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成年人的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評判標準和條條框框,但孩子的世界卻是單純簡單的。
家長應當保護孩子的童真,維持孩子內心的純淨,引導孩子形成善良的品質。這樣才會對孩子的人生帶來有益的影響。
3歲萌娃下雨天「偶遇」蝸牛,雨天撐傘30分鐘,還說要送它回家
有一個3歲的萌娃引起了網友們的讚賞。每天寶媽都會來接3歲的女兒放學回家。有一回,寶媽接女兒放學時天上下起了小雨,於是母女兩人撐著雨傘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到一半的時候,女兒卻突然停止了腳步,然後蹲在地上仔細地看些什麼東西。寶媽感到十分好奇,隨後來到女兒的身邊跟著蹲下身來。
原來,女兒蹲下來是為了給一隻蝸牛打傘。寶媽感到不理解,詢問女兒這麼做的原因。女兒說道:「下雨天了有媽媽接我。但蝸牛的爸爸媽媽卻沒來接它,我想把它送回家。」
寶媽被女兒單純的想法觸動到了,表示出了支持的態度。3歲的萌娃為蝸牛撐了整整30分鐘的傘,終於成功將蝸牛護送到了屋簷下。網友們看到這件事後,紛紛被小女孩的行為感動到了。
在成年人的眼裡,以上的小女孩是在做一件「傻事」。但小女孩的媽媽卻沒有制止女兒的行為,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了女兒的童真和善良。
「善良」對孩子的成長有怎樣的重要性呢?
1. 孩子更有愛心
當孩子擁有了善良的品質之後,他們會更懂得愛護和親近小動物,懂得尊重和愛護每一個生命,同時也會更有愛心。
這樣的孩子情感是比較細膩豐富的,更容易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付出。
2. 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良的孩子往往擅長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體恤別人的處境。
這樣的孩子常常會對身邊的人更加的關心和照顧,因此也會交到更多的朋友,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3. 具有平和的心態
善良的孩子在待人接物時會更加有教養有禮貌,做事情時也會更加注重分寸感,懂得如何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孩子心態也會更加平和。
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童真?
1. 配合孩子做「傻事」
家長應該明白童真對於孩子的重要性。當孩子因為自己的童真而做出一些「傻事」時,家長不應該用成年人的角度對孩子斥責或批評,否則將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家長應當陪伴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的行為適當表現出肯定的態度,並適時地配合孩子做一些「傻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童真,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2. 不用成年人的標準評判孩子的行為
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既定的對事物評判的標準,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孩子的身心還未發育完善,對於規則沒有強烈的意識,他們在做事時往往憑藉的就是自己的童真和善良。
此時家長不應該用成年人的標準評判孩子的行為,而是應該保護孩子的童真,讓孩子跟隨自己的心行動。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