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四部門聯合發布公告,針對晶片製造首次推出十年免徵所得稅政策。
據中國《證券時報》12月18日報導,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早在4個月前,中國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這八個方面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
上述公告是對其中財稅政策舉措的落實。這是針對晶片製造首次推出十年免徵所得稅政策。中國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晶片一直是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商品。根據海關公開數據,2019年中國晶片進口額為3,040億美元,超過原油、鐵礦砂、糧食總和3,016億美元。美國限制晶片出口的行動,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和力量。此次四部門聯合發布支持集成電路發展的政策,將加快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中國證券報》報導,政策明確,獲得認定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體企業自獲利年度起,前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而先前政策為兩年免稅期。
中國券商華泰證券認為,對於資金壁壘日益高企的集成電路產業,以及處於加速追趕階段的本土集成電路企業,政策有助於企業優化自身經營效益,引導資源向集成電路產業充分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