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狐探世界,我探你來看」
鱟【讀音:hou四聲】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也是目前全球發現的唯一一種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血液比黃金還貴,每升1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是10萬左右。藍色血液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為人類醫學研究做了很大的貢獻。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還未崛起,他們就已經存在了,與它同時代的生物不是進化了就是滅絕了。只有鱟相貌上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所以被人類稱為「活化石」。
鱟的別名:三刺鱟、倆公婆、馬蹄蟹、 鱟魚、中國鱟、王蟹、夫妻 魚、美洲鱟。
鱟有十二足,足有五六寸,悉在腹下,背著堅硬的甲殼【殼呈靑褐色】,有著長長的劍尾。
鱟獨特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它的藍色血液,它還長有四隻眼睛,倆只單眼,倆只複眼,外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隻小眼睛,頭胸甲倆側有一對大腹眼。每隻複眼由800-1000個小眼睛組成。小眼睛對紫外光很敏感,用來感知亮度。
主要棲息於20-60米水深的砂質淺海區,在港灣的水域中最為豐富。冬季見於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湖間帶的泥攤上。
每年四月下旬至八月地均可繁殖,日落月在大湖的海灘上產卵,自立夏之處進入產卵盛期。
鱟的成長過程也是非常艱辛,從拇指大小到成年需要15年的時間,雌性到成年需要蛻殼18次,雄性需要19次。
1956年美國動物學家發現,鱟的藍色血液只要遇到細菌就會快速凝固,經過處理後可以製成一種特殊的檢測試劑——鱟試劑。
每年為科學獻身的鱟達到2/3萬隻,由於鱟數量的大量減少,取血過程【把鱟放置在特殊架子上,一根不鏽鋼針便會穿透它的心臟薄膜】也是非常謹慎了,每隻只取100毫升左右藍色血液,也只能取30%的血液,並且要在48小時之內取走,不然就會死。每次獻血完畢後,就會把鱟放回到大海中,為了防止再次被捉,會選擇遠離捕捉點的地方放生。每年還是有5萬隻左右的鱟會在放生過程中死亡。
用鱟血檢驗革蘭陰性細菌存在的試驗在醫學界被稱之為「鱟試驗」。很快就被用到了眼膜炎,霍亂,鼠疫,百日咳等由陰性細菌引起的疾病的臨床診斷中。還可以延緩癌細胞的擴展速度。
人類的血液之所以能夠運輸氧氣是因為血液中含有血紅蛋白,而鱟的則是血液中的血藍蛋白。
鱟的血液之所以是藍色的,是因為血液中含有重金屬離子銅,離子銅在遇到氧氣的時候就會變成藍色。
鱟數量的大量減少,不僅僅用於醫學研究,還因為國內國外大量的食用。硬生生被吃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中國和外國都有食用鱟的例子,美洲鱟通常被蛤蜊挖掘者殺死或者做成鰻魚海螺的食餌料,也會做成動物食品。
中國常常把中華鱟搬上餐桌作為一道奇特的美味佳餚,烤著吃,蒸著吃,煲湯吃等等.....
還有什麼好奇的嗎?你說我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