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燒得挺慘的,塔尖倒了,三分之二的屋頂被毀。什麼原因引發火災?
一種是官方從火災最初開始一直以來的說法:建築翻新時導致電氣短路失火。
另一種是「專家」的說法:法國當地有一檔節目,直播中邀請了一位特殊的專家--班傑明莫頓(以下簡稱「莫老爺」,因為他叫莫頓,又是老專家),他是一名著名的建築學家,是巴黎聖母院的前首席構架師,是法國著名的歷史建築專家,曾經主持了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他更了解巴黎聖母院的構造。他說古老的橡樹根本不可能那樣燃燒。
是電器(氣)火災,還是其他?你相信是哪一種?
2.可燃物
當主持人問:你確定這種木料不會這麼燃燒?莫老爺說,就算是電氣起火也不可能燒的那麼快、那麼猛烈,因為那些是很粗的橡木!非常堅硬,根本不容易燃燒。他們做過防火測試,需要點火很多次才能點燃。沒有額外的熱源,這個木材是不可能一下子燒起來。
網上傳著橡樹點火試驗似乎也證明了他的說法。
試驗1:一個人拿噴火槍對著厚實的橡木條噴火,噴了半天都燒不起來。介紹說,火一離開,馬上熄滅了,確實難燒。
試驗2:有人拿2000v的高壓電去電橡木,可以看到,勉強有火花出來,只要一旦斷電,橡木馬上停止燃燒。(事實上大教堂內不可能有如此持續持久的高壓電存在。)
3.點火源主持人又問:可能是電線老化短路起火嗎?這是否常見?莫老爺答:他一直擔任巴黎聖母院首席構架師到2010年,巴黎聖母院的電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陸續開始進行電路更新,所有的電線都是採用最高標準,甚至在現在的電器設計來看依然是超前的,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最高阻燃標準,所以,他不認為一套全新的高標準電氣設備會瞬間點燃。而且,在他在位的13年裡,從未發生過一起火災事故。
他還說,巴黎聖母院內部裝有極其靈敏的熱源探測和報警設備。靈敏到夏天天熱陽光曬久了都有可能誤發報警的地步,還特別安排了2個員工每天24小時值班。
注意:特別難點燃的橡木+先進的電氣設計系統+靈敏的報警系統。
那麼,那裡來的點火源?
4.其他可能性
負責修復工作的4家公司有兩家正在施工,一家是搭建腳手架的公司,另一家是雕像修復的藝術公司。兩家都申明事發當天沒有工人在現場施工!
腳手架公司稱:在場肯定沒有工人,我們只是搭建腳手架,我們周圍根本沒有任何起火的東西。
雕像翻新公司說:我們那天根本沒有在修復工作,所有的雕像都拿到了車間以外,根本沒有員工在巴黎聖母院。
似乎,也沒有引發火災的可能性。
5.起火原因是什麼?
火災一定是要有可燃物、助燃物與點火源的。
事故原因分析的過程是:保護現場,收集資料(人證、物證、事實材料、繪現場關聯圖,拍照與錄相),在排除了人為刑事方面的因素後,如縱火,再進行原因分析。
首先,不能排除縱火。法國當局目前沒有放棄刑事調查,已經調查了差不多40多個人,進一步的調查還在繼續。
其次,不能下結論說是電氣火災。「巴黎警方:電器短路可能導致起火」警方調查了包括臨時電梯在內的所有電氣設備。警方說的是「可能」。電氣是否是點火源未否定,還可能有什麼呢?高溫熔珠?靜電?
第三,不清楚橡樹是如何燒起來的。著火有一個過程的,橡樹不會一下子燒起來,但是假如現場有紙、布料塑料、有機溶劑。。。。。,它們先燒起來呢?情況就不會一樣。
木器的燃點大約600度左右,一般不容易直接點燃,但是,一旦點燃,在一定的空間內形成高溫,燃燒放出的熱量大而且放熱持久。以前,鐵匠打鐵,是用木炭燃燒,鐵熔化成鐵水的。橡木材質密實,質地堅硬,一旦燃燒起來,火勢會很旺。在教堂中一些橡木是架空的結構,通風良好,燃燒可以很充分;另外,教堂塔的上部很長一段是尖的,著火後產生「煙囪效應」。所以,火燒起來後,燃燒會很快。
莫老爺推測:該建築正在裝修,因此屋頂上可能還有其他類型的促進劑,如乙炔,丙烷,鋸末,廢木樁等,有一定道理。所以,我們很難說在雕像修復過程中,會不會用到有機溶劑,這些溶劑是否始終得到妥善保管;搭腳手架過程中是不是會有動火作業產生火星,是否電氣線路短路產生熔珠不得而知。
第四,火災探測與報警。據莫老爺介紹,巴黎聖母院內部裝有極其靈敏的熱源探測和報警設備。這些設備的作用是探測與報警,無論怎樣靈敏也是起報警作用,若一旦火起來了,滅火還是靠滅火系統完成,但是,巴黎聖母院藏的文物怕水,滅火系統是否完備不得而知,從視頻上看,若有充足的消防水系統起作用,可能塔尖不會倒塌那麼快。
至於教堂設置2個人24小時巡查,也只能是起到監控、報警與初期火災的撲救的作用,到了火災發展期,也只能逃生或乾瞪眼了。
莫老爺認為,巴黎聖母院的電氣防護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等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古建築還未必能有類似的水平。如此高的水平,火災仍不能倖免。這對古建築防火提出了一個新課題。我們對古建築物的建築材料、結構設計、消防報警系統、滅火救援、維修維護、日常消防管理等都需要重新審視。
判定火災原因是一個非常科學、嚴謹和專業的事,講究事實、證據的支撐。巴黎聖母院起火原因是什麼?我們要等待調查結果。
二O一九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