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2020-12-22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

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

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1.囟門

寶寶剛生下來,頭上有髒髒的頭垢等分泌物,愛乾淨的寶媽會想方設法為寶寶洗掉。但對於這個部位,清潔不當反而會對寶寶造成損傷。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不小心碰到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的頭皮十分嬌弱,不建議強行清洗。寶媽給寶寶清洗頭垢的時候,先塗抹橄欖油,過一段時間浸溼後再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清洗。同時不要洗得太頻繁,以免破壞頭部天然的保護層。

2.鼻腔

寶寶鼻腔內出現分泌物,很多寶媽就會想清理乾淨。但鼻腔內布滿毛細血管,處理不當會造成損傷。寶寶的鼻屎雖然看起來不乾淨,但對鼻腔起著保護作用,如果寶媽非要清理,一定要用軟棉籤類的物品,沾溼後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摳,避免傷害鼻腔。

3.耳朵

當寶寶的耳道內出現耳屎時,寶媽們不要急著清理。寶寶嬌弱,耳屎能有效保護耳道,防止小飛蟲、灰塵等異物進入。時間久了,耳屎會隨著寶寶大哭或日常抖動自行排出,不需要過度清理。寶寶耳道窄,十分脆弱,不小心挖到很容易受傷,影響聽力。如果不小心進水,媽媽一定要及時擦乾,以免發炎。

4.肚臍

寶寶的肚臍是腹部最脆弱的地方,需要額外保護。寶寶出生後,與媽媽相連的臍帶被剪斷,結痂處會自行脫落,要小心保護。寶媽給寶寶清洗身體的時候,不要讓肚臍碰到水,以免發炎,同時要注意消毒,勤換紗布,做好護理工作。

5.女寶私處

不同於男寶,女寶寶的私處更需要保護。有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女寶會有一層分泌物,這時候不要急著清洗,分泌物是一層天然屏障,能抵禦細菌侵蝕,維持酸鹼平衡。為女寶清洗私處要從前往後,不要過度清潔,破壞天然的保護層。

6.眼角

很多寶寶出生後眼角會出現眼屎,尤其是身體容易上火的寶寶,眼屎會更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寶媽要注意清潔方式,不要讓寶寶的眼睛進水,傷害眼睛。建議用溼毛巾將孩子眼部輕輕沾溼,然後再輕柔地擦拭,不要過度清洗。

寶寶的清潔工作很重要,不光這幾個部位需要保護,為寶寶洗澡也有講究

1.要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注意關閉門窗,洗完後及時擦乾,以免受涼;

2.提前試好水溫,不要過高或過低,試水溫的時候最好使用寶寶專用測量計,不要用手,以免發生誤差燙傷寶寶;

3.洗澡要在寶寶健康時進行,否則抵抗力差,越洗越容易生病。同時,要保證寶寶身上沒有傷口,避免感染;

照顧寶寶是一門大學問,媽媽們不能粗心大意,要不斷了解相關知識,走出育兒盲區,科學育兒,才能給寶寶更好得保障。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夏季洗澡時,寶寶這三個部位不能過度清潔,髒一點更健康
    有些「強迫症」家長,總希望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一點灰塵都不留,這其實是不好的習慣,因為對於寶寶來說,有些部位髒一些,反而會更健康!有時候太乾淨未必是好事,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一、肚臍肚臍是凹進去的,相對於其它部位來說更容易藏汙納垢,有段時間不清潔裡面就黑乎乎的,看著很不乾淨。但清潔肚臍可不能硬摳,如果摳了肚臍可能會引發寶寶腹部疼痛,甚至導致腹瀉嘔吐等。
  • 身體上的這3個部位,可以適當「髒」一點,過度清理或會影響健康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保持著每天清洗身體的習慣,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體的清潔,還會讓自己的身體特別的舒服。但並不是身體的每個部位都要清理乾淨,有一些部位可以適當的「髒」一點,這樣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在清洗完身體之後,卻依舊還會散發出異味,而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幾個部位需要注重清洗,千萬不要忽略1.
  • 寶寶不滿3個月,家長別亂碰這些部位,特別是第3個,怕傷及大腦
    生娃後「沾喜氣」的人太多,新寶寶多次被親臉寶媽小張生完寶寶後,來家裡「沾喜氣」的人,都快把門檻給踏破了。生產後三個月裡,哥哥嫂子、弟弟和女友、婆婆公公、閨蜜朋友、同事等一大堆人,隔三差五就輪流來家裡探望。小張覺得快崩潰了,但又不好意思告訴大家「別來了」!
  • 寶寶這3個部位太乾淨反而不好,頻繁清潔會害了娃
    可到家來探望的醫生朋友卻把她批評了一通,說帶得不好,太乾淨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醫生朋友告訴小雲寶寶的3個部位不需要太乾淨,太乾淨了反而會害了寶寶。 耳朵 不少家長擔心,寶寶從生下來就沒有清潔過耳垢,長久積存會不會堵塞耳道,滋生細菌,甚至影響聽力。
  • 孕期可以適當洗澡,但孕婦這兩個部位,再髒也別使勁洗,會傷胎
    驚慌失措的兩人立刻去了醫院,檢查後得知這是因為感染引發了炎症,還好問題並不嚴重。離開的時候,醫生很嚴肅的和他們說:「以後可不能再摳肚臍,就算很髒,也要忍忍,之前就有人為此付出了慘痛的教訓!」所以孕婦對此真的要重視起來,可以適當的洗澡,但是有些部位卻是不能過度清洗的。孕婦這兩個部位,再髒也別使勁洗1、肚臍因為肚臍是向內凹陷的一種形狀,裡面有很多褶皺,所以是很不好清洗的,裡面經常會堆積一些黑色的汙垢。
  • 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人體這些部位「髒」點對健康反到有利~~~
    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關注健康的表現之一,就是注重個人衛生。灰塵、細菌、病毒、分泌物,最好統統清理乾淨,這樣才會保證不生病。 但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裡,根本就做不到細菌、病毒不沾身。更重要的是,人體的一些部位過分乾淨,反而會對健康不利。
  • 夏天最常見的這種褲子,千萬別再給娃穿了
    看到男寶的小雞雞露在外面晃蕩,女寶坐地上爬起來後滿屁股的沙土……老媽子這心裡真不是滋味。我們每年夏天都要苦口婆心給大家嘮叨「開襠褲別穿別穿別穿」,卻依然有很多家長把它當夏天帶娃的神器。▼要說起來,這些家長還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不想把孩子熱著呢。甚至不管娃有沒有學會自己上廁所,一到夏天就想給娃穿開襠褲。
  • 小嬰兒剛出生,心裡再「稀罕」也別做5件事,會讓嬰兒很「受傷」
    新生兒可能跟我們想像中的樣子有差別,帶娃新手就會有很多事情不了解,不小心傷害了寶寶。 小嬰兒剛出生,再「稀罕」他也別做5件事 1)寶寶還沒睜眼,我們不能用手「扒開」
  • 新生兒護理記住「六不要」,有害健康的陋習,新手爸媽別不當回事
    過去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習俗,把幼小的新生兒折磨得夠嗆,不但有害健康,還會影響寶寶發育,爸媽們需要記牢。新生兒護理記住「六不要」,新手爸媽別不當回事閨蜜小靜的寶寶剛滿月,前幾天帶了一些雞蛋、牛奶,去小靜家裡探望。
  • 冬天孩子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記住3不洗,孩子才健康
    寶媽經常給寶寶洗澡,結果將娃洗進醫院麵包有潔癖,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就恨不得個孩子泡澡了,好不容易出了月子,麵包立刻給自己泡了一天的澡,這才感覺自己活過來了。而她乾淨了,但是寶寶還是埋汰的,並且隔著很遠都能聞到味道,但是家裡的婆婆總說還不能給寶寶洗澡。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反而讓寶寶們自己玩耍不管那麼多的更健康,所以這就有了一種新說法,說做細菌激發免疫力的說法。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
  • 女人「四個部位」不乾淨,平時最好少碰,別不當回事
    其實女性能夠保持自身的清潔衛生,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能夠讓自己更加有魅力,但是儘管如此,有一些地方還是可能疏忽掉,導致清潔不當,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辦法去徹底的清潔。其實在女性身上這4個部位是比較髒的,平時儘量少去觸碰。
  • 豬身上「髒」的部位,含大量有害物,已禁售,為了健康,別再吃了
    導語:為了身體的健康,所以現在的人們為了搭配營養均衡,餐餐都有肉。而更是有些人就是喜歡吃肉,無肉不歡。最常見吃的肉就是豬肉,因為豬肉富含較高的高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人們每天適量的吃一些肉,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而豬身上來說基本全是寶,能吃的地方太多。
  • 就算娃再熱再髒,這5種情況下也別急著給娃洗澡,或影響娃的健康
    而給孩子洗澡也是每個父母都要學的必修課,經常給娃洗澡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洗澡也要看時機,有些情況下不管寶寶有多「髒」,都不適合洗澡。這顯然會影響孩子睡意,打擾孩子即將到來的睡眠,如果正在孩子犯困的時候想讓孩子洗香香後老實的睡去,基本不太可能,孩子會越來越精神。
  • 寶寶洗澡好處多,但是有3個時間段再髒也不能洗,爸媽別弄巧成拙
    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忍不住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本想著讓寶寶舒坦一些,卻不小心誤入了好幾個洗澡的「坑」,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娘家,隔壁家的寶寶剛滿月,我就帶孩子過去探望了一下。去的時候,奶奶正在給寶寶洗澡,據說是出生後的第3次洗澡,剛放進水裡的時候寶寶還挺興奮的,可是沒一會兒就開始吐奶,奶水大口大口的嘔吐出來,嚇得奶奶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
  •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剛出生後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新手媽媽們沒有經驗,非常容易手忙腳亂。其實很多小常識準媽媽們都可以提前學習一樣,這樣孩子出生的時候才能有備無患。 1、 寶寶臍帶未掉前怎麼處理?
  • 女生洗澡時,「這3處」別瞎洗,再髒也要忍著,網友:咋不早說?
    但你可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適合大力清洗的。肚臍相信大家都知道,新生兒時期肚臍是非常脆弱的,但其實不管到什麼時候,肚臍都是很脆弱的。可是,很多女生並不在意,常用手指去挖肚臍的汙垢。但指甲是很鋒利的,若是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導致肚臍處出現破損,發生炎症,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出現膿性感染甚至是腹膜炎等。
  • 新生兒3個部位很嬌弱,儘量不要亂碰,傷害到寶寶就不好了
    嬰幼兒專家表示,我們的手畢竟有很多細菌,加之手法輕重控制不好,若觸碰到寶寶嬌嫩的皮膚,引起發炎或紅腫,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2)臍帶孕期,臍帶主要起到為寶寶輸送營養的作用,也是母子之間的一種親密聯結。倘若孩子出生後臍帶還沒有完全脫落,就一定不要觸碰,畢竟這是個開放性創口,很容易被感染。再者,平時的養育過程中給孩子做清潔工作時,也一定要注意不能讓肚臍部位受涼或沾水,不要小看感染的風險性。
  • 寶寶身上這五個部位是越「髒」越健康!千萬不要亂「洗」!
    然鵝,寶寶出生後,你就會發現,無情的孕期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髒東西」……而且,這些「髒東西」你還不能隨便亂洗,因為你無心的小動作就可能會傷害到脆弱的小寶寶。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說一說哪些「髒東西」你洗不得~ 1胎 脂
  • 寶寶的耳屎、鼻涕...這些東西再髒也別亂挖!正確的做法看這裡.
    從前,我們左耳右耳帶著耳機,隨歌搖擺,才不在意公交車廣播裡蒼茫的天涯它到底是誰的愛,而如今央視爸爸的報告一出,寶寶們只想靜靜……有的媽媽或許長籲一口氣:12—35歲,我娃還小,來得及來得及!別放鬆警惕!娃從出生就有了聽覺的本能,別讓不可逆的傷害過早埋伏在娃的耳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