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
導演:延尚昊
編劇:延尚昊
主演:孔侑、鄭有美、馬東錫、金秀安、金義城
類型:動作、驚悚、災難
語言:韓語
片長:118分鐘
其他譯名:屍速列車
IMDb連結:tt5700672
證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孔侑 飾)光鮮精幹,卻也是個重利輕義之徒。妻子為此與之決裂,女兒秀安(金秀安 飾)則對如此自私的父親越來越失望,決定前往釜山和母親生活。在秀安生日這天,石宇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登上開往釜山的特快列車。而與此同時,城市四處出現了極為可疑的暴動事件。政府極力洗白無法掩蓋喪屍肆虐的事實,即便懵然無知的列車乘客也因為不速之客的到來而墮入恐慌絕望的地獄中。開車的剎那,一名感染者衝入車廂,而她很快屍變並對目光所及之處的健康人展開血腥屠殺。未過多久,喪屍便呈幾何數爆發性地增長。石宇被迫和倖存者的乘客們在逼仄的空間中奮力求生。通往釜山的遙遙旅途布滿殺機,危難時刻每個倖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驗。
釜山行就是一個典型的殭屍片,和我們看過的所有殭屍電影擁有完全一樣的套路,有封閉空間,有感染有逃命,有對抗有小聰明,有煽情有生死,這裡有的《行屍走肉》呀《殭屍肖恩》啊它們都有過。但是《釜山行》是真正意義上的屬於亞洲的殭屍片,它充滿了身為亞洲人會各種共鳴而歐美人絕對想不到用的元素與梗:亞洲社會獨一份兒的倫理道德、人情世故、因果報應全都被調進了故事裡。看一個殭屍片到最後不止被圓滿地嚇了一圈,還感動得五體投地,哭得稀裡譁啦。我好幾次以為自己扛過了哭點,沒想到最後還是敗給了一段父女的對話。眼淚止也止不住。這個片子在你以為充滿希望的時候突然就絕望了,又在你終於絕望以後留了一點希望。劇本是工工整整的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模式,第幾分鐘出現幾個事件幾個轉折幾個主要角色幾對人物關係全部是教科書的模版,以最快速度發展故事,讓每一分鐘的情節都飽滿生動,用餃子比喻的話就是塞滿了肉餡,絲毫不用一點閒話家常來浪費鏡頭時間。
從默默無聞的小眾一躍成為大眾熱捧的對象,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過去十幾年,韓國電影屢次上演此類新導演奇蹟。釜山行是個喪屍片,就是殭屍肖恩、殭屍世界大戰到美劇行屍走肉的那種殭屍活死人。這種看來就不夠大眾、不夠主流的類型片,在韓國從未有成功的案例。此前韓國千萬級別觀眾人次的電影類型是歷史片、戰爭片、災難片、警匪片等,在形式上,釜山行與奉俊昊的軟科幻片雪國列車情境有一定相似。他們都是父親帶女兒,有小團隊,然後都有打通一節又一節車廂的動作場面。但兩部電影有個本質上的設定差異。開往釜山的KTX列車,完全復刻自韓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包括中途經過的天安和大田站,而雪國列車是一個完全架空的末世故事。通俗點說,更容易有代入感,出現的人物包括了老少中輕病弱殘孕,完全就是縮小版本的人類社會組成。看明白了這個,你就能讀懂背後的訴求,它並不是噴血漿、玩死慘的恐怖大秀。與國外大片常見的正氣過剩男主角不同,從男一號到幾個角色,大多是帶有性格弊端上了車。如此一來,直面危險恐懼,與喪屍的殊死搏鬥,反倒變成了修正人性弱點的契機。以男二號夫婦兩次被阻攔進安全車廂為例,第一次的實行者是男一號。到了第二次,男一號自己也跟著變成了受害者。讓多數觀眾恨得牙痒痒的場面,絕對不是來自喪屍的瘋狂殺戮,而是人類對同伴的輕蔑、敵意和不信任。與俱來的諸多毛病,通過喪屍病毒的感染催促,一併爆發了出來。不難發現,男一號在一開始,與從頭到尾充當反派的自私大叔,差別不大。
延尚昊在攝影棚模擬了高速運行中的車廂,不計其數的群眾演員以超越其他喪屍片的賣命精神,去演繹那些奇形怪狀的暴走喪屍。如果你對喪屍片還停留在分不清掙扎還是抽搐的慢速運動者,會帶來無數驚人的誇張場面。最大意義是堅信人還可以作為人,配作為一樣活物,生存在一個崩壞的、末日來臨前的恐怖環境當中。對弱小者的庇護,對同行者的援手,對陌生人的信任,乃至於對人類陰暗面的失望,它們共同組成人類集合的豐富面貌。不是韓國本土或在香港臺灣熱映的一時現象,也不只是一部電影和一個導演的成功那麼簡單。在影片背後,你會看到韓國導演對人性的考量,有善良的一方,也有惡意的一方。有完全國際化的運作,也有辛辣入喉的黑色諷刺。電影的高度工業化並不排斥獨立電影的新鮮血液,也能讓偶像明星改頭換面。面對一部看起來只是為了刺激腎上腺激素分泌的喪屍類型片,你會發現,拍電影確實不只有一種可能。無論在格局、橋段還是節奏上,釜山行都是東亞喪屍片少見的成功案例。東亞幾國中,日本出產過不少喪屍片,但無一例外是以小眾、怪雞和惡趣味為特徵,少有人能把目光投向大片視野的。香港臺灣也有那麼點零星嘗試,可以忽略不計。倒是日本的黑澤清和青山真治等導演,在他們藝術片裡不同程度表示過對喪屍題材感興趣。
並不是一部單純講述喪屍故事的恐怖驚悚片,在喪屍來襲時高鐵上的人們如何應對極限的狀況,如何求生存,電影對此有著非常現實性的描述,批判道義人性的同時順帶還黑了一把韓國政府。從首爾出發的時候就已經不對勁了。然而當被感染的喪屍對人類大舉進攻之時,列車上新聞中的韓國政府人士為了維護人心安穩,公然謊報「各位國民安全哈密達!」搭乘列車的人們用手機查到的網絡視頻中卻分明是另一番景象,韓國多個城市都已告急。而當列車到達官方聲稱的「安全且有軍人把守」的大田,無辜的乘客們下車,卻發現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好為了求生再次搭上這趟載有喪屍的列車。比起通過影像展現出的政府,列車上的人們為求生存的反應則讓觀眾們不得不發出人比喪屍更可怕的感嘆。如果說作為都市人代表的孔劉的利己心在女兒秀安的反問,以及現實中血肉廝鬥中,終於化為了人性之愛的話,那麼金義城所代表的階級便是一個為求生存完全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加害於人的權力所持者。他在社會上擁有特權,在車廂裡也是掌握著最高話語權的乘客,可以扭轉乾坤。
整部片裡最具有正義感、最無私的角色。毫無芥蒂地幫助別人,奮力戰鬥到底,到最後丈夫的自我犧牲。真的很感人,不得不說,要是有這麼個漢子,我也嫁了。可是還是不得不深入地再討論一下這裡的心裡哲學。這對夫婦因為即將為人父為人母所以對孩子的愛特別的偉大,所以一次次地幫忙小女孩。這裡是因為心裡有著自己所愛的人,想要救自己所愛的人,自私的情感卻帶出偉大的情懷。纏纏繞繞分不清。現在來說說小女孩的父親。踏足金融業的他更有著精細的計算與慣有的自私。甚至還教育自己的女兒,在那樣人人自危的環境裡,不需顧及他人只需自己能好便行。這也是現實中常見的。但是後來為了自己的女兒,也為了感恩別人的幫忙也便無私起來。同大叔還有棒球男生一起去拯救其他人,到後來的不離不棄。所以說很多事情是可以被人影響的。碰上好的也便會學好。流浪漢如是,小女孩爸爸如是。還有棒球情侶,充分體現了未踏進社會的年輕人的正義感和愛情觀。敢愛敢恨。為了愛人朋友兩肋插刀,還有對朋友的情深以及不舍。最後我們來說說小女孩。這是個純淨,毫無惡念、毫無雜質的角色。小女孩眼中只有對與錯、黑與白,沒有中間帶,沒有理由,沒有藉口。別人需要的時候就該幫助。
對於所有人的友善、對於父母的完全信任。這麼幹淨的心靈讓人慚愧。誰的小時候何嘗不是那樣呢,為什麼最終摸造出來的會是這麼複雜的人性呢?這部片還展現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教訓。完全不要有僥倖心理,做了什麼便會最終回報給你。最後的亮點也是最終的結局。我想是體現了整部片最想表達的東西,希望。為什麼那麼多壯碩的、年輕的,還有其他的老弱病殘,最終活下來的卻只有孕婦與小女孩呢?以我自己的理解是除了這兩個角色手上最沒罪惡所以也便沒惡報,還因為這兩個角色承載著希望。孕婦承載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小女孩承載著一個小生命的未來。其他的人即使活了下來卻也有可能背著太多的罪惡與傷痛苟且偷生。然而新生命與小孩子卻是可以重新被朔造的希望。最後軍隊歡呼著奔向存活者應該也是象徵著希望給人帶來的能量,人們總是會向著希望奔尋的。看完這電影真的是身心俱疲。精神高度緊張、思緒高度運轉、心靈重力衝擊。雖疲憊,但卻是真的令人反思,給人心靈洗滌的好片子。
韓國電影比較極端,要麼特別浪漫溫暖可愛,要麼黑暗到心底,把人性最低劣的那一面翻出來給細細看,如卑劣的接頭,老男孩這樣的電影,看完能讓你難受很長一段時間,不是特別喜歡。電影無論驚悚、喜悅還是恐怖,都應該給人一種享受。這部釜山行就是一部在電影院時讓你嚇得大氣不敢出,但走出電影院會對它津津樂道的電影。這是我看過的第一步真正意義上的亞洲喪屍電影,可能是因為人在韓國,電影裡熟悉的場景和黃種人喪屍讓我比老美的喪屍片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恐懼感也升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將喪失病毒帶入這個列車的女孩是著名韓國演員沈恩京扮演的。導演曾說過,他曾經拍的漫畫電影首爾站是釜山行的前傳,是講述一個父親在病毒蔓延的情況下尋找女兒的故事,這個女兒的配音演員就是沈恩京。而且沈恩京丟失的地方就是首爾站,也就是這部釜山行電影中列車的出發站。這樣,兩部電影就完美的連接起來了,動畫片中的受害者進入真人世界,成為這趟血腥列車的傳染源頭。這部電影也許情節不能給看了太多喪屍片的你太多驚喜,但是喪屍們的敬業程度絕不亞於老美喪屍們。美國喪屍如果說是在化妝上取勝的話,則是在動作、表情上和聲音上佔足了戲份。喜歡喪屍片的同志們應該會被中的喪屍驚豔到,真的很嚇人!具體不說了,一定要自己去看看。這個喪屍片與以往喪屍片不同,是以列車為背景展開,列車作為密閉的空間,比戶外遇到喪屍更讓人有無處可逃的絕望感覺,但是每個列車車廂的隔斷門和廁所間卻又是倖存者們的臨時安全避難所。因此,這個片子不像美國喪屍片那樣屬於追趕躲避式,而是有進有退,有防守有進攻的打怪片。另外值得一說的,因為美國有槍,因此幾乎所有的殭屍片中,倖存者們都能找到各種槍與殭屍進行各種對抗,因此雖然主人公一直被追,但是並不處於十分弱勢的感覺。但是《釜山行》不同,在講究禮儀,人人愛崗敬業,遵守規則的韓國,在列成上被喪屍襲擊的都是手無寸鐵的普通老百姓,他們唯一的武器就是拳頭,導演為了增加倖存者的戰鬥力,特意安排的一隊棒球隊員在車上,因此倖存者們終於有棒子揮了,還安排一個拳擊手。
但總體來說,和美國拿著機槍的肌肉男女相比,韓國的倖存者們確實要弱很多,因此看起來才更讓你緊張和恐懼。還想說一點,裡面個政客,我老公說他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因為他一路上搞死很多人,到最後連男主也被他搞定了。從人性的角度,主人公作為一個自私的券商經理,從一開始教導女兒時時要以自己為中心,到危機時刻救助流浪漢,再到後來犧牲自己保護孕婦是他人性升華的過程,而這每一步的升華中,他的女兒就是點醒他的催化劑。話說這個小女孩雖然長得不算可愛,看起來呆呆的,但最後和爸爸離別時那個聲嘶力竭的哭聲確認讓人心脆,。韓國這裡也許因為題目的原因吧,但是事實上,這個列車自始至終都沒到達目的地,電影裡沒出現釜山的一草一木,連釜山人最自以為傲的方言都沒聽到一句,不知道是不是讓他們失望了。不過,釜山是這個列車的預期終點,也是這群倖存的人們最後的希望,這也許是電影啟這個名字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