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好身高管理,你也可以養出高個娃)
身高話題日益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當今社會,擁有傲人的理想身高不僅有助於提升顏值,也能給未來增添更多的可能性。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擁有理想身高,更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的學問。
開啟身高管理 別讓長高留遺憾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用心管理,第一步就是身高管理。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身高管理可能還是個新鮮詞彙,但在國外「身高管理」的觀念已被廣泛認可。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把兒童「身高管理」納入家庭日常醫療健康體系中,融入每天的生活裡,在孩子尚未成年之前,便從營養、運動、睡眠等方面做出有針對性的計劃,幫孩子規劃和掌握身高發育。在我國,據統計只有20%的家長會經常過問孩子的身高,並進行監測和記錄,大多數家長並不知道身高是可預測、可幹預的,更談不上科學地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以致很多身高不理想的孩子錯過了最佳幹預期,遺憾終身。
事實上,決定孩子最終成年身高的,除先天遺傳因素外,還包括營養、睡眠、運動、心理等諸多後天因素。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高達30%左右。家長們千萬別小看這30%,只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充分發揮生長潛能,這些後天因素就可能是造成孩子最終身高是1.6米還是1.8米的關鍵性因素。眾所周知的美國NBA華裔巨星林書豪,父母身高都只有168cm,但林書豪身高卻達到191cm,他就是通過科學管理身高,突破遺傳到達理想身高的例子。
科學的身高管理 你可以這麼做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蔣競雄博士曾提出,家長可以通過「身高管理三部曲」,即明確孩子的期望身高、根據目標進行個性化身高評價、科學管理身高三個步驟,對孩子身高進行科學管理和幹預,幫助孩子達到理想身高。在具體做法上,以下幾點,可供各位家長參考。
定期監測身高
孩子的身高管理宜早不宜遲,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定期監測身高。通常情況下,在身高增長的兩個尖峰時段:3歲以前和青春期的孩子,建議每月測量一次身高;而在身高增長比較平穩的兒童期,則可每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定期監測孩子身高是身高管理的基礎,只有了解自家孩子的身高變化趨勢,才能及時地發現孩子的身高問題,進而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改善。
開個營養處方
營養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能幫助寶寶長高的營養成分包括鈣、蛋白質、鐵、和鋅等元素。優質蛋白為長高提供物質基礎,建議孩子每天吃一個雞蛋,喝一杯奶(250-500ml)。鈣、維生素D是骨骼生長的重要基礎,鋅、鐵、B族維生素等也對身體發育有益處。這些營養成分,孩子在日常飲食中都可獲取。家長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證孩子膳食結構的合理性,幫助孩子做到不偏食不挑食,確保營養的均衡攝入。
做個運動計劃
有效的運動對促進長高很有幫助,尤其是有氧運動。運動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繩等為好,球類運動、遊泳等也可以,只不過需要注意保持運動的連續性。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用1小時的時間進行跳繩、籃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體育運動,但是切忌讓進行長時間、高強度、過於劇烈的運動(如馬拉松、舉重等),這些運動反而不利於孩子長高。
保障充足睡眠
不同時期的孩子對於睡眠時間有著不同需求,美國睡眠醫學會曾發布兒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共識:1-2歲兒童,11-14小時/天;3-5歲兒童,10-13小時/天;6-12歲兒童,9-12小時/天;13-18歲青少年,8-10小時/天。人體在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明顯增加,在夜間11:00-凌晨2:00點分泌最多。因此,讓孩子早睡覺、睡足覺,才能更好地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幫孩子長得更高。
保持良好心情
要在心理上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鬆的家庭環境,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不要習慣在飯前和睡前批評孩子,更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焦慮及家庭環境不良均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高。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長激素在情緒低落時分泌較少。孩子經常處於批評、責備、父母爭吵的環境中,情緒低落就會影響長個。
身高管理小助手 助你養出高個娃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短跑比賽,身高管理每提前一年進行,孩子的身高就有可能多長高2-4cm。在十四五歲骨骺完全閉合前,通過合理手段對身高進行科學管理,孩子即有機會在遺傳身高的基礎上再長高10cm。
作為家長,我們都應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可靠的身高管理師。在此,為大家推薦一個超實用、超省心的身高管理小助手——「梧桐成長」,幫助各位家長更好地管理孩子身高。
作為科學身高管理平臺,「梧桐成長」的初心就是,幫助廣大家長及時掃除知識盲區,協助家長們通過科學途徑挖掘孩子生長潛能,讓孩子長得更高。該平臺對各位家長免費開放,不僅提供海量的身高管理知識,還貼心設置了「科學身高評測」板塊,通過階段性地記錄孩子身高、體重、睡眠、營養情況,繪製孩子的生長發育曲線圖,建立完整、持續性的生長發育檔案,科學地對孩子的成年身高進行精準預測,為針對性、個性化綜合幹預方案提供重要的檔案支撐。(趙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