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任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幕後繼續操盤泛海系 金控夢功虧一簣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者網

泛海控股即將選舉新一任董事會,盧志強掛靴董事長職位,但他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文 | 蔡俊

跟隨大哥柳傳志的退休,盧志強即將告別上市公司。

5月21日,泛海控股(000046.SZ)發布公告,稱將召開新一屆董事會,選舉宋宏謀為董事長、張博為總裁,此外還有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副總裁、財務總監、法務總監、審計監察總監、行政總監等高層職位全面改選。

這就意味著,盧志強將卸任泛海控股董事長。但是否真能相忘於資本江湖,一切懸而未決。

1

踩在歷史進程

1951年,盧志強出生於山東威海,改革開放後考入復旦大學。青春時代歷經的蹉跎歲月,給他烙下了時間不等人的感悟。無論是短暫的公務員生涯,還是呼風喚雨的資本巨頭歲月,盧志強的勤奮,被圈內共知。

上世紀八十年代,盧志強完成了從濰坊市技術開發中心辦公副主任,到民營公司老闆的角色轉換。他把青島、北京、深圳的房地產作為事業錨點,於1988年註冊了中國泛海控股有限公司。一個民營資本狂歡的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樓市開啟了啟蒙的黃金時代。任何踏足樓盤開發的民營老闆,幾乎都享受了財富暴漲。與此同時,國內資本市場也經歷了從懵懂到莊股橫行的激變,導致監管層不得不出手,允許民營企業以收購的方式,洗盤與整頓上市公司。

聞到財富膨脹機會的盧志強,開始合縱連橫,走進大眾視野,書寫自己的資本故事。

1995年,盧志強聯合柳傳志的聯想系,成立了「光彩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彩事業)。三年後,光彩事業收購了上市公司南油物業,幾番資本運作與更名後(不換股票代碼),最終成為今日的泛海控股。

盧志強與柳傳志,乃至後來威震資本界的泰山系,當時已初具雛形。他們踩在每一個歷史進程的節點,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

2000年,國內金融業的大門向民營企業打開了縫隙。盧志強閃身進入,通過泛海控股投資民生銀行,持股數量將近總股本的一成。隨後繼續進軍,發起民生人壽保險,參股黃河證券。

一系列的資本運作,盧志強反應敏捷、事前低調、行動迅速。別人還沒看到機會時,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局,之後坐享財富暴漲,但從不高調現身公眾。

為數不多的公開露面,是英國人胡潤將其列為2000年、2001年中國大陸億萬富豪榜的名單。盧志強現身說法,評價當時初出茅廬的英國人:大嘴媒體想自己出一番風頭。

2

 功虧一簣金控夢

2015年,盧志強與柳傳志、李彥宏、郭廣昌、史玉柱、馮侖、段永基、王中軍等資本大佬相聚遠大城,舉辦了一場名為「海外投資投什麼」的年會。

現場,媒體的聚光燈集中在首富與網際網路新貴。大家都忽略了,低調的盧志強正在打造又一個事業高峰。

這座要攀登的高峰,就是將泛海控股去地產化,徹底轉型成一家金融投資平臺。多年房地產事業累計下來的資金,加上資本市場再融資、股東追加投入等渠道,公司準備投入300億元-500億元,構建全金融業務集團。

很快,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網際網路金融、資產管理等各條線,都有了泛海控股的企業。除了自行發起外,公司還大舉購買海外資產,包括亞太財險、亞太再保險等悉數被收入麾下。

然而,一頓猛如虎的操作,盧志強的事業也到了見頂的時候。

2017年開始,泛海控股險象環生。其實早在轉型前,資金壓力就縈繞在公司上頭,上海董家渡地產項目爛尾,成了眾人皆知的定時炸彈。轉型後,炸彈非但沒被拆解,還裹挾著買買買的新債務,繼續壓頂。

為了求生,盧志強從金蛋孵化人,變為拆彈專家。甚至與萬達老闆王健林的晚宴合影,不斷被引用在媒體頭版,暗示兩者從買買買到賣賣賣的相同境遇。

更巧合的是,兩人的生命軌跡,都命中注定似的遇到同一個人:孫宏斌。

2019年,融創中國(01918)宣布148.87億元收購泛海建設位於北京、上海的核心地產項目,無人接盤的董家渡項目終於脫手。

之後,從泰山會大哥到國資企業,盧志強有驚無險地變賣一個又一個資產。今年以來,泛海控股與柳傳志麾下的弘毅投資達成協議,後者12億美元買下前者的美國資產包;民生證券的股權,在最新融資方案裡被大量稀釋,未來還要遷往上海,引入一家上海國資。

3

仍持股多家公司

盧志強的財富人生,踩準了每一個歷史進程。儘管金控夢功虧一簣,但如同他勝不驕、敗不餒的個性:草蛇灰線,伏行千裡。

泛海控股的實際控制人,仍是盧志強。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後,他繼續提拔具有金融背景的高層。無論宋宏謀還是張博,都有在銀行系統工作幾十年的履歷。換屆的董事會成員,各個在金融市場浸淫多年。

最關鍵的,盧志強留給繼任者的,是一個「比較健康」的泛海控股。

根據年報,公司金融板塊業務,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6.29億元,同比增長30.18%,佔總收入的比例接近8成。

負債方面,公司有息負債規模去年為739億元,較2018年1102億元有明顯收縮;負債率也進一步緩和,從2018年86.6%收窄到2019年81.39%。

那些有問題的邊角料,都被他轉移到其他口袋,然後賣掉。留在泛海控股表內的,都是比較健康的資產。

早在2010年,盧志強就把泛海建設(董家渡項目公司)剝離出公司。出現在泛海控股年報裡的,是一處地址為上海中山南路925號的地產項目。該項目地段更優,真正的一線黃浦江景,從陸家嘴到世博園一覽無遺。

而且,盧志強的口袋裡還不止於此。企查查資料顯示,他依靠通海控股,直接持股7家公司。若繼續分解間接公司的譜系,規模恐怕接近百家。

資本大佬,大隱隱於市。雖然辭任了泛海控股董事長,但江湖仍將有他的傳說。(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關於泛海的流言蜚語: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看懂了上面的笑話,就不難理解所謂盧志強「布局45家上市公司」的說法非蠢即壞。如前文所述,目前盧志強真正「布局」的公眾公司只有民生銀行、聯想控股兩家,泛海是這兩家公司的重要股東,但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則,盧志強並未參與兩家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甚至為了集中精力經營泛海,目前都沒在聯想擔任董事。
  • 勇敢者遊戲:「泛海系」內房企美元債利差的套利交易
    市場人士慨嘆泛海系近期動作。5月5日晚間,泛海酒店、泛海集團和匯漢控股分別發布公告稱,4月29日至5月5日期間在公開市場上以總代價約228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總面值為2600萬美元中國恆大票據。在更早之前的4月初,泛海系還透過匯漢控股出售面值500萬美元的合景泰富2023年到期7.875%票據,實現收益約1256萬港元。「這可以說是無風險套利,一買一賣之間可以博取至少10%利差收益。從公開市場看,中國恆大的債券3月收益率就有20%,拿地產債做槓桿套息交易,加一倍槓桿並不誇張。」某投資基金債券交易員分析,這是一個機構市場,是勇敢者的遊戲。
  • 星空獨家︱泛海爆雷背後,地產與金融,誰反哺誰?
    文/星空下的饃饃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菠菜的星空  9月末,恆大求救的羅生門以許老闆電光火石搞定1300億戰略投資以及「金九銀十」助力恆大回籠1461億資金落下帷幕  右一是泛海控股的實際控制人盧志強  一. 跨界選手的誕生  說起泛海,很多人可能知之甚少,但說起民生,大家又恍然大悟。
  • 泛海控股: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張博辭職
    2020-11-24 20:37:59 來源: 中證網新聞 舉報   中證網訊(記者 王博)泛海控股
  • 馬雲、柳傳志均系其成員 秘密往事揭秘
    不久,他出任了第一任海通證券有限公司(600837.SH)董事長。成立於1988年的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改制為海通證券有限公司後,向證券業領頭羊的目標邁進。1993年,泰山產業研究院在山東成立。史玉柱、柳傳志、盧志強等人,從成立伊始就與這個被稱為「泰山會」的中國「神秘組織」不離不棄。五嶽之首的泰山,歷代帝王祭祀之地。
  • 復旦泛海國金學院錢軍教授新作《中國金融的力量》出版,深度聚焦長...
    近日(2020年12月2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錢軍教授在其新作《中國金融的力量》一書中,深度剖析了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始末,並結合多年學術深耕的基礎性研究對上述問題做出了詳盡解答。《中國金融的力量》錢軍教授認為:包商銀行被接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地區性小型銀行普遍存在的缺陷。
  • 受疫情影響 泛海控股終止出讓美國舊金山項目
    觀點地產網訊:12月30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受美國新冠疫情的影響,境外全資子公司出售資產交易事項盡職調查長期難以正常開展,經雙方友好協商,同意不再延期,本框架協議2020年12月31日到期終止。
  • A股:伊利股份、奧佳華、泛海控股等多股發布消息公告
    A股:伊利股份、奧佳華、泛海控股等多股發布消息公告雲南旅遊:擬2.6億元轉讓世博園藝100%股權 為了聚焦旅遊主營業務,強化核心業務,有效減少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奧佳華:擬將控股子公司呼博仕分拆至創業板上市奧佳華擬將控股子公司呼博仕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後,奧佳華股權結構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且奧佳華仍將維持對呼博仕的控股權。
  • 泛海控股:轉讓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暨民生證券...
    泛海控股:轉讓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暨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 時間:2020年08月31日 16:41:33&nbsp中財網 >原標題:泛海控股:關於轉讓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暨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公告
  • 洛杉磯官場大地震,綠地、新世界、泛海、合正涉案
    分別為深圳新世界集團(Shenzhen New World Groupon), 上海綠地集團(Greenland USA)、中國泛海控股集團(Oceanwide)和深圳合正集團(Shenzhen Hazens)。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到底是咋回事呢?
  • 彰泰賣身旭輝並非偶然,房企「大魚吃小魚」戲碼繼續上演
    四年前,彰泰集團的董事長黃海濤就曾表示房企不拼命做大就會被大的「幹掉」。不止彰泰,在融資嚴控的大背景下,這種」戲碼「近年來已屢見不鮮。據統計,僅2019年就有約200家房企參與收併購。其中,百強房企收併購金額佔房企收併購總金額的比例約為78%,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 民眾投顧: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11月有序推進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是補齊監管短板、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民眾投顧了解到,《決定》要求,在我國境內的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具有規定情形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
  • ...讀懂金融——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高華聲教授新作《看電影 學...
    近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華聲潛心鑽研、重磅推出《看電影 學金融》一書。該書選取了《商海通牒》《門口的野蠻人》《大空頭》《白銀帝國》《人民的名義》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劇,生動形象地描述和分析了作品中涉及金融知識的情節,並以此為基礎介紹了「錦標賽機制」「槓桿收購」「以債控股」「催收行業」等金融知識點。
  • 招商集團、中信集團迎來金融董事長首批金控牌照在路上?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番人事變動指向明確,除了繼續防範金融行業系統風險,也意味著,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即將出臺,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即將誕生。公開簡歷顯示,招商局集團、中信集團原董事長李建紅、常振明均為1956年生人,2020年都已過法定退休年齡。
  • 聯席董事長陳凱確認即將辭任 新力控股:下半年工作計劃不受影響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9月7日晚,新力控股(02103.HK)發布公告稱,公司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凱即將於10月1日辭任。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張園林感謝陳凱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並對陳凱在期內所作的工作表示認同。陳凱入職後在組織架構、薪資績效等方面進行了優化,新力表示,陳凱任期內所設定的組織和機制繼續沿用。就陳凱辭任一事,公司已與核心高管一一溝通,現有的人事團隊保持穩定,目前,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仍在有序推進,沒有受到影響。
  • 國盛金控控股股東被查 隱秘大佬杜力還玩得轉嗎?
    回看杜力近年的資本進階之路,在保險、證券、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的頻頻布局,讓其控制的國盛金控資本版圖日漸豐滿。不過國盛金控近期卻頻頻遭到打擊,先是子公司國盛證券及國盛期貨被接管,緊接著控股股東遭監管立案調查,這讓這家上市公司背後的資本玩家杜力再度被推到聚光燈下,資本市場對其神秘背景的窺探欲也愈發強烈。