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11月19日,去深圳灣「春繭」體育館聽「民歌40」演唱會,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熱愛音樂的人一定要去做的事,甚至有其他省份的歌迷專程趕來。演唱會門票賣得火熱,其中某些價位的票已經售罄。年長的歌迷要去看齊豫、胡德夫,回憶自己年少的時光。年輕的樂迷奔著陳綺貞、韋禮安,隨著他們的音樂唱出自己的心聲。
不同於大陸的民歌,臺灣民歌更像民謠,卻比民謠有著更多的傳奇。40年前,在淡江大學舉行的西洋民歌演唱會上,歸臺的青年學生歌手李雙澤,向觀眾席上投擲可口可樂,並喊出「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的大幕正式拉開。臺灣的「民歌運動」,開啟了本土原創流行音樂文化的興起。臺灣民歌走過了40個年頭。每10年一次的相聚,像是老友會,又像在宣告著他們的「青春不老」。
不過,在這次演唱會裡,還有很多民謠大咖,或許你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你一定聽過、唱過他們的歌,被他們的故事感動過。《龍的傳人》的原唱李建復,作為幕後推手推出過小虎隊等歌手的吳楚楚,用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講述自己故事的娃娃(金智娟)……
今天,就讓深晚,把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背後的故事,講給你聽。
吳楚楚
與胡德夫
同為第一代民歌手
與胡德夫、楊祖珺、楊弦等人同被譽為「第一代民歌手」。
1977年,陶曉清邀請了胡德夫、楊弦、吳楚楚等多位歌手,在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的支助下,發行了三張專輯「我們的歌」。其中《好了歌》在當年度中廣的「年度歌曲」中,獲得了第一名,吳楚楚本人也獲得男歌手第一名。
1981年,新創不久的滾石唱片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即是由吳楚楚、潘越雲、李麗芬共同錄製的《三人展》。此張專輯之後,吳楚楚開始減少臺前演唱的機會,轉向幕後製作與音樂行政的發展。
1983年,吳楚楚和彭國華、陳大力共同創建了飛碟唱片公司。作為幕後的推手,成功推出過王傑、小虎隊、張雨生、鄭智化、溫兆倫、郭富城、葉倩文、蔡琴、姜育恆、王韻蟬、蘇芮、紅孩兒等一批實力偶像派歌手。他曾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理事長,目前仍是協會的理事。2005年,曾榮獲第1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
李建復
王力宏的叔叔 《龍的傳人》首唱
臺灣校園民歌代表人物,《龍的傳人》首唱者。第二屆金韻獎優勝歌手,在1979年參與灌錄「金韻獎3」合輯,並隨即發行個人專輯,其中收錄《龍的傳人》《歸去來兮》等多首至今依然傳唱不歇的佳作,聲譽更上層樓,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校園歌手之一。之後與蔡琴、李壽全、蘇來等人合組天水樂集並發行專輯,為臺灣流行樂壇樹立新觀念與做法。現為傑出企業家、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
殷正洋
他的歌 成為《那些年》的 主題曲
殷正洋曾發行過個人演唱專輯十餘張,其中包含兩張民歌演唱紀念專輯,先後獲得金鐘獎、金鼎獎及第一、五、六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演唱獎項,被譽為「三金歌王」。並在第六屆得獎後不再參選,至今仍為金曲獎男歌手得獎紀錄保持者。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
歌曲《人海中遇見你》經由臺灣新生代歌手林育群翻唱後,成為電影《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主題曲。
陳明韶
第一屆金韻獎冠軍歌手
宜動宜靜的陳明韶,1977年參加第一屆金韻獎比賽。輕柔優雅的歌喉輕易地徵服了評審的耳朵,勇奪冠軍之後並出版過《傘下的世界》《陳明韶的歌》《浮雲遊子》等專輯,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民歌手之一,她於1984年赴美定居,並淡出歌壇。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在這次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上,前三屆金韻獎冠軍歌手陳明韶、齊豫、王海玲將同臺演出。
王海玲
少年成名 《在雨中》 《忘了我是誰》
第三屆「金韻獎」冠軍歌手,亦為當時唱片史上第一位奪得唱片排行榜冠軍的高中學生歌手。以校園民歌手之姿躍入歌壇,後進入臺灣大學社會系就讀。代表作品有《忘了我是誰》《偈》《我心似清泉》《在雨中》等。後為專職音樂創作人、歌唱老師及廣播人。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
潘越雲
我是不是你 最疼愛的人
1980年與李麗芬、吳楚楚共同發行了滾石唱片的創業作「三人展」合輯,以一首《我的思念》崛起於歌壇。經典歌曲有《天天天藍》《野百合也有春天》《桂花巷》《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最愛》等等。眾多經典歌曲後由張惠妹、孟庭葦、楊宗緯、好妹妹樂隊等歌手翻唱。楊宗緯在《我是歌手》中翻唱《最愛》成功逆襲。
潘越雲傲人的不只是她的聲音,還有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以及榮獲金曲獎、金嗓獎、金鼎獎等數大獎項的肯定。
參與「民歌10周年」「民歌20」「民歌30」「民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