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李密《陳情表》知識點歸納

2021-02-07 高中語文學習助手


陳情表

【魏晉】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鑑。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

臣子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停止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舉臣為孝廉後來又有名叫榮的刺史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藉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郡縣長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縣的長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況且我孤單悽苦的程度更為嚴重呢。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希圖宦達,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

 

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準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倖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倖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夙遭閔兇。閔,通「憫」。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二、實詞

    (一)指出下列多義詞的用法

     1. 行

    (1)行年四歲。經,經歷,動詞。

    (2)九歲不行。走,動詞。

    2.當

    (1)當侍東宮。任,充當,動詞。

    (2)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一定,副詞。

    3伯

    (1)既無叔伯。伯父,名詞。

    (2)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古代州郡長官的名稱,名詞。

    4.終

    (1)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與「既」配合,起並列聯合作用,相當幹「又」,連詞。

    (2)無以終餘年。結束,度完,動詞。

    (3)願乞終養。終了,動詞。

    5.命

    (1)辭不赴命。任命,名詞。

    (2)人命危淺。生命、性命,名詞。

    (3)更相為命。生活、生存,名詞。

    6.拜

    (1)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授官,動詞。

     (2)謹拜表以聞。 敬詞。

    7.是

    (1)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這樣看來,由此看來,代詞。

    (2)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是」和「以」組成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是,此,代詞。

    8.息

    (1)晚有兒息。子,名詞。

    (2)氣息奄奄。呼吸,名詞。

    9.朝

    (1)朝廷,名詞。 ①逮奉聖朝。②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③且臣少讓偽朝。

    (2)早晨,名詞。朝不慮夕。

    10.薄

    (1)門衰祚薄。淺薄,形容詞。

    (2)但以劉日薄西山。迫近,動詞。

    (二)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1. 九歲不行。

    古義:不會行走。

    今義: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 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古義:成人自立。

    今義:(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或(理論、意見)有根據,站得住。

    3. 晚有兒息。

    古義:子女,這裡指子。

    今義:今無此義。

    4. 而劉夙嬰疾病。

    古義:①被……纏著。②多指病重

    今義:①今天此義。 ②指病。

    5. 逮奉聖朝。

    古義:及,到達。

    今義:今天此義。

    6. 前太守臣違察臣孝廉。

    古義:考察後予以推薦,選舉。

    今義:今無此義。

    7. 尋蒙國恩。

    古義:隨即,不久。

    今義:今無此義。

    8. 除臣洗馬。

    古義:任命,授職。

    今義:今無此義。

    9. 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古義:大概、或許。

    今義:今天此義。

    10.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古義:謙詞,私愛,或誠摯懇切或固執任用。

    今義:多指小。

    11. 臣之辛苦。

    古義:指辛酸苦楚的處境。

    今義:指勞累的意思。

    12. 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古義:為謙詞。

今義:指動物。

 

    三、指出下列句中虛詞的用法

    1之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憧。

    (2)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3)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4)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5)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1)—(4)的,助詞。(5)之: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助詞。

    2.於

    (1)急於星火。比,介詞。

    (2)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引進動作行為的有關對象,不譯,介詞。

    3. 見

    (1)慈父見背。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相當於「我」,副詞。

    (2)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看見,動詞。

    4.以

    (1)-(4)句中「以」的用法是:因,因為,介詞。

    (1)臣以險釁。(2)臣以供養無主。(3)但以劉日薄西山。 (4)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5)猥以微賤。以:憑,介詞。

    (6)-(9)句中「以」的用法是:用,拿,介詞。

    (6)臣具以表聞。(7)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8)無以至今日。 (9)無以終餘年。

(10)謹拜表以聞。以:同「而」,連詞。

 

    四、詞類活用

    1.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

    3.則劉病日篤。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

    4.夙遭閔兇。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賤。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卑微低賤的人。

    6.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

    7. ①具以表聞。②拜表以聞。 聞: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

    8.臣少仕偽朝。仕:名詞作動詞,做官。

    9.歷職郎署。職:名詞作動詞,任職。

    10.謹拜表以聞。表:名詞作動詞,上奏表。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外:名詞作狀語,在家外。

12.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內,名詞作狀語,在家內。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用法

    (一)文言固定句式

    1.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既……終……」,是連詞「既」和連詞「終」的搭配,表示不止一個方面,可譯作「既……又……」,或「既……也」。

    2. 有所希冀。

    「有所……」,與「無所……」是相對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東西、的事情)」。「所」字後面一定是動詞。「所」與後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充當「有」的賓語。

    3.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元臣,無以終餘年。

    無以,是動詞「無」與介詞「以」的結合,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沒有什麼用來」。

    4. 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果或結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於主語後),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

    5.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非獨,連詞,表示除所說的意思之外,還有更進一層的意思,用在複句的上一分句裡,可譯為「不單」「不僅」「不只」之類。

    (二)文言特殊句式

    1.而劉夙嬰疾病。被動句 主語「劉」是行為的被動者;嬰,被……纏著,被動詞。

    2.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上官,上官不許。省略句 省略賓語、主語。

    3.前太守臣逵察臣為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為秀才。省略句,省略謂語。

    4.拜臣為郎中。省略句,省略謂語。

    5.除臣為洗馬。省略句,省略謂語。

    6.具以表聞之。省略句,省略賓語,指「皇上」。

    7.拜表以聞之。省略句,省略賓語,指「皇上」。

    8.實為狼狽。判斷句,用動詞「為」表示肯定判斷;為,是。

    9.本圖宦達。判斷句,用副詞「本」表示判斷;本,本來是。

    10.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狀語後置句 「於星火」作形容詞「急」的狀語,「於」相當於「比」。

11.是以區區不敢廢遠。狀語後置句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果或結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於主語後),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

 

    六、成語

    1.孤苦伶仃孤獨困苦,無依無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獨的樣子。聯合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無依無靠、舉目無親、形單形只。

    2.煢煢孓立孤獨無依的樣子。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偏正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孤苦伶、舉目無親。

     3.形影相弔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形,指身體;吊,慰問。主謂結構。源出《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形影相弔,五情愧赧。」近義成語:形單影隻、孤家寡人。反義成語:門庭若市。

    4.日薄西山太陽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薄,迫近。主謂結構。源出《漢書•揚雄傳上》:「恐日薄於西山。」近義成語:氣息奄奄。反義成語:旭日東升。

    5.氣息奄奄形容人即將斷氣、死亡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主謂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風雨飄搖、苟延殘喘。反義成語: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生龍活虎、生氣勃勃。

    6.朝不謀夕亦作「朝不慮夕。」早晨不能謀及晚上。形容形勢或事情危急,只能顧及眼前,無暇作長遠打算。主謂結構。源出《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

    7.烏鳥私情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古時候說小鳥能反哺老烏。偏正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清表》。反義詞語:老牛改犢。

    8.結草銜環亦作「銜環結草」。原是古代兩個受恩報答的故事。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聯合結構。結草,典故見本保注釋。銜環,古代神話小說記載:東漢楊寶救了一隻黃雀,某夜有一黃衣童子來見楊寶,把四枚白環給他,並對他說要讓他的子孫潔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後楊寶子、孫、曾孫果真顯貴。近義成語:感恩圖報。反義成語:以怨報德、恩將仇報。

    9. 皇天后土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左傳•僖公十五年》

10.人命危淺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危,危弱;淺,時間短。主調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氣息奄奄、朝不保夕。

 

七、《陳情表》情景式名句默寫

1.《陳情表》中總寫自己命運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陳情表》中描寫自己孤苦無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陳情表》中申訴自己未敢違逆君命,但又不能離開祖母的進退不能的兩難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陳情表》中抒寫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5.《陳情表》中通過對比說明盡孝時短,盡忠時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

6.《陳情表》中以烏鴉反哺為喻,來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陳情表》中表現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後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陳情表》中總寫自己命運坎坷的句子是:臣以險釁_,夙遭閔兇_。

2.《陳情表》中描寫自己孤苦無依的句子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內無應門五尺之僮__,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3.《陳情表》中申訴自己未敢違逆君命,但又不能離開祖母的進退不能的兩難境地的句子是:臣欲奉詔奔馳_, 則劉病日篤_; _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4.《陳情表》中抒寫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臣無祖母_,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5.《陳情表》中通過對比說明盡孝時短,盡忠時長的句子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6.《陳情表》中以烏鴉反哺為喻,來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7.《陳情表》中表現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後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_。

 

 

相關焦點

  • 《陳情表》:李密和晉武帝的邏輯博弈(張曉勳)
    宋代趙與時甚至指出:「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然而,解讀《陳情表》如果局限在「情」字上,未免有失膚淺,把晉武帝的賜婢行為理解成為情所動,也過於一廂情願。《陳情表》承載更多的是舊臣李密和新君晉武帝之間的邏輯博弈,情感的因素居於其下。 在寫作《陳情表》前,李密已打定主意,不想順從晉武帝的徵召。如果直抒己見,袒露心聲,後果不堪設想。
  • 【古詩詞賞析】李密《陳情表》
    ,它的作者叫李密,李密字令伯,生於公元224年,卒於287年,犍為武陽人。李密原為蜀官,頗有聲名,蜀國滅亡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徵召他做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又常年臥病在床為由,辭不就職,還專門寫了這篇《陳情表》。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篇《陳情表》。         《陳情表》,表是一種文體,是臣子向皇帝進呈的奏章,而這樣的一種文體的特點是什麼呢?古人講表的特點在於表達情,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叫做《陳情表》。那麼他要陳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呢?是他和祖母相依為命之情。
  • 李密:陳情表
    陳情表《陳情表》為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
  • 李密:《陳情表》背後的博弈
    再來看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再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戀母親,以至生了病。於是他的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裡未曾脫衣。祖母的飯菜、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李密有時間就去學習,忘記了疲勞。
  • 李密的《陳情表》,真的是用「孝」打動了晉武帝嗎?
    蘇軾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陳情表》封建社會標謗的「孝」的典範,作者李密通過這篇文章,讓晉武帝最後被自己的孝心感動,從而達成了自己對祖母盡孝的心願。
  • 讀李密《陳情表》:至孝者才能至忠至善
    原標題:讀李密《陳情表》:至孝者才能至忠至善  夏 海   歷史上有兩個同名同姓的著名人物叫李密,一為晉朝武陽即今四川彭山縣的李密,以《陳情表》名垂後世,屬文治範疇;一為隋末唐初的李密,因參與和領導農民起義反隋而揚名天下,屬武功範圍。
  • 《陳情表》中 沒有官職的李密為什麼自稱「臣」
    歷史上有二位名人李密,一位是隋唐時關隴士族後人,瓦崗寨稱魏公的李密,有牛角掛書等典故流傳,另一位則活躍在三國末晉朝初,聞名於世的就是他寫的《陳情表》,古名人曾對此作了概括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這個人必然不忠;讀李令伯(密)《陳情表》而不墮淚者,這個人必然不孝;讀韓退之(愈)《祭十二郎文
  • 中華經典資源庫60 古文賞析:李密《陳情表》
    》,《陳情表》是中國古代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它的作者叫李密,李密字令伯,生於公元224年,卒於287年,犍為武陽人。李密原為蜀官,頗有聲名,蜀國滅亡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徵召他做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又常年臥病在床為由,辭不就職,還專門寫了這篇《陳情表》。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篇《陳情表》。《陳情表》,表是一種文體,是臣子向皇帝進呈的奏章,而這樣的一種文體的特點是什麼呢?古人講表的特點在於表達情,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叫做《陳情表》。那麼他要陳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呢?是他和祖母相依為命之情。
  • 《陳情表》李密都被皇帝親自點名了都還能懷才不遇
    古人說:讀諸葛孔明的《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密的《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的《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作為中國古代三大抒情佳篇之一的《陳情表》,李密的拳拳孝心不僅打動了當時的晉武帝,也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李密《陳情表》:越孝順的人,越容易升職加薪
    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西晉文學家李密的《陳情表》。我們甚至可以從《陳情表》這篇文章看出:越孝順的人,越容易升職加薪。俗話說「讀《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可見李密的這篇文章是多麼言之懇切,令人聲淚俱下。《陳情表》,「陳」就是陳述的意思,「表」是古代的一種奏章。
  • 以《陳情表》為名的李密,被那個以「以孝治天下」的西晉所拋棄
    忠"為諸葛亮的《出師表》,"孝"為李密的《陳情表》。這兩篇文章也是當時老師重點講解的,都是要求背誦的。由於當時的學生身份,社會經歷有限,雖然都背誦下來了。但對李密那種真實的情感缺少共鳴,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當做學習任務,並沒有去理解其中的奧秘。但我仍然感謝那時的老師,有些東西真的需要經歷後才懂的,就像當時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一樣。
  • 三國奇文,淚如雨下——李密《陳情表》!
    擔任蜀漢尚書郎的李密就這樣成了亡國之人。晉武帝久聞其才名就想招他當官,李密就上表了千古奇文《陳情表》來推脫應召,在家侍奉祖母。至今讀來句句催人淚下,此文一出轟動朝野,晉武帝都聞表涕零,已可與諸葛亮《出師表》一爭高下。全文如下:臣密言: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生孩六月, 慈父見背; 行年四歲, 舅奪母志。 祖母劉憫臣孤弱, 躬親撫養。
  • 朗讀 | 李密:陳情表
    《陳情表》為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李密原是蜀漢後主劉禪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漢,李密成了亡國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養祖母劉氏。李密素來以孝聞名於世,為了籠絡蜀國和吳國人心,晉武帝於公元265年請李密出來做官,徵召他為太子洗馬。李密不願應詔,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
  • 李密《陳情表》翻譯
    李密 《陳情表》翻譯臣子李密陳言:臣子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經過了四年,舅父逼母親改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
  • 李密《陳情表》:除了祖孫之情,還有這兩種不易察覺的隱藏情感
    在中學語文課本裡,一篇《出師表》,一篇《陳情表》,這兩篇至情至性的千古名文,都出自蜀漢臣子之手,一是家喻戶曉的蜀漢名相諸葛亮,一是蜀漢舊臣李密,一寫人臣之忠,一敘人子之孝,都感人至深,以至於後人甚至放話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出師表》自不必說,文如其人,其文讀之墮淚,其人其事,更是感天動地。
  •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內容全面,給孩子複習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內容全面,給孩子複習用!數學是孩子們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養成邏輯思維的主要學習所在。而小學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因此也有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一下子無法接受新的學習壓力而導致成績不理想。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期末高考必備
    童鞋們好哇,馬上期末了哦,學姐最近發的資料也都是幫助童鞋們期末考試的總結性資料高中物理還是比較難搞的,知識點比較多,也考驗學生的羅輯思維,做題和知識點完全是兩種感覺,即使理論學會了,實踐做題也比較難所以學姐總結了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
  • 《陳情表》為什麼能讓我們動容?看李密的悲慘身世,讓人感同身受
    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我們在高中時期的課文裡面也學習過,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沒有流淚的人,他的內心肯定是不忠的,讀李密《陳情表》沒有流淚的人,他這個人肯定是不孝的,說明了陳情表是表達孝道的經典文章。作者李密,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人物,他之所以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他不想去當官,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他很孝順自己的祖母,他的祖母臥病在床需要他的照顧,所以他寫下這篇文章向皇帝表述自己的情況。裡面一開篇就闡述自己的幼年情況,他說我這個人命運不好,很小的時候就遭遇了兇險坎坷。剛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不幸去世了,好不容易長到四歲,舅舅強行讓母親改了嫁,扔下了孤零零的我。
  • 三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附作文、句型),小同學先下載學!
    三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附作文、句型),小同學先下載學!最近有不少家長請教大熊老師,小學準三年級學生如何利用這個暑假,才能學好英語呢?之前有不少家長「強迫」孩子學習語法,背誦英文,收穫甚微,甚至導致孩子厭煩學習英語。
  • 八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非常全面,期末考前一定要看
    八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非常全面,期末考前一定要看英語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跟語數一樣,作為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而且分值佔比又最高,理應受到重視才行。其實很多同學在初一的時候,英語成績還能跟上,可是進入初二後考試成績就直線下降,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同學們面對知識難點不知道怎麼歸納,像單詞、短語、語法等內容,都是考試必考點,而每單元要求背誦掌握的內容又非常繁多,因此在平時除了要積累掌握以外,同學們還要學會歸納總結,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哪裡,這樣在複習的時候,才能集中複習,提高考試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