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再生銅原料可以進口?四部門發布管理公告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喬建華 中國環境

日前,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規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起實施。公告明確了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的進口管理相關事項。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10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再生銅原料、再生黃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不屬於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

那麼,這些再生原料需要滿足哪些標準才能與固體廢物區分開,滿足進口要求呢?

進口原料要越來越乾淨

銅含量在94%-99.9%之間的銅、銅含量在56%-75%的黃銅可進口

其實,早在今年7月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GB/T38470-2019(再生黃銅原料)、GB/T38471-2019(再生銅原料)、GB/T38472-2019(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三項標準細則就已開始實施。

以再生(黃)銅原料為例。標準細則將再生銅原料共分為五大類十一小類;將再生黃銅原料分為四大類八小類。細則將再生銅原料的銅含量規定在94%-99.9%之間,再生黃銅原料的銅含量規定在56%-75%(黃銅為銅鋅合金,一般銅含量在55-75%之間,其他為鋅金屬,所以含量低)之間。

「也就是說,以往進口的廢七類銅(包括未拆解的廢舊電器、電線等)、廢六類銅(從廢棄物上拆解下來未進行加工的銅)因為所含的雜質較多,銅含量較低,不符合細則規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分會秘書長段紹甫介紹,「這類再生銅原料拆解和再利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物,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據了解,我國進口的再生(黃)銅原料主要來自美、日、德、俄等國,其中美國高居榜首。美國對廢銅的管理有嚴格規定,銅及其合金被細分為53類。通常把含銅量大於99%的銅材叫作1號廢銅,一般可以直接利用或生產電解銅;銅含量最低為94.5%的銅叫作2號廢銅,一般情況下生產電解銅。

與美國對標,我國目前再生銅原料的銅含量規定在94%-99.9%之間,相對來說,按照標準進口的再生原料品位更高,再生(黃)銅標準整體水平較之前廢銅進口檢驗標準有所提高。段紹甫說,按照標準進口到中國的再生銅原料也越來越乾淨,對環境的影響也會相應降低。

標準除了對市場關注的銅含量做出具體規定外,還根據原料的類別,分別對原來的表觀特徵、夾雜物含量、水分含量、金屬總量、金屬(黃)銅量、金屬回收率等具體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定。

以進口銅原料2號鋼線(代號RCu-IC)為例,滿足進口要符合以下標準:夾雜物含量不大於1.0%,水分含量不大於0.3%,金屬總量不小於98.7%,金屬銅量不小於97.0%,原料的含銅量不小於99.0%,金屬回收率不小於94.0%。

「詳細的再生銅鋁原料國家標準對原料的化學成分做了具體的規定,對未來進口相關原料監管提供了依據。」段紹甫說。

再生銅可填補較大缺口

2019年銅對外依存度超過76%

據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介紹:「2019年,中國銅資源儲量全球佔比4%;銅金屬消費量全球佔比47%;銅精礦進口量2199萬噸(銅礦進口按照實物量計算,在國內需折合成為金屬量,公式為實物量乘以0.25,按金屬量計算,我國去年進口銅精礦約550萬噸),創歷史新高,銅對外依存度超過76%。」

我國銅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根據數據顯示,早在2007年,我國銅對外依存度就已達到了61%。作為銅金屬消費大國,我國對再生銅的需求量也較大。多年來,廢銅資源化利用大大彌補了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的缺口。

再生銅主要由社會回收的含銅廢料和含銅產品加工中邊角料轉化而來。一是通過將一部份含銅純度高的、雜物少的廢雜銅直接拿來降級梯度利用;二是將雜質較高的廢雜銅通過冶煉變為精煉銅。因此,廢雜銅在我國再生銅的供應、消費、產業鏈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

「2019年,我國的銅需求量大約1230萬噸(金屬量),其中自產銅礦含銅162萬噸,國內回收廢雜銅約220萬噸,其餘均以各種形式進口來供應市場。」段紹甫說,「根據有關統計顯示,去年全球廢雜銅利用量接近1000萬噸,我國廢雜銅進口折金屬量約110萬噸,加上國內回收的220萬噸,我國廢雜銅利用數量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一。」

提高再生銅利用水平,可以降低我國銅精礦的對外依存度,有利於我國銅產業健康發展。段紹甫稱,廢雜銅利用具有工藝、設備相對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汙染小等優點。

然而近兩年,中國進口廢雜銅政策趨嚴。從2018年開始,七類廢銅批文發放受限直至2019年1月1日全面禁止進口,2019年7月1日開始,六類廢銅實行批文制度直到2020年底全面禁止進口,再到2020年7月1日實行的「再生銅資源」政策,在一系列廢銅進口政策收緊的過程中,再生銅企業進口原料的渠道在漸漸變窄,相關企業面臨的加工原料採購壓力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對此,段紹甫稱:「三項標準已經發布3個多月,根據市場情況來看,政策給了企業過渡期,相關企業已有所準備,再生拆解產業有由中國向東南亞、中東等地轉移態勢,並將低品廢雜銅有效地在海外完成向高品廢銅的轉化。總體來說,對行業影響不大,更多的是廢銅進口品質的提升,進口廢銅原料結構的不斷優化。」

到明年,廢雜銅將全面禁止進口

將以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回收利用技術水平

四部門發布的公告,除了明確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相關再生原料可自由進口之餘,還明確了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的海關商品編碼分別為:7404000020、7404000030、7602000020。

段紹甫稱,海關編碼主要是為了海關具體執行的需要。通過海關商品編碼,可以更為便捷地看出商品的材質,確定通關申報的相關要求。這也意味再生(黃)銅及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進口渠道的正式暢通。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看來,標準對銅金屬含量的規定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且目前的進口廢銅中90%以上可滿足此標準,僅從銅含量來看,目前廢銅進口結構中大部分廢銅可以滿足再生銅標準,理論上只要海外有充足的供給,那麼企業便可根據標準自由進口滿足生產。

「我國將在2030年之後逐步進入廢雜銅回收的高峰期。」段紹甫稱,「除了進口再生原料,加快我國國內廢雜銅回收體系建設,做好前端分類,也成為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未來國家將引導國內廢銅市場朝著更加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國產廢銅的供給量和質量也將得到提升。企業需要根據政策調整及時做好原料結構的優化升級。」

公告指出,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再生原料禁止進口,但已領取2020年銅廢碎料、鋁廢碎料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除外。到明年,廢雜銅將全面禁止進口,廢銅批文制度不再執行,廢銅僅可通過「再生銅資源」名義自由進口。這也進一步說明,禁止進口「洋垃圾」不是最終目的,切實加強固體廢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才是關鍵。

劉友賓在此前的發布會上也傳達了相關信息,除了已經出臺的再生黃銅、再生銅、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產品質量標準,國家正在研究制定再生鋼鐵原料等產品質量標準,未來將以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回收利用技術水平,加快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

原題:進口原料要越來越乾淨 四部門發布再生銅原料進口管理公告,符合標準的再生銅原料可自由進口

編輯:米西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什麼樣的再生銅原料可以進口?四部門發布管理公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就《關於規範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答...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規範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公告》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公告》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供需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再生塑料發展前景...
    因此,再生塑料產業的出現不僅解決了環境汙染問題,也節約了能源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再生塑料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塑料屬於物資再生行業,歸屬管理部門涉及多個部委和行業協會,比較分散,沒有單獨管理,政策上也主要是指導性和規劃性政策為主。中國再生資源體系較早期就開始建立。
  • 《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解讀
    生意社12月24日訊   2020年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再生鋼鐵原料》(GB/T39733-2020)推薦性國家標準,該標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年底前實現「洋垃圾」零進口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迎來商機
    原標題:年底前實現「洋垃圾」零進口,國內再生資源行業迎來商機   我國將在嚴厲打擊「洋垃圾」進口的同時,規範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並加快固體廢物加工利用
  • 未來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量變化解析
    廢鋼鐵不僅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而且是唯一可以替代鐵礦石的鐵素資源,是鋼鐵工業實現綠色發展的一種重要原料。我國廢鋼鐵持續供應不足,進口則成為我國資源不足的有效彌補手段,但受制於政策層面的限制,近年來廢鋼進口量大幅下降。《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的制定,將為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再生鋼鐵原料資源提供標準技術支撐,能夠進一步帶動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的放開,有望推動其進口量的增長。 1.
  • 鋼鐵Ⅱ:廢鋼開放進口會帶來什麼?
    機構:中信建投評級:中性關於廢鋼開放進口的討論1)是什麼:2020 年 4 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啟動了《進口再生鋼鐵料》標準制的制定工作。2020 年 12 月 30 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了《關於規範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開放了廢鋼的進口。2)為什麼: 相比於再生銅的開放進口,廢鋼開放進口的速度極快。2018年 12 月底,再生銅原料制定工作開始,2019 年 12 月再生銅原料標準正式公布,2020 年 11 月正式放開再生銅進口,前後經歷接近兩年。
  • 澳鐵礦石或遭取代:中企採購3000噸再生鋼鐵原料
    7940億目標泡湯目前澳大利亞跟中國的貿易往來中,包括了諸多農產品都因為被加徵關稅而受到了嚴重影響,唯一讓澳大利亞有所收益的就是中澳之間的鐵礦石貿易,由於中國對於鐵礦石並沒有定價權,因此在國際炒家的操縱之下,澳大利亞進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暴漲。
  • 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等四部門昨日聯合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稱,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提出,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日本LUARA品牌被曝虛假宣傳 進口產品備案核查未通過
    「消炎」、「抗敏」屬於明令禁止的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萬能、全效」屬於化妝品宣傳中禁止使用的絕對化用語;「白皙、淡化色斑」屬於美白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才可以宣傳的作用;「修復損傷、喚醒細胞活力、加速新陳代謝、提高細胞活力、促進細胞再生」等作用根本不是化妝品所具有的功能範圍。以上宣傳涉嫌宣傳醫療作用、超範圍宣傳和虛假宣傳。
  • 進口廢料大國的環境隱患:沒有白吃的「午餐」
    管理好廢料進口,解決汙染隱患是擺在環保、海關、質檢等部門面前的共同難題。  進口「洋垃圾」有利可圖  進口固體廢物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洋垃圾」,而是能夠用作原料,可被循環利用的固體廢物。隨著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資源性生產資料的需求高漲,固體廢物進口已成為有利可圖的「大生意」。
  • 【SHMET獨道】2020年銅行業大事件盤點
    國務院關稅委員會:部分涉銅鋁進口商品可申請排除關稅 2020年2月1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了《關於開展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工作的公告》。公告稱,將根據相關中國境內企業的申請,對符合條件、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自美採購的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加徵我對美301措施反制關稅。
  • 我國2021年1月1日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
    北極星固廢網訊:文章導讀: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生態環境部停止受理和審批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申請。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多地發布停產令 發揮再生鋼鐵原料對鐵礦石的替代作用|1.13日報
    行業熱點市場人士:發揮再生鋼鐵原料對鐵礦石的替代作用「2020年受新冠疫情、國際關係等因素影響,廢鋼鐵資源已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馮鶴林介紹,2020年鋼鐵企業自產廢鋼0.5億噸,佔資源總量的20%;社會採購廢鋼2億噸,佔資源總量的80%。
  • 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金屬再生產業機遇...
    再生金屬產量逐年增加根據商務部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為1410萬噸,同比增長2.6%。據再生金屬分會初步測算,2019年,國內再生銅和再生鋁原料回收量分別達到215萬噸和607萬噸(金屬量),分別佔再生銅和再生鋁原料供應量65.2%和83.7%。由此可知,國內再生有色金屬原料不是絕對短缺而是相對短缺。受疫情影響,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汽車銷量銳減,再生鋁和再生鉛產業也會受到較大衝擊。
  • 江蘇飛達集團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再生鋼鐵原料》正式發布
    12月14日,由江蘇飛達集團參與起草制定的《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集團董事長、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會長朱國平作為主要起草人參與標準起草工作。該標準將最大限度挖掘國際和國內再生鋼鐵原料資源,提高鐵素資源循環利用率,增加鋼鐵企業有效選項,一定程度上抑制對鐵礦石的使用和價格的上漲。
  • 蔣麗剛:我對化妝品企業原料管理的幾點思考
    法規制定過程中,相關部門多次到我們公司來實地調研,我也多次參加法規討論會,可以說,這部法規是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在充分了解中國化妝品行業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監管部門的實際監管需求,以及參考歐美國家相關規定並吸取先進部分,集監管和行業智慧推出的。
  • 四部門聯合發布重磅政策 國造晶片企業免稅力度空前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四部門聯合發布公告,針對晶片製造首次推出十年免徵所得稅政策。據中國《證券時報》12月18日報導,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 康師傅承認使用餿水地溝油作原料,快轉給朋友!
    【推薦閱讀】金龍魚涉地溝油波及方便麵業 康師傅表示強烈遺憾曝康師傅等多款方便麵含重金屬 專家稱不能每天吃  康師傅被餿水油拖下水 絕不再犯誓言落空  康師傅9月14日下午發布公告,確認該公司產品使用了餿水油作為原料的劣質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