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 與「環球時報融PING計劃」聯合推出「看電視觀察」專欄,本文為該系列第一篇「小甜劇攻略市場之路」。
文|晴梔
今年的劇集市場上,甜寵劇絕對是一大主力,從《下一站是幸福》《錦衣之下》《冰糖燉雪梨》,再到最近的《傳聞中的陳芊芊》《韞色過濃》……高顏值的年輕演員和讓人少女心砰砰跳的劇情,總是能夠讓追劇的觀眾不自覺地在屏幕前露出姨母笑,迅速淪陷成為劇集和演員的迷妹。
甜寵劇憑藉著以小搏大的戰鬥力迅速受到製片方和年輕演員的追捧。然而,隨著數量越來越多,千篇一律的套路和懸浮的設定也成為甜寵劇擺脫不了的標籤。與此同時,一些「甜而不膩」的甜寵劇卻在不斷出圈,在收視和口碑上都有不錯的成績。說到底,能不能戳中觀眾心窩是門玄學,觀眾到底喜歡什麼樣的「撒糖」套路?
甜寵是個香餑餑
但「無腦」不是
「生活已經那麼苦了,為什麼不看點甜劇改善生活呢?」就像在少女時期藏在書桌裡的言情小說一樣,當下流行的甜寵劇也是滿足觀眾戀愛想像、緩解現實壓力的「精神甜品」。甜寵劇的劇情一般都簡單也無需動腦,撒糖為主小虐怡情,抽離了現實生活的雞毛蒜皮,展現出童話故事般的戀愛情節,確實能夠讓人在觀劇的過程中得到放鬆。
另一方面,女性受眾無疑是甜寵劇觀眾中的主力軍。女性對於戀愛的想像相對來說更加浪漫化,希望被追求、被寵溺,而充斥著粉紅泡泡的甜寵劇天然具有吸引女性的優勢。隨著女性經濟獨立和個人意識崛起的趨勢加強,「她經濟」也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態勢迅速在文娛市場上佔領了重要位置,雙重加持之下,甜寵劇在劇集市場上經久不衰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甜寵劇的主線劇情在於演員的互動,不需要複雜的特效和大場面的布景,因此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在影視市場整體寒冬的環境下,是不易出錯又有爆款可能性的選擇,一直都是製作方和投資方看重的「選手」。甜寵劇也是容易捧出新演員的一大類型,優質帥氣而「會撩」的男主,呆萌有少女感的女主,都是討喜角色,演員收割觀眾的喜愛自然也相對容易。
然而,甜寵劇數量不斷增多的同時,質量拿得上檯面的卻不多。許多作品空有IP和演員加持,卻抱著「甜劇」的目標走向「膩劇」,飽受詬病。
甜寵劇本質上是「爽劇」,因此大部分觀眾追劇主要圖一樂,對劇集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只要男女主的CP感足夠,劇情差一點也無所謂;只要演員顏值高夠養眼,「五毛特效」也不是不能忍。但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作品不能及格。
有些作品還是沒有跳出古早「瑪麗蘇」的套路。最早於2005年播出的《王子變青蛙》在當時掀起熱潮,甚至打破《流星花園》保持的收視記錄,由明道飾演的單均昊自帶出場BGM,成為偶像劇男主「名場面」。但失憶梗和男女主的設定已經變得越來越不新鮮,近期翻拍的《忘記你,記得愛情》保留了原劇的古早設定,但強加情懷卻沒有創新,甚至有些情節進行了魔改,演員演技還難和原劇媲美。如此翻拍,遭遇「翻車」也在意料之中。
霸道總裁和呆萌美少女的愛情故事在當下並不是沒人買單,但這需要不過分弱化女性角色,需要更加貼合實際、邏輯通順的情節支撐。
另一方面在於甜寵劇套路的老化。迪麗熱巴、黃景瑜主演的《幸福,觸手可及》為了讓男女主相遇相識,為他們創造出了一系列巧合。女主走在馬路中間,必然會被迎面而來的男主撞到;男女主需要在外留宿,酒店就必然只剩下一間大床房……觀眾看到場景就能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怎麼會有代入感呢?
電視劇需要有一條主線才能完整而有邏輯地串聯下來。這條主線到底是真實地為男女主互動服務,還是只是作為男女主談戀愛的背景,決定著整部劇的觀感和是否能經得起推敲,像《完美關係》《精英律師》這樣打著行業劇的戀愛戲碼已經不吃香了。
撒糖套路多樣
出圈各有本事
甜寵劇從青春偶像劇這一大類中分出,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
古早的《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等作品追求的高冷霸氣的男主人設和善良蠢萌的女主人設,出現了一些經典的偶像劇橋段。
之後甜寵劇開始朝著青春向發展,充滿青澀感的《最好的我們》《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流行起來。
而糖太多了自然會有人覺得膩,《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和《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這兩款同出一系、配置相似,卻一個成為爆款,一個熱度始終上不去。如此對比告訴我們,古早俗套的甜寵劇套路已經逐漸被觀眾淘汰。
為了獲得關注,當前的甜寵劇可謂是各方開花,在能夠擊中觀眾心臟的點上全面發力。
正在熱播的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是近期出圈程度最高、口碑最好的一部甜寵劇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這部劇的新奇設定:編劇意外進入自己劇本中創造的女尊世界,成為第三集就殺青的女二號,想方設法地在這個虛構世界中活下去,卻意外被男主愛上……「自我攻略」式的戀愛腦男主和不想談戀愛只想走劇情的女主,具有衝突性的戲劇感能給觀眾帶來新奇的體驗。
《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飾演男主的演員丁禹兮還有一部同期播出的作品《韞色過濃》,雖說同樣是清爽不油膩的甜寵劇,口碑不錯,在收視榜單上也名列前茅,但程式化的戀愛劇情還是相對落了下乘。
電視劇《韞色過濃》
為了追求更具新鮮感的觀劇體驗,甜寵劇的設定多元了起來。看多了「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套路,《下一站是幸福》中的差齡姐弟戀才更容易讓人心動,多樣化的戀愛才應該是生活的常態。
由於「甜寵」只是一種屬性,它可以與各種類型、各式題材的劇作結合。青春校園、都市言情、古裝穿越、玄幻懸疑……只要男女主之間的互動夠多夠甜,甜寵劇可以變幻出各種形態。不少在題材上有所創新的甜寵劇也憑藉新穎的設定受到了好評。
在劇情上,觀眾偏愛喜歡看「追妻(夫)火葬場」的反轉和「雙標」。《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韓爍是個帶著滿腹陰謀來花垣城「搞事情」的帝國王子,卻從一心想利用陳芊芊到滿心滿眼都是「她愛我我也要愛她」,《錦衣之下》中男主陸繹是個冷麵無情的錦衣衛,卻從看不上女主袁今夏一個小捕快到利用職務之便創造機會與女主在一起,都能讓人不自覺地泛起姨母笑。
電視劇《錦衣之下》
另一方面,甜寵劇也不是單單只有戀愛情節。前段時間播出的《冰糖燉雪梨》創造了甜寵劇收視的一個波峰,它將戀愛與速滑、冰球等冰上體育項目結合起來,青澀朦朧的戀情和激情熱血的競技體育能夠摩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去年夏天大火的《親愛的熱愛的》則聚焦網絡安全,團隊榮譽和甜甜的戀愛同樣重要。豐富飽滿的故事線讓劇集在單純的「小甜劇」之外,有了更多值得共鳴的元素。
甜寵劇能夠斬獲觀眾的一大要素在於演員。「嗑顏」是追劇的一大樂趣,但在俊男美女一抓一大把的影視圈,男女主之間的「CP感」也不可忽視。有著先婚後愛「霸總」劇本的《奈何BOSS要娶我》在連拍兩部的情況下還能獲得不錯的評價,關鍵就在於「木已成舟」CP之間「花式撒糖」帶來的快樂;積壓兩年、摳圖潦草的《錦衣之下》能夠成為熱度黑馬,同樣在於「六元一斤蝦」CP自然而感人的互動「名場面」。
觀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大雜燴,甜寵劇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不能落入俗套。
小甜劇也有大市場
甜寵劇是治癒我們的,也經常與喜劇元素結合起來。年輕的、沒有生活壓力觀眾能夠沉浸其中幻想完美的戀愛;成熟的、在現實生活中疲於奔命的觀眾則能夠在這些「人造糖」中獲得能夠慰藉生活的甜意。
相較於嚴肅題材或懸疑題材,甜寵劇自身的特性更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在當下工作生活壓力大、人際社交關係難打理的社會環境中,越來越多人開始疏於自己在感情方面的感知,而甜寵劇中真摯而熱烈的感情無疑是一劑良藥。若能擺脫「爛俗瑪麗蘇」的標籤,國產甜寵劇勢必會有更廣闊的道路,市場潛力仍有待挖掘。
同樣的,觀眾對甜甜戀愛的嚮往情緒是無國界的。日韓偶像劇稱得上是國產甜寵劇的鼻祖,《來自星星的你》《觸及真心》《太陽的後裔》《鬼怪》等都是甜寵劇的經典製作。它們在浪漫繾綣的愛情之外,還有厚實的劇情支持和豐富多變的設定,鏡頭選擇也極盡唯美,再加上產量足、口碑好,日韓甜寵劇在國際市場上一時風頭無兩。
韓劇《觸及真心》(左)、《鬼怪》(右)海報
但瓶頸總會出現,觀眾在不斷成長,創新乏力、劇情崩壞的問題在影視產業完善成熟的日韓同樣會出現。而與此同時,國產甜寵劇在海外的市場逐漸被打開,有了迎頭趕上的機會。
2017年,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在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正式成立,「抱團」的模式讓國劇出海的道路更加順暢,出現了一批在海外引起正面反響的作品。其中,古裝、懸疑類作品是最早受到歡迎的題材。隨著國產甜寵劇大規模的生產,製作水平和創新能力在提高,不少作品也走上了出海的道路,我國影視內容出海類型更加多元。
從播放數據和反饋上來看,出海的國產甜寵劇戰績不錯。《微微一笑很傾城》觀看次數高達4.9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我只喜歡你》《親愛的,熱愛的》等作品在東南亞市場很受歡迎,《冰糖燉雪梨》發行至日本、泰國、韓國、新加坡、西班牙、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
甜寵劇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許多甜寵劇主演在海外的人氣也得到了提升,不少小體量的作品也達到了千萬播放的層級。
無論是在國內的迅速生長,還是逐漸走向國際市場,甜寵劇本身劇情輕快,演員顏值高,具有打破年齡階層、地域文化的天然優勢,能夠以小體量帶來大流量。但劇集吸引觀眾的根本在於本身的魅力,我們在看到甜寵劇背後藍海的同時,思考如何才能更加貼近觀眾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