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盔甲,亦有軟肋。東北王張作霖也例外,一生戎馬,從小民到大將,經歷無數戰鬥,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代梟雄也有自己害怕的人,那便是他的大女兒——張首芳,為啥他會害怕自己的大女兒呢?最後他大女兒又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呢?
辜負髮妻 子女痛恨
自古以來都有這麼一句話"男人有錢就變壞",張作霖也不例外,更何況現在的他不僅有錢,還有權,有什麼關係呢?他只要坐在那裡,都有女人往他身上貼,而張作霖也不是一個什么正人君子,他也願意去白嫖。隨著張作霖的官越做越大,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原配趙春桂看不下去了,她怎麼能容忍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呢?這個大家閨秀咽不下這口氣,所以她選擇了帶著三個子女回老家,過起了大宅院的生活。趙春桂積勞成疾,也為張作霖的氣憤不已,不久後,她便一病不起。
張作霖的長女張首芳不斷的給父親發電報告知母親病危,想讓父親來看看病危的母親。張作霖卻並不在意這個事兒,他覺得,趙春桂是不滿意他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他身邊有這麼多女人,裝出病來騙他的,就把這事兒給拋在了腦後。
一次,二太太盧氏出於尊敬跑到新化去探望趙春桂,發現趙春桂已經奄奄一息了。兒女們跪在她身邊盡心盡力的照顧,最終,趙春桂還是因為病情嚴重,離開了人世,結束了一生。
而張作霖,連她最後一面也沒見到。
他們兩個算是患難夫妻,趙春桂在張作霖最貧苦的時候嫁給了他,而他卻在發跡以後辜負了趙春桂,真是讓人憤怒啊!
更憤怒的當然是他們的孩子。長女張首芳最痛恨父親,母親死後,他們被父親接到身邊,當她看到父親身邊的姨太太們都穿著華麗的服裝,帶著各種金銀首飾的時候,她這種憤怒達到了極點。她從來不給父親好臉色,也不和父親親熱,在她看來,母親的死與父親脫不了干係。
而張作霖知道大女兒不待見他,總是小心翼翼的哄著,全家上下都讓著張首芳,張首芳在府裡地位很高,當張作霖因為兒子調皮教訓兒子時,就只有張首芳才敢直接去阻止。
不久之後,張作霖便為了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強行將張首芳嫁給了當時在吉林做吉林督軍的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可是張首芳不喜歡鮑英麟,他也不在意張首芳。婚後張首芳的日子過得特別艱難,後來張作霖被炸死以後,鮑家就不待見張首芳了,她顛沛流離,最後在政府的幫助下,才有一個安身之所。
出身卑微 受人恩惠
張作霖出身於農家,沒進過學堂,在他13歲的時候,父親因為某些事被人打死,他與哥哥去給父親報仇,一不小心,槍走了火,誤殺了一個人,哥哥被抓去坐牢。而他僥倖逃走了。後來隨母親王氏和妹妹去了外祖父家生活。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過,張作霖想方設法的去掙錢。為了生計,才十幾歲的張作霖先後賣過燒餅,當過賣貨郎,學著做了木工,還學了點皮毛當過獸醫,人生經歷很豐富。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張作霖投身軍隊,任國騎兵哨長,這幾年的軍旅生涯在張作霖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後來,他流落到了趙家廟村。在這裡,張作霖遇到了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人。
二十幾歲的張作霖長得儀表堂堂,雖然穿著落魄,但是早年的經歷讓他看起來穩重踏實,一點也沒有年輕男子的毛躁生猛。他又踏實能幹,很是討人喜歡。在高坎鎮,一個地主家的二女兒對他是一見鍾情,硬是要嫁給他。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能娶到一個地主家的女兒是張作霖怎麼也不敢想的事兒。而地主寵女兒,又看得上張作霖,便同意了這門親事,還給了很多的嫁妝。漂泊了好幾年的張作霖終於安定了下來,有了一個家。
趙地主不僅把女兒嫁給了張作霖,而且還出資給他創立"民團"。這張作霖是做了什麼好事兒,老天這麼眷顧他,引得鄉裡鄉外的男子都十分羨慕他。
他這一連串的好運氣,為他帶來了老婆、資本,引得很多人羨慕。這就是張作霖開始發跡的最初資本,從這開始,張作霖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起於草莽 步入仕途
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英雄夢,更何況當過兵,還帶著民團的張作霖呢?有了資本的張作霖把自己的民團辦的有模有樣,後來經旁人介紹,張作霖果斷的加入了董大虎的匪部,成為了裡面的一員。
1900年時,正是沙俄軍隊入侵我國東北,戰爭打響以後,主隊將軍逃走,東北的地方政權幾乎陷於癱瘓。這個時候張作霖的趙家廟組織的民團開始發揮作用,他擔負起保護家園的責任,負責了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
他在自己的轄區內很負責任,不僅愛護鄉親,而且盡忠職守。他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並對當地土匪進行的有效整治。張作霖也得到了村裡人的稱讚,深受百姓的喜愛,從而聲名遠揚。在這以後,他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從這開始,就預示著他會有大的作為,不過這作為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那就要看日後的發展了。
後來張作霖在新民府被招安,先任巡警隊的某個營的副營長,因為他的圓滑,慢慢的又當上了營長。兩年後日俄戰爭爆發,張作霖開始走向歧途,他本著「誰給我好處,我就幫助誰」的原則,先為俄國人效力,後為日本人效力。張作霖的做法,無疑把他自己的後路給封了,因為張作霖的所做所為,導致了最後張首芳的結局,確實讓人惋惜。
結語
家人無論何時都是一個避風港,張作霖的做法,無疑把他自己的後路給封了,如果他能對髮妻對一點點在意,能在髮妻患病時多一點點關心,能對兒女多一點點愛,能多考慮兒女的感受,那他可能會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
本文由史書雲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