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阿拉伯黛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正在改變中東女性的形象

2021-02-28 外灘TheBund

作為中東女性,她不戴頭巾穿黑紗

時髦得像好萊塢名媛

更酷的是,她引進網際網路教育,幫婦女、兒童爭取利益

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第一王后」

前幾天,馬雲在達沃斯論壇附近辦了一個全球最高端的飯局,參加的人有比爾·蓋茨帶領的一眾科技大佬、多國首相。

酒桌上幾乎都是男性,其中有一個貌美的女性格外亮眼。

她就是有著「最美王后」之稱的約旦王后——亞辛·拉尼婭。

看照片她並不像傳統中東女性,反倒時髦得像好萊塢明星,因此有人說她是「阿拉伯世界的黛安娜」。

但這位王后並不是花瓶,反倒在努力解決約旦的貧窮和婦女問題,告訴女孩們「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命線」。

在這點上深受西方媒體追捧的拉尼婭,多次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名利場》雜誌封面。

儘管約旦不富有,但她彪悍的作風讓她贏得了「一流王室」的美譽。

她代表著阿拉伯女性的崛起

很多人看了拉尼婭的照片,都以為她是歐美上流社會的名媛,或者好萊塢明星。

這位約旦王后的確在用時尚外交,逐漸改變著西方世界對阿拉伯女性的偏見。

拉尼婭曾被《Hello!》雜誌評選為最優雅女性No.1,把妮可·基德曼、詹尼弗·安妮斯頓比下去了。


她也登上過多家知名雜誌封面,入選「全球100位最美麗女性」的前三名。其用的標籤是「阿拉伯女性崛起」,就知道外界對她的評價有多高。


時代雜誌封面


名利場雜誌封面


拉尼婭能成為焦點,靠的當然不止是美貌和無數大牌的時尚行頭。

她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經常穿著優雅幹練的職業裝去演講。

為了讓全世界多一個了解約旦的窗口,她開通推特、Facebook等社交帳號,粉絲多達數百萬。

對此,拉尼婭認為,「我是阿拉伯人,會講英語只是表明我是屬於這個世界的。我代表著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女性,我們有著共同的希望與幻想,也要面對共同的挑戰與爭議。」

她很美,卻不是個花瓶

跟很多專注於相夫教子的阿拉伯王室女性不同,拉尼婭向來不甘心做一個安靜的花瓶。

除了盡心陪伴4個孩子成長,她還承擔了很多社會職責。比如,拉尼婭還讓約旦成為第一個把網絡教育引進到中東的國家。

婚後第二年,她就成立了第一個基金會,用於幫助約旦兒童,尤其是女孩的教育問題。

約旦很多地區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沒有接受過教育。拉尼婭對此十分痛心,她開始積極地籌集善款。

她演講時說道,「一個女人接受過教育,那她就會教育她的家庭;一個女孩兒接受過教育,無疑是教育了國家的未來。」

接受採訪時她也說,什麼對女孩最重要?

「不是漂亮的衣裳或是父輩的保護,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她接受教育,這樣她才能有自己的收入,能夠有自信發聲。」

「教育不是奢侈品,它是生命線。」

「它不是特權,而是優先權。」

女孩的教育制度有缺陷,女人的地位更是弱勢。

她積極地為女性在議會和內閣中爭取座位,幫助偏遠地區的農村婦女建立手工業合作社,改善生活。

然而,對於一個傳統國家來說,婦女、兒童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儘管拉尼婭沒有醜聞,但她頻繁的社會活動,還是在這個小國度裡引起一場大論戰。

「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一直試圖衝擊各種思想桎梏的拉尼婭可是惹了不少事,其中較有爭議的是——

她在約旦掀起了一場反對亂施家刑、私刑的運動。

在傳統的約旦家庭裡,男子有權處死家裡失貞或損害了家庭名譽的女子,不管她是自己的姐妹還是女兒。

曾有人兩度提出要對施刑的人減輕刑罰,但均遭到否決。她一直在推動這方面的改革。


拉尼婭並不是「硬碰硬」,她處事果敢而靈活。

當在一個男子居多的村子裡視察時,她會儘量避免用「性別歧視」之類的詞語,代之以「女人不應局限於把麵包放在飯桌上的簡單家務活兒」。

在談到抵制家庭暴力時,她會用「提高家庭安全感」來委婉代替。

儘管如此,還是引起了很多保守派人士的反感。

有人抗議,「我們不需要這個巴勒斯坦女人指點如何治理國家,休了她。」甚至連愛穿奢侈品大牌出國訪問,也成了一個槽點。


在陪同丈夫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時,拉尼婭也不能像其他元首夫人那樣隨丈夫走出飛機,而是被丟在飛機裡。

對此,拉尼婭反駁說,「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外媒對此評論稱,「她敢於面對爭議,其行事風格讓她完全具備世界一流皇室成員的特點。」

難民是如何逆襲成最美王后的?

誰會想到,這麼優雅聰慧的約旦王后,原來是出身難民家庭。

1970年,拉尼婭出生在科威特的一個巴勒斯坦家庭,父親是個兒科醫生,頗為富裕。

所以,拉尼婭從小就接受了開明的西方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後來考上了美國大學的開羅分校讀工商管理。

然而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之後,這原本富足的一家成了難民,逃到了約旦首都安曼。

這段經歷讓她看到了一個阿拉伯人的尊嚴。拉尼婭一方面感受著阿拉伯灣的安穩,另一方面也深刻體會到國家被外族佔領的悲哀。

先後在花旗銀行和蘋果開發部工作的拉尼婭美貌和智慧並重,吸引了很多追求者。

1993年,拉尼婭去參加一個晚宴,認識了談吐非凡的阿卜杜拉。兩人相談甚歡,2個月就火速訂婚,半年後結婚了。

其丈夫阿卜杜拉也很有才華。他四歲就被送到英國寄宿學校,畢業於牛津大學。也很多才藝,擅長賽車、跳傘、潛水。

結婚的時候,阿卜杜還不是繼承人。陰差陽錯之下,父親還是把王位傳給了他。

結婚23年,這對夫婦生了4個娃。讓人羨慕的是,20多年過去了,這容顏也沒什麼變化。


反倒是老公看起來像爹,跟兒子看著像姐弟,40多歲依然光彩照人。

很多西方人認為阿拉伯婦女「非常保守、沒受過什麼教育」,這似乎是慣有的偏見。

拉尼婭堅持認為,「阿拉伯世界不乏光彩照人、幹練開放的女性」。這句話正是她的真實寫照。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焦點

  • 約旦王后:她是阿拉伯黛安娜,隻身承擔了一個國家的風景
    在中東,有一位優雅的女性讓整個世界為之瘋狂,西方的媒體將她與傑奎琳·甘迺迪、黛安娜相提並論,她成了大西洋兩岸訪談記者、專欄作家、時尚雜誌爭相報導的人物
  • 阿拉伯版VOGUE雜誌主編談時尚改革,促進中東地區的思想進步
    Manuel Arnaut 是一位葡萄牙人,未婚男性,曾任職於葡萄牙版VOGUE雜誌和葡萄牙版GQ雜誌,後來調職到了杜拜,為阿拉伯版VOGUE工作。從業三年來,Manuel Arnaut非常敬業,推出的每一期VOGUE封面都儘量做到時尚感十足。
  • 《中東生死門》與《走出中東》:阿拉伯世界向外
    與中東的情緣召喚周軼君回到出發的原點: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亞、伊朗、尼泊爾……一站接一站,地覆天翻。尼泊爾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烏克蘭戰爭、委內瑞拉的陰影、列支敦斯登公投、英國女王存廢等全球重大變革事件在書中一一展現。
  • 出身難民,美貌不輸黛安娜,她如何從灰姑娘逆襲成最美王妃?
    西方媒體們更是將拉尼婭視為與美國最美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英國黛安娜王妃相提並論的存在。她美麗、優雅、時尚、獨立,完全顛覆了傳統社會對穆斯林婦女的偏見。雖然有著不輸黛安娜的美貌,但比起出生於貴族的黛安娜,卻是真正的「平民王妃」,她不但出身於平民家庭,還曾經一度淪為難民。拉尼婭的家原本在巴勒斯坦。
  • 組圖:伊勢谷友介登雜誌封面 成熟潮男演繹大牌別有味道
    新浪娛樂訊 日前,伊勢谷友介登雜誌封面,成熟潮男演繹大牌別有味道。  新浪娛樂訊 日前,伊勢谷友介登雜誌封面,成熟潮男演繹大牌別有味道。  新浪娛樂訊 日前,伊勢谷友介登雜誌封面,成熟潮男演繹大牌別有味道。
  • 眾多全球大牌代言在手,登雜誌金九銀十封面,周迅的時代從不落幕
    她有個性,有態度,總能把各大奢侈品品牌的衣服穿出設計師想要的感覺。以致於出道以來,周迅代言的產品幾乎都是一線大牌,排面和調性那是沒的說。周迅的時代從沒有落幕。除了各大品牌邀請她去當代言人以外,在時尚圈,周迅的地位依然不容置喙。
  • 阿拉伯的勞倫斯:頗具傳奇色彩的中東英雄,卻因摩託車事故去世
    大衛·裡恩在1962年重新拍了一部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這部電影更為直觀的講述了勞倫斯在中東的傳奇故事,儘管它有一些不符合史實,但這並不影響在這部電影的幫助下,勞倫斯的傳奇形象經久不衰,延續至今。
  • 女性最開放的阿拉伯國家,美女泛濫成災,穿的都很露肉!
    黎巴嫩的姑娘是阿拉伯國家中最開放、最時尚的。或許因為這裡曾是法國殖民地的關係吧,這裡居民的生活習慣、服裝服飾、談吐舉止等均帶有明顯的法國痕跡。黎巴嫩是阿拉伯國家,按照***教法的規定,姑娘們即使再漂亮再時尚,恐怕外人看到的機會也很少吧。
  • 世界上最美的十大阿拉伯女人
    1996年她在烏拉圭度假的時候被星探發現,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模特兒生涯。她登上過《時尚芭莎》、《嘉人》、《Glamour》和《ELLE》等雜誌封面,還是第一位代言「封面女郎」化妝品的拉丁模特兒。亞米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擔任「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模特兒的風姿。
  • 盤點世界上最美的十大阿拉伯女人
    1996年她在烏拉圭度假的時候被星探發現,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模特兒生涯。她登上過《時尚芭莎》、《嘉人》、《Glamour》和《ELLE》等雜誌封面,還是第一位代言「封面女郎」化妝品的拉丁模特兒。亞米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擔任「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模特兒的風姿。
  • 中東大變局前夜,內塔尼亞胡訪問沙特,以色列阿拉伯聯盟呼之欲出
    現在大概處於中東大變局的前夜,對於以色列而言,最大的對手就是伊朗。通過敘利亞戰爭,伊朗在以色列周邊部署了10萬大軍,伊朗正在抓緊研製核武器。 而現在的情況則是,川普敗選總統,拜登上臺之後,會改變中東政策,美國大概率會重新遵守伊朗核協議,對伊朗解除制裁。因此,以色列的時間不多了。對於沙特而言,最大的對手也是伊朗,伊朗哈梅內伊政權不顛覆,沙特寢食難安,僅僅一個葉門胡賽武裝,就嚴重威脅到了沙特的安全。
  • 女性最開放的阿拉伯國家:美女泛濫成災
    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黎巴嫩的姑娘是阿拉伯國家中最開放、最時尚的。或許因為這裡曾是法國殖民地的關係吧,這裡居民的生活習慣、服裝服飾、談吐舉止等均帶有明顯的法國痕跡。沒想到和同行的阿拉伯司機一打聽,司機很快來了精神,一個勁兒說黎巴嫩的姑娘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可大不一樣。
  • 阿拉伯玫瑰——拉尼婭王后
    她就是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約旦王后亞辛·拉尼婭,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的王后,她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的黛安娜」,被好多媒體和雜誌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最優雅的女人!但拉尼婭並不像一般女孩兒那樣,渴望成為光彩照人的大明星,而是更願意踏踏實實的讀書,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她非常聰明,會講流利的英語和阿拉伯語,同時還懂法語,她曾規劃自己的未來是成為一名管理者或政治經濟理論方面的專家。
  • 認識中東五大語言:在人口超過四億的中東,不是只有阿拉伯文獨霸
    中東是世界上最複雜且宗教、語言、及文化最具多樣性的地區之一,在人口超過4億2800萬的地區,除了阿拉伯文,大家還會用什麼語言溝通呢?這篇文章會介紹五個中東常見的語言。中東的五大語言中東是世界上最複雜且宗教、語言、及文化最具多樣性的地區之一,在這個人口超過四億的區域,除了阿拉伯文,大家還會用什麼語言溝通呢?這篇文章會介紹五個中東常見的語言,如果你對神秘的中東文化有興趣,繼續往下看吧!
  • 敘利亞總統夫人:不戴頭巾不穿長袍,容貌和美德不輸黛安娜王妃
    在阿拉伯國家,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女性總是佩戴著頭巾。但在敘利亞,卻有這樣一位女性,她不僅大方的露出自己的面龐,面帶微笑,並且還始終堅定不移的堅守在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人民身邊。她大膽的不戴頭巾不穿長袍,勇氣著實可嘉。 她就是阿斯瑪·艾爾·阿薩德,也被稱為沙漠玫瑰。
  • 沙特公主30個愛馬仕被偷,中東貴婦掃貨有多瘋狂?
    平時只能穿黑袍,也擋住她們血拼的熱情 中東妹子其實和大部分地區的女人一樣,非常喜歡買衣服。她們最常消費的,大部分都是貴价的奢侈品服裝。 這時你一定會納悶了:印象裡好多中東女性外出時,不都是從頭到腳穿長袍,甚至只露出一雙眼睛嗎,為什麼花冤枉錢消費奢侈品?
  • 中東直線邊界史(下):後奧斯曼時代的阿拉伯覺醒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退,英國勢力漸漸滲入阿拉伯半島的南部及東部的波斯灣沿岸地區,內志依然在中東的王旗變幻上保護著相對的獨立。對於奧斯曼帝國英國,阿拉伯半島那一片黃沙漫天的貧瘠土地實在沒有直接佔領的價值;然而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這裡卻是他們的靈魂棲息之地——海珊夢想中的阿拉伯國家版圖,正是建立在對內志的絕對佔有之上的。
  • 獻給被楊穎《美版Vogue》封面噁心到的所有女士
    成年後Princess Deena在沙特開設了會員制的買手店,迅速籠絡了阿拉伯貴婦的心,而她本人也成了全球各地設計師們了解中東女性時尚偏好的關鍵性人物。2014年她還被《Harper's Bazaar》評為年度最具風格的100位人物的第23名。
  • 縱觀中東 | 中東回溯: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的興衰史
    本院編輯的《縱觀中東》不定期提供中東相關的動態、資訊及研究結果,從人文、歷史、國際關係、政治、經濟等視角全方位介紹中東,為中東研究和教學以及國際交流提供平臺。一、沙漠之子——貝杜因人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南為阿拉伯海,面積約為32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 巔峰走向低谷:阿拉伯世界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它經歷了啥?
    作為中國人都知道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現如今終於擁有和平美好的生活,但是和中國相似的阿拉伯世界曾經從巔峰走向低谷:阿拉伯世界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在這百年之中它都經歷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