾乎沒有站在我們一邊的人了。
所以,針對可以預見的險峻形勢,我們應該嚴厲打擊臺獨明獨極獨勢力。我們手裡對臺灣不是沒有牌,而是有很多牌。這些牌可以一張一張打,逐步遞進。比如:
(1)曝光臺獨明獨極獨勢力中的典型代表在我方獲得的好處,其本人、家族在我方開設的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得到的優惠政策。
(2)設置黑名單與制裁對象,制裁臺獨明獨極獨勢力的典型代表與其家族。
(3)經濟上貿易上產業鏈上逐步施加對臺灣的壓力。這塊的牌最多,效果也最強。
(4)向臺灣人民宣傳局面的嚴峻形勢,吸引心向祖國的臺灣人民歸隊。
等等
我不認為,我們再一次更多讓利會在接下去的局面中能發揮效果,說白了臺灣問題的核心和本質是中美問題,在中美關係進入深水區,美方要遏制打壓我方的戰略下,只要不發生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協作的大事,臺灣問題在中美間沒什麼可以妥協談判交換的空間。
我們讓利臺灣,得到兩岸春暖花開局面的基礎,其實是中美有默契,美方暫時尋求妥協換取我們對美方自身利益影響重大的事件的支持。
在這個局面下,統戰臺灣關鍵人物、讓利臺灣民眾都是無效的。
第二,我們要增加手裡的牌,我們要增加全球熱點地區的參與感與影響力。
我們現在的狀態可以說是「將起未起,似強非強」。
這個局面不是說我們的實力還是很弱,而是我們的實力其實不錯了,但沒有著力點。有力氣沒有地方可以發揮這是個讓人無奈的局面。
我們是嚴重缺乏主動戰略的,這在前文已經說過。我們的戰略學界也可以說做學問的居多,而實際參與操作戰略推進的極少。
就拿全球最熱點地區中東來說,我們有中東問題專家麼?我們在中東有多少參與感與影響力?
我們看看美方,我們隨便舉個例子:史蒂夫科爾大家知道,公牛王朝後三連冠成員。著名的一投鎖定第五冠勝局。
他父親就是中東問題專家,曾經長時間住在中東地區,回美之後在美大學任校長後不久被槍殺。
就目前來說,我們沒有牌面能牽扯美方對於接下去打臺灣牌的戰略推進與行動。
而在這個邏輯推理之下,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
是我們利用全球格局發生動蕩衝突的大環境,配合戰略規劃推進創造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與協作的事件這個選項下我們要付出的資源成本多?
還是我們在美方打臺灣牌,配合各種議題組合拳、切香腸式的遏制、打壓我方之下我們要付出的資源成本多?
至於這兩個選項的邊際效應,我想我們不用考慮太多,臺灣畢竟在我們的家門口,臺灣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不容有失,祖國完成統一也是我們的核心利益與心理幸福感、滿足感的來源之一。
我們應該更多而考慮增加手中的牌,我們要增加全球熱點地區的參與感與影響力。
利用全球格局發生動蕩衝突的大環境,配合戰略規劃推進創造美方不得不尋求我方支持與協作的事件能做到最好。
即便做不到也能牽扯美方精力力量,讓美方在臺灣議題上,在組合拳的攻擊上也能投鼠忌器,增加我方的籌碼。
最後,我們要做好戰鬥準備。
此文之前所有說的,幾乎都是現狀的由來、分析與和平統一的道路方式。
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對臺灣問題的政策其實是兩個層面,其一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二個層面其實是:我們不承諾放棄武力。
我始終認為,臺灣就是中美勝負手,我們解決了臺灣問題,就是標誌著世界格局變化,就是標誌著我們控制了西太平的航路,就是標著著將美方勢力在西太平洋擊退。
在這個前提認知下,我們要精準判斷美方的意圖。就是局面如何發生到不可逆轉的對立程度,美方究竟在臺灣問題上是願意使用武力,還是不願意使用武力?
如果不願意使用武力,那美方對我們的遏制打壓必然是要完成到我方無法崛起超越美方的地步,美方才會滿意。在這個條件下,我們是否能夠接受?
如果願意使用武力,我方能不能打贏美方?
據金燦榮教授的說法,在第一島鏈內我方是沒有任何對手的,那問題就是如果事情往武力解決的道路上發展,我方如何爭取周邊地區國家對我方的支持或者沉默?我方如何爭取世界主要大國對我方的支持或者沉默?
如果能做到,周邊地區國家、全球主要大國對我方的支持或者沉默,當臺灣問題的局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方退無可退的地步,梧桐又何妨?
打出一個光明未來,臺灣就是中美勝負手。
如果做不到,這真不是我們網友看到蔡英文大勝,氣的要死,脫口而出梧桐臺灣,就能夠解決的。臺灣問題就是中美問題。
強行梧桐,即便是能打贏美方,應對今後的國際局面與我們形象上的國際印象都是很麻煩的,更別說還有接下去的治理臺灣。
美方什麼時候打臺灣牌?
我認為美方目前還處於理牌和建立籌碼、創造新牌的過程中。臺灣這邊已經很明確的做好了配合美方的準備。「《反滲透法》」的通過頒布就是臺灣對美的投名狀。
中美貿易第一階段談判成果即將籤署,在2020年上半年我認為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川普今年又要參選,如果選情不利,將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施壓期望開展第二輪談判,屆時相信臺灣牌也將開始啟動。
即便川普選情順利,臺灣牌也一定會打,只是時間上不會這麼急迫罷了。而美方的臺灣牌和組合拳屆時將會更加有套路和緊密。
如果沒有任何其他熱點地區能牽扯美方主要精力與力量,臺灣牌就會是一個長久的,切香腸式的對我方施壓、遏制的工具。
(我看到有網友質疑,臺灣各種選舉結果與中美關係正相關的論證內容,我這裡說明一下,我不是說臺灣選舉結果是完全與中美關係掛鈎,而是說明中美關係的晴雨表影響臺灣巨大,尤其是美方對臺灣的態度。
韓國瑜靠沒去美方面試,美方在臺直接幫助蔡英文,還不夠說明問題麼?2012年蔡英文與馬英九競爭,蔡英文去美方面試失敗,美方直接出手挺馬英九,還不夠說明問題麼?)
綜上所述。
1. 我方應該嚴厲打擊臺獨明獨極獨勢力,用我們手上能用的對臺灣的牌,嚴厲打擊臺獨明獨極獨勢力中的典型代表。
2. 我個人不認為,在目前局面下繼續讓利臺灣能取得任何效果。我也不認為目前局面下統戰任何臺灣人物能取得任何對我方的正面效果。
3. 我方要加強戰略研究與實施,要積極參與國際熱點地區的事務,找到一條適合我們參與的方式方法,牽扯美方的精力與力量,讓美方不得不在臺灣問題上妥協讓步,減少其組合拳的攻擊威力,換取我們自身發展積累力量所需要的時間。
4.我們要做好戰鬥準備。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並轉發,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