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柿子累累高,味過芳蒂色丹陽,有幸摘來咬半口,明年今日味猶香。幾千年來,國人不都是這樣等一場場柿子紅嘛。
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誰家門前、村口沒幾顆柿子樹?誰家過冬、備年貨,沒幾籃結了霜的柿餅呢?
柿柿如意,好柿成霜。富平縣人將這秋果摘下,架掛晾曬。待到隆冬,柿餅出霜,還流心了,那紅火與甜蜜便能治癒這冬天的蕭索與冷寂。
嚼一口,Q軟柔糯,水潤綿綿;嘬一口溏心,甜蜜在舌尖爆裂,回憶湧入心頭。這妍麗紅巧的富平柿餅喲,已連續吃了三年,從沒令人失望過。
| 富平柿餅,流心了。
西部冬天朔風野大,分不清吹來的是揚沙還是塵土。但在陝西富平曹村小鎮,卻有著一片片紅彤彤的柿子,豐潤了大地的景色。
將這裡的特產升底尖柿做成柿餅,如桃尖兒挺立,精氣神十足,不僅毫無澀感,也不似其他柿餅那般幹萎塌扁。
只見它披著白霜,手指輕輕一捏,連帶著溏心果漿也晃動起來,讓人忍不住大咬一口。
舌頭剛觸碰,糖霜便化了。外層緊實有嚼勁,內層果肉卻比糯米餈還Q軟,十分綿密,卻又不粘牙,相當有趣。
尤妙的是窩在中間的流心糖漿,晃一晃,似流不流,在稀軟和發硬之間達到微妙的平衡。
吸一口,或者用勺子挖著吃,水潤不失柔綿,嚼著嚼著,流溢四竄,整個口腔皆被蜜甜包裹,別提多滿足了。
倘若沒吃過,誰能相信一顆柿餅也能如此富有層次,驚爆味蕾呢?
「懸霜照採,凌冬挺潤,甘清玉露,味重金液」,它以徵服者的態度,讓那如蟹膏蟹黃般的溏心與果肉,侵佔你的鼻腔和味蕾。如蜜甘甜卻吃不膩,作小食、茶點皆宜。
要是沒有這抹紅、這味甜,冬天該少了多少美好啊。
| 哪怕在富平縣,這般好柿餅也不多見。
「世界上柿子的主產國為中國,柿餅的集散地為青州,柿子的優生區在富平。」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水果,柿子遍布各省各區,但獲「中國柿子之鄉」稱呼的偏是富平縣。
當地特產尖頭柿是富平柿餅的靈魂,手藝人吊得一手好柿餅,毫無澀感、甘甜美好,令人一試難忘懷。
遠在清朝時期,拔尖的富平柿餅就進貢入宮,吃貨慈禧太后總對這絲純粹的蜜甜情有獨鍾。央視節目也重點報導過它,其製作工藝還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名錄,遠非一般柿餅可比。
來一下央視鏡頭下的同款撕法:
可你知道嗎?就算在富平當地,能吊好流心柿的人也不多,富平縣較大,各處產出的柿餅也有差距。只有曹村鎮、莊裡鎮、梅家坪鎮、齊村鎮這4個鎮,產出的柿餅才正宗好吃。
這些柿餅就來自核心產區——曹村,又精心挑選出口級品質的柿餅,形狀、色澤、口感、溏心度,皆屬上乘。
而且因為氣候,今年柿餅比往年晚上市一個月,也減產50%左右。以前還能吃上兩三個月,今年可能只剩一個多月的食用期了。
只見它依舊色彩斐然,嫣然可愛。軟如棉,甜如蜜,一口流心漿,滋味經年不忘。兩顆下肚,亦飽足,亦撫胃。
| 12道工藝,48天吊曬,只為一顆柿餅。
在富平曹村,映入眼帘的柿樹多為老樅,且多為百年老樹。歲月如歌般的韻味,結出甘甜美柿,尤為珍貴。從一顆紅澄澄的柿子變身成蘊藏著天地精華的柿餅,需經過近兩月的古法製作。
柿農們熟練地從樹上摘下柿子,柿子過軟、過硬都棄之不用。只留下色澤澄紅,萼頭髮黃,結實飽滿的柿子,有這般好原料,才能做出眾人殷殷期待的富平柿餅。
普通柿餅是攤著曬,形狀扁圓,晾曬不充分,吃起來發乾發硬,可能還會帶著澀味。
而富平柿餅則是吊幹晾曬,不僅保持高顏值「心狀」,也能更大程度蒸發水分,保留糖分和甜度,曬好的柿餅更甜更軟糯。
「捏柿子」也是富平柿餅的美味秘訣。這多半交由女性操持,女人是水做的,力道的拿捏瞭然於心。
吊曬時,柿娘們輪番上陣給柿餅按摩,磨掉澀味、稜角,也讓果肉和汁水融合,為果漿的凝集做準備。要達到果肉柔韌且富有彈性,至少需三遍捏心。
吊曬48天後,還要將柿餅密封儲存一兩天,再取出吊晾,讓它「出霜」。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機器能烘乾柿餅,並快速出霜,但富平的老手藝人知道「機器烘乾的柿餅沒有香味,低溫出霜的柿餅甜度跟不上」。他們願意等待,讓自然與時光賦予這柿餅以甘甜。
柿霜是多種糖分(甘露醇、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隨著水分蒸發,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對人體有益。李時珍稱其「乃柿中精液,入肺病上焦藥尤佳」。品質越好的柿餅,柿霜越白越厚。
就這樣經過採摘、削皮、架掛、捏心、下架、出水、潮霜等12道繁複工法,近2個月,才做好出一顆流心柿餅。4斤柿子,只曬出1斤柿餅,難以量產。
它既是昔日貢品,也是人世珍品,一口咬下,外層Q彈,內裡軟糥,再加一層濃鬱的甜蜜溏心,誰能拒絕這樣富有層次的美味呢?
再加上今年減產近一半,好柿成霜,品嘗需趁早喲。
無論自己食用,還是送朋友、長輩,都是好選擇。
【產地直發】陝西 富平柿餅
自然成霜 流蜜爆漿 香甜軟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