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範凌志】5日,在以「疫情下世界 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環球時報》2021年會的「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討論環節中,南京大學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表示,中國永遠不會失去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不用關心兩岸關系所謂「臺灣變量」會走得多遠,「我只關心東亞未來地緣戰略結構裡,中國影響力和控制力會不會實質性的下降。」
朱鋒說,探討兩岸未來是和平還是非和平的解決方式,有三種分析視角:第一個視角是兩岸關係的變化;第二個視角是臺灣黨內政治社會生態視角;還有第三個視角:兩岸分裂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二戰以後東亞地緣政治的冷戰對抗,未來兩岸是和平還是非和平的解決方案根本變量不是兩岸關係,不是島內生態,而是整個未來東亞地緣政治和戰略格局中新的力量的對比變化。」
朱鋒說,從這個變量來看,他對和平解決兩岸關係充滿信心。「第一,中美力量對比在接近、拉近,事實上美國想要擁有自己當年可以隨便分割、牽制中國的所謂戰略手段,其空間、信心、意志都在下降。第二,未來的東亞政治演變格局會不會接受兩個中國?我看到隨著中國崛起,一中原則框架在東亞政治中是穩定的。」
「第三,中國沒有改變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意志和決心。」朱鋒說,不妨讓臺灣停留在它的「過家家政治」中,「我根本不關心兩岸關系所謂『臺灣變量』會走得多遠,我只關心東亞未來地緣戰略結構裡,中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會不會實質性的下降。」
朱鋒說,只要中國大陸走穩、走實自己的路,相信臺灣在未來東亞地緣戰略結構演變進程中的和平解決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大。「我們永遠不會失去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因為這個變量不是民進黨設置的,不是臺灣『過家家政治』設置的,是未來整個東亞地緣政治戰略的結構,以及希望承載所有亞洲人的和平、穩定、繁榮的信念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